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竞赛训练题(一)2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竞赛竞赛训练题(一)25.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竞赛训练题(一)1.细菌的芽孢是 A 休眠体 B 营养繁殖体 C 孢子 D 营养体 2.根据内共生起源学说,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 原细菌 原始真核细胞内细菌状共生体 紫色硫细菌 反硝化细菌 原始真核细胞内蓝藻状共生体 A B C D 3 动物细胞在细胞膜外缺少坚硬的细胞壁,但许多细胞仍然保持细胞的非球体状态,其原因是 A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流动 B 微管起着支持作用 C 基质充满细胞维持着形态 D 磷脂双分子层的骨架作用 4.关于细胞核膜上的核孔,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核孔在核膜上均匀分布 B 核孔由内、外核膜融合而成 C 核孔数目多少与细胞核体积大小正相关 D 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
2、质的运输孔 5.真核细胞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A 与细菌的核糖体大小、组成相同 B 较细菌的核糖体大,但组成相似 C 较细菌的核糖体小,组成不同 D 与细菌核糖体大小相同,但组成完全不同 6 在真核细胞中,产生初级溶酶体的是 A 细胞质液 B 细胞核 C 高尔基体 D 内质网 7.用某种影响细胞骨架的药水处理体外培养的细胞,群体中出现双核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微丝破坏 B 微管破坏 C 染色体畸变 D 细胞发生融合 8.核糖体 RNA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A 端粒 B 主隘痕 C 着丝粒 D 副隘痕 9.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叙述是 A 所有的叶绿素 a 都是作用中心色素 B 植物呈现绿
3、色是因为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色 C 将叶绿素提取液放在直射光下,可观察到反射光为绿色 D 叶绿体色素都吸收蓝绿光,而在红光区域的吸收峰为叶绿素所特有 10.由乳酸产生葡萄糖的主要器官是 A 肝 B 肾 C 脾 D 肠 11.将细菌培养物由供氧条件转变为缺氧条件,下列过程中加快的一项是 A 葡萄糖的利用 B 二氧化碳的放出 C ATP的形成 D 丙酮酸的氧化 12硫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时,其获得能量的方式是 A 还原硫化氢 B 氧化硫化氢 C 还原硫 D 氧化硫酸 13给含氨(NH3)较多的土壤中耕松土,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其原因主要是 A 土壤通气改善,根呼吸作用加强 B 土壤通气改善,根主动
4、运输加强 C 土壤通气改善,硝化细菌繁殖增快,有利于土壤中硝酸盐增加 D 根呼吸加强,吸附矿质元素能力加强 14.一个医生血型为 O型,Rh 因子阴性(Rh),他的妻子为 A型,Rh 因子阳性(Rh),在一次紧急情况中,该医生检查发现:他自己的血清与该病人的血液相凝集,但其妻的血清与该病人的血液不相凝集。问该病人是什么血型?是否也可得出该病人的Rh 因子是阴性还是阳性的结论?A A型;是 B A型;否 C B型;是 D B型;否 15.细菌培养基通常在 121的压力锅中灭菌。如果只是在 100的温度下将细菌培养基灭菌,生物仍会存活的是 A 大肠杆菌 B 鼠伤寒沙门氏菌 C 一种青霉 D 枯草芽
5、胞杆菌 16.在最后一龄幼虫快化蛹时,把幼虫的头结扎起来,幼虫能变为无头蛹,这种无头蛹能生活几个月或一年左右,直到死亡也不变为成虫,其原因是 A 脑激素缺少 B 保幼激素增加 C 蜕皮激素缺少 D 甲状腺激素不足 17.在无碘的水中用无碘食物饲养蝌蚪,最可能的结果是 A 蝌蚪不能发育成蛙 B 蝌蚪发育成甲状腺肿大的蛙 C 蝌蚪发育成正常的蛙 D 蝌蚪立即死亡 18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广泛导致人类智力损害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基因突变 B 染色体畸变 C 碘缺乏 D 近亲结婚 19.下列能增加和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分别是 A 三碘甲腺原氨酸和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和可的松 C 肾上腺素和胰岛素 D 催产
6、素和肾上腺素 20.松毛虫的幼虫主要以松的针叶和嫩枝为食,当发现大量的松毛虫危害松林时,可使用下列哪种物质直接处理幼虫以取得防治作用 A 性外激素 B 保幼激素 C 蜕皮激素 D 以上三项均可 21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激素是 A 性外激素 B 胰岛素 C 乙烯 D 植物生长素成年人排尿时,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 22.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下降是因为 A 细胞的休止电位变负 B 膜电位由负变正 C 细胞的休止电位先正后负 D 膜电位由正变负 23.在下列有关脊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脊髓灰质中含有许多低级中枢神经 B 一般情况下脊髓的反射活动不受脑控制 C 脊髓白质中的神经冲动是向上传导的 D
7、 脊蛙所有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均位于脊髓中 24下列神经结构中起着联系大脑两半球作用的是 A 脑桥 B 间脑 C 胼胝体 D 中脑 25 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原因是剧烈运动使人体 A 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B 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 C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加强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减弱 26下列关于植物性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一类混合神经,包括运动和感觉神经两部分 B 是调节内服运动的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C 是一类自主神经、它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 D 是内脏感觉神经,它不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27迷走神经不具有的特点是
8、 A 迷走神经是混合神经 B 迷走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 C 迷走神经末梢可分泌肾上腺素 D 迷走神经由脑发出 28.下列反射活动中,由内感受器参与的反射是 A 膝跳反射 B 角膜反射 C 排尿反射 D 吮吸反射 29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参与的反射活动是)。A 鹦鹉学舌 B 飞蛾扑火 C 婴儿排尿 D 谈虎色变 30依据脑电波不同,可以将人的睡眠分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慢波睡眠是深度的睡眠 B 生长激素在慢波睡眠时分泌增多 C 生长激素在快波睡眠时分泌增多 D 快波睡眠唤醒阈低 31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正常人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是由于下列哪一项调节的结果 A 视网膜可前后调
9、节移动 B 眼球前后径可随时调节 C 瞳孔可缩小或扩大 D 睫状体可调节晶状体的凸度 32.人坐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弯曲,因为感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A 耳蜗和前庭内 B 前庭和半规管内 C 半规管和鼓室内 D 鼓室和耳蜗内 33.新生儿注射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其原因是卡介苗能 A 消灭体内的病菌 B 能增强人的体质 C 使体内产生抗体,对结核病具有免疫力 D 进行自然免疫,增强抵抗力 34.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是一种传染病,该种传染病属于 A 消化道传染病 B 呼吸道传染病 C 体表传染病 D 血液传染病 35下列动物中属于病原体的是 A 疯犬 B 疟蚊 C 蛔虫 D
10、蝇 36.艾滋病毒侵染 A T淋巴细胞 B 嗜中性粒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单核细胞 37.当人体剧烈运动时,呼吸会加深加快,其原因是 A 血液中增多的 CO2刺激脑干的呼吸中枢 B 血液中增多的 O2刺激脑干的呼吸中枢 C 血液中增多的乳酸刺激脑干的呼吸中枢 D血液中增多的 O2刺激大脑的呼吸中枢 38.日本血吸虫在人体内寄生的部位是 A 肌肉组织 B 皮肤 C 肠道内 D 肠系膜静脉中 39.扁形动物的出现是动物进化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是因为扁形动物 A 有辐射对称的体型,有两个胚层 B 有两侧对称的体型,有三个胚层 C 有辐射对称的体型,有三个胚层 D 有两侧对称的体型,有真体腔 40
11、具有梯状神经系统的动物体内有 A 原体腔 B 真体腔 C 二个胚层 D 三个胚层 41.蚯蚓的生殖特点是 A 雌雄异体、同体受精 B 雌雄异体、异体受精 C 雌雄同体、同体受精 D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42.环节动物的次生体腔是 A 肠腔扩大的腔 B 中胚层之间的腔 C 胚胎时期的腔 D 体壁与肠壁之间的腔 43乌贼有一对非常发达的眼睛,其复杂程度与 A 昆虫的复眼相似 B 涡虫的眼点相似 C 蜘蛛的单眼相似 D 脊椎动物的眼睛相似 44.原体腔和真体腔的根本区别是 A 有无角质层 B 体壁的厚薄 C 体胶的大小 D 有无体腔膜 45.昆虫的卵裂方式是 A 表裂 B 辐射对称 C 等裂 D 螺
12、旋卵裂 46.电鳐的发电器官放电时电压可达 7080V,最高可达 220V,其发电器是由下列哪项变异而成的?A 皮肤和神经 B 肌肉和神经 C 皮肤和肌肉 D 腺体和神经 47.爬行动物被称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有防止干燥的皮肤 B 有陆上运动的四肢 C 出现了羊膜卵 D 加强了肺呼吸 48.下列不是家鸽气囊的作用的是 A 减轻身体的比重 B 进行气体交换 C 减少内脏之间的摩擦 D 散放体内的热量 49.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A 排除代谢废物 B 调节水分 C 气体交换 D 吸收营养 50.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A 沼螺 B 钉螺 C 隔扁螺 D 椎实螺 51.人
13、体往往是通过哪种途径感染钩虫病的?A 皮肤接触疫水 B 蚊子吸血传播 C 随饮食吃进了钩虫的虫卵 D 赤手赤脚下地干活 52.下列动物通常以孤雌生殖繁殖后代的是 A 水螅 B 绦虫 C 轮虫 D 蚯蚓 53.菜粉蝶、蝇类的幼虫分别叫做 A 稚虫、蛆 B 菜青虫、孑孓 C 若虫、蛴螬 D 菜青虫、蛆 54.家蝇和胡蜂的触角分别为 A 具芒、刚毛状 B 环毛状、丝状 C 具芒状、膝状 D 环毛状、膝状 55.从生殖看,哪类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A 大鲵 B 蟾蜍 C 蜥蜴 D 肺鱼 56.无头类是指 A 原索动物 B 腔肠动物 C 尾索动物 D 无脊椎动物 57.羊膜卵是指发育中
14、有 A 卵黄、卵白和卵壳 B 卵黄、卵白和尿囊 C 尿囊、绒毛膜、羊膜 D 壳膜、绒毛膜和羊膜 58 关于鸟类的双重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B 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 C 肺和气囊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D 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 59.肌胃最发达的鸟类是 A 食肉鸟类 B 食谷物的鸟类 C 食浆果的鸟类 D 食虫的鸟类 60.反刍动物的胃有4 个室,其中能分泌胃液的胃是 A 瘤胃 B 蜂窝胃 C 重瓣胃 D 皱胃 61.蝙蝠能产生超声波的部分和毒蛇夜间跟踪捕食的感觉器官分别位于 A 咽、梨鼻器 B 喉、颊窝 C 鼻孔、颊窝 D 喉、顶凹 62.具有右体动
15、脉弓和左体动脉弓的脊椎动物依次应该是 A 鸟类、哺乳类 B 两栖类、爬行类 C 鸟类、爬行类 D 哺乳类、爬行类 63.逆行变态是指 A 成体结构复杂,幼体不发达 B 成体结构复杂,幼体结构亦复杂 C 幼体结构复杂,成体结构简单 D 幼体结构简单,成体结构亦简单 64.盾鳞又称为齿鳞,它应来源于 A 外胚层 B 内胚层 C 中胚层 D 上皮组织 65.爬行类的肾为 A 前肾 B 中肾 C 后肾 D 全肾 66牛科动物的角属于 A 洞角 B 实角 C 虚角 D 皮角 67.关于鱼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游速很快的鱼均无鳔 B 终年生活在海底的鱼无鳔 C 所有鱼都有鳔 D 鳔内充满气体,能使鱼上
16、下沉浮 68.动作电位长极相(上升支)的出现与膜对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变化有关 A K通透性降低 B K通透性增高 C Na通透性增高 D Na通透性降低 69.肌细胞兴奋一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 Ca2 B Na C Mg2 D K 70.细胞在静息时膜对下述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 A Na B Mg2 C K D Cl E Ca2 71.目前一般认为肌肉收缩是由于 A 骨骼肌粗肌丝长度变短 B 骨骼肌细肌丝长度缩短 C 粗肌丝向细肌丝之间滑行 D 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 72.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 白蛋白 B 球蛋白 C 晶体物质 D 血红蛋白 E 纤维蛋白原 73.心脏中自律性最高的
17、部位是 A 窦房结 B 房室交界 C 房室束 D 浦肯野氏纤维 74.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动力是 A 毛细血管压 B 组织液静水压 C 有效滤过压 D 血浆胶体渗透压 75有关胸膜腔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较大气压低 B 胸腹腔内压肺回缩力 C 吸气时负值减小,呼气时负值增大 D 胸膜腔负压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 76平静呼气未肺内气量是 A 残气量 B 功能残气量 C 补呼气量 D 无效腔气量 77设解剖无效腔气量为150ml,若呼吸频率从每分 12 次增至 24 次,潮气量从 500ml 减至 250ml,则 A 肺通气量增加 B 肺通气量减少 C 肺泡通气量增加 D 肺泡通气量减少 78
18、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是 A 肺活量 B 每分通气量 C 肺泡通气量 D 最大通气量 79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肺泡上皮的型细胞分泌 B 有增加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C 能维持大、小肺泡容量的相对稳定 D 阻止肺泡毛细血管中液体向肺泡内滤出 80CO2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A 形成碳酸氢盐 B 物理溶解 C 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D 与血浆蛋白结合 81最基本的呼吸中枢的所在部位是 A 脑桥 B 大脑皮层 C 脊髓 D 延髓 82.关于 H对呼吸的影响,错误的是 A 动脉血中 H增加,呼吸加强 B 血中 H主要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 C 血中 H主要刺
19、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 D 脑脊液中的 H是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最有效刺激 83.各段肾小管比较,重吸收量最多的部位是 A 近曲小管 B 髓袢细降支 C 髓袢细升支 D 远曲小管 84葡萄糖的重吸收,常与哪种离子相伴随?A K B Na C Mg2 D Ca2 E Cl 85终尿中的 K主要是由 A 肾小球滤过 B 近曲小管分泌的 C 髓袢粗降支分泌的 D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 E 髓袢粗升支分泌的 86酸中毒时,常伴有高血钾,主要是 A 细胞破裂,释放 K增加 B 肾小管重吸收 K增加 C H一 Na交换增强 D HK交换增强 87抗利尿激素对肾脏最明显的作用是 A 增加近曲小管对水的通
20、透性 B 增加髓袢开支对水的通透性 C 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D 增加髓袢降支对水的通透性 88.在下列各类动物中卵黄囊极小的一类是 A 体外受精的类群 B 由母体的血液给胚胎提供养分的类群 C 体内受精的类群 D 有尿囊膜的类群 89.下列动物中最先开始出现脑皮层的是 A 节肢动物 B 鱼类 C 两栖类 D 鸟类 90.下列动物中,是胎生而又不具有胎盘的是 A 针鼹 B 蝙蝠 C 鸭嘴兽 D 袋鼠 91.下列各类动物中,动物胚胎期的排泄器官是前肾的动物是 A 羊膜动物 B 鱼类 C 体内受精的动物 D 体外受精的动物 92.下列各组动物中有一组代表脊椎动物呼吸系统的复杂性增加的顺
21、序。这一组是 A 扬子鳄娃娃鱼肺鱼白暨豚 B 白暨豚肺鱼扬子鳄娃娃鱼 C 肺鱼娃娃鱼扬子鳄白暨豚 D 娃娃鱼肺鱼扬子鳄白鳍豚 93.以下动物中保留左体动脉弓的是 A 盲鳗 B 黄鳝 C 水蟒 D 海豚 94.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 A 葡萄糖 B 纤维素 C 果胶质 D 几丁质 95.下列说法中解释了青霉素起抗生素的作用是 A 青霉素抑制核酸的合成 B 青霉素抑制胞壁质的合成 C 在原核生物中青霉素抑制蛋白质合成 D 真核生物能迅速分解青霉素 96迄今发现的类病毒的化学成分是 A 蛋白质分子 B DNA 分子 C RNA 分子 D 多糖分子 97在下列原核生物中,没有细胞壁结构的是 A 放线菌
22、 B 立克次氏体 C 衣原体 D 支原体 98.用病源微生物制成的生物制品通称为 A 抗生素 B 类病毒 C 抗体 D 疫苗 99.下图是突触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拾号内写标号)。(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2)中所包含的化学递质是 或 ,这些物质可与作用改变()_的离子通透性;结构的形成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器 有关,结构突触小泡的形成与细胞器 有关。(3)维持 Na、K浓度在细胞内外的差异,与()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4)若内的氧分压为 A,二氧化碳分压为 B,外的氧分压为 A,二氧化碳分压为 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 于 A,B 于 B。100.用显微镜观察洋葱
23、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要看清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目镜、物镜的合理搭配应该是 A 目镜(24X)、物镜(10X,NA0.25)B 目镜(5X)、物镜(40X,NA0.65)C 目镜(10X)、物镜(40X,NA0.65)D 目镜(24X)、物镜(40X,NA0.65)101.要观察草履虫放出刺丝,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应用 A 用高倍镜,扩大光圈 B 用高倍镜,缩小光圈 C 用低倍镜,扩大光圈 D 用低倍镜,缩小光圈 102.血红蛋白与氧进行可逆性结合。右图示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百分比随氧分压高低而变化的情况。已知肺泡里氧的分压是 100mmHg,组织中氧的分压是 40 mmHg,并已测得每 10
24、0mL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最多能结合氧 20mL。问:(1)在肺泡里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达 。(2)在组织里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达 。(3)每 1000mL 血从肺泡流经组织释放的氧可达 mL。(4)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组织内氧分压下降至 20mmHg,此时每 1000mL 血从肺泡流经骨骼肌时可释放氧 mL。(5)如若乘飞机到某一高原地带,由于大气压降低,肺泡氧分压从 100mmHg 降至 80mmHg,此时,人是否会感到呼吸困难?试从血的运氧量变化来加以说明。103.已知某人心房的收缩期为 3/32s,心房舒张期为 21/32s,心室收缩期为 9/32s,心室舒张期为 15/32s,每搏输出量
25、为 60ml。试回答:(1)该人的心率为 。(2)把一种对人体无害但不能透出血管的试剂 9 毫克由静脉一次性注入该人的体内,在安静情况下经一定时间后抽取血样检查,发现该试剂浓度已稳定在 2mg/L,则该人全部循环血量通过心脏一次的时间为 min。104.下图为人眼正面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眼球的结构分三层,图中 A、C处的最外层分别叫做 ;中层的睫状体中含有调节 的 ;内层中成像最清晰和不能成像的部位分别叫做 。(2)光线从 C 处射入到转化成神经冲动为止,沿途依次经过了 等结构。(3)图中甲、乙相比较,甲眼处在光线 的地方,乙眼处在光线 的地方,两者的区别是由于 内平滑肌的活动改变了 的大小。105.下图表示氢随着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移过程,分析回答:(1)H经 1-2转移到 C6H12O6的过程中,还原 X,这时 X 代表 ;在形成 C6H12O6的同时,还伴有 的产生。(2)H经 2-1转达移到水中,则 X 代表 ;(3)人体内实现 3 的转移,发生在 细胞和 细胞中。植物细胞实现 3 的转移到多糖,是在质体和 中进行的。(4)X 经 4 转移过程,是通过 作用完成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