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8070.pdf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807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8070.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2分)A.旁骛(w)惊骇(hi)游弋(y)强聒不舍(gu)B.亵渎(xi)赃物(zng)广袤(mo)孜孜不倦(z)C.骈进(bn)汲取(j)彷徨(hung)根深蒂固(d)D.瞥见(pi)宽宥(yu)儒养(r)相得益彰(zhng)(解析:A项“弋”应读作“y”;C项“骈”应读作“pin”;D项“儒”应读作“r”。)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B )A.掌古 诘责 荧光 油光可鉴 B.教诲 凄然 不辍 任劳任怨 C.崎岖 酒肆 落弟 正襟危坐 D.蒙眛 燥热 气宇 和言悦色 3.
2、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C)(2分)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不论他对人生充满着怎样的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也失去了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是从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放肆。A.语段中加点词语“亵渎”是动词,意思是“轻慢,不尊敬”。B.语段中“受到惩罚”“始终明白”“人格扫地”“自信和尊严”四个短语类型都不相同。C.语段中画线句“他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
3、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是并列复句。D.语段中“知耻近乎勇”所用引号的用法是引用。4.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是梁启超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内容。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英国作家雨果,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C.论教养一文,作者并不泛泛而谈,而是从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得出结论。D.精神的三间小屋选自毕淑敏散文,作者是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解析:B.雨果是法国作家。)5.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5)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8)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张岱)(9)行路难(其一)中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的句子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二、积累与运用(18分)(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题目。斗气不如争气 那天,看到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
5、的一句家训:考第一的人,永远不会被无视。真好,真希望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这样劝导孩子。如果不是富二代,也非官二代,能力差不多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被尊重的方式了。更何况,千金总有散尽的一天,权力终有旁落的一天,外在的一切都可以消散,能力却始终不败。世俗的社会并不会因为你没本事,而宽免你和怜悯你。敬畏和仰望有能力的人,是人之共性。共性的意思是,这些事放在你身上,你也会是这样。世俗的价值观仅仅是不免俗,但不低俗。自己活得消沉,就不能怪世事和人情了。要想让别人看你的眼神抬高一寸,你需强大到一尺甚至是一丈。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是能力征服得到的,不是乞要而来的。嘴皮子上故意凌厉的人,内心一般虚弱。在生活中缺少
6、应有的尊重感,才凭恃言语试图高人一等。强大的人,什么都不用说,强大就摆在那里。所以,与别人斗气,不如自己争气。6.文中“你也会是这样”中“这样”指的是什么样?(3 分)不会宽免和怜悯没本事的人,会敬畏和仰望有能力的人。7.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以“斗气还是争气”为话题展开了讨论。小宇:我认为文中的观点很正确。与其和别人斗气,不如自己争气。小轩:有时间与别人斗气,不如努力学习充实自己,让能力说话。小强:外在的一切都可以消散,能力却始终不败。请从以上对话中选择你最认可的一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不少于 100字)(10分)【示例】我认同小宇的观点,与其和别人斗气,不如自己争气。与
7、别人斗气,既伤害别人,又伤害自己,最后两败俱伤,我们与其浪费时间在口舌之争上,不如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能力提高了,个人的修养也就提高了,自然会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因为能力是永远值得人尊敬的。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3分)A.浩浩汤汤(shng),横无际涯(y)。(岳阳楼记范仲淹)B.晦(hu)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o)暮也。(醉翁亭记欧阳修)C.余强(qing)饮三大白而别(bi)。(湖心亭看雪张岱)D.低绮(q)户,照无眠(min)。(水调歌头苏轼)(解析:C.“强”应读作“qing”。)9.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3分)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8、(岳阳楼记范仲淹)守:做太守。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欧阳修)翼:翅膀。C.余拏一小舟。(湖心亭看雪张岱)拏:撑(船)。D.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长:增长,振作。(解析:B.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0.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B)(3分)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范仲淹)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欧阳修)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寓意在酒上。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张岱)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9、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解析:B.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11.下列对古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3分)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是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也是写滕子京的政绩。B.“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描写了晨昏变化景象。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是千古名句。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解析:D.不是比喻,是用典。)(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小港渡者(节选)周 容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
10、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选自春酒堂诗文集)【注】庚寅:1650年(顺治七年)。蛟川:地名,指今浙江宁波镇海县城。小奚:童仆。木简:这里指木板。孰视:仔细看。阖:合、关,关闭。牡:门闩,锁簧。12.如下四项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因”的一些释义。文中“因问渡者”中“因”的意思是(C)(3分)A.遵循 B.依照 C.于是 D.接续 13.文中,“我”和童仆尽管疾行,在城门上锁前仍然未能赶到的经历,使我们认识到做事情决不能(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初二 上册 第二 单元 检测 试卷 807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