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古诗词鉴赏3篇.docx
《柳永古诗词鉴赏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古诗词鉴赏3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柳永古诗词鉴赏3篇 柳永(原名三变,约984年约1053年),字景庄(又字耆卿),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闻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柳永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词牌名:浪淘沙慢|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际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愁极,一再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短暂疏散,费伊心力。殚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原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作者久羁
2、他乡,不能与情人团聚的苦闷。于是他把羁旅之苦和相思之苦交织在一起,抒写下这首这曲悲伤的浪子悲歌。 这是柳永创制的慢词的一个范例。原浪淘沙词,为28字或54字体,而柳永这首慢词,则为135字之长篇。此词分三片。第一片写夜半酒醒时的悲戚,其次片追思以往之情事,第三片写眼前相思之情。对主子公的心理及思想活动,都赐予了充分的体现。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词牌名:诉衷情近|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雨睛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心情,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词的上片描写秋景,江南水乡的
3、秋色在词人的感受中是平远开阔、疏淡美丽的。词开篇“雨晴气爽”两句总写登楼远眺。先以“雨晴气爽”烘托环境气氛,给人以舒适清爽之感,同时暗指时值秋季;再以“江楼”点出登临地点,“伫立”而“望”则使一个在江楼上许久的孤独默立、凝视远方的词人形象兀现在读者眼前,这也干脆引出了下文的景色描写。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是写目光所及的山水美景。脚下,远去的江水澄澈明净,波光闪动;隔江而望,暮色中重峦叠嶂,苍苍莽莽。这里从大处落笔,一句写江,一句写山。写江水突出了秋水澄澈,澄静如练的特点;写“暮山”则突出了层峦叠翠、高耸入云的特点。这两句对仗工整,字句的锤炼也颇见功力:“远”字把江水逶迤远去的景象点染
4、了出来,使画面一下就开阔起来;“暮”字为景物涂上了苍茫的背景,使整幅画面意境全出。 接下来,词人的视线落在了水际山峦之中。“遥认断桥幽径”三句,再进一步描绘江上秋晚的景色。远远地分辨出断桥、幽僻的小路,还隐隐隐约地分辨出有个小渔村,在这黄昏时分,一缕炊烟正在村里袅袅升起。“遥认”两字用得相当准确,拉开了人与景的距离。景物显得远而小,有些模糊,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断桥”、“幽径”、“渔村”、“孤烟”,这些衰残的意象,渲染出荒芜寂寥、凄清冷落的气氛,它们在接近黄昏的江上秋色的背景中构成了秋色平远的画面。 整个上片如一幅境界寥廓的江村晚景图,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深秋雨后的江楼,无语东流的江水,层峦叠
5、翠的远山,还有暮色中的“断桥”“幽径”、“渔村”“孤烟”。景色是凄清寂静的,心情亦当如此,由此下片转为抒情。 过片“残阳里”句以“残阳”的意象承上启下,转入抒情。“残阳里”紧承“向晚孤烟起”,点出了时间的消逝,也给全词蒙上了一层惨淡的色调。至此,词人关于详细时间已用“暮山”、“向晚”、“残阳”数词间接或干脆地加以强调,突出了秋江日暮对游子心情的景响。“脉脉朱阑静倚”一句呼应上片的“伫立江楼”,示意了词人始终在江楼上默然凝伫。“脉脉”二字突出了“静倚”“朱阑”、凝视深思时的如痴如醉,难以解脱。词中虽为言明词人何以许久地独倚“江楼”,但那种浓重的伤感之情已然深深感染了读者。于是词作水到渠成般过渡到
6、下面一句:“黯然心情,未饮先如醉。”心情抑郁,竟至没有喝酒却已进入醺醺而醉的状态,足见愁情的深厚、浓烈。这其中,已暗暗透出了“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的浓重的伤别心情,只是引而未发罢了。随着这种低沉感伤心情的接着加重,词人满腹的愁思也汹涌如潮起来,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愁无际。”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这几句点出了悲秋怀人的主旨。词人置身深秋景色中,远山苍茫的迷漫,断桥孤烟的冷落,暮云将尽的惨淡,秋光渐老的哀伤,使词人联想到了羁旅生涯的苦涩艰难,前程的渺茫无望。这份生命的悲伤须要有人与他共同担当,而“故人”却远隔千里。现实的景物增加了伤别意绪,因而无法消退,唯有“竟
7、日空凝睇”以寄予对“故人”的思念。“竟日空凝睇”一句中“竟日”与前文的“暮山”、“向晚”、“残阳”、“暮云”相呼应,写出了时间的推移,也示意了词人陷入深深的愁怨难以自拔;“凝睇”又与开头的“江楼”伫望,换头处的“朱阑静倚”以及全篇的景物描写紧密相扣,使全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着一“空”字,表现了词人明知无望,却仍旧对“故人”一片痴情,颇能动人心魄。 这首词虽非柳永的代表作,但也清爽可人,结构工巧。上片写秋景,凄美动人;下片思旧情,哀婉感人。这首诉衷情近在词体中属于中调,柳永在创作时依据体制的特点,在写景与抒情时,既未大肆铺叙,也不特殊凝炼,词旨点到即止。全词结构完整,到处衬托照应,语言雅而不俗
8、,笔调挥洒自如。 柳永在北宋景祐元年(1034)考中进士之前的数年间,曾经像断梗浮萍一样漫游江南。他的踪迹曾到过江、浙、楚、淮等地,照旧羁旅落魄,“奉旨填词”。这首诉衷情近就是其漫游江南水乡时所作的一首思念京都故人的词作。词中“雨晴气爽”一句说明此词作于秋季;词中还出现了地名“断桥”,若是实指,则此时柳永在杭州,即此词作于柳永漫游杭州之时。然详细作年不行考。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词牌名:安公子|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宁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词 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