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通论复习题提纲1269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古学通论复习题提纲12699.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考古学通论复习题提纲 一、大题 1、北京猿人 答:北京直立人,距今 7123 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1)过程 a、1921 年安特生发现“周口店第 1 地点”(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坡的洞穴);b、1929 年,在裴文中主持下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c、到 1937 年共发现北京人头盖骨 5 个,此外还有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肱骨、锁骨、月骨等,以及牙齿147 颗。(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这些珍贵的标本下落不明);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发现北京人的牙齿 5 颗,下颌骨一具,1966 年发现一个残破的头盖骨。总共得到了属于 40
2、多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e 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头部与四肢发展的不平衡性(头部较原始,四肢进化较快);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比猿人高。脑量平均为 1043 毫升,大于猿人,牙齿较猿人弱小简单,说明它们比猿人进步。但头盖骨较厚,眉脊粗壮,向前突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牙齿比现代人粗大,说明它们保存有浓厚的始形态。(2)文化遗物:出土大量石制品、骨角器(鹿角、鹿头骨)和用火遗迹(在北京人洞穴里的灰烬层中,发现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还有一块紫荆木炭。灰烬有的成堆,说明他们已能很好地管理火。(3)学术意义: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以后,特别是随后又发现了石器和用火遗迹,直立人的存在才得到肯定,
3、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2、良渚文化 答: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最先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四、五千年左右。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还有杭州水田畈、吴兴钱山漾和邱城、嘉兴双桥等。发现中心聚落和多处祭坛,各类型墓葬在墓地规模形制随葬品数量与质量有明显的等级分界。出土陶器以夹沙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普遍采用轮制。种类繁复,圈足器、三角器和平底器较多,有些表面刻有纹饰,还有少数漆绘陶器;生产工具由石、骨、木等制作而成;石质工具种类多,制作细,专用性强,主要有磨制精细的大型三角犁形器、扁薄长方形穿孔石斧、半
4、月形石刀和石镰、及石锛和石镞等;玉器种类很多,工艺水平甚高形较大的有玉琮、玉璧等礼器;手工编织发达,出土有竹编和丝、麻织品。良渚文化应是马家浜文化的继续和发展。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课题,关系到国家的起源,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被誉为文明的曙光,标着着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文明发展阶段。3、二里头文化 答:介于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二里岗期之间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一、二期由河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来,陶器多褐色,器形多平底,纹饰多蓝纹、细绳纹及方格纹,与二里岗类似的因素逐渐增加。在二里头遗址发现有宫殿建筑基址,有青铜器爵、斝、戈、戚、刀、镞、铃和嵌绿松
5、石牌饰等,在灰坑、灰层中发现散置人骨架,这些大都属于三、四期。宫殿基址经复原,有堂、庑、门、庭,规模较大。以 1959 年发现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而名,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遗址数百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夏县),一般将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碳十四测年为 BC19001600 年,接近夏代纪年,又分布在传说中的夏人活动范围内,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丰富数据。有学者认为二里头一、二期属夏文化,三、四期为商文化早期;也有学者主张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总的特征:陶器有炊器(鼎、罐);饮食器(豆、三足盘);酒器(爵、鬹、斝、觚);容器(鬲、尊、瓮、罍等)大部分有绳纹和篮纹,或云雷纹、兽
6、面纹等,几乎均为手制;玉石器大体似龙山时代,并发现大型精美玉器(玉琮、圭、璋、钺等);青铜器主要是生活工具和兵器,如戈、铃、镞、戚、刀、锥、鱼钩等,铸造了较大的青铜容器,如爵、鼎等,表明当时已掌握较复杂的铸造工艺,运用复合范铸成,铸造工艺复杂;遗迹:居址与宫殿有大中小型之别,并发现成熟的宫殿,如二里头遗址 1 号宫殿基址:反映了中国早期宫殿建筑的先例(“华夏第一都”);精品文档.墓葬多为小型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原始文字:陶器上一再发现有刻划的符号(记号),其中有的可能是原始文字 乐器有陶埙和石磬两种 占卜:用猪、牛等动物的肩胛骨作卜骨 4、殷墟 答:1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
7、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西北郊洹水两岸。年代约当公元前 14 世纪末前 11 世纪。自盘庚迁都于此到帝辛(纣王)亡国,273 年间一直以此为都。2殷墟是考古学在中国产生以来中国最大的考古发现。20 世纪初因盗掘甲骨而发现,1928 年开始发掘,目前发掘仍在持续。1961 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被批准为世界遗产。3殷墟遗址的范围约 30 平方千米,分布在洹水两岸。整个都城有一定的布局。(1)南岸以现在的小屯村为中心,小屯村北至洹水之滨是宫殿、宗庙区,宫殿基址成排或对称分布。其东、北两面以洹水为屏障,西、南两面有防卫沟壕与洹水相通,将宫殿区与外界隔开。(2)在洹水以北是
8、侯家庄商王陵区,已发掘大墓 13 座及排列整齐的人祭坑等。王陵 13 座大墓中,除一座因未竣工而未埋人外,其余 12 座都有墓道、墓室和椁室。其中 8 座为墓室四边各出一条墓道的墓,整个墓呈亚字形。3座为南北各出一条墓道的墓,墓呈中字形。1 座只有南墓道,墓平面作甲字形。著名的司母戊鼎相传出自东区的一座甲字型大墓中(1937 年出土)。这些大墓都有人殉与人牲。王陵区内的祭祀坑集中在东西长 450 米、南北宽 250 米的范围内,已发掘的 1400 多个祭祀坑,绝大多数埋人,少数埋动物。(3)在孝民屯为中心的殷墟西区分布着大批墓葬。已发掘的 900 余座墓 ,分为 8 个不同族的墓区,反映了商代
9、的“族墓地”埋葬制度。5、汉代长安城 答: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西汉长安城兴建始于汉初,高祖、惠帝与武帝相继完成,汉长安城初具规模,主要建筑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明光宫、武库等。汉末毁于王莽战火。城址平面不甚规整,大体接近方形;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城北西两面环河,四面城墙各有城门三个;宫殿为城内建筑主体,长乐宫、未央宫位于城的南部,明光宫在城的东北部,城中各功能区比较集中。考古调查发掘证明,西汉长安城的建筑布局基本上与周礼考工记的规制相符。历史:位于西安市西北郊的渭河南岸,汉高祖、惠帝、武帝时相继完成;汉末长安城毁于王莽战火 布局:城墙周长 63 里(汉),12 城门
10、,各 3 门道,每门道 6 米合 4 车轨;街道:驰道和旁道;武库、市、官手工业作坊;南郊礼制性建筑:辟雍、明堂、王莽九庙 汉长安城的特点:城墙多曲折,布局不甚规整;大致符合考工记关于城市的理想状态;各功能分区较战国城市集中,宫殿区占全城绝大部分 6、唐代长安城 答:唐长安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曾为隋大兴城,兴起于隋朝为隋文帝君臣建立。唐建国后,以大兴城为都城,改名为长安城,并作了局部修整和扩充,新建大明宫、西内苑、东内苑。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的国际城市之一。唐长安城是由外郭城,宫城、皇城、里坊和市构成。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的中央,各坊分布在宫城皇城的左右和皇城以南,东西两市分别
11、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城东北有大明宫与城相连。整个都城规划整齐,布局严密,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型。唐末朱温摧毁长安。长安城的历史:隋开皇二年(582),宇文恺设计建设,初名大兴城;唐初更名长安,扩建旧宫和郭城,新建大明宫,阎立德主其事;唐末天佑元年(904),朱温“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河而下”平面布局:宫城、皇城、外郭城、里坊、市;中轴、对称、整齐、封闭 主要宫殿:大明宫:贞观八年(634)始建,位于宫城东北龙首原高地上,南部长方形、北部梯形,已发掘含元殿、麟德殿、太液池等;兴庆宫:开元以后的遗址,与大明宫、太极宫合称“三大内”7、山顶洞人 答: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193
12、0,裴文中主持发掘,山顶洞遗址位于周口点北京猿人遗址的顶部 发现了丰富的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大量的动物化石。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骨角器和装饰品。并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墓葬。精品文档.在山顶洞堆积中发现多种动物化石,绝大多数为哺乳动物,且除去少数几种,其余均为现生种类。这说明山顶洞的时代应为晚更新世的较晚阶段。山顶洞人的人骨材料非常丰富,其中有 3 个完整头盖骨,至少代表 8 个个体。其共同特征是:前额隆起,颅穹隆的圆隆程度,脑量达 1300-1500 毫升,头骨最高处在顶结节附近,矢状脊小,头骨壁较薄,前颌部后缩,牙齿细小,齿冠较高。这些特征都说明山顶洞人属于典型的晚期智人类型。主要方面都与现代蒙
13、古人种接近,反映的是正在形成中蒙古人种的特点。山顶洞分为上、下层。上层是山顶洞人的居住之地。下层有大量集中安置的人骨,周围有赤铁矿粉(在之后的墓葬中频繁出现)第一次出现墓葬。山顶洞人的原始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骨针和装饰品的制作可以看到,当时已经掌握了钻孔技术。另一项技术成就是磨制技术的出现,尽管这种技术还是初步的,并且只用于加工装饰品类的非生产性制品,但无疑为这种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骨针的出现,意味着山顶洞人已会缝纫;装饰品的出现,表明在温饱的需求外,已有了审美观念;将死者埋入下室,表明山顶洞人已有了原始宗教;工艺水平的大大提高,人的进步,原始
14、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名词解释版: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化石。1930 年发现,距今约 1.8 万年。化石至少属于 8 个人类个体,体制形态已明显表现出黄种人的特征。山顶洞的下层有大量集中安置的人骨,周围有赤铁矿粉(在之后的墓葬中频繁出现),标志墓葬第一次出现,出现原始宗教。这一时期的工艺水平也大大提高,磨制骨针的出现,不仅表明山顶洞人已学会缝纫技术,更表明钻孔技术与初步磨制技术的掌握;装饰品的出现,表明在温饱的需求外,已有审美观念。8、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答: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是中国古代石窟雕塑艺术的集中表现。石窟分布在伊河两岸的峭壁上。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
15、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代,连续营造了 400 余年,从五代到清代也有少数的雕凿。龙门石窟共有窟龛 2100 余个,佛塔 43 座,碑刻题记 3600 余方,大小造像 10 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 17.14 米,最小的仅 2 厘米。宾阳洞是北魏迁洛后的代表性洞窟,景明初年,宣武帝仿云冈石窟为父母营建的石窟,宣帝死后,又营一所,合称“宾阳三洞”,仅中洞完工。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以胖为美,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北朝石窟的特点是以五尊组合为主要造像,多大型世俗供养人行列,秀谷清像,褒
16、衣博带,造像优雅端庄,装饰华丽。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因武周山而得名,存有主要洞窟 45 个,大小窟龛 252 个,石雕造像 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北魏文成帝至孝明帝前后 60 多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又称昙曜石窟雕刻技术沿承汉代融合古印度健陀罗精华;中期为鼎盛时期内容复杂雕刻精美有明显的汉化风格;晚期佛像清瘦,成为北魏后期佛像的显著特征,对中国石窟艺术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昙曜五窟是云冈最在的一组石窟,北魏文成帝时期,沙门统昙曜于和平元年
17、(460)为太祖以下五帝各造大像一躯,为云冈石窟开窟之始,K16-K20,昙曜五窟为草庐式的大像窟,佛像与佛装有犍陀罗和凉州造像的风格。K20北壁坐佛衣服厚重,衣纹凸起,身材魁梧,深目高鼻,粗狂浑厚。二、小题 1、盟书 侯马盟书为 1965 年1966 年于中国山西省侯马市秦村出土的玉片文物,数量共有 5000 余片。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公元前 497前 489)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因为该玉片上文字刊载着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或卿大夫之间,于订盟誓约中所记载的言词,因此称作“盟书”或“载书”。该文字属于春秋晋国官方文字,出现约在西元前 550 年。书写于玉石的这
18、些文字不但是中国现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毛笔字,也因运笔娴熟流畅,字形活泼多变,有其艺术价值。侯马盟书”是 1949 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之一。2、人殉 人牲 人殉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习俗。指为死去的社会或家族中某些特权者而陪葬,其中陪葬者有陪臣、妻妾、侍卫和亲信,也有用作仆役的奴隶。最兴盛的时代当是商周时期,在汉以后式微,元明清时期,人殉这一制度却死精品文档.灰复燃。据现代考占发掘,殉葬最早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到龙山文化阶段情况更为严重。在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湖北等地的商代遗址中均有发现。人牲是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制社会期间,为祭祀祖先(人鬼)、神灵或自然界万物而杀戮活人以为祭品。一
19、般使用战争中的俘虏、被征服部落贡纳的青年男女及儿童或由此而形成的奴隶。中国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遗址中,曾发现可能用于祭祀的俘虏骨架。到商代,人牲作为一种制度流行广泛,如安阳殷墟。东周时期逐渐衰落。中国边境一些少数民族迟至封建社会阶段仍有人牲。3、“云梦秦简”指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竹简。1979 年于湖北云梦睡虎地 M11 发现,墓主是秦狱吏喜。共 1100 多枚,墨书秦篆,内容包括秦律18 种、编年记、日书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秦律,保留了秦统一后的律文的许多内容。第一次在西北以外地区发现竹简,对研究先秦制度与社会有重要的价值。4、大汶口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以 1959 年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
20、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泰安周围,苏北一带,及安徽、河南一部分。公元前 4300-2400 年。陶器以红陶为主,少量灰、黑陶,出现薄胎硬质白陶,器物上多见刻画符号。墓葬中晚期贫富差异悬殊,出现猪下颌骨等表面财富随葬品,表明私有制已出现。同时还有凿齿、枕部变形等特殊葬俗。后发展为龙山文化。5、偃师商城:商代早期城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商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大城平面近长方形,城墙四周有 5 座城门,城内有纵横交错的道路若干条。在大城的西南部,还有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小城。大城、小城的建筑方法一样,先挖基槽,层层夯筑而成。小城的年代早于大城,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城内有密集的宫
21、殿建筑群,分布于宫城的中、南部。可早到二里岗下层早期,有学者认为是太甲桐宫。6、敦煌莫高窟 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 735 个,壁画 4.5 万平方米、泥质彩塑 2000 多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元朝以后荒废,清光绪发现藏经洞,英法日俄等西方探险家获取大量文物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7、汉画像石、画像砖 汉画像石在东汉盛行,以山东苏北,豫南鄂北,陕西晋西,四川中部居多。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各个方面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古朴之风,下开魏晋艺术先河奠定了中国话的基本规范。画像砖在四川地
22、区居多,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用砖,形制多样内容丰富。汉画像砖包罗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各各方面,是研究汉代历史的大百科,现市面上多数以模印为主,雕刻的少见,雕刻还保留彩绘稀有,只以绘画为主的大型空心汉画像砖可称国宝级,对研究汉代绘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8、汉、北魏洛阳城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周初在此筑城,因在洛水之北,称洛阳。废弃于唐初,前后延续使用近 1600 年。东汉时期称为雒阳城,曹魏改为洛阳,全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约汉代九里东西约汉代六里故称“九六城”。城墙用土夯筑成。光武帝元年定都洛阳历经 14 帝。宫殿区集中分布防卫设施加强郊区市场出现。魏晋洛阳城,曹魏在东汉
23、雒阳城的废墟上重建都城其规模不超过东汉。魏明帝在西北角修建单一的宫城金镛城;出现中轴大街与东西横街,左右对称;里坊制形成,商业区位于内城南部城郭内改变了周礼中“面朝后市”的传统。9、金楼玉衣 玉衣也称玉匣、玉押,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与“铜缕玉衣”。1968 年满城汉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保存完整,形状如人体,各由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每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严密设计和精细加工,可见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水平。10、
24、土墩墓 古代墓葬形式之一。西周至春秋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特点:不挖墓穴,只在平地堆土起坟埋葬。随葬品多为印纹陶器、原始瓷器和带地方特征的青铜器。研究者多认为是吴越文化的葬俗。土墩墓是适应南方多河流湖、精品文档.地下水位较浅的条件,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太湖周边地区的良渚文化中。良渚文化有 60左右的遗址属所谓的“土墩遗址,这种土墩系人工堆造而成,一般高约六米,也有少数高度在两米左右。许多土墩上发现有由祭坛和墓葬组合而成的所谓祭坛墓地,由以早期的赵陵山、张陵山,中期的瑶山和反山,晚期的寺墩和福泉山最为典型。另外推测,堆土墓和土墩墓在长江下游一带先后出现,他们之间可能有承袭、演变关系。11、.绝对
25、年代,相对年代 相对年代: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通常是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进行断代。即在田野发掘工作中,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存打破关系可以确定。在研究室中根据器物类型学的排比也可以确定。绝对年代的定义:绝对年代是指以时间计算单位来计算所发现遗迹或遗物的具体年代。断定绝对年代主要是(1)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2)利用器物的纪年铭文断代(3)利用标准器断代(4)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断代 12、汉 黄肠题凑 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秦代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根据汉代的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
26、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题凑”结构的基本特点:一是层层平铺、叠垒,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头皆向内”,即题凑四壁所叠筑的枋木完全与同侧停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三是“黄肠”则因“题凑”用的木料都是剥去皮的黄心柏木枋。目前黄肠题凑墓葬的发现仅限于西 汉一代,以北京大葆台汉墓、河北石家庄汉墓、湖南长沙汉墓及江苏高邮汉墓为等诸侯王 墓为典型代表。迄今尚未发现东汉时期黄肠题凑墓的实例,题凑之制在东汉时期已渐为砖 室墓所代替。13、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唐三彩经过 800的温度烧制
27、而成。在烧制过程中,釉色呈黄、绿、白、赭、褐等多种色彩,并互相交错溶合流动,形成绚丽多彩的色釉装饰,称之为“三彩”。在唐三彩的作品中,以器皿、人物、动物多见,其中器皿的种类几乎涵盖了生活使用的各个方面,十分齐备;人物以妇女、文官、武士、胡佣多见;动物则以马、骆驼、狮子等多见。唐三彩最初烧制于高宗时期,开元时期达到极盛,“安史之乱”后逐渐衰微。其烧制地点集中在长安和洛阳一带,扬州也有烧制唐三彩的作坊。唐三彩主要用于陪葬的明器,其兴盛与唐朝盛行厚葬之风有关。14、崧泽文化 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
28、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时期。首先开创了轮制陶器。其前期,已采用泥条盘迭再加慢轮整修的制陶方法。陶器的器壁比较匀称,可见到不很挺直的轮纹。从中期开始,已运用陶轮快速旋轮、捏泥坯成型的制造技术,使器型规整,器壁匀薄,往往在内壁和内底遗留坯的旋痕。16、定窑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境内,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宋代瓷窑装烧技术最为重要的成就,就是发明了覆烧法和“火照术”。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较著名的有定窑白釉双系罐、定
29、窑白釉刻花直颈瓶等。定窑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闪烁过光芒,在中国陶瓷史和世界的陶瓷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17、周原遗址 公元前 11 世纪到前 8 世纪的大型古遗址,出土了大量卜骨和卜甲,以及大量珍贵的国宝青铜器。周原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其中心在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东西长达 70 公里,南北宽约 20公里。16.河姆渡文化 长江中游新时期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 5000前 3300 年。2、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3、文化特征:a、发达的稻作农业(稻谷遗存,骨耜,家畜猪等);b
30、、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c、干栏式建筑(栽桩架板高于地面,大批榫卯木构件)是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点;d、中国最早的水井。4、发现意义: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精品文档.17、马王堆汉墓 中国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位于湖南长沙东郊。共 3 座。1972 年发掘 1 号墓,19731974年发掘了 2 号和 3 号墓。据墓中出土印章、简文及史记和汉书记载,2 号墓墓主是第一代侯利仓,死于汉惠帝二年(前 193);3 号墓墓主可能是利仓儿子、第二代侯利豨,下葬于汉文帝十二年(前 1
31、68);1 号墓墓主应是利仓妻子,下葬年代在文帝十二年以后数年至十几年间,其尸体至今保存完好,其墓葬形制及葬式值得研究。三座墓随葬有大量“谴策”竹简、医简、帛书、彩绘帛画和兵器、乐器、漆器等器物,其中已判明的帛书有 28 种、计 12万余字,分为六艺类、诸子类、兵书类、数术类、方术类和地图类等,是中国考古学史上一次重大发现。这几座墓的发掘,为研究汉初的社会经济及历史文化和生活习 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18、“妇好墓”即殷墟 5 号墓。位于小屯村西北,1976 年发掘,墓口面积仅 22.4 平方米,墓深 8 米,设二层台和腰坑,有棺有椁,殉人 16 个,殉狗 6 只。出土的青铜器中有 100
32、 件以上铸有 帚好 字样,又根据 6 件成套镂孔铜觚上的铭文与甲骨卜辞 帚好 的写法完全一样,并且墓葬的年代与第一期甲骨文(武丁时期)宾组卜辞的年代相符合,断定墓主为殷王武丁诸妇之一“帚好,她是武丁最宠幸的一位王后和女将。该墓是殷墟考古史上唯一可与甲骨文联系起来并能确定墓葬年代的一座王室墓。随葬品总数达 1928 件(不包括小铜泡和小圆玉片)。此外还有逾 6800 枚贝币、1 枚阿拉伯绶贝,还有红螺壳。其中主要是青铜器,共 460 件。其中又以礼器为主,共 210 件。这些礼器的特点是:器类较齐全;多成对成套之器;方形器居显著地位;带盖之器占相当比例;纹样繁缛绮丽;普遍铸有铭文。殷商文化中,有
33、铭青铜器多数有其自身的组合形式和特有的纹样。其它各种质地的随葬品如玉、石、宝石、骨、牙、陶、蚌器,整体体现了高度发展的殷商文明的多面性。19、车马坑 大型墓和一部分中型墓往往附有车马坑、一般是在主墓的附近另行挖坑埋葬车马,少则 1 车 2 马,多则可达十多辆车和数十匹马。埋葬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整车埋葬,驭马卧于车辕两侧,另一种是将车子拆卸成零部件散放在坑内,马的排列也不整齐。也有将车拆散放在主墓内,而另行挖坑葬入马匹的。车马坑内多有车马饰物,有的车马坑保存较好,痕迹清楚。20、半坡文化 约前 5000-前 4300 年,仰韶文化发源于黄河中游,今陕西西安东滻河东岸半坡村。其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
34、遗址的早期遗存为代表。现发现 40 余座建筑遗址。据推测,这些或圆或方的建筑,可能是母系氏族成年妇女过配偶生活的住房,住房之间散置许多储藏窖穴。半坡类型的工具用石、骨、角、陶制成,有开垦耕地、砍劈用的石斧、石锛、石铲,收割禾穗的石刀、陶刀,加工谷物的石碾、石磨盘、石磨棒等。生产以农业为主,发现粟的遗存。主要家畜是猪、狗、鸡,黄牛可能也已家养。渔猎经济仍占重要地位,出土许多石、骨镞和石网坠,还有些带倒钩的鱼叉、鱼钩以及石矛。有一种制成颗粒状麻面的陶锉,可能是鞣制皮革的工具。陶器以粗质和细泥的红色、红褐色陶为主,最常见的是粗砂陶罐、小口尖底瓶和鉢所组成的一套生活常用器。在圆底鉢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
35、有 22 种不同的刻划符号,有人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是一处大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仰韶文化类型。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距今 6800 年6300 年。遗址总面积约 5 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作坊区、氏族公共墓地三个部分。共发现有房址 45 处,围栏旧址 2 处,窖穴 200 余处,窑址 6 处,墓葬 250 处,文化堆积非常丰富。遗址墓葬区内的墓葬比较集中,按血缘关系呈一定顺序排列,葬式分屈肢葬和仰身直肢葬两种。遗址内出土的彩陶器较多,以红地黑花为主,图案有几何形和动植物形象。陶器上还有至今仍不可识读的标志符号,可能是中国早期文字的雏形。半坡遗址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揭
36、露的一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它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和仰韶文化的分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21、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 20 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二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为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形陶器共存,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共存,是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玉雕工艺水平较高,玉器有猪龙形饰
37、、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房址为方形半地穴式,精品文档.分为大型与小型。建屏牛和梁的女神庙和喀左东山嘴的祭坛是其主要遗址。22、砖室墓: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开始出现用小型小型砖建筑的墓,一般称为“砖室墓”。到了东汉,砖室墓迅速普及,成为全国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墓。经六朝、隋 唐,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至北宋时期出出现了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 墓。此种墓葬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侯马盟誓遗址和温县盟誓遗址。23、“列鼎制度”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鼎以及伴随的其他铜器如簋等都是“礼器”,在“礼不下庶人”的周代丧葬制度中,是贵族的专利品,一般平民陪葬的则是日用陶器。这种以陪葬礼器组合来“辨等列、明尊卑”的制度,在周人墓葬的考古发掘中获得证实。湖北京山相当于王国君的高等贵族墓,随葬九鼎八簋;上村岭虢国墓中,相当于公卿大夫的中等贵族墓,随葬七鼎六簋或五鼎四簋;同地相当士的末流贵族墓,随葬三鼎二簋或一鼎一簋。与此相配合的是:五鼎或五鼎以上的贵族,可随葬真车真马;而五鼎以下的贵族,只能随葬象征性的车马器;同时,三鼎或三鼎以上的贵族才能用双重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