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复习:功能关系能量守恒14044.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物理复习:功能关系能量守恒1404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复习:功能关系能量守恒14044.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物理复习: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 建议用时 60 分钟,实际用时_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 年 10 月 2 日,全国蹦床锦标赛男子蹦床团体决赛在天津团泊体育中心举行,最终山西队夺得男子团体冠军 如图所示为某运动员比赛中的一个场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从最低点运动到离开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没有做功 B运动员离开蹦床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与上升高度有关 C运动员从接触蹦床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D运动员从接触蹦床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 解析:D 运动员从最低点运动到离开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做正功,A 错误;运动员
2、离开蹦床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与上升高度无关,只是机械能越大,上升高度越大,B 错误;运动员与蹦床系统机械能守恒,运动员从接触蹦床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小,因为蹦床的弹性势能增大,C 错误,D 正确 2.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林丹是羽毛球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苏迪曼杯、汤姆斯杯、亚运会、亚锦赛、全英赛、全运会及多座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冠军于一身的双圈全满贯选手,被誉为中国羽毛球一哥如图所示是林丹在某次羽毛球比赛中跃起击球的动作,击球过程中由静止竖直向上跳起假设林丹与球拍重心上升的高度为 h,在最高点将羽毛球以原来的速度大小v0斜向上击回,已知林丹与球拍总质量为 M,
3、羽毛球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林丹在整个起跳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林丹在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做功为 Mgh C林丹在起跳过程中林丹与球拍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 Mgh D林丹击球过程中球拍对羽毛球做的功为 mv20 解析:C 林丹起跳过程,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故机械能不守恒,故 A 错误;地面对林丹的支持力不做功,故 B 错误;由于林丹中心上升的高度为 h,故其重力势能增量为 Mgh,故 C 正确;羽毛球被击中的过程中,其速度大小不变,故林丹对羽毛球做功为 0,故 D 错误 3如图所示,abc 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 水平,长度为 2
4、R;bc 是半径为 R的四分之一圆弧,与 ab 相切于 b 点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 a 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小球从 a 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A2mgR B4mgR C5mgR D6mgR 解析:C 小球从 a 运动到 c,根据动能定理,得 F3RmgR12mv21,又 Fmg,故v12 gR,小球离开 c 点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都为 g,故小球从 c 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 tv1g2Rg,水平位移 x12gt22R,根据功
5、能关系,小球从 a 点到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力 F 做的功,即EF(2RRx)5mgR.4如图甲所示,长木板 A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 m2 kg 的另一物体 B(可看成质点)以水平速度 v02 m/s 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 A 的上表面由于 A、B 间存在摩擦,之后 A、B 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 10 m/s2)()A木板获得的动能为 2 J 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4 J C木板 A 的最小长度为 2 m D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 解析:D 由图像可知,A、B 的加速度大小都为 1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二者质量相等,木板获得的动
6、能为 1 J,选项 A 错误;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12mv20122mv22 J,选项 B 错误;由 vt 图像可求出二者相对位移为 1 m,即木板 A 的最小长度为 1 m,选项 C 错误;分析 B 的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 0.1,选项 D 正确 5.将一小球从高处水平抛出,最初 2 s 内小球动能 Ek随时间 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 m/s2.根据图像信息,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是()A小球的质量 B小球的初速度 C最初 2 s 内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 D小球抛出时的高度 解析:D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EkEk0mgh,又 h12gt2,所以 EkEk01
7、2mg2t2.当 t0 时,Ek012mv205 J,当 t2 s 时,EkEk02mg230 J,联立方程解得 m0.125 kg,v04 5 m/s.当 t2 s 时,由动能定理得 WGEk25 J,故 P WG212.5 W根据图像信息,无法确定小球抛出时离地面的高度综上所述,应选 D.6一物块从倾角 37、高为 H3 m 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随下滑高度 h 的变化关系如图中图线、所示,重力加速度取 10 m/s2,sin 370.6,cos 370.8,以斜面底端所在平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则()A物块的质量为 m10 kg B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为
8、5 N C物块由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为 15 J D物块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对应物块下滑的高度为 1.25 m 解析:C 重力势能 Epmgh,以斜面底端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则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 mg,即 mg10 N,解得物块的质量 m1 kg,故 A 错误;根据功能关系可知 WfE机FfxFfHsin,解得 Ff3 N,故 B 错误;由图像可知,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15 J,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物块由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为15 J,故 C 正确;以斜面底端所在平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设当物块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块所处高度为 h1,有 mg
9、h112mv2,由动能定理得 mg(Hh1)FfHh1sin 12mv2,联立解得 h11 m,所以物块下滑高度为 2 m,故 D 错误 7(2021山东烟台市三模)如图所示,有两个物块 A 和 B,质量分别为 m 和 2m,用同一根轻质细线将两个物块连接在滑轮组上,滑轮质量不计,不计一切摩擦及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将两物块由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时间,A 的位移为 h,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 A 和 B 总势能保持不变 BA 的位移为 h 时,B 的速度为 83gh C细线的拉力大小为23mg DA 和 B 重力的功率大小之比为 13 解析:C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B
10、 减小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 A 的重力势能和两物体的动能,所以,A 和 B 的重力势能之和减小,故 A 错误;设 A 上升到 h 位置时的速度为 v1,B 的速度为 v2,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可知 v22v1,根据 A 和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可得 2mg2hmgh12mv21122mv22,联立解得 v1 2gh3,故 B 错误;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可知,A 的加速度为 B 的加速度的一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对 A 有 2Tmgma1,对 B 有 2mgT2ma2,又有 a22a1,联立解得,轻绳的拉力大小 T23mg,故 C 正确;重力功率 Pmgv,由于 v22v1,mB2mA,故 A
11、和 B 重力的功率大小之比为 14,故 D 错误 8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的上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 m 的物块,O 点是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上端的位置,物块静止时位于 A 点,斜面上另外有 B、C、D 三点,AOOBBCCDl,其中 B 点下方斜面光滑,BD 段粗糙,物块与斜面 BD 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tan,重力加速度为 g.物块静止在 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E,用外力将物块拉到 D 点由静止释放,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第一次经过 O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从 D 点向下运动到 A 点的过程中
12、,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2gsin B物块最后停在 B 点 C物块在 D 点时的弹性势能为mv22mglsin D物块运动的全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mv22mglsin E 解析:D 物块静止在 A 点时,由平衡条件有 mgsin kl,物块从 D 点向下运动到 A点的过程中,在 BD 段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mgcos tan mgcos mgsin,所以物块在该段的合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则物块在 D 点的合力最大,加速度最大,设为 a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k3lmam,解得 am3gsin,故 A 错误;物块在 BD 段上运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减少,最终物块在 B
13、 点以下做简谐运动,不会停止 故B 错误;设物块在 D 点时的弹性势能为 Ep,从 D 到 O,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Epmglsin 12mv2,解得 Ep12mv2mglsin,故 C 错误;最终物块以 B 上端点做简谐运动,对全过程,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得 Ep2mglsin QEB,由于 AOOB,所以物块位于 B 点与 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则 EBE,联立解得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Q12mv2mglsin E,故 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9(2021广东卷)长征途中,为了突破敌方关隘,战士爬上陡销的山头,居高临下向敌方工事内投掷手榴弹,战士在同一位置先后投出甲、乙两颗质量均为 m 的手榴
14、弹,手榴弹从投出的位置到落地点的高度差为 h,在空中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轨迹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在空中的运动时间比乙的长 B两手榴弹在落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相等 C从投出到落地,每颗手榴弹的重力势能减少 mgh D从投出到落地,每颗手榴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 mgh 解析:BC 甲、乙两颗手榴弹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相同,由平抛运动的特点可知,它们的运动时间相等,A 错误落地前瞬间,PGmgvymg2t,由于运动时间相等,故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B 正确 从投出到落地,重力做功为 mgh,故重力势能减少 mgh,C 正确 从投出到落地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手榴弹的机械能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复习 功能 关系 能量 守恒 1404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