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MBO寻觅坦途的不坦之途3105.pdf





《方大MBO寻觅坦途的不坦之途310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大MBO寻觅坦途的不坦之途3105.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方大 MBO 寻觅坦途的不坦之途 方大 MBO 寻觅坦途的不坦之途 最牛英语口语培训模式:躺在家里练口语,全程外教一对一,三个月畅谈无阻!太平洋英语,免费体验全部外教一对一课程:http:/ 2003-03-24 编者按:在市场对管理层收购(MBO)的争论日渐白热化的同时,加入 MBO大军的上市公司明显增多,如洞庭水殖、胜利股份、维科精华、鄂尔多斯、佛塑股份、特变电工等,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在下属控股公司实施了 MBO,如阿继电器、金丰投资等。此外,受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以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刺激,预计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酝酿推出MBO方案。作为最早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之一,深圳方大引爆
2、了上市公司 2002年开始的 MBO热潮,探询方大的 MBO之路,勾勒其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实施后内部管理的嬗变,应该是有意义的。方大集团股份公司是一家搞新型建材和氮化镓(GaN)基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的企业,前身是成立于 1991年 12 月的蛇口方大集团,1995年方大在 B 股市场上市(200055),1996年在A 股市场上市(000055),取得资金支持的方大扩大新型建材产业规模,注重技术研发,获得长足发展,成为我国新型建材行业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2001年 6 月 20 日,方大的大股东深圳方大经济发展公司(由蛇口方大集团更名,下称经发公司)宣布,将其所持有的 4890万股方
3、大法人股转让给邦林科技,每股转让价格 3.28元;2001年 9 月又将 1110万股法人股转让给邦林科技,每股转让价格为 3.55元人民币,转让总金额为 19979.7万元人民币。2001年 9 月经发公司又将其所持有的 4711.2万股深圳方大法人股转让给时利和公司,每股转让价格为 3.08元人民币,转让总金额为 14510.496万元。邦林公司成立于 2001年 6 月 7 日,熊建明持股 85%;时利和公司成立于 2001年 6 月 12日,由方大公司除了熊建明之外的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共同出资成立。股权转让后,经发公司完全退出方大,而邦林公司和时利和公司分别持有深方大 6000
4、万股和 4711万股,成为公司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此次收购后,熊建明个人直接和间接持股份约占股本总额的 24.3%,成为公司实际上的第一大股东。方大对邦林公司与时利和公司有关情况的披露,使得方大的 MBO之举早早浮出水面。方大 MBO的特例性之一是它不涉及国有股权转让,而公司在实施 MBO后业绩的下滑,更使这家公司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亏损之后坦途犹可期 市场竞争之下适者生存,熊建明不太认同 强者恒强、大者恒大 之说。他认为,现代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技术 和 人 这两个层面,支持企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企业发展的关方大 MBO 寻觅坦途的不坦之途 键是人,必须对市场、客户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实施
5、的管理层收购和进行管理机制大变革使得方大最终更贴近市场,企业组织架构中的每一环节都贴近客户,每个人的责任都很明确,正是熊建明所想要的。新的体制下,表面上方大各家子公司对外仍保持独立法人资格,但其经营管理职能已全部被剥离,划归由集团统一设立的营销、制造、工程、采购、技术和财务等六大业务中心,熊建明称之为 管理组织结构形式内部虚拟化、管理体制实体化;与此同时,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合并,内部管理 扁平化,减少了中间层次。根据改革的需要,方大内部的主要岗位都在搞竞聘上岗,管理岗位压缩了三分之一,有的要调换岗位,有的被分流甚至被淘汰,压力一下子到了每个人的头上。去年 10 月到如今,从这四、五个月的实施情况
6、看,改革效果明显,突出表现在管的事多了,管事的人却少了,工作效率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也提高。方大内部管理主要围绕市场来进行,一下子理顺了内部管理,各项工作有据可查,各部门间的竞争与合作也调动起来了。熊建明对 2002年出现亏损一直感到无比歉意,但他并不认为亏损的影响很严重,毕竟方大的经营情况没有大的变化,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摆在那里,企业技术核心、销售网络、管理架构、人才机制等依然健康。更重要的是,在发展底谷期方大还趁机对内部进行了大调整,实施的 MBO和管理变革令企业更具活力。在方大人的眼里,未来只要抓住新型建材市场的新机遇、继续做大半导体 IC 产业,方大的 MBO之路依然光明,方大的前景依
7、然可以看好。观点集粹 上市公司实施 MBO的十大特点 1、企业创业色彩浓厚,或者企业领导人在企业发展中功绩突出,企业领导人及其团队在经营上对企业的控制力很强。2、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前景比较好,有管理效率空间。3、所有制背景上,国有企业或集体控股企业为主,大多数公司产权不清晰,缺乏终极委托人。4、产业背景上,多数属于竞争性产业。5、收购人通常是高层管理人员,部分公司如粤美的等考虑了普通员工,方大则考虑了技术骨干,宇通客车还涉及公司以外的私人。6、收购对象通常是上市公司本身,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 MBO的对象是下属子公司,如阿继电器等。7、收购主体上,通过设立私人控股的有限公司来间接收购,达到控股目的
8、,并尽量避免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方大 MBO 寻觅坦途的不坦之途 8、通常采取协议收购方式,在定价方面基本参考净资产指标,法人股转让价格通常在净资产基础上进行折让。9、受让方资金来源于对收购后股份公司股权的抵押贷款和现金分红,比如方大就采取股权质押贷款方式,粤美的和宇通客车则采取了大比例现金分红;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如全兴股份则开始采取信托融资方式。10、大多数实施 MBO的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尤其是交易价格、资金来源、还款方式等重要信息没有得到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实施 MBO的五大问题 1、收购主体的合法性:公司法第十二条就企业对外投资设置的限制性规定。如果按照这一条,大多数
9、收购方都无法完成 MBO。另外,部分公司的 MBO还涉及职工持股会的做法,但职工持股会的性质是社会团体法人,不能从事投资活动。2、定价的合理性:目前上市公司 MBO操作收购定价大多围绕企业资产净值波动,但账面价值法割裂了资产的实际价值与收购成本之间的联系,容易在确定净资产值时做手脚,对部分具有管理与财务效率空间的企业有利;个别上市公司通过职工安置、资产核销、债务剥离等手段减少收购总量、提高资产质量,来实现对管理层的历史补偿,但这些做法缺乏相应依据。3、融资障碍:贷款通则关于信贷融资不得用于股权收购的规定,对上市公司实施 MBO所产生的融资需求形成制约;信托解决方案有其优势,但监管部门态度尚不明
10、确,有行政风险;风险基金的融资角色也存在法律和行政上的障碍。4、运作风险:实施 MBO会导致企业命脉完全掌控在少数人手中,一旦监管不力,就有可能产生大股东兼内部人滥用股权侵吞中小股东利益,掏空上市公司的严重问题。5、企业经营风险:实施 MBO虽可以改变产权关系,但如果企业不能在此基础上很好地实现资产结构调整及业务重新整合,调动员工积极性,则有可能导致经营亏损的风险,令管理层收购陷入困境。方案酝酿四载波澜不兴 方大早在 1997年就开始考虑建立股份激励方面的问题。由于方大已不是初创企业,要给员工授予股份,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实际上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熊建明和董事会秘书卢卫卫等人曾为此做了大量工作,
11、尝试设计出三套期权方案,以及员工持股计划、B 股回购、法人股回购和大股东股份回购等,有些方案相当超前,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成功。在四处碰壁之后,方大只能另辟蹊径。据说熊建明是受到境外一位投资银行家所赠书籍以及四通搞 MBO的启发,才决定试着搞管理层收购的。从严格意义上讲,管理层收购在西方国家主要运用于反收购,并不是最好的激励方式,熊建明也认为,搞期权激励的效果可能更好,但在当时条件下,也只能退而求其方大 MBO 寻觅坦途的不坦之途 次了。上市公司搞 MBO通常要涉及几大问题:资金或融资、收购主体设计、收购定价、运作风险、信息披露等,国有股还会涉及主管部门审批,牵涉面相当广。为解决所涉及的问
12、题,方大进行了很多探索,所实施的 MBO之所以被认为是一次比较成功的经典案例,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坚持 透明度 和 规范性 的运作有很大的关系。从 透明度 的角度,方大在运作中对信息披露的准确完整比较注意:方大在实施当时即发布了转让方、受让方、上市公司三方公告,详细披露受让价格与数量,受让方成立时间、经营范围及大股东情况,实施结束后还作出提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大还于 2001年 8月 4 日和 11 月 13 日披露了邦林科技、时利和公司分别以其所持深圳方大法人股向银行进行3 年期质押贷款的情况。方大内部人士后来回忆当时实施的情况时指出,在方案制订与披露过程中,方大都积极与监管部门协商沟通,取
13、得了监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方大在资金来源、公司治理结构安排、实施风险揭示及回避同业竞争等方面尽量遵守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尽量不引起各种争议,对 规范性 也是尽量恪守。方大搞管理层收购需要动用资金 4 亿多,很显然需要得到融资支持,从信息披露情况看,收购方运用了财务杠杆,取得了银行质押贷款,现在这已是上市公司搞 MBO的最普通做法。当然由于当时信托融资方式尚未成气候,方大只能采取股权质押融资方式。在解决融资问题时,方大明确首笔收购资金由管理层自己出,并采取措施确保上市公司不对管理层收购股权提供资金或担保,也不搞一些私下里的小动作。这一规范之举赢得了监管部门的认可,为成功实施 MBO打下了良好的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BO 寻觅 坦途 310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