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1797.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179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1797.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高中新课程提倡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习方法,体验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课时的教学设计遵循高中新课程理念,在设计上突出“知识问题系列化,问题情境生成化,解决问题自主化”的教学设计理念,处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为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里的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最后一课时。本节内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
2、之一。并且此部分内容与与科研、生产等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前面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三大平衡理论的探讨,再来学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即沉淀溶解平衡),学生会较轻松的掌握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并完成平衡理论体系的完整建构。(三)学生情况分析 1.认知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理科学生,学生已经具有溶解度、离子反应的知识基础和动态平衡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2.心理特征: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对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充满期待。(四)创新之处 1.创设情景的全程性 以生产实际中铜矿污水如何达标处理为
3、素材主线,从中挖掘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有助于知识的学习。2.在思维冲突中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完成本节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一直在优化铜矿污水处理的实验方案,知识一直在学生思维冲突中形成,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 2 应用知识和深入思考的能力。3.使用教材的灵活性 教材中对于该节重点-沉淀的转化,采取的是传统的验证式的呈现方式,若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来讲,会使得学生的体验不深,主动性不够;为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先提出生产中如何处理铜矿污水的实际问题,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
4、老师引导补充,并通过分组实验,最终分析归纳出沉淀的生成原则和沉淀的转化原理。学生通过应用沉淀溶解平衡理论,体会到沉淀反应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突出化学与生活的相关性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再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回归到生活应用是本节课的亮点。由于有了生产场景作支撑,知识的出现不显突兀,知识的学习不显枯燥,知识的应用更加自然。学习不再是以知识为主体的“为了学而学”,而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为了用而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生活因化学而精彩,化学在生活中闪光”的理解。(五)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运用 Ksp计算难溶物 Cu2+离子的浓度(2)选择合理的试剂进行沉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解质 溶解 平衡 1179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