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期末仿真测试卷十(含答案)9763.pdf
《高一物理期末仿真测试卷十(含答案)976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期末仿真测试卷十(含答案)9763.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答案第 1页,共 6 页高一年级期末物理仿真测试十考试范围:第一章第六章;考试时间:90 分钟注意:本试卷包含、两卷。第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 3 分,选错得 0 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基本量的是()A速度B加速度C质量D力2手抛泡沫滑翔飞机是一款锻炼儿童双手操作能力的户外玩具。手抛滑翔飞机在某次滑行过程中,在同一竖直面内从 A 到 B 滑出了一段曲线,
2、如图所示。关于该段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速度始终不变B飞机所受合力不为零C在A处,空气对飞机没有作用力D在B处,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与速度方向相反3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3N4N、和5N的三个水平方向的共点力作用静止,现在撤去其中3N的力,其余力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21m/sB23m/sC26m/sD29m/s4修正带结构如图所示,大小齿轮相互咬合,且大、小齿轮的半径之比为2:1,a、b点分别位于大、小齿轮的边缘,则a、b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A 1:1B1:2C1:4D 2:15用力传感器研究橡皮绳中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如图(a)所
3、示,用橡皮绳的一端系住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另一端系在力传感器末端。现将小球从传感器末端静止释放,采集到的信息如图(b)所示,以下时间段内小球向上运动且处于超重状态的是()答案第 2页,共 6页At1t2Bt2t3Ct3t4Dt4t56如图所示,某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释放到落地的轨迹AE刚好被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BCDE:1:2:3:4vvvv B物体通过每一段的速度增量BACBDCEDvvvvvvvv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等于其经过B点的瞬时速度vBD物体从A到B的时间是从B到C的时间的两倍7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4、m的小球,小球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定滑轮位于弹簧固定点的正上方。现缓慢收绳,使滑轮右侧的绳长减小少许,小球仍处于平衡状态,则收绳后弹簧的弹力大小变化情况为()A不变B变小C变大D无法确定8无线蓝牙耳机可以在一定距离内与手机等设备实现无线连接。已知无线连接的最远距离为 10m,甲和乙两位同学做了一个有趣实验。甲佩戴无线蓝牙耳机,乙携带手机检测,如图(a)所示,甲、乙同时分别沿两条平行相距6m的直线轨道向同一方向运动,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在运动过程中,手机检测到蓝牙耳机能被连接的总
5、时间为()答案第 3 页,共 6页A 4sB9sC13sD 17s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不选全得 2 分,有错选得 0 分。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物理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合力的概念,体现了等效思想B用质点代替物体是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C牛顿通过“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得出了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10如图所示,一轻绳跨过无摩擦的小定滑轮O与小球B连接,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竖直杆上的小物块A
6、连接,杆两端固定,开始时用手握住B使A静止在P点,细线伸直。现静止释放B,A向上运动,经过K点时细线与竖直杆成角,此时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Q点位置与O等高,不计一切摩擦,B球未落地,则()AABcosvvBBAcosvvC当物块A上升到与滑轮等高时,B的速度最大D当物块A上升到与滑轮等高时,B的速度为零11如图所示,A、B 质量分别为m、M,当 A 沿倾角为的光滑斜面 B 下滑时,斜面 B 保持静止不动,B 对地面的压力为NF,B 对地面的摩擦力为fF,重力加速的为g,则()ANsincosFMgmgB2NsinFMm gmg答案第 4页,共 6页C2fsinFmgDfsinco
7、sFmg12如图所示,P、Q 两个滑块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Q 连在水平轻弹簧的左端,弹簧的右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水平向右外力6NF 作用在 P 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P、Q 的质量分别为p1kgm、Q0.5kgm,弹簧的劲度系数100N/mk。现将F的方向突变为水平向左,大小不变,仍然作用在 P 上,则()A力F突变为水平向左的瞬间,P、Q 的加速度大小为28m/sB弹簧恢复原长时,P、Q 开始分离CP、Q 分离时,Q 的速度最大D从力F方向突变为水平向左到 P、Q 两者分离,所经历的时间大于3s20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第 13 题 6 分,第 14 题 10
8、分。13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Q点水平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1)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斜槽轨道末段必须水平B实验应选择密度大、体积小的球C实验前要用重锤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直线是否竖直D应不断改变小球在斜槽上的释放点以获得更多的点(2)取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将钢球静置于O点,钢球的_(选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球心”)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原点;(3)
9、若实验中遗漏了记录平抛运动的起点,在轨迹上取A、B、C三个点,如图所示,测量得到AB、BC的竖直距离分别为1h、2h,AB、BC的水平距离均为x,重力加速度g,则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0v的大小为_(用1h、2h、x、g表示)。答案第 5页,共 6页14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a)、(b)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已知他们使用的小车完全相同,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实验小组利用图(a)装置_(填“需要”、“不需要”)平衡小车和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乙实验小组利用图(b)_(填“需要”、“不
10、需要”)满足Mm的条件。(2)利用图(b)装置在满足实验条件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c)所示,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60Hz,A、B、C、D、E为每 5 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小车质量M=1250g,力传感器示数为0.35N,重力加速度g取9.8m/s2,根据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该次实验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_g。(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利用图(a)在满足实验条件时,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其加速度a与砝码重力F(忘记测量砝码盘的质量,但其他操作均正确)的关系,得到的aF图线应该是图(d)中的_(填“”“”或“”)。四、计算题(各小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
11、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其中 15 题 12 分,16 题14 分,17 题 18 分,共 44 分)152022 年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跳台滑雪是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图示是简化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AO为助滑道,OB为着陆坡。运动员从助滑道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然后从O点以速度0v沿水平方向飞出,最后在着陆坡上着陆。已知着陆坡OB的倾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将运动员和滑雪板整体看作质点,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求:(1)运动员从飞出到着陆所需的时间t;(2)运动员的着陆点到O点的距离S。答案第 6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期末 仿真 测试 答案 976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