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8510.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851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8510.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案例分析题汇总 一、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参考答案:1.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说明毛毛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2.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4.以过多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
2、。二、琳琳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楚楚动人,但是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一次,班里开展“好朋友”主题活动,琳琳的“朋友树”上挂着许多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问琳琳,你的好朋友是谁?琳琳说是明明,可明明却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又说嘟嘟是她的好朋友,嘟嘟又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一连说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都否定了。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教师的影响。2.同伴关系的功能: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帮助发展自我的功能;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三、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
3、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学前儿童在此阶段的性格特征,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多动,激发他的好奇心,对孩子冲动的不良行为要有耐心,并晓之以理。四、小明在家里能说会道,想要干什么表达得一清二楚,还能把一家人指
4、挥得团团转,甚至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但一出家门,到了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人时,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不敢当众说话,见人直往爸妈身后躲,要是爸妈不在身旁,还会害怕得大哭 分析小明的这种心理并提出教育措施。参考答案:小明的这种表现就是俗话说的“窝里横”,大多发生在 2-6 岁的孩子身上。原因:1.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保护有关系;2.在外面感觉害怕,从心理学上说是典型的自我力量不足,由于缺乏外界的联系,在陌生环境就不知所措了。措施:1.改变溺爱的教育方式,停止对孩子的过度保护;2.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宝宝进行比较;3.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4.有足够的耐心。五、常有家长问,“孩子都上
5、大班了,可还是那么胆小。见什么怕什么。前几天带他去公园玩滑梯,他愣不敢上去,好不容易抱上去了,他又不敢往下滑,吓得哭起来。惹得周围人议论纷纷,我们做家长的挺不好意思的。可这孩子天生就胆小,又有什么办法呢?”试分析孩子胆小的原因。提出家庭教育中的措施。参考答案:(1)分析原因:孩子胆小是常见的,并非天生的,也容易改正,关键是搞清楚孩子胆小的原因。如父母溺爱,过度保护;父母斥责,过度刺激;孩子身体虚弱,缺乏信心;个性内向等。(2)措施:父母溺爱,过度保护而胆小的孩子,就需彻底消除对他的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因自卑而胆小怕事的孩子,应多加鼓励、耐心帮助,避免斥责、嘲笑等消极刺激;因
6、体弱多病而缺乏信心的孩子应多锻炼身体,多参加户外活动,多交往,从而在身体和心理上适应环境,勇敢起来;培养良好的个性,多参加同伴活动。六、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入睡。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这是一种明显的依恋行为的表现,是依恋情感的转移。2.倩倩将小毯子看成是获取心理安全的替代物。3.儿童依恋的表现(微笑、啼哭
7、、吸吮、喊叫、抓握、偎依、跟随等);4.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对社会性、情感、认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认真对待。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给予更多的关爱,包括生体上的触抚和语言、目光上的交流等,使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七、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女孩,她母亲双目失明,丧失了哺育孩子的基本能力;父亲讨厌她,虐待她。基尼自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除了哥哥匆匆地、沉默地给她送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完全隔离的小房间里。她严重营养不良,胳膊和退都不能伸直,不知道如何咀嚼,安静得令人害怕,没有明显的喜怒表情。基尼3 岁被发现后,被送到了医院。最初几个月,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心理学 案例 分析 85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