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知识点分类专题复习全套教学设计第三章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含答案35628.pdf
《高考物理一轮知识点分类专题复习全套教学设计第三章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含答案3562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知识点分类专题复习全套教学设计第三章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含答案35628.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板块一 主干梳理夯实基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实验原理 探究加速度 a 与力 F 及质量 M 的关系时,应用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先控制一个参量小车的质量 M 不变,讨论加速度 a 与力 F 的关系,再控制砝码和小盘的质量不变,即力 F 不变,改变小车质量 M,讨论加速度 a 与 M 的关系。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砝码、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实验步骤 1称量质量用天
2、平测量小盘的质量 m0和小车的质量 M0。2装器材按照如图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反复移动薄木块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运动状态。4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挂上小盘和砝码,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拖着纸带在木板上匀加速下滑,打出一条纸带。计算小盘和砝码的重力,即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由纸带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并把力和对应的加速度填入表 1 中。5改变小盘内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 4,并多做几次。6保持小盘内的砝码个数不变,在小车上放上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打
3、出纸带。计算砝码和小车的总质量 M,并由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并将所对应的质量和加速度填入表 2 中。7改变小车上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 6,并多做几次。表 1 实验次数 加速度 a/(ms2)小车受力 F/N 1 2 3 4 表 2 实验次数 加速度 a/(ms2)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M/kg 1 2 3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 1计算加速度先在纸带上标明计数点,测量各计数点间的距离,根据逐差法计算各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2作图象找关系根据记录的各组对应的加速度 a 与小车所受牵引力 F,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画 a-F 图象,如果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便证明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4、。再根据记录的各组对应的加速度 a 与小车和砝码总质量 M,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画 a1M图象,如果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就证明了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误差分析 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误差。以小车、小盘和砝码整体为研究对象得 mg(Mm)a;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得 FMa;求得 FMMmmg11mMmgmg。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mg 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由此引起的误差就越小。因此,满足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的目的就是减小因实验原理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造成误差。3质量的测量误差、
5、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距离的测量误差、细绳或纸带不与木板平行等都会引起误差。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且要让小车拖着纸带匀速运动。2不重复平衡摩擦力: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3 实验条件:每条纸带都必须在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的条件下打出。只有如此,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4一先一后一按住: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按住小车
6、。5作图:作图时,两坐标轴的比例要适当,要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实验改进 1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来完成此实验。2用拉力传感器直接测绳的拉力。板块二 考点细研悟法培优 考点 1 对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的考查 例 1 2017山西太原一模用图 a 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有两个“巧妙”的设计,一是要求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之和;二是对小车要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要求“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质量之和”的目的是_。(2)对小车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时,下列必须进行的是_(填字母序号)。A取下砂和砂桶 B
7、在空砂桶的牵引下,轻推一下小车,小车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速运动时,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断开 D把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适当高度(3)在满足实验条件下,某同学得到了如图 b 的图线(M 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图线在纵轴上截距不为零的原因是_。尝试解答(1)小车所受拉力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_(2)AD_(3)长木板倾角过大。(1)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之和时,小车和砂桶的加速度很小,此时砂和砂桶的总重力近似等于小车所受拉力,从而验证小车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2)平衡摩擦力是使小车所受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与小车所受摩擦力平衡,故 A、D 项正确,B 项
8、错误;为确定小车是否为匀速运动,需要通过纸带上点迹是否均匀来判断,故 C项错误;(3)纵截距不为零,即使小车质量 M 非常大时,小车仍有加速度,说明小车不受拉力作用时具有加速度,因此可以断定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跟踪训练 2018云南昆明第一学期检测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 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1)为了使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等于钩码重力的大小,则_。A应将图示装置中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以平衡摩擦力 B平衡摩擦力时,图示装置中的钩码不需要取下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钩码的质量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探究加速度 a 与所受合外力 F 的关
9、系时,保持小车质量一定,有两位同学分别做实验,作出的 a-F 图线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A甲图图线不通过原点,是因为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图图线不通过原点,是因为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一端垫得过高 C乙图图线发生弯曲,是因为弯曲部分对应的小车的质量太大 D乙图图线发生弯曲,是因为弯曲部分对应的钩码质量太大 答案(1)AD(2)BD 解析(1)在该实验中为使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等于钩码重力的大小,需要平衡摩擦力和让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A、D 正确。(2)甲图中,可以发现当 F0 时,小车已经有加速度了,说明在平衡摩擦力的过程中,木板一端垫得过高,B 正确,A 错误;乙图中图线不是
10、一条直线,说明不满足“钩码的质量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即弯曲部分对应的钩码的质量太大,D 正确,C 错误。考点 2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 例2 2018山东青岛模拟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小车质量m 的关系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A 为小车,B 为电火花计时器(其接 50 Hz 的交流电源),C 为装有砝码的小盘,D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F等于砝码和小盘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 可用纸带上打的点求得。(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11、时,保持砝码和小盘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 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 a 与质量 m 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小车加速度 a/(ms2)1.98 1.72 1.48 1.25 1.00 0.75 0.48 0.50 0.30 小车质量 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0.75 1.00 1.67 小车质量的 倒数1m/kg1 根据表中数据,为直观反映 F 不变时 a 与 m 的关系,请在图丙的方格坐标纸上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象。(如有需要,可利用表中的空格数据)尝试解答(1)3.2_(2)见解析图。(1)根据逐
12、差法可得 ax4x3x1x24T23.2 m/s2。(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保持砝码和小盘质量不变,随着小车质量的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在空格中算出1m的值,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小车加速度 a/(ms2)1.98 1.72 1.48 1.25 1.00 0.75 0.48 0.50 0.30 小车质量 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0.75 1.00 1.67 小车质量的 倒数1m/kg1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33 1.00 0.60 以横坐标表示1m、纵坐标表示加速度
13、a,描点,可以看到多数点在一条直线上,只有(1.33,0.48)偏离直线较远,舍去此点,作出图象如图所示。跟踪训练 振华同学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该实验装置中有两处错误,分别是:_和_。(2)振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正了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后,将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当做小车及车上砝码受到的合外力,来验证“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实验中,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质量 m 最好应为_。(填选项前的字母)A10 g B50 g C100 g D1 kg 振华同学在验证“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实验时,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了一条理想的纸带,他按要求选取计数点后,在
14、测量各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时不慎将纸带撕成了几段,但他清楚地知道甲、乙图属于同一纸带,则丙、丁、戊图中属于上述纸带的是_。由甲、乙图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答案(1)滑轮太高(或细绳与长木板不平行)打点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或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2)A 戊 1.15 解析(1)打点计时器需要使用低压交流电源,图中打点计时器连接了学生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为确保小车所受拉力不变,滑轮与小车间的细绳方向应与长木板平行。(2)实验中为确保小车所受拉力近似等于砝码盘及砝码总重力,应使小车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及砝码的总质量 m,故 m 应选择 A;由第一段位移 s1x1
15、x03.66 cm1.26 cm2.40 cm,第二段位移 s3x3x212.00 cm7.30 cm4.70 cm,由 xaT2可知,计数点 4 到计数点 5 之间的距离 s57.00 cm 左右,故戊与甲、乙为同一纸带;由 xaT2可知,s3s12aT2,解得:a1.15 m/s2。考点 3 实验创新设计 例 3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要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细线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盘。实验首先保持轨道水平,通过调整砝码盘里砝码的质量让小车做匀速运动以实现平衡摩擦力,再
16、进行后面的操作,并在实验中获得以下测量数据:小车、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的总质量 M,平衡摩擦力时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 m0,挡光板的宽度 d,光电门 1 和 2 的中心距离 s。(1)该实验是否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车的质量?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2)实验需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板的宽度 d,如图所示,d_mm。(3)某次实验过程:力传感器的读数为 F,小车通过光电门 1 和 2 的挡光时间分别为 t1、t2(小车通过光电门 2 后,砝码盘才落地),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则该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是_。尝试解答(1)不需要_(2)5.50(3)FMdt22dt122s。(1)因为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一轮 知识点 分类 专题 复习 全套 教学 设计 第三 实验 探究 加速度 质量 关系 答案 35628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395789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