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重点知识点大全3592.pdf
《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重点知识点大全359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重点知识点大全3592.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重点知识点大全 单选题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A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B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甲带何种电荷 答案:C 解析: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它去靠近甲和乙,甲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特点说明甲与玻璃棒带的是同种电荷,甲带正电;乙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乙可能带负电荷、也可能不带电。故选 C。2、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2、)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C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摩擦起电是由于物体经摩擦后产生了电荷 2 答案:B 解析:A宇宙浩瀚无边,是无限的,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宇宙是由运动的物质组成的,恒星也是运动的,故 A 错误;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是可分的,故 B 正确;C海绵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海绵的多孔结构,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 C 错误;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荷总数并没有变化。故 D 错误。故选 B。3、如图所示
3、,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D这种相互排斥现象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 A 错误;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使两气球带了电,并不是分子转移,故 B 错误;C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说明两个气球互相排斥,它们带了同种电荷,故 C 错误;3 D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原理相同,
4、故 D 正确。故选 D。4、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电阻器中有两个的阻值相等,电流表内阻不计,如果电流表 A1、A2的示数分别为0.2A 和 0.3A,则通过电源的电流可能是()A0.1 AB0.3AC0.4AD0.5A 答案:C 解析:设R1、R2、R3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I3,电流表 A1、A2、A3的读数分别为IA1、IA2、IA3。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不计,相当于导线,三个电阻并联,电流表 A1测量通过R2、R3的总电流,电流表 A2测量通过R1、R2的总电流,电流表 A3测量通过三个电阻的总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有 A1=2+3 A2=1+2 三个电阻器中有两个的阻值相等,若R1=
5、R2,则I1=I2,由得 1=2=12A2=12 0.3A=0.15A 由得 I3=IA1-I2=0.2A-0.15A=0.05A 则通过电源的电流(即干路电流)I=I1+I2+I3=20.15A+0.05A=0.35A 4 若R1=R3,则I1=I3,由可得:IA1应等于IA2,与题不符,不可能;若R2=R3,则I2=I3,即 2=3=12A1=12 0.2A=0.1A 由得 I1=IA2-I2=0.3A-0.1A=0.2A 则通过电源的电流(即干路电流)I=I1+I2+I3=0.2A+20.1A=0.4A 故 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5、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通用版 初中 物理 电流 电路 重点 知识点 大全 359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