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柏林中学高二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2667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柏林中学高二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2667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柏林中学高二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26673.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 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柏林中学高二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椭圆的短轴为,它的一个焦点为,则满足为等边三角形的椭圆的离心率是()参考答案:D 2.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若,则 若,则 若,则 若,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和 B.和 C.和 D.和 参考答案:B 3.将等差数列 1,4,7,按一定的规则排成了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根据这个排列规则,数阵中第 20 行从左至右的第 3 个数是()A571 B574 C577 D580
2、参考答案:C【考点】归纳推理【分析】设各行的首项组成数列an,则 a2a1=3,a3a2=6,anan1=3(n1),叠加可得:an=+1,由此可求数阵中第 20 行从左至右的第 3 个数【解答】解:设各行的首项组成数列an,则 a2a1=3,a3a2=6,anan1=3(n1)叠加可得:ana1=3+6+3(n1)=,an=+1 a20=+1=571 数阵中第 20 行从左至右的第 3 个数是 577 故选:C 4.曲线 y=x32x+1 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为()Ay=x1 By=x+1 Cy=2x2 Dy=2x+2 参考答案:A【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分析】欲求在点
3、(1,0)处的切线方程,只须求出其斜率的值即可,故先利用导数求出在 x=1 处的导函数值,再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切线的斜率从而问题解决【解答】解:验证知,点(1,0)在曲线上 y=x32x+1,y=3x22,所以 k=y|x1=1,得切线的斜率为 1,所以 k=1;所以曲线 y=f(x)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为:y0=1(x1),即 y=x1 故选 A 5.在等比数列an 中,a1=4,公比为 q,前 n 项和为 Sn,若数列Sn+2也是等比数列,则 q等于()A2 B2 C3 D3 参考答案:C【考点】等比关系的确定 【专题】计算题【分析】由数列Sn+2也是等比数列可得 s1+2,
4、s2+2,s3+2 成等比数列,即(s2+2)2=(S1+2)(S3+2)代入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整理可得(6+4q)2=24(1+q+q2)+12 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q1 由数列Sn+2也是等比数列可得 s1+2,s2+2,s3+2 成等比数列 则(s2+2)2=(S1+2)(S3+2)代入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整理可得(6+4q)2=24(1+q+q2)+12 解可得 q=3 故选 C【点评】等比数列得前 n 项和公式的应用需要注意公式的选择,解题时要注意对公比q=1,q1 的分类讨论,体现了公式应用的全面性 6.若圆 C1:x2+y2=1 与圆 C2:(x3
5、)2+(y4)2=25m 外切,则 m=()A9 B19 C21 D11 参考答案:A【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分析】利用圆 C1:x2+y2=1 与圆 C2:(x3)2+(y4)2=25m 外切,可得圆心距等于半径的和,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圆 C1:x2+y2=1 与圆 C2:(x3)2+(y4)2=25m 外切,32+42=(1+)2,m=9,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与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7.f(x)在定义域内可导,的图像如图 1所示,则导函数可能为()A.B.C.D.参考答案:D【分析】函数单调递增则,单调递减则,由此,根据原函数图像判断导函
6、数图像。【详解】由题当时,原函数单调递增,则,排除 A,C,当时,函数单调性为“增”,“减”,“增”,导数值为“正”,“负”,“正”,只有 D满足,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导数和函数单调性的关系,是基础题。8.若 a1,则的最小值是()A2 Ba C3 D 参考答案:C【考点】基本不等式【分析】将变形,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函数的最值,检验等号能否取得【解答】解:因为 a1,所以 a10,所以=当且仅当即 a=2 时取“=”故选 C 9.已知条件 p:x1,条件 q:,则p 是 q 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A 考点:充要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河北省 石家庄市 柏林 中学 数学 模拟 试卷 解析 2667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