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861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861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8612.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第一部分(26 分)1.给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4 分)(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 ”。(2)十年艰辛,一部校补 赫然而出。(3)对于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 的热爱。(4)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 和耻辱。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1)在那gn g 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2)在那沉重的go tou 上有我的手印。(3)听见蒙古狗深夜的ho mng 和皮带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4)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 r b sh 。3.
2、根据提示或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8 分)(1)草树知春不久归,。(2)万里赴戎机,。(3)孙权劝学中有两个成语,分别是:,。(4)孙权劝学中孙权为了让吕蒙多学一些知识,对吕蒙说:,。”(5)孙权劝学中吕蒙面对鲁肃的赞扬说道:“,。”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身为军人,为了国家人民,即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B小莫同学经常在课堂上心不在焉。C为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每个人都要付出努力,都要不以为然。D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5.下列选项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年来,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
3、的学生;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可怜的人啊,A B C D 6.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面的问题。(4 分)2(1)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 的代表作,也是他自己非常喜爱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 (主人公)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2)红岩是 ,合著的长篇小说。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余新江、齐晓轩、刘思扬等。第二部分(44 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7-8 题。(5 分)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
4、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7.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3 分)8.诗中所提到的“折柳”,指的是什么?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 13 小题。(17 分)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5、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益 (3)卿言多务,孰若孤 孰若 (4)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1.本文篇幅短小,但思路清晰,从()、吕蒙就学()、三个方面娓娓道来,阐明了()的道理,同时告诉我们不要以()的思想看待他人,要以()的眼光看待事物。(5 分)12.孙权是怎样劝诫吕蒙学习的?(2 分)3 13.从孙权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2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7 小题。(9 分)邓稼先(节选)杨振宁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
6、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
7、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 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 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14.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什么?(2 分)15.?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这一句话表现的是什么?(2 分
8、)16.邓稼先简单的一句话“我不能走”,表现的是他怎样的精神?(3 分)17.结尾处引用五四时的一首歌,意义是什么?(2 分)4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 题(13 分)祖国炊烟 王忠民 炊烟是生命的痕迹,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缕缕炊烟。南沙群岛上、北疆哨所旁、乌苏里江的白桦林中、喜马拉雅山的雪峰上无处不飘荡着祖国的炊烟。祖国炊烟袅袅升起,丝丝缕缕勾勒出华夏的轮廓;在炊烟的笼罩下,我们慢慢地长大,宁静地生活着。小时候,炊烟是母亲对我无声的呼唤。绕过山梁,远远望见那一座座泥屋的烟囱里袅袅的炊烟将村落罩在一片青紫色中,我便催促着田里的父亲快快收工。看见炊烟,便有了歇息的释然;有了炊烟,家就不再
9、遥远。后来我离开了村庄。就像一缕炊烟,从村庄的上空、从父母亲的眼神里飘走了。我还记得,在走出家门时,父亲手指炊烟,对我叮嘱:迷路了就朝着炊烟升起的地方走,这样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那一刻我就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高远而明浄的蓝天,记住了父亲的话语,记住了炊烟的方向,记住了村庄这特有的表征。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地向前走去,然而不论我走多远,却始终无法像浮萍那样随意漂浮、意停泊,把所到之处皆作为自己的家园:我还是属于村庄的,我不过是那一缕飘散了的炊烟。炊烟,美丽的炊烟,温馨的炊烟,迷人的炊烟,爱的炊烟,充满生机的炊烟!那一缕缕炊烟,一处处炊烟,在我的脑海叠成了多少画面,又在我的脑海里上演了多少炊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学年 第二 学期 年级 语文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86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