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课例《核舟记》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9356.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核舟记》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935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课例《核舟记》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29356.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核舟记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称 核舟记 教材分析 重点:1 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疏通文意,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难点:1 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介绍事物以及抓住细节进行生动描写的特点 2 体会我国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句式(2)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本文说明和描绘相结合(2)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说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文章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
2、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对于八年级下的学生,对于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借助工具书能基本理解,但对于特殊句式及重点文言实词及虚词仍需重点强调与识记。对于说明顺序及感情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难点。仍需系统地进行分析。说明顺序逻辑与空间比较容易混淆。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文言文不像白话文一样通俗易懂,需要借助工具书来进行了解,因此,要留有时间给学生进行预习。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篇课文稍微有点长,因此留给同学读的机会就会稍微少点,主要是采用全班读和分组读,整篇课文两三遍通读。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我采用了多种方法。例如分角色扮
3、演,扮演王叔远,推销自己的作品大苏泛赤壁云,雕刻了些什么,如何来介绍你的作品。分小组扮演,扮演苏轼,鲁直,佛印。考察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熟悉程度,让学生把核舟记通过画画的形式画下来,当做一次作业,画得好的同学有奖励。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重点即说明顺序,通过分段与板书来进行。当重点介绍船头苏轼,鲁直,佛印的神情时请同学上来扮演,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进行分析,当时的神情与心情。当介绍舟子的动作与神情时请同学起来扮演,最后介绍船背共写了几个字 课例研究综这节课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导致学生处于兴奋当 述 中,当介绍知识点时容易忽略,另外耗时比平常课多点,还有就是学生平常不怎么接触到角色扮演,没有下课让同学们进行演练,在课堂上就会耗时。下次应该吸取教训,下课进行排练。通过作业的布置才发现,学生对这篇课文大致掌握。效果良好。唯一不足就是没让同学课前排练,比较耗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舟记 初中语文 教学 课程 核心 素养 设计 总结 反思 2935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