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2892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2892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28928.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2 一、积累与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憎 恶(zng)荒僻 愧 怍(zu)烦燥 B.疮 疤(chung)取蒂 诘 问(j)镶嵌 C.哀 悼(dio)烦琐 侮 辱(w)振悚 D.门 槛(kn)糟糕 晌 午(shng)滞笨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这个人挺古怪,经常自言自语,很少和别人说话。B.人们对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一类小事,一直持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很不应该的。C.乔布斯曾对马云说:所有的成功源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D.这个十岁的小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中演讲,说唱俱佳的表现让
2、人赞赏不已。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是保证我省在中部崛起的条件之一。B.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谁也没有理由不珍惜。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实现中国梦。D.经验告诉我们,中学生是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阶段,是要发奋学习的阶段。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兴趣仿佛并不在于重温那些早已熟知的故事。如果有人问母亲:你最喜欢什么?她的答复,八成是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每逢故事告一段落,我替母亲把绣线穿进针孔,让她的眼睛休息一下。大概是暖流作怪,母亲嚷着:“我的头皮好痒!”我就攀着她的
3、肩膀,向她的发根里找虱子,找白头发。在那一方阳光里,我持一本三国演义或精忠说岳,念给母亲听。A.B.C.D.5.按要求改写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改变句式为:老人叫住了我说,是他打扰了我吗?B.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改变句式为: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不是我的朋友。C.月亮升起来了。(扩句)改变句式为:皎洁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D.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改变句式为: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嬉戏。二、古诗文阅读(24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 7 题。(每小题2 分,共4 分)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
4、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注】蓬门:用蓬茅编扎的门,指穷人家。拟:打算。托良媒:拜托好的媒人。益:更加。怜:喜欢,欣赏。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斗:比较,竞赛。6.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刻画了一位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的待嫁姑娘的形象。B.颔联说贫女格调高尚,但却无人理解,难以觅得良媒。C.“苦恨”表达出了贫女对世俗的怨恨之情。D.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7.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通过贫女的衣着打扮
5、来说明她内心的痛苦。B.这首诗语意双关,以贫女自喻,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C.诗情哀怨沉痛,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寒人士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D.这首诗语言没有典故,不用比拟,全是出自贫家女儿的细腻又爽利、富有个性的口语。(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 12 题。(12 分)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于同州,得之。时母七十余。【注】嫡母:古时候,妾的子女对父亲正妻的称呼。妒:嫉妒。秦:秦地,今陕西一带。诀:告别,辞别。次:停留。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宋
6、/朱寿昌 B.神宗/朝弃官入秦 C.后/行次于同州 D.时/母七十余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 分)(1)还 _(2)余 _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 分)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_ 11.朱寿昌下决心弃官寻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分)_ 12.从文中可以看出朱寿昌是个怎样的人?(3 分)_ _(三)古诗文积累。(8 分)13.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 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_。(2)深林人不知,_。(3)马上相逢无纸笔,_。(4)杨花榆荚无才思,_。(5)_,对镜帖花黄。(6)卖油翁中,表现陈康肃公的傲慢无礼的句子是:“?”和“!”三、现代文阅读(30 分)(一)阅读下面文章,
7、完成第14 18 题。(17 分)平坐是一种情感 李雪峰 巷口的街上,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大众餐馆,蜂拥在这里的,多是一些拎着安全帽,挽着裤脚的民工。我家就在距巷口不远的地方,因为平时太懒散,早餐和晚餐很少做,所以常常就近到巷口的小餐馆里草草地吃一点。有一天傍晚,我赶到巷口的小餐馆时,正值民工们晚餐的高峰期。我要了一个馒头和一碗稀粥,在店里找了两个来回,也没有找到一个闲置的座位来。已经熟识的老板娘不好意思地跟我解释说:“真不巧,没有座位了。”然后又征询地笑着给我解围:“要不,我让谁给你腾出一个座位来?”我还没有来得及阻止,她就对着店角一个餐桌上的人叫起来:“王大山,你端上碗去外边吃去!”那个正埋头
8、吃饭的人抬起头向我和老板娘望过来。那是一个五十来岁的汉子,虽说赤着脊梁的身板看起来还很壮实,但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稀疏了。他局促地瞅了一眼端着碗的我,又瞅了正看着他的老板娘一眼,就端着碗站了起来,准备到店外去。我忙对他说:“大哥,你坐吧,我到外面去!”就抢着走到了店外。外面的确已没有了坐的地方,但站着吃饭我又不太习惯,心里试了几次,终于找到了一个空隙,也像那些民工一样,端着碗蹲了下去。刚吃了几口,旁边一个民工和我搭讪:“俺们这样习惯了,大兄弟这样蹲着吃真委屈了。”我笑笑说:“委屈啥呀,前些年在农村老家,哪顿饭不是这样蹲着吃的!”“兄弟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旁边的几个民工高兴地说。有人说:“怪不得呢,
9、要不兄弟能来这样的破地方吃饭?”有人说:“咱农村出来的,就是跟城里人不一样。”他们开始七嘴八舌地打听我的工作。我边吃边询问他们在哪个工地做活儿,工钱怎么样,能不能按时领到工钱。一会儿工夫,我们便熟络起来了。后来,我也不再刻意避开那些民工用餐的高峰期了。去了,有座位就坐下吃;没有座位,就跟那些民工一样,一手端稀粥,一手拿着馒头,和他们蹲在店外边谈边吃。深秋的时候,家里要装修房子,从城外拉回了一车细沙,要从楼下运到三楼去。妻子说,我找几个民工去,如今这民工要价狠着呢。不一会儿,她便带了几个民工过来。几个人也不说话,铲的铲,扛的扛,干了起来。妻子得意地低声跟我说:“这一堆沙运到三楼去,别人家至少要掏
10、五百呢,我砍到了三百。”我笑笑说:“谁能狠过你啊!”沙子很快就运完了,几个民工边拍打身上的沙尘边往外走。妻子掏了三百元递给一个年龄稍大的民工说:“大哥,这是你们的工钱。”一个民工说:“收一百吧。”年龄稍大的民工立刻会意地笑笑说:“对,不就一会儿的工夫嘛,一百元就不少了。”妻子和我都愣了。见我们发愣,一位民工忙笑着解释说:“大哥不是经常和我们平坐着吃饭嘛。”另一个胡须黑黑的民工也附和说:“咱们都是打农村来的,要在咱们老家,这丁点的活儿,还收什么钱哩。”因为和他们平坐过?我愣了,妻子更愣了。平坐,或许是一种尊重;平坐,或许是一种亲近;平坐,或许是一种情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抱怨别人的狡黠,我们
11、常常抱怨别人对自己的不公,我们常常感觉自己身陷生活与社会的连环漩涡,但你想没想过放下自己,让自己同那些来自社会各角落的人平起平坐过呢?乡间的老叟们常常席地平坐,所以他们拥有五湖四海的朋友。(摘自文苑)14.文中第段写道:“他局促地瞅了一眼端着碗的我,又瞅了正看着他的老板娘一眼,就端着碗站了起来,准备到店外去。”这句话中的人物描写表现了王大山怎样的心情?(3 分)_ _ 15.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中的加点字。(4 分)(1)我笑笑说:“谁能狠过你啊!”_ _(2)年龄稍大的民工立刻会意地笑笑说:“对,不就一会儿的工夫嘛,一百元就不少了。”_ _ 16.结合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简要说说其表达方式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学年度 第二 学期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测试 2892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