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2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8524.pdf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2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852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2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8524.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课时质量评价(十二)一、选择题(2022 绵阳模拟)林冠截留是指在降水过程中,水分被地表植被接收并直接蒸发而没有进入土壤的过程。研究表明,林冠截留能力与降水特征,以及林冠郁闭度(乔木遮蔽地面的程度)、树种组成及冠层密(厚)度等特征有关。下图为我国长白山脉天然林(实线)和辽东人工林(虚线)的林冠截留情况比较。据此完成 13 题。1林冠的截留量会直接影响()A地面径流 B下渗 C地面蒸发 D地下径流 2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率,会随降水量增加而()A先减后增 B先增后减 C持续减少 D持续增大 3 中小雨量(28 毫米
2、以下)时,人工林比天然林截留能力更强,主要是由于人工林()A林木低矮 B郁闭度大 C树种丰富 D冠层更厚 1A 2C 3B 解析:第 1 题,根据材料可知,林冠的截留量会直接影响地表径流,使地表径流减少,对下渗、地面蒸发、地下径流会有影响,但不是直接影响,B、C、D 错误,故选 A。第 2 题,由图可知,两条曲线的斜率是逐渐变小的,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截留量的增加速度不如降水量增加速度快,说明截留率在持续减少,故选 C。第 3 题,中小雨量(28 mm以下)时,人工林比天然林截留能力更强,是因为人工林树种相对单一,郁闭度大,但林木不一定低矮。而天然林树种丰富,高低错落,冠层更厚,故选 B。降雨到
3、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 Q1、壤中流 Q2(在土壤孔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 Q3。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据此完成 45 题。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4该流域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AT1 BT2 CT3 DT4 5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使()AQ1减少,Q2增加 BQ2减少,Q3增加 CQ1增加,Q2减少 DQ2增加,Q3减少 4B 5A 解析:第 4 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河流径流量由地表径流、壤中流和浅层地
4、下径流组成,其中 Q1代表地表径流,在 T1时刻地表径流量最大,T2时刻 Q1(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第 5 题,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径流(Q1)减少,下渗增多,故壤中流(Q2)增加、浅层地下径流(Q3)增多。运用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完成 67 题。6如果该图表示我国东北地区的水循环()A的水量与的水量相等 B环节在 6 月份时最活跃 C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D可以使地表高低起伏 7如果该图表示我国长江流域经济活动方式,则()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A上游城市应充分利
5、用城镇化推动工业化 B中游城市因资源丰富,城市潜能最大 C下游城市因交通条件好,联系强度大 D环节的流动方向与产业转移方向相同 6D 7C 解析:第 6 题,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外流区,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水量应大于的水量,A 错误;表示水汽输送,东北地区在 7、8 月份最活跃,B 错误;表示陆地降水,受季风气候影响,季节和年际变化大,C 错误;表示地表径流,对地表的侵蚀会导致地表高低起伏,D 正确。第 7 题,长江流域上游城市地势较高,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发展潜能小,应控制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规模,A 错误;中游城市资源丰富,但发展潜能较下游城市低,B 错误;下游城市地势平坦,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课时 质量 评价 12 水循环 陆地 水体 及其 相互关系 85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