第四章抗性消声器的理论分析7671.pdf
《第四章抗性消声器的理论分析767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抗性消声器的理论分析7671.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抗性消声器的理论分析 扩张室消声器 共振腔消声器 第四章 抗性消声器的理论分析 扩张室消声器 扩张室消声器也称为膨胀室消声器,它是由管和腔室组成的。它是利用管道截面的突然扩张(或收缩)造成通道内声阻抗突变,使沿管道传播的某些频率的声波通不过消声器而反射回声源去。由于声波通不过消声器,也就传不出来,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声波在两根不同截面的管道中传播,如图 所示,从截面积为 S1的管中传入截面积为 S2的管中,S2管对 S1管相当一个声负载,会引起部分声波的反射和透射。设在管道中满足平面波的条件下,在 S1管道中有一入射波 pi和一反射波 pr,而 S2管无限延伸;仅有透射波 pt。假定坐
2、标原点取在 S1管与 S2管的接口处,现分别写出上述三种波的声压表示式,(8.3.1)它们各自对应的质点振速分别为,(8.3.2)上式中0c 为空气的特性阻抗;为波数。上述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互有联系。这种联系的关键在两根管子的接口处(即交界面处),在此界面上存在如下两种声学边界条件,声压连续,即 (8.3.3)体积速度连续,即 S1(vi+vr)=S2vt (8.3.4)()()(kxtjtAtkxtjrArkxtjiAieppeppepp2cktrippp)(0)(0)(0kxtjtAtkxtjrArkxtjiAiecpvecpvecpv 图 突变截面管 为便于计算,
3、取边界处 x=0,得到反射声压与入射声压的幅度之比为;(8.3.5)式中面积比 m=S2/S1,也称为扩张比。上式表明:声波的反射与两根管子的截面积比值有关。当 m0,这相当于声波遇到“硬”边界情形;当 m1 即第二根管子比第一根管子粗时,rp0,这相当于声波遇到“软”边界情形。极端的情况是:若 m1,好象声波遇到“真空”边界。从声压反射系数可以获得声强反射系数:(8.3.6)声强透射系数则为:(8.3.7)根据消声量的定义,消声量是管中声强透射系数的倒数,由此得到扩张管式消声器的消声量为:(8.3.8)上式表明:截面突变引起的消声量大小,主要由扩张比 m 决定。扩张管式消声器的有效消声频率受
4、到一定限制,其低频截止频率可用下式估算:(8.3.9)而高频截止频率则为,(8.3.10)22pim1m1rrQD2m1m1iArAppprQD2222.1Scfh24.0Scfl对截面不同的两根管道,除了采取以上截面突变形式连接外,还经常采用锥形变径管作为过渡部件来连接。锥形变径属于突变截面管的一种。这种形状的管段也能降低噪声,见图 。其消声量的大小由扩张比 m 和锥形管长度与波长之比 t/来确定。当 t=0,即成为扩张管,此时消声量最大;随着 t/增大,消声量相应减小;当 t/,即锥形变径管长度 t 大于半波长的相应频率处,消声量趋向于零。也就是说:在将两个管径不同的管子连接时,截面渐变,
5、声能可大部分透过,反射很少;但当截面突变时,则声波会产生反射,取得一定的消声效果。图 锥形变径管 管道中间加隔板 在管道中加一个开孔的横隔板,如图 所示,也可以看成是有一定消声性能的抗性结构。这类结构的消声量为,(8.3.11)式中 S1为管道横截面积,G=S2/l2为孔的传导率,其中 S2为小孔截面积,l2为孔长度。利用扩张管原理制成的最简单的消声器就是单节扩张室消声器,最典型的单节扩张室消声器如图 所示,它是由两个突变截面管反相对接起来而成的。主管截面为 S1,扩张部分截面为 S2,扩张部分长度为 l。图 单节扩张管式消声器 在图 中,假设噪声从左向右传播,记消声器入口端入射声波声压为 p
6、i,反射声压为 pr,穿过消声器最后透射出去的声压为 pt,其中入射和透射的声波向前传播,而反射的声波向后传播;在消声器内部,同时存在向前和向后传播的声波,分别记为 p1和 p2。设其表达式分别如下,QD2 (8.3.12)在消声器的入口、出口两个边界处,均满足声压连续和体积速度连续条件,即,x=0 处:(8.3.13)x=l 处:(8.3.14)消声器的消声量可由在消声器入口端的入射声强与在消声器出口端的透射声强二者之间的衰减量来衡量。由于声强与声压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最后得到消声器的消声量计算公式为,(8.3.15)其中 m=S2/S1。由上式可以看出,消声量大小由扩张比 m 决定,消声频率
7、特性由扩张部分的长度 l 决定,因为 sin(kl)为周期函数,可见消声量也随频率作周期性变化。当管道截面收缩 m 倍时,其消声作用与扩张 m 倍是相同的。这就说明,扩张管与收缩管在理论上并无区别。然而在实用上限于空气动力性能的要求,常用的是扩张管,因此也就称为扩张室消声器。上式同时还表明:当 sin2(kl)=1 时,即 kl 为/2 的奇数倍时,扩张室消声器的消声量达到最大值,此时,(8.3.16)QD2QD222NRsinkl2m1m110lgLQD2QD2通常扩张比 m 总是大于 l 的,而要取得明显的消声效果,则 m 应取 5 以上的数值。此时,上式可进一步近似为,LNRmax=20
8、 lgS21-6 (8.3.17)消声量最大的对应频率称作扩张室最大消声频率,(8.3.18)n=1 时对应第一个最大消声频率,即。上式可变形为,(8.3.19)上式说明:当扩张室长度等于声波的 1/4 波长的奇数倍时,可以在这些频率上获得最大的消声效果。当 sin(kl)=0 时,即 kl 为/2 的偶数倍时,扩张室消声器的消声量达到最小值,LNRmin=0,相应的声波会无衰减地通过消声器。这是单节扩张室消声器的一个缺点。此时的相应频率叫通过频率,可由下式计算,(8.3.20)上式表明:当扩张室长度 等于 1/2 声波波长的整数倍时,其相应频率的声波会无衰减地通过,即不起消声作用。扩张室消声
9、器存在着上限截止频率。以上分析表明:扩张室消声器的消声量L 是随着扩张比 m 的增大而增加的,但是,这种增加不是没有限制的,当 m 值增大到一定值以后,会出现与阻性消声器的高频失效相似的情况,即声波集中在扩张室中部穿过,使消声效果急剧下降。扩张室消声器的上限截止频率通常用 (8.3.10)式估算。扩张室消声器除有上限截止频率的限制外,还存有下限截止频率。在低频范围,当波长比扩张室或连接管长度大得多时,可以把扩张室和连接管看作是集中参数系统。当外来声波频率在这个系统的共振频率附近时,消声器不仅不能消声,反而会对声音起放大作用。扩张室有效消声的下限频率可用下式计算,QD2QD2QD2 (8.3.2
10、1)式中 S2为连接管的截面积,V2为扩张室的容积,为连接管的长度。实际所测得的消声量 LNR往往要比由公式所计算出的消声量大,特别是当入射口处的入射声压和反射声压相位相近或相同时,这种误差最大。此时的最大消声量为,(8.3.22)图 是扩张室消声值修正曲线。由上式计算出最大消声量LNRmax,然后再由图 查出修正值,消声器的消声值 LNR=LNRmax-。如图 所示,单节扩张室的入口管与出口管的截面和长度都不相同,则消声量的计算公式也不同,而应修正为,(8.3.23)图 扩张室消声值修正曲线 QD2QD2QD2图 入口与出口管径不同的扩张室消声器示意图 影响消声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气流的作用,气
11、流对扩张室消声器消声值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了有效的扩张比,从而降低消声值,可用下式计算,(8.3.24)在马赫数小于 1 的情况下,对于扩张管;对于收缩管。这里 为马赫数。略为复杂一点的是外接管双节扩张室消声器,如图 所示。图 外接管双节扩张室消声器示意图 双节扩张室消声器的分析过程与单节扩张室消声器的推导方法完全相同,在 4 个边界处满足声压连续和体积速度连续的条件,最后可以得到它的消声量为,(8.3.25)其中 双节扩张管消声器的上限频率与单节扩张管消声器相同,而它的下限截止频率为,(8.3.26)QD2QD2QD2QD2QD2图 为内接管双节扩张室示意图。这类消声器的计算公式推导与前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抗性 消声器 理论 分析 767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