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教案202103222628447.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教案20210322262844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教案202103222628447.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注意事项 1对钩码的要求(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2测量与记录数据(1)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2)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3画图象 描点画线时,注意一定要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线上,其余各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误差分析 1弹簧测力计本身不够准确造成系统误差。2弹簧测力计读数和作图不准造成偶然误差。-2-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考法 实验原理与操作 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
2、个质量均为m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图线不过原点是由于_。(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 1 个、2 个、3 个、4 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
3、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解析:(1)需要测量弹簧的长度,所以需刻度尺。(2)由Fkx可知需测量弹簧原长,弹簧所受的力(钩码个数)和弹簧伸长后对应的长度。(3)横坐标不是从零开始k7 N40.5102 m200 N/m,图线不过原点是由于弹簧本身有重力。答案:(1)刻度尺(2)弹簧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3-(3)200 弹簧有自重(4)CBDAEFG 变式 1 某同学做
4、“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1)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 7.73 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l为_cm;(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 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_。解析:(1)由题图乙知,读数为 14.66
5、 cm,所以弹簧伸长(14.667.73)cm6.93 cm;(2)若随意增减砝码,会作图不方便,有可能会超出弹簧形变范围,所以应逐一增挂钩码,选项 A 正确。(3)由题图丙知AB段伸长量与弹力不成线性关系,是因为钩码重力超过弹簧弹力范围。答案:(1)6.93(2)A(3)钩码重力超过弹簧弹力范围 考法 实验数据处理 1图象法:根据测量数据,在建好直角坐标系的坐标纸上描点,以弹簧的弹力F为纵轴,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轴,根据描点的情况,作出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2列表法: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研究测量的数据,可发现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是一常数。3函数法:根据实验数据,找出弹力
6、与弹簧伸长量的函数关系。(2018全国卷22)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4-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 1.950 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 0.100 kg 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9.80 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保留 3 位有效数字)。解析:标尺的游标为 20 分度,精确度为
7、0.05 mm,游标的第 15 个刻度与主尺刻度对齐,则读数为 37 mm150.05 mm37.75 mm3.775 cm。弹簧形变量x(3.7751.950)cm1.825 cm,砝码平衡时,mgkx,所以劲度系数kmgx0.1009.801.825102 N/m53.7 N/m。(保留 3 位有效数字)答案:3.775 53.7 变式 2 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将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弹簧下端挂一个小盘,在小盘中增添砝码,改变弹簧的弹力,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弹簧末端指针的位置x,实验得到了弹簧指针位置x与小盘中砝码质量m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回
8、答下列问题:(1)某次测量如图甲所示,指针指示的刻度值为_cm;(2)从图乙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3)另一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有下列做法,其中做法错误的是_。A实验中未考虑小盘的重力 B刻度尺零刻度未与弹簧上端对齐 C读取指针指示的刻度值时,选择弹簧指针上下运动最快的位置读取 D在利用x m图线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时舍弃图中曲线部分数据 解析:(1)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 0.1 cm,读数为 18.00 cm。-5-(2)由图可知,图象的斜率的倒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则 k8103104215102 N/m0.30 N/m。(3)本实验中采用图象进行处理,所以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相互作用 实验 探究 弹力 弹簧 伸长 关系 教案 20210322262844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397116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