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装修理质量管理制度225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锅炉安装修理质量管理制度225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安装修理质量管理制度2258.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目录 1.图纸资料审核制度 2、技术披露制度 3.设计和更改联系系统 4、设备检验验收制度 5、施工质量验收制度 6.文件管理系统 7、物资管理系统 8.材料替代系统 9、焊接管理系统 10、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11、设备管理系统 12、计量管理系统 13.用户反馈系统 14、重大技术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1.图纸资料审核制度 1.1 施工图和资料是施工的依据。审图的目的是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图纸内容,明确技术要求,及早发现和消除图纸中的技术错误和缺陷。未经审图的项目不得施工。1.2 图纸下发后,工程技术处安排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审核并记录。1.3 散装锅炉安装工程图纸联合评审由质保工程
2、师主持,公司工程技术部召集。公司运营部、质量安全部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参加,由项目质保工程师召集和主持对整个(总成)锅炉安装工程图的联合评审。1.4 施工(监理)单位的代表和设计单位的相关设计人员应参加图纸的联合审阅。1.5 抽签会内容:1.5.1 设计单位是否具有设计资质,不具备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的图纸不能作为施工依据。1.5.2 锅炉图纸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锅炉规程的相关要求。设计图纸应根据图纸目录和施工要求进行校核。1.5.3 总图、专业图、构件图是否一致,安装图与土建图是否一致。1.5.4 设计图纸是否与现行的规章制度和标准相冲突。1.6 图纸联审后,应认真填写图纸联审记录,并
3、由参与联审的建设(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代表签字确认。1.7 图纸联审记录是施工依据之一,工程结束时存入工程档案。2、技术披露制度 2.1 技术交底是向施工队伍贯彻设计意图、要求和施工方案,指导施工的技术措施之一,是落实技术责任制的手段。2.2 散装锅炉技术交底由质保工程师组织相关专业负责工程师向现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及相关团队、项目质保工程师、现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整体(组)锅炉须向有关团队披露详情。2.3 技术披露的主要内容:a)施工图、设计技术文件、图纸会议记录、设计变更;b)建设过程、项目进度要求以及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c)质量标准和保证质量、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措施。d)
4、安全技术措施;e)施工组织设计的各项内容。2.4 技术披露应填写施工技术披露函,披露和承兑人应在披露函上签字。2.5 技术交底文件应在工程完成后保存在工程档案中。3.设计变更联络系统 3.1 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由施工技术人员提出,由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审核。3.2 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应经原设计单位审核批准,下达设计变更单或图纸,并交建设单位、项目过程负责人和质量保证工程师审查和批准。然后交由施工队实施。3.3 非受力结构且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替代材料。详细尺寸由现场技术人员提出,工艺负责人审核,施工单位批准,取得技术签证后交施工队实施。3.4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图纸执行,施工人员不得
5、擅自改变设计。3.5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图纸中有不合理的部分,将向现场技术人员报告,由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师会同有关方面按照上述制度进行处理。3.6 设计变更文件应在工程完成后保存在工程档案中。4、设备检验验收制度 4.1 锅炉设备安装前应按设备装箱单和图纸进行清点验收。4.2 设备开箱检查应有建设(监)方和建设单位代表参加,清点后签字记录。4.3 设备检验主要是清点数量,检查品种及规格有无错误,对发现的表面缺陷(变形、碰撞、腐蚀)问题作书面记录。发现重大问题时,报告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妥善处理。4.4 由于锅炉零部件、辅助设备、阀门、管件等品种繁多,无法在开工前一次性完成检验。应根据施工进度
6、分阶段安排。(整台(组装)锅炉可一次完成)。4.5 设备和部件安装前,应按图纸核对规格、型号、几何尺寸、开口位置、数量和选用材料,并按有关制造标准进行检验。4.6 盘点结束后,对检验合格的设备和部件应分门别类堆放保管,并由专人负责防潮、防压、防丢失工作。露天堆放的大件应加盖,且应离地一定高度。小零件应存放在房间内。4.7 设备验收记录应在工程竣工后存入工程档案。5、施工质量验收制度 5.1 锅炉安装、维修、改造质量检验实行“自检”和“专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5.2“自检”是依据。各施工队应按照规定、有关施工验收规定和公司质检表要求进行自检,并填写相应记录。5.3 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锅炉
7、安装专职检验员进行“专项检验”,质保体系负责人按控制点确定检验项目。公司质量保证体系负责工程师参与散装锅炉安装、维修、改造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现场质保体系人员负责整台(组)锅炉的质量控制。5.4 坚持质量控制点必须控制,停止点必须停止,签字确认见证制度,未经见证确认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检验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5.4.1 停止点(A):开工条件审查(核对通知、锅炉厂资料、施工组织设计);乙。钢架总成;丙。滚筒安装;d.水压测试;e.点火升程压力检查;f.总体接受。5.4.2 见证点(B):设计修改;乙。受压件材料;丙。焊接材料;d.焊接工艺鉴定;e.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f
8、.焊接接头检验试样;克。锅炉基金会;h、膨胀试验;i、无损检测;j、热处理;k、安全附件和保护装置。5.5 相关专业负责人和检验人员应到施工现场履行职责,参与锅炉安装分段质量验收和总体验收。6.文件、档案管理系统 6.1 施工技术文件主要包括:工程合同、预决算、图纸会议记录、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通知、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设备开箱检验记录、设备材料合格证及试验清单、设计变更单、焊接工艺卡、施工日志、各部门质检验收记录(详见质量证明书)、中间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竣工验收 报告等。6.2 图纸联合审核记录应按图纸资料审核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6.3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保养通知
9、书由施工单位填写,由施工单位签字盖章,报当地质量监督部门批准,一式四份。6.4 施工组织设计由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编制,经公司工程技术部和质量安全部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实施细则、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负责人、项目进度、劳动力(含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要求)计划、材料质量要求及计划、设备要求及入驻计划、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质量要求、安全技术措施、监测测量要求等。6.5 施工技术文件应采用公司或质量监督部门印制的相应格式,用钢笔填写,力求完整、正确、字迹清晰、签名完整,一般不少于三份。6.6 上述施工技术文件全部存档,由施工人员和质检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妥善保管。工程在水压试验前和工程
10、竣工一个月后,将整理以前的施工文件备查。所有文件资料一式三份编目,建设单位一份,当地质监部门一份,公司档案一份。6.7 锅炉工程文件资料的管理还应执行公司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和档案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7、物资管理系统 7.1 锅炉安装、维修、改造所用材料应从公司公布的合格供应商(制造商)名录中进行评审和认可。7.2 客户提供的材料,经核实后应予以标记并妥善管理。如有遗失、损坏或不适用,应及时向客户报告并做好记录。7.3 客户采购和提供的材料必须具有有效的产品合格证、材料合格证、检验检测报告等材料质量保证技术文件。7.4 按照公司现场材料管理制度和材料检验验证规程,材料的来料检验、试验
11、和复验(如合金钢光谱分析、物性试验等)通过记录、适当的识别等 控制进行管理。8.材料替代系统 8.1 锅炉承压件的材料替代应由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提交,经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师审核,由施工单位代表会签,并经原锅炉设计负责人批准。制造商。经原设计单位设计人同意后,原设计单位可作为替代使用。8.2 通用材料的替代材料,由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提出材料替代申请,经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并由施工单位代表签字。8.3 替代材料应由施工人员向施工队公开。8.4 材料替代签证表一式四份,项目完成后存档一份。8.5 未经批准不得使用替代材料。8.6 施工现场材料人员应按批准的材料替代清单组织相关材料,按时供应。9、焊接管
12、理系统 9.1 锅炉安装、修理、改造焊接工艺评定 9.1.1 焊接工艺评定的一般规则 1)改变焊接方式,需要重新评估。2)改变焊后热处理的类别,需要重新评估。3)当任何重要因素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评估。4)改变钢材类别号需重新评价,但在同一类别号下,高组母材的评价适用于组号母材与母材组成的焊接接头低族数的金属。5)除 VI-1 族群号母材的评价适用于 II-1 族群号母材外,当母材金属族群发生变化时,需重新评价。6)如果焊件超过原评估的焊件母材厚度的有效限值,则需要重新评估。7)改变次要因素而不重新评估。8)改变补充系数,只需要补充焊接试样的冲击试样即可。9.1.2 焊接工艺评定程序 9.1.
13、2.1 焊接工艺评定应以可靠的钢材焊接性能试验为依据,并应在锅炉焊接 安装前完成。9.1.2.2 焊接工艺评定过程为:1)焊接工艺指导书由焊接技术人员编写,并由负责的焊接工程师审核。2)根据锅规附录 1,焊接单位的熟练焊工按焊接工艺说明书的规定焊接工艺试件,然后进行外观、无损检测、力学性能和金工艺试件的等效检验。3)在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上填写焊接过程中的实际工艺参数和各种检验结果。4)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由负责焊接工程师审核,经公司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报质量监督部门监督检查。9.1.3 焊接工艺评定样品和文件的管理 9.1.3.1 焊接工艺评定样品和资料应长期保存,长期有效。9.1.3.2 批准的焊
14、接工艺评定文件的原件应归档保存。9.1.3.3 合格的焊接工艺说明书可直接用于工程焊接,也可根据焊接工艺说明书、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工程焊接。9.1.4 焊接工艺文件 9.1.4.1 焊接工艺评定是焊接工艺准备的依据和依据。9.1.4.2 一般焊接工艺是焊接安装工程的一般原则性指导,是每个具体焊接工艺的依据。9.1.4.3 焊接工艺规范又称焊接工艺卡,由焊接工艺人员根据焊接受压元件的结构特点、焊接部位、焊接材料特性、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一般焊接工艺,结合实际经验。.它规定了焊工在焊接过程中所采用的坡口类型、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参数、焊接顺序、工艺和技术措施等技术要求。9.1.4
15、.4 焊接工艺需要变更时,必须由焊接技术人员按工艺变更规定办理,并经负责焊接工程师审核。9.1.4.5 焊接工艺文件是指导焊接生产的依据。因此,焊工在焊接前必须认真了解工艺技术要求,严格执行工艺,严禁随意更改工艺文件要求。9.2 焊工资格考核管理 9.2.1 安装在锅炉内的受压元件的焊接工作必须由合格的焊工进行。焊工考试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管理办法执行,焊工考试经省质监局批准。负责组织实施。9.2.2 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安装、维修的焊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身体健康,能独立承担焊接工作的,可向焊工申请。考试委员会进行考试。在参加考试之前获得批准。9.2.3 焊工考
16、试由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组成。只有通过焊工基础知识测试才能参加操作技能两个部分,只有通过焊工基础知识测试才能参加操作技能测试。9.2.4 焊工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核管理办法考核合格的,发给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资格证书和指定钢印章。.9.2.5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前,应由项目焊接负责人负责组织现场焊工培训演练,以适应现场焊接条件。首次参加锅炉受压元件焊接的合格焊工必须进行技能考核。9.2.6 焊工在进行培训、实习或技能考核时,必须根据安装现场的实际情况,熟悉操作流程的要领和技术要求,认真练习。9.2.7 技能考核必须由焊接负责人、检验负责人、检验人员共同完成。9.2.8 对经过培训
17、和实践的试件,焊接检验员和焊接技术人员可按有关标准对焊缝的外观、熔深和断裂情况进行评价。9.2.9 合格焊工连续三个月未从事该焊接工艺的焊接,再参加该工艺的焊接,应重新考核该工艺的技能。焊工连续六个月不参加本项目焊接的,视为项目。无效的。9.2.10 加强焊工合格管理,建立焊工焊接业绩档案,包括焊工业务履历、焊工培训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项目登记、焊工免试证明、焊工焊接质量台账。(一次性合格率、焊补、焊接质量事故等)。9.3 焊材管理:严格控制和管理锅炉安装、维修、改造中的焊接材料,包括材料采购、出厂验收、入库、入库、烘干、配送等,是保证锅炉安装质量的重要环节。9.3.1 采购:焊接材料的采购应按
18、照材料清单中规定的等级、规格和质量要求,从公司出具的合格供应商名单中选择供应商。9.3.2 出厂验收:物料到厂后,由供应部仓管员负责将物料堆放在仓库等候区,并按时将质量证明书交给物料检验员。材料检验员应当认真检查质量证明书内容是否齐全、完整、正确。如果表面质量符合要求,材料可以进厂。9.3.3 物料储存:仓库物料应排列整齐,分区域堆放,明确区分“已检验”、“检验合格”、“不合格”等物料,防止误用,做到账、卡、物、牌一致。干燥防漏,电极应抬高并远离墙壁放置。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储存编号应标明,袋装材料不得拆卸,散装材料不得混淆。保修书的副本也被分类和存储。焊材仓库管理员必须根据收到的焊材数量建
19、立一个台账。焊条的存放期一般不超过一年,过期焊条不得用于锅炉安装、改造、维修工程。9.3.4 材料出具 焊材仓管员负责核对焊材领用单、工艺卡上的牌号、规格、定额。检查后,他们将签发合格的焊接材料。在申购单上签名,注明日期,申购单将退还给申购人。9.3.5 干燥:烤箱应划分为若干个烘烤区,每个烘烤区用数字牌号区分。焊料干燥前,应选择好供料区并做标记,然后将焊料放入选定的烘烤区进行干燥。并保存记录。每个供区只放一个品种,并按规定的干燥温度和保温时间执行。对于碱性焊条和酸性焊条,要注意两个不同的要求,既要防止干燥温度不足,又要防止干燥温度过高以保证质量。为此,应在时间填写焊材烘干记录,注明烘干温度、
20、进 出箱时间、保温时间,并由收件人和烘干负责人签字。9.3.6 现场使用 焊条绝缘筒应使用焊条。焊条不应在没有绝缘筒的情况下发出。焊条绝缘筒上应加贴焊条使用标志,以便焊工和焊检人员随时检查焊材的正确性。9.3.7 检查:焊工收到材料后,应立即将实物和电极绝缘筒上的电极使用标志提交焊接检验员审批。焊接检验员应在检验记录上签字并填写日期作为检验证明。9.3.8 回收与结算:焊工应每天将剩余的焊材连同焊条使用标志和焊条头交回结算处,以证明数量与发放的数量一致,以防焊材使用出现混淆。回收的残留焊材应立即放入保温箱中,由负责焊材烘烤的人员按品种、规格、牌号进行保管,以备下次使用。不得使用混杂的回流焊材进
21、行锅炉受压元件的焊接。9.4 焊补管理:9.4.1 本系统适用于我公司锅炉受压元件安装、维修、改造的焊接工作。9.4.2 本系统应与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条件配合使用。9.4.3 焊缝存在不可接受的缺陷,需要修理时,焊接技师和焊接检验员应查明缺陷存在的原因,制定修理计划,并报告负责的焊接工程师。需要批准。对合格的焊工进行返修,返修后记录返修记录,返修后的检验报告与返修计划一起存入检验资料袋。9.4.4 焊接检验员应按季度汇总焊补情况,分别向负责检验工程师和负责焊接工程师报告。9.4.5 第二次返修计划应经焊接技师、焊接检验员、焊工班长批准,并报负责焊接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返修。9.4.6 对于二修
22、后不合格的焊缝,在三修前,责任焊接工程师必须制定三修计划,指定焊工为三修,并报质保工程师批准后,可以进行第三次修复。维修完 毕后,应将维修次数、维修部位及维修情况、检查结果及相关维修计划存入资料袋。9.4.7 需要预热和热处理的焊缝返修,应按原焊缝预热和热处理的要求进行。9.5 现场取样或样品检测管理:9.5.1 为检验安装在锅炉上的焊接接头的质量,应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试验、金相检验和断裂检验。9.5.2 试件的切割 受热面管材,可从与试件相同的部位切割 0.5%的对接接头,但不少于一组试件。对焊接模拟的检验样品(替代品)进行测试。9.5.3 代样的焊接系统、焊工的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材料应
23、与实际焊缝一致。9.5.4 切割后的试样或代用试样应经目测和无损探伤后,方可进行力学试验。9.5.5 管子对接接头拉伸试样应从检验试样上切下,或用整管检验试样代替对开管的 2 个拉伸试样作为拉伸试样。试样的取样位置和大小必须符合罐规。9.5.6 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规定值下限为合格。9.5.7 管材对接焊缝的弯曲试样应从检验试样上切取 2 个,1 个为面弯,1个为背弯。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 2.45Mpa 的锅炉,如果评估焊接工艺,则存在管道后弯。项目,不要做后弯测试。但试样的不完全穿透和凹入深度不应超过罐规的规定。9.5.8 试样弯曲试验的方法,规定的弯曲角度按锅的规定进行。9.
24、5.9 力学性能试验如有不合格项目,应从原焊接检验试件中抽取双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试。9.5.10 对于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 3.82 Mpa(39K gf/cm 2)的钢桶,集管上的管接头角焊缝应进行宏观金相检验。每 200 个焊缝制作 1 个检验试样(代数少于 200 个时,应焊接 1 个检验试样,沿检验试样中心线切割,制成金相试样。9.5.11 宏观金相检验必须合格。9.5.12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 3.82Mpa 的锅炉受热面管对接接头应进行断裂检查。每 200 个焊接接头应检查少于 200 个焊接接头。弧焊盖面的对接接 头可免于断裂检查。断裂检查必须符合锅规标准。9.6 锅炉安装
25、、维修、改造的焊接检验 焊接是锅炉安装、维修、改造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锅炉的安装质量和安全运行。因此,应加强焊接检查工作,对焊前、焊中、焊后的坡口进行有效处理。对焊缝的外观质量、工艺规范、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全面实施质量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焊接质量进行控制,以保证锅炉的安装。焊接质量。9.6.1 焊前检查:1)焊接设备应完好,焊机应配备电流表和电压表:应符合工艺说明书的参数,准确可靠。2)焊接工艺文件齐全、正确。3)焊工资格和焊工技能符合要求,身体健康和精神情绪健康正常。4)母材和焊接材料的质量符合质量证明书。5)焊接坡口和接头的清理和装配质量应符合规定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锅炉 安装 修理 质量管理 制度 225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