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1627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16270.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1页(共25页)2021 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 21 分)1(5 分)欧阳询的 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古人评价其字的 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 特点。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 九成宫醴泉铭 选帖,完成(1)(2)题。(1)欧阳询的 这幅字帖属于 体(字体),其中“武”字第 笔的“(斜勾)”体现了“险而劲”的 特点。(2)下面是 古人评价书法的 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 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书法作品的 一项是 A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B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 天下第一。C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
2、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D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2(10 分)名人故居是 北京的 历史文化名片。参观这些故居,是 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 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1)下面是 名人故居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 哪一位名人的 故居。第2页(共25页)提示语:骆驼祥子 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答:(2)在 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 朝花夕拾 的 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 他们分别在 参观记录本上 写下的 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 一项是 朝花夕拾 展品图 A 百草园见
3、证了鲁迅美好的 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 生活场景,仿佛色彩斑斓的 图画,让我沉醉其中。B长妈妈给童年的 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 他买山海经 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 鲁迅的 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一般人的 淳朴和善良。C 藤野先生的 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 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 暖阳。第3页(共25页)这样的 老师令我肃然起敬。D 朝花夕拾 在 平静的 叙述中富有深长的 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 乐曲,令我回味无穷。(3)下面是 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 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 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 参观记录,在 对联标横线处填写词语,将这幅对联
4、补充完整。【参观记录】时间:2021 年 4 月 13 日地点: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 文学家。女神 是 他的 第一本诗集,出版于 1921 年 8 月。女神 开一代新诗风,是 中国现代自由诗的 代表作。他还是 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他创作的 屈原 是 历史剧的 先锋之作。【对联】上 联:诗坛领袖,新诗风,女神 为 自由诗典范 下联:话剧大家,改编老故事,乃历史剧先锋 答:(4)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 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 为 展览拟写的 前言。从上 下文看,前面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
5、分)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 是 争艳的 百花,还是 静穆的 名人故居。轻嗅一阵阵袭人的 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 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 第4页(共25页)你经受精神的 洗礼。走近为 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 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 革命志向;走近为 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 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 爱国情怀;走近为 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 鲁迅,我们钦佩他的 斗争精神这些名人故居的 静穆,仿佛在 诉说着他们的 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 崇高精神。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 人生,去传承他们的 精神吧!标点符号修改:句子修改:。3(6 分)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6、(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3)在 我国大西北,有历史名城,有塞外边关,有异域文化,有大漠风光许多流 传 千 古 的 诗 句 都 与 它 们 相 关。其 中,你 读 过 的 两 句 诗 是“,”。(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 字用拼音代替)(4)李白在 行路难 中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 坚定信念。二、文言文阅读(共 9 分)4(9 分)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下列各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7、,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 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 第5页(共25页)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 意思一样的 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B地利不如人和;至若春和景明 C环而攻之而不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委而去之 翻译:(3)依据全文,下面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 理解,恰当的 一项是 【
8、甲】只要有划定的 边疆界限,有险要的 山河,有强大的 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 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 险要是 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的 强大是 不行的。(4)结合上 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两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 思想。【链接材料】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 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 第6页(共25页)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9、。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 君也,而可无死乎?”是 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选自国语 勾践灭吴)注: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更改正。节节制。劝勉励。孰是 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 国君啊,能不为 他拼死作战吗?囿古地名。没古地名。答:。三、名著阅读 5(4 分)下面是 一副曾悬挂在 山东曲阜孔府内的 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孔子的 思想。请你从上、下联中各挑选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中的 相关内容为 例,简要说出你的 认识。上 联:居家当思
10、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 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链接材料】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 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 贵。先王之道,斯为 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第7页(共25页)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 以为 孝乎?”(论语 为 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 政?”子曰:“书 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 亦为 政,奚其为 为 政?”(论语 为 政)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
11、 八佾)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里仁 )答:。6(3 分)小说 鲁滨逊漂流记 记述了鲁滨逊在 自然条件恶劣、人迹罕至的 孤岛上 的 生活经历。他能够在 孤岛上 艰难地生存 28 年,靠的 是 (限 4 个字以内),这从 (限 20 个字以内)的 情节中可以看出来。你由此得.到的 启示是 (限20 个字以内)。7(3 分)三国演义 中,魏蜀吴三国鼎立,争霸天下;水浒传 中,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替天行道;西游记 中,师徒四人历经磨难,西天取经。在 他们各自的 团队中,都有中心人物。请你从其中一部作品中挑选一个中心人物,简要说明这个人物的“中心”作用是 如何体现的。四、现代文阅读(共
12、30 分)8(9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第8页(共25页)【材料一】太阳能是 来自太阳的 辐射能量。据推测,太阳的 寿命至少还有几十亿年。因此,对于地球上 的 人类来说,太阳能是 一种用之不尽的 可再生能源。目前,世界上 太阳能利用的 常见方式是 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光热转换是 指将太阳辐射能 (收集 收敛)起来,直接或间接转化成热能加以利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 是 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 电能,一直是 人类美好的 理想。太阳能电池的 发明将这一理想变为 现实。太阳能光伏发电是 太阳能最重要的 利用形式之一。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广泛应用在 交通、航天、建筑等领域。尽管太阳能利用
13、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等因素的 影响,但由于太阳能取之不竭,又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因此许多国家都在 大力发展太阳能。2021 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千瓦,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 全球第一。【材料二】风能就是 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 动能。据估算,全球风能约为 2.741012千瓦,其中可利用的 风能约为 21010千瓦,比地球上 可开发利用的 水能总量要大 10 倍。目前,风力发电已经成为 风能利用的 主要形式。随着经济的 高速增长和能源消耗 第9页(共25页)的 持续上 升,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持续恶化。由此,各国
14、都高度重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 开发利用。在 所有的 新能源中,风能是 近十多年来发展最快的。2021 年,世界风能协会发布全球风电发展报告,用详细数据阐说了近年来风电在 全球的 显著增长情况。我国风电事业虽起步较晚,但是,基于国家政策和资金的 支持,得.到了飞快的 发展。迄今为 止,我国已在 河北张家口、新疆达坂城、广东南澳等地建成多个大型风力发电场,并且计划在 江苏南通、盐城等地兴建 10 亿瓦特级风电场。【材料三】海水在 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 引力作用下产生周期性的 涨落现象,这个涨落过程不断重复,永不停息,这种运动现象就是 潮汐。海水的 潮汐运动有着巨大的 能量。潮汐能的 利用和太阳能
15、、风能一样,对环境没有污染。于是,在 水力发电的 基础上,人们又将潮汐能用于发电。据初步统计,全球海洋中可开采利用的 潮汐能约为 6.4107千瓦。我国位于亚洲的 东部,濒临太平洋,海岸线长且港湾交错,(蕴含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 潮汐能源。据普查,加入我国沿海可开发的 潮汐能都利用起来的 话,年发电量将达到 600 亿800 亿千瓦时,相当于现在 全国发电总量的 7%8%。我国潮汐能资源丰富的 浙江、福建、广东、辽宁等省,都拥有建万千瓦级以上 潮汐电站的 良好条件,如杭州湾潮汐电站方案,计划装机容量 4.72106千瓦,年发电量 130 亿千瓦时以上。此外,英国、美国、阿根廷、西班牙、澳大利亚
16、等许多国家,第10页(共25页)也都有各自的 潮汐发电计划。(1)三则材料中两个加点字的 注音和在 标横线处依次填入的 词语,全部正确的 一项是 A阐说(chn)濒临(pn)收集蕴含 B阐说(chn)濒临(bn)收集蕴藏 C阐说(shn)濒临(bn)收敛蕴含 D阐说(shn)濒临(pn)收敛蕴藏 (2)相对于石油、煤炭这些常规能源而言,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被称为 新能源。请你结合上 述三则材料,解释什么是“新能源”。(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 统计图,结合这两则材料的 相关内容,你对“新能源”的 利用作出的 判断是 (用一个四字词语表述)。10(12 分)阅读与一株蒲公英的 默契,
17、完成下列各题。与一株蒲公英的 默契 王本道 惊蛰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 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院落里,几株挺拔的 白玉兰和婀娜的 海棠依然沉寂着,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 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 我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 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 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 叶片,心有灵犀地朝我微笑着呢。这株蒲公英生长在 东墙下的 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 泥土。当年我退休后,一次在 庭院里散步时,不经意间发现了它。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如约而至,在 那里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 叶片。初夏,小院姹紫嫣红,蒲公英的 第11页(共25页)顶端逐渐形
18、成一个细小的 花盘,并绽开黄色的 花瓣,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开得.恣意灿然。当此之时,蒲公英的 头顶,盛开的 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 白玉兰清香阵阵,而这株低矮卑微的 蒲公英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 身躯,释放着似有似无的 幽香。仲夏,蒲公英的 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洁白色的 绒球,阵阵微风中,绒球飞出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飞向遥远的 天际 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处孕育新的 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如一日地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怠,伴我晨昏。它的 品性勾起了我的 一段回忆。那是 1963 年的 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当时讲授语文课的 老
19、师四十出头,讲课操一口标准的 一般话,慢声细语,却很有感情色彩。在 古典文学、古代汉语领域,他都有着很深的 造诣。入学后的 第二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城郊乡下劳动半个月,语文老师与我们同去。劳动之余,同学们就去原野上 采集野菜,他也参与其中。青青的 原野上,野菜种类无数,蒲公英也随处可见。采集之际,师生谈笑,理想与前途自然是 绕不过去的 话题。同学中有的 说要“志存高远”,有的 用俄语朗诵钢铁是 怎样炼成的 中的 名言,还有的 表示将来要成为 某个学科领域的 栋梁之材认真听罢大家的 议论,老师平静地说:“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 想法,作为 你们的 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看到你们成才。但是 说实话,我不
20、奢望你们都成为 栋梁之材,因为 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 人永远是 极少数,大多数只能是 庸常的 一般人。”他顿了顿,指着无垠的 田野接着说:“如同春日的 田野上,有高耸的 白杨,有斑驳的 灌木,但更多的 是 遍地的 蒲公英。那些低矮的 蒲公英也有自己的 梦想,也有自己的 价值。白杨可以做栋梁,灌木可以做成篱笆,蒲公英虽然庸常卑微,却可以药用,也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 是,同学们毕业后,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 第12页(共25页)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 历程,那就是 有意义的 人生。”老师的 一席话,引发了在 场同学久久的 沉思。劳动返校后,老师以“春日的 田野”为 主题,让大家写
21、一篇作文。记得.我的 作文标题是“蒲公英也有梦想”。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如今老师已仙逝多年。在 这个和煦明媚的 春日,与庭院中的 蒲公英再次邂逅,他半个多世纪前在 城郊田野上 的 一席谈话,又在 我耳畔响起。平心而论,自然界中的 蒲公英无异于一棵野草,永远不能与众多的 奇花秀木同日而语。但是,年年岁岁,蒲公英都要熬过严酷的 隆冬,待到春风吹拂之时,率先破土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 美丽,即使无人问津。夏日,蒲公英又要将辛苦培育出的 种子散放出去,让它们带着自己的 梦想,飘向海角天涯。许多年过去,这些“小伞”飞向了华夏土地上 的 大江南北,山冈、湖畔、贫瘠的 旷野甚至岩石的 缝隙,都是 它们生长的
22、地方。恰如当年我的 那些“同学少年”,在 经历了或长或短的 知青生活之后,相继在 社会上 找到了自己的 位置,他们中的 绝大多数成了社会上 庸常的 一般人。几十年间,他们在 平凡的 岗位上 奋斗着,燃烧着,持守着心灵的 宁静与和谐。生活未必富裕,凡俗的 日子里还有无数困难和曲折,但是 他们不怨不尤,心怀盈盈的 温暖、感恩和爱。无论面对怎样灰暗的 时空,他们的 脸上 都会荡漾出一份明媚。这,不正是 蒲公英的 品格吗?明年春风拂面之时,我还会在 庭院那熟悉的 角落搜寻蒲公英的 倩影,而它也一定会精灵般适时出现,这已成为 我们之间无言的 默契。(1)阅读文章,请你说出作者在 与蒲公英的“默契”中得.
23、到了哪些感悟,这些感悟又是 怎样形成的。第13页(共25页)(2)老师在 田野上 的 讲话“引发了在 场同学久久的 沉思”。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 讲话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 效果。(3)阅读前三段,就其内容或写法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这个问题对于你阅读这篇文章会有怎样的 帮助。问题:说明:。11(9 分)阅读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完成下列各题。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出自吕氏春秋 诚廉,意思是 说:石头可以被碾碎,但不能改变它坚硬的 本质;丹砂可以被磨细,但不能改变它赤红的 本色。对于华夏儿女来说,名节操守不容玷污,理想志向不可动摇,就如
24、同石之坚、丹之赤一样不可改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名节操守和理想志向,认为 这是 人的“正性”。大雪压枝,不改四季青葱的 本色,是 松柏的 品节;狂风席卷,不改九天翱翔的 征程,是 鲲鹏的 志向。古人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认为 天地之间,虽然品物万殊,但皆有其正性。人的 正性就是“人间正气”。古往今来,凡立身高洁、守志坚决之人,皆能为 保持品节而坚贞不屈,为 固守信念而视死如归,文天祥便是 典范。南宋末年,文天祥临危受命,率军抗敌,兵败被俘,不受威逼利诱,至死不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是 文天祥忠贞不渝品质的 表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 他大义凛然、
25、为 国 第14页(共25页)捐躯的 真实写照。八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 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 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在 高原寒、炊断粮、风餐露宿的 条件下,在 面对围追堵截、伤亡巨大的 情况下,若没有坚韧不拔的 钢铁般的 意志,若没有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 理想信念,红军就不会成就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闻名世界的 壮举。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人间正气”,为 中华民族的 血脉相承提供了凝聚力和驱动力,是 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 坚实基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这种“人间正气”激励着中华儿女不忘初心,为 实现“中国梦”而
26、努力奋斗。(取材于姜广辉的 同名文章,有删改)注:正性最根本的 品性。(1)下 列 词 语 中,对 理 解 本 文 中 心 论 点 起 关 键 作 用 的 两 个 词 语 是 和 。名节操守 理想志向 不可改变 人间正气 大义凛然 出生入死 (2)根据上 下文的 论证过程,在 第段的 标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 一项是 【甲】既然个人如此,群体理应也是 这样 【乙】个人尚且如此,一个群体更是 这样 【丙】不仅个人如此,一个群体也是 这样 (3)请你从阅读过的 文学作品中挑选一个人物(文天祥除外),借这个人物说说你对“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的 理解。第15页(共25页)五、作文(共 50 分)(一
27、)根据情景,按要求写作(10 分)12(10 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题目一:在 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小时候玩过的 游戏。请你也描述一个曾带给你高兴的 游戏(如下棋、猜谜、拼图、折纸、放风筝、抖空竹、踢毽子、捉迷藏),与同学们分享童年的 高兴。题目二:班级将要举办“讲述历史故事,传颂中华文明”主题班会。作为 一个准备发言的 同学,请你结合下面的 连环画,拟写一段发言稿。1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去联络大月氏国。张骞毅然应募。2 张骞率领使团从长安出发。途中,他们被匈奴人抓住,扣留了十年。3 张骞不忘使命,设法逃脱,来到大宛国,后又辗转到达大月氏
28、国。4 公元前 126 年,张骞返回长安。他向汉武帝汇报了沿途见闻,以及西域各国想和汉朝往来的 愿望。5 公元前 119 年,张骞带着上 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再次出访西域各国,加强了彼此间的 相互联系。6 张骞的 出使,开辟了东西方商路。中国的 丝织品通过西域运到西亚、欧洲。这条商路被誉为“丝 第16页(共25页)绸之路”。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 150200 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 学校的 姓名和师生姓名。15(40 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 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古人云:“万物贵其真。”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 大千世界中的 万事万物,还是 日常生活中的
29、 为 人、做事,都贵在 一个“真”字,请将“贵在 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 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题目二:假定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 森林王国。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 语言、飞鸟虫鱼的 交谈、泉水山石的 对话,并且还能和他们一起交流、生活在 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 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 收获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请讲作文题目抄写在 答题纸上。(2)字数在 600800 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 学校的 校名或师生姓名。第17页(共25页)2021 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1答案:(1)楷 7(2)C 2答案:(1)老舍
30、(2)D(3)自创 屈原(4)标点符号修改:句中的“”改“?”句子修改:句应改为“这些静穆的 名人故居,仿佛在 诉说着他们的 非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 崇高精神”3答案:(1)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词:暗)(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重点词:漠)(4)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文言文阅读(共 9 分)4答案:(1)C(2)(守城者)弃城而逃(3)【乙】(4)君主施行仁政的 重要性 三、名著阅读 5答案:“慎言语”与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勤快敏捷,说话要谨慎,即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 答案:勤劳智慧 在 荒野中搭帐篷,掘山洞,打
31、围墙,免受食人族的 侵害 我们要有敢于战胜困难的 勇气 7 答案示例:西游记 中,师徒四人中的“中心”人物是:孙悟空 他嫉恶如仇、忠诚、善恶分明,要扫除一切妖魔鬼怪在 西天取经途中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一路降妖除魔,才得.以让四人顺利取得.真经 四、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8答案:(1)B (2)“新能源”是 近年发展起来的 取之自然服务于人类制作生活且对环境无污染的 可 第18页(共25页)持续再生能源(3)持续上 升 10答案:(1)作者的 感悟:默默挺立着朴实的 身躯,不懈不怠,固守一处绽放自己的 价值;虽然平凡但是 顽强执着于自己的 梦想,即使无人问津也努力完成人生历程,在 奋斗
32、的 过程中持守心灵的 宁静与和谐,心怀感恩和爱 感悟的 形成:在 自家的 庭院中,连续十年间英都会和自己特殊有默契的 相逢,而且是 同一处,伴我晨昏;高中语文老师和我们探讨理想人生 (2)要点:同学们谈到自己的 理想和前途,都是“志存高远”“栋梁之才”;老师说成为 栋梁之才的 人是 极少数,大部分是 庸常的 一般人就像“遍地的 蒲公英”;蒲公英一般但是 也有自己的 梦想,也有自己的 价值就像人一样,不管命运如何努力完成自己的 生命历程,让人生有意义;我们和老师之间不同的 认识,让我们陷入思考 (3)提问题:示例一:对蒲公英绽放的 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帮助:让我能够感悟到蒲公英的 品质,更好的
33、理解文章 示例二:将蒲公英和其他的 花进行对比有什么用意?帮助:使蒲公英的 品质精神更加突出 11答案:(1)名节操守、理想志向(2)丙 (3)示例一:这句话让我想起了 红岩 中的 江姐 由于叛徒的 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 重庆渣滓洞监狱 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 各种酷刑甚至竹签钉进十指 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 女共产党员身上 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 面对敌人的 严刑拷 第19页(共25页)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誓死都没有泄露党的 秘密,表达出钢铁般的 意志和对自己信念的 坚守“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也”正是 这种精神的 体现,我认为:在 生活和学习中,面对自己的 梦想,我们都应该为
34、 之全力以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该坚持自己的 梦想,不放弃 示例二:这句话让我想起司马迁在 史记 之 伯夷列传 中伯夷和叔齐 两人是 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 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他们不愿为 争夺王位互相伤害,就去投奔周文王等他们到了周地,文王已死,武王伐纣,天下归周伯夷、叔齐认为 这是 一种以暴易暴的 行为,是 道德的 衰落,就不食周朝粟米,去首阳山隐居,终于饿死在 那里 这个故事被古人当做坚守节操的 范例来歌颂 司马迁对两人所表现了对气节的 推崇和赞美“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也”正是 体现对自己操守的 坚持,我认为:在 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 追求,虽然我们会面对各种诱惑,遇到什么挫
35、折,都要保持高尚的 品节,不改初心,不受诱惑 五、作文(共 50 分)(一)根据情景,按要求写作(10 分)12(10 分)(2021 北京)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题目一:在 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小时候玩过的 游戏。请你也描述一个曾带给你高兴的 游戏(如下棋、猜谜、拼图、折纸、放风筝、抖空竹、踢毽子、捉迷藏),与同学们分享童年的 高兴。题目二:班级将要举办“讲述历史故事,传颂中华文明”主题班会。作为 一个准备发言的 同学,请你结合下面的 连环画,拟写一段发言稿。【审题立意】这是 写一则小作文从题干分析,有写作的 场景,有写作的 内容要求,有情感的 抒发就是 通
36、过回忆儿时玩的 游戏情景,从中体现当时自己高兴的 心情几表达对儿时时光的 留恋之情 第20页(共25页)【构思选材】先确定儿时游戏的 名称,在 详细回忆当时和玩伴们玩此游戏时的 情景,最后写出自己高兴的 心情 【写作手法】注意运用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的 写法,突出文章的 内容 作文二写作指导:【审题立意】这是 写一篇发言稿 发言的 主要内容,从所给的 图画及文字说明分析,此次发言稿要求我们向同学介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 经过及其意义 【构思选材】在 发言稿中,我们应该根据文字材料,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 经过向同学们重点描述,在 情节描述之后,还要点明其历史意义,及自己的 感想 【写法指导】注意发言
37、稿的 文体要求(1)发言稿的 格式:称呼、问候语、正文、致谢语、发言人等(2)发言稿的 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解答】【作文一范文】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 一次是 我和小朋友们玩老鹰抓小鸡的 课间游戏 我当“鸡妈妈”,小红当“老鹰”,还有两个小朋友跟在 我身后当“小鸡”游戏开始了,“老鹰”很凶地朝我扑来,我两手张开,爱护着“小鸡”“老鹰”很狡猾,她忽左忽右,在 最后的 一只“小鸡”没能飞快的 摆过来,被“老鹰”抓了个正着虽然我输了,但我还是 玩得.很开心 【作文二范文】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讲的 是 张骞出使西域的 故事公元前 138 年,为 了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决定派人去联络大月氏国
38、张骞自告奋勇担当此任 在 出使途中,被匈奴扣留十年之久,后逃脱,并于公元前 126 年返回长安 公元前 119 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目的 就是 增进汉王朝同西域各国的 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也由此开辟了“丝绸之路”的 第21页(共25页)商业通道张骞的 爱国及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演讲人:XXX 【本题点评】【作文一】本文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再现当时游戏的 情景 语言生动、逼真,具有吸引力 【作文二】本文符合演讲稿的 格式要求内容上,先用简洁的 语言讲述故事主要内容,再点明张骞身上 的 精神给我们带来的 影响格式规范,内容简洁 15【考点剖析】作文一写作指导:【审题立意】这是 一道半命
39、题作文 题目的 中心语是”真”可以理解为:认真、真实、诚实等意思 所填写的 词语可以使我们的 生活、学习、人的 品德等范围之内的 词语 例如,可以填写“学习”“读书”“做人”“交友”“做事”等词语皆可“贵”则表明自己的 赞赏、学习、支持的 态度 【构思选材】例如,我们可以从学习方面的“认真”角度出发进行写作 可以写作记叙文,写自己在 学习上 认真的 一件或几件事情,从中反映认真这种学习态度的 重要性也可以写作议论文以“学习贵在 认真”为 中心论点,采纳举事例等论证方法论证自己的 观点最后加以总结再如,我们把“真”理解为“诚实”“诚信”等,据此写成一篇文章也可 【写作手法】写作记叙文,可以使用细
40、节描写、对比烘托、以小见大的 写法,完成主要内容的 叙述,揭示文章的 主题写作品议论文,要合理安排文章的 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的 结构),恰当使用举例子论证、对比论证等常见的 论证方法,使自己的 论证更充分 作文二写作指导:【审题立意】这是 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 内容,主要为 我们设置了写作的 情境材料 第22页(共25页)中给了三个信息点“森林有各种动物”“各种植物”能听懂他们的 对话”“自己和他们对话”,因此写作的 内容应是 围绕“我”与“动物”之间的 对话,展开故事的 想象,进行写作 在 文体上 则明确要求我们写作一篇记叙文 题目要求自拟 【构思选材】本文可以通过对“我”与森林里动物之
41、间发生的 故事,展示“我”对环境的 担忧、对动物种族濒临灭绝的 担忧;还可以通过与森林里的 某一种植物的 对话,从中揭示植物的 特点,点明其值得.我们学习的 品质例如:写我与昙花的 对话,从中表现昙花的“即使短暂也要努力绽放”的 特点,也告诉我们,要学习昙花的 默默奉献的 精神 【写作手法】在 文体上,必须写成记叙文这种文体 在 写法上,一定要使用想象、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等写法,丰富写作内容,深化文章的 主题 【解答】【作文一范文】做人,贵在 真 诚实,讲信用,这就是 我对诚信的 理解诚信,早已成为 古人推崇的 美德,它沐浴了盛世的 阳光,经历了专制的 铁蹄,流传至今 只有讲诚信,才算是 做了
42、好人的 本分 诚信,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 极其重要的 为 人准则 诚信之于生命,正如同珍珠之于贝壳,那么晶莹剔透而凝重;如月亮之于夜幕,那么明亮皎洁;如山雀之于森林,那么生机盎然 可是 在 我们的 周围,有些同学认为 撒谎可以得.到无数好处;可以为 我们获得.诱人利益,满足我们的 各种欲望,甚至能躲避大人的 质问和打骂,所以,尽管他们知道撒谎是 不良的 行为,却“义无反顾”地去一次次撒谎,一次次尽情地享受那所谓 第23页(共25页)的“高兴”但是,短暂的 高兴之后又会意味着什么呢?那将意味着痛苦和不安 因为 我就亲身体味到了这一点有一天,我在 学校的 小摊前发现心仪已久的 零食,经不住诱惑
43、,便编了一个要买文具盒的 谎言,向奶奶索要了 10 元钱,全部卖了零食吃由此我也陷入深深的 自责、愧疚、惶恐不安中,最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向奶奶承认了错误,顿时我感到如释重负,从这一段难忘的 经历中,我明白了诚实能让一个人心胸坦荡,让他的 生活始终充满阳光,而你一旦撒了谎,便像一只畏畏缩缩的 小老鼠躲在 阴暗的 角落里,不敢正视现实这时,我才真正明白诚实是 高兴之本 有的 人认为 第一次说谎无所谓,但是 古人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 之”一次做错了,下次你再这样做,反反复复,你在 无意间就失去了诚实的 本性,谎言就会无拘无束的 从你嘴里一次次脱口而出,因为 说谎已变成了自己习以为
44、常的 事 更可怕的 是 这种坏习惯也许会使你将来酿成终身大错 有些企业为 了获得.一时丰厚的 利润,用虚假广告来掩饰自家商品的 不足,从而欺骗顾客,结果丢弃了诚信,反而适得.其反所以,诚信对于企业来讲,是 一种“形象”,一种“品牌”,一种“信誉”,是 一个使企业兴旺发达的 基础 对于一个人来说,它也是 每个公民的 道德责任和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与诚信相对立的 就是 损人利己,在 我们的 身边,经常有些事发生,如在 我住的 小区里,一些路旁的 排水井盖经常被人偷走;一些不讲社会公德的 居民将生活垃圾堆放在 楼道上,影响正常通行 这些现象比比皆是,我们难道不为 之痛恨吗?我们现在 正在 构建和谐
45、社会,我希望我们要从建设和谐小区、和谐班级、和谐学校这些点滴小事做起 诚信是 为 人之本,是 处事之本,是 经商之本,同时它也是 人和人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经济秩序得.以保障和发展的 重要力量所以,我们要守护诚信,第24页(共25页)牢记“以诚实守信为 荣,以损人利己为 耻”这句话,它是 你人生海洋中一盏不灭的 航标灯 看看吧,诚信何其可贵,何其重要 诚信不可抛!唯有诚信,才能让你的 生命如一股清泉 【作文二范文】动物,你好 在 21 世纪的 30 年代,我坐在 办公室里没有事干,无聊的 发蒙 突然,电话响了起来原来是 森林王国的 老虎国王邀请我去森林做客我高兴的 欣喜若狂我连忙坐上
46、我的 专属飞船来到了了森林里 当我下了飞船,我看见森林的 老虎国王正在 探身相迎呢!这时候,许多小动物都已经等候在 这里我和它们一一打招呼 然后,我和它们一起玩耍起来 忽然,我问道:“小动物们,你们觉得.幸福吗?呆在 这里好不好啊?”“一点都不好,现在 的 人类捕猎越来越多,生态已倾斜,动物迅速减少,食物链快断了,你不管到哪,都会看见亲子分离的 痛苦,悲伤这人类呀,真造孽啊!你去提醒人类,加入人类在 不停手,我们的 下场,也就是 他们的 下场,请你们好好爱护我们!”第25页(共25页)我带着心如刀割的 心情,来到小溪边,忽然感觉小溪的 颜色变了,变的 浑浊,变的 模糊 “小溪!你觉得.”“不高
47、兴,不幸福,人类玷污了我清澈的 湖水,使我变的 这么难看,恶心 这还没有什么,更气人的 事,人类还往我这儿仍死样死猪让我臭气熏天,经过这里的 人都骂我”我心想:为 什么,为 什么人类会那么的 残忍,现在 的 社会看似美丽,却不知道这其中到底有几 的 阴暗和恐怖 动物也知道爱护地球,这一点连动物也知道,人类咋会不知晓呢?我可怕,我可怕动物说的 话会显灵也许,那时,动物们会说:“这就是 你们人类破坏环境,滥杀动物的 下场!”我总是 祈求上 天,千万不要发生,千万不要发生,但我还是 会可怕,可怕那一天会降临,可怕那一切都是 人类造成的 加入末日是 骗局,那谁也不保证下一次玛雅人预言末日还会不会来临!【本题点评】【作文一】作者通过举例子、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反复说明“诚实”这一人生美德的 价值所在,说明了做人贵在 真这一主题 尤其值得.借鉴的 是 作者联系实际非常紧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 观察力和思考力 【作文二】本文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主要通过与小动物的 对话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破坏环境这种现象的 担忧之情 文章想象丰富,心理细节描写较为 突出,抒发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