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1506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1506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15069.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 年第 4 期 No.4,2010(总第 363 期)EDUCATIONAL RESEARCH No.General,363 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 王 鉴 摘 要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不论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还是研究 过程、研究结果等方面来讲,都是两种不同的研究,然而,由于自然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效仿自然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追求,及所处地位的影响,致使 人文社会科学丧失了自身的研究特点。人文社会科学就其知识类型来看,属于批判型或 解释型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性研究不仅是一切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的一种价值诉求,更是一种方法
2、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完善 这种实践性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方法体系。关键词 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验性研究;实践性研究 作者简介 王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 730070)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的目的与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在于,一方面社会被看价值、过程与方法、结果与应用等方面都有着明 成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不断进步”显的不同,这一点似乎没有人怀疑过。但今天当 的过程;另一方面认为科学可以用来促进社会的我们认真审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时不难发现,人 进步。这一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3、所关注的核文社会科学研究又似乎在极力推崇自然科学的 心问题是“理解社会秩序的急剧转型,这种急剧研究取向与方法。自然科学因其取向与方法而 转型是由于商业和市场的扩大,产品的工业化,成为支配一切科学知识的显学,人文社会科学便 劳动力的都市化,具有内聚力的当地社区的衰效法其道,致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缺乏原创性,落,官僚国家的出现,由于世俗法律和科学的扩缺乏特色。事实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若要确立 展而引起神圣符号的显著降低,存在于新社会阶自己的独特价值与地位,就必须探寻适合自己研 级之间的冲突,以及许多其他造成分裂的转型因究对象的价值取向与方法体系,而不能盲目地模 素引发的”。因而,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4、开始效仿或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法自然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方法,重点研究社 会发展的阶段理论及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这 一、人文社会科学效法自然科学研究之历程 一阶段也从根本上奠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 科学化意识,从早期纯主观的思辨研究开始向较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效法自然科学的研究取 客观的实践研究迈出了第一步,尽管其脚步如同向与方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小孩蹒跚学步时那样不太坚定,但这一步的开始 第一阶段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受“启蒙运 却标志着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化历程的启程。动”这一文化运动影响的时期,其是因文艺复兴 第二阶段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受“实证主及 17 世纪的科学化过程而形成的。启蒙运动
5、对 义”研究价值影响的时期,其是随着人文社会科 25 学研究实现“科学化目标”的进程而形成的。19 义的研究的共同点就是强调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世纪形成的并在 20 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指导社会 为进行研究时,必须有强烈的价值介入。从此,实科学研究的一些理论旨趣和模式以实证主义为研 证主义的典范开始受到质疑,一些理论将批判对究特征。实证主义者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象锁定为实证主义,批判实证主义纯客观的角度、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它们遵循着同样的方法论 纯数据的方法、纯技术的理论、忽视人文社会科学规则,都可以用普遍的因果律加以说明。以孔德、的现实场境与实践特点等,这样,人文社会科学领斯宾塞、“涂尔干
6、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者宣称:社会 域才逐渐形成对效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弊端的系科学只有在认识到把社会事实作为实在物来研究 统认识,并转向以探索实践研究为主的人文社会时,才能诞生科学的研究成果”。这种在理论 2 科学研究价值取向。人类学领域以格尔兹为代表取向上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而建立统一的知识 的解释人类学,社会学领域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体系的实证主义研究在很长时间里成为社会科学 批判理论,教育学领域悄然兴起的叙事研究等,均研究方法的主流。例如心理学,它从哲学中独立 反映了这种人文社会科学以实践性为特点的研究出来是因为 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 取向与方法体系的初步探索。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
7、的实验室,把实验法作为心理学的主要方法,于是乎,心理学就“科学化”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类型 二、有意思的是,它还成了自然科学。再如教育学,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终生的理想就是使教育学成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是两种不为像物理学那样让人们相信的科学,可是近两个 同类型的知识,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世纪过去了,今天的人们仍然相信物理学的科学 等均有较大的差异,自然科学知识属于科学技术性而怀疑教育学的科学性。其实并不是心理学与 型知识,是一种纯客观的知识;而人文社会科学知教育学不是科学,而是它们是不同于物理学的科 识属于批判型或解释型知识,是一种主客体统一学,物理学是自然科学,而
8、心理学与教育学是人文 的知识类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在借鉴自然科社会科学,二者科学化的标准应该不一样。但为 学研究方法的同时,要将重点放在探索符合人文什么人们(甚至许多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还是 社会科学知识特点的研究方面。以自然科学的标准衡量人文社会科学呢?这便是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先后继承“启蒙运动”与实证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影响的结果。“实证主义”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方法之后,又深入 到 19 世纪下半叶,以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社会 地批判这种方法对其研究价值的影响,可见,人文学家对实证主义的研究开始了批判,认为社会现 社会科学领域还是没有探寻到适合自己研究对象象有其独特的性质与规律,绝不能
9、盲目地效仿自 的价值取向与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而应建立社 学研究是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由于研究对象的会科学独特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解 不同,因而尽管在方法论层面上有某些相通之处,释进而形成人文的、理解的研究方法体系。正如 但在具体的研究价值取向上却大相径庭。在这一“韦伯所指出的,社会科学的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 点上,哈贝马斯似乎是一个执著的探寻者,他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 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转变一书中,将人文社会科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然而,3 以韦伯为代 学研究锁定在公共领域,即一个社会生活的领域,表的人文主义的研究取向
10、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 在那里人们可以讨论有关公共利益的事情,可以批判没有改变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 对公共利益问题进行讨论和争议而不必求助于传位。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主流 统、教条及权威,可以通过合理的争论来解决观点的实证主义取向的坚冰才开始融化,这是由诠释 的分歧。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经历的动荡,国家权学、现象学、后经验主义、后结构主义、后实证主 力在努力稳定经济的过程中膨胀起来,随着科层义、后现代主义等非实证主义研究思潮的兴起所 制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张,公共领域受引起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革命。这些非实证主 到了压制。与此同时,4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11、26 在价值取向上的科学化倾向,使得科学型的技术 系的,也就不能研究出人文社会科学真正的合理控制知识成为主流,而解释型的知识与批判型的 性与科学性。知识受到冷落。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的结果是,现代社会公共领域逐渐走向衰落,国家对社会各 三、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践性研究方法个领域的干预权力不断扩张,导致科学知识在服务于国家技术控制的过程中逐渐占统治地位。国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应该是实践性家干预权力的扩大,使得许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研究方法。关于实践性研究,最常用、最恰当和最 而是,的问题不再是文化问题,“技术问题”既然是 有效的研究方法,通常被认为包括实地调查、参与,“技术问题”就由科层制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文 社会科学 研究 实践 1506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