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一中2023学年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3570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省永春县一中2023学年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3570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县一中2023学年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35702.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学年高考生物模拟测试卷 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测试卷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1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 I-2 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人群中甲病基因频率为 1/15,乙病基因频率为 1/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伴性遗传,乙病为常染色体遗传 BII-3
2、体细胞内最多含有 6 个致病基因 CIII-1 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下患病小孩的概率为 6/11 DIII-7 与一甲病男性结婚,生下正常小孩的概率为 49/116 2为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将有关检测结果绘制成图乙。号、号试管中均加入 3ml 蒸馏水和一定量的检验试剂。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酵产物酒精在号试管中 B设号试管对照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温度对实验的干扰 C图乙曲线 b 表示号试管内玻璃管口气泡释放速率变化 D图乙曲线 a 表示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规律 3研究者观察到某一雄性哺乳动物(2n=24)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期
3、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特殊的联会现象,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射体”,图中的字母为染色体区段的标号,数字为染色体的标号。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射体”的 4 条染色体随机的两两分离,并且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该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 10 个四分体 B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 s-s、w-w、t-t、v-v 均为同源区段,所以发生联会 C若不考虑致死,从染色体的组合(-组合)来看,该动物能产生 6 种精子 D由于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推测该动物产生的精子有 1/4 会致死 4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 a
4、、c 两点,c 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 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B被损伤部位 c 点的膜外电位可能为零电位 C兴奋传到 b 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5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 B脂质和糖原都是由 C、H、O 构成的 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6以下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及解释正确的是()A硝酸钾溶液处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现质壁分离,说明是死细胞 B
5、健那绿处理人体蛔虫的体细胞,显微镜下没有发现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说明是死细胞 C显微镜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在细胞质中运动,并随着光线强弱而改变受光面,说明是活细胞 D适宜光照等条件下,装有某植物的透明密闭小室内气压没有变化,说明植物已经死亡 7据细胞报告最近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将小鼠的颗粒细胞(卵泡中卵母细胞周围的细胞)转化为 GV 卵母细胞,进而恢复减数分裂并顺利培育出健康后代(如下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BX 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C过程中受精的实质是雌雄原核融合 D过程选择原肠胚进行胚胎移植 8(10 分)生物钟是指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哺乳动
6、物的生物钟包括脑部的中枢生物钟和周围器官中的外周生物钟。实验发现,分别敲除两组正常小鼠肝脏和胰腺中的外周生物钟基因,小鼠分别表现出低血糖和糖尿病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中枢生物钟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B肝脏和胰腺细胞中不存在中枢生物钟基因 C低血糖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肝糖原分解受阻 D敲除胰腺中的外周生物钟基因可能影响了胰岛素的分泌 二、非选择题 9(10 分)果蝇的眼色由 A、a 和 D、d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A 基因控制色素的产生,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睛呈白色;D 基因使色素呈紫色,但它处于隐性时眼色为红色。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纯系果蝇杂交,结果如下:(1)等位基因
7、A、a 位于_染色体上,等位基因 D、d 位于_染色体上。(2)若将 F2中的红眼果蝇进行随机交配,则 F3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若实验前亲本中的一只白眼雄果蝇不小心受到 X 射线的辐射,继续将其与多只亲本红眼雌果蝇杂交,得到 F1全为红眼果蝇,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的原因有(不考虑变异致死问题):_;_。在不再进行杂交实验的基础上,可以通过_的方法判断具体是上述哪种原因。10(14 分)下图 1 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时期示意图,图 2、图 3 为某动物(2n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图 4 为以上两种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的比值(用 H 表示)的变化曲线
8、,其中 F 点代表分裂结束点。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 1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期,其中囊泡来自_(填细胞器名称),囊泡与形成新细胞的_有关。(2)图 2 细胞的名称为_,图 3 细胞中含有_对同源染色体。(3)图 4 曲线中 DE 发生的变化是_,E 点时细胞中含有_个染色体组。若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 H 的变化,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段。11(14 分)人类胰岛素基因位于第 11 号染色体上,长度 8416bp,包含 3 个外显子和 2 个内含子,人类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已知。回答相关问题:(1)上图是利用 PCR 技术获取人胰岛素基因的方法,除了此方法外,还可以利用的方法是_
9、。(2)利用 PCR 技术获取人胰岛素基因,在缓冲液中除了要添加模板和引物外,还需要添加的物质有_。(3)经过_轮循环可以得到所需的目的基因,一个 DNA 分子经过 5 轮循环,需要引物 A_个,从 PCR 的过程和 DNA 分子的特点,试着写出设计引物需要注意的问题_、_(答出 2 点即可)。(4)利用 SDS-凝胶电泳分离不同 DNA 分子,迁移速度取决于_。(5)利用图示方法获取的目的基因,直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导入大肠杆菌,(选能或不能)_表达出人胰岛素,理由是_。12蓝莓营养价值高,为开发耐盐品种的蓝莓,以利于沿海地区栽种,进行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1)为了获得耐盐基因,可以从已知
10、耐盐的植物中获取耐盐基因,也可以根据耐盐碱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推测_序列出发,找到控制合成该蛋白基因的_,再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目的基因,然后用_技术扩增目的基因。(2)要确认耐盐基因在蓝莓植株中是否正确表达,可以检测_。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用_方法从个体水平检测植株的_是否得到提高。(3)假设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盐植株自交,子代中耐盐与不耐盐株系的数量比例为 15:1,则可以推测有几个耐盐基因整合到了染色体上,请用图表示。(耐盐基因用 A 表示)_ 2023 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1、D【答案解析】据图分
11、析,图中 II-4、II-5 患甲病,但是生出了正常的女儿,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I-4、II-5 不患乙病,但是生出了有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 I-2 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甲病),但是生出了有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题目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A 错误;B、II-3 两病兼患,假设致病基因分别是 A、b,则其基因型为 AaXbY,因此其体细胞内最多含有 4 个致病基因,B 错误;C、III-1 基因型为 AaXBY,由于人群中乙病基因频率为 1/10,则正常女性是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
12、(21/109/10)(21/109/10+9/109/10)=2/11,因此 III-1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下患病小孩的概率=1-正常=1-1/2(1-2/111/4)=23/44,C 错误;D、III-7 基因型为 1/2aaXBXB或 1/2aaXBXb,甲病男性基因型为 AAXBY 或 AaXBY,由于人群中甲病基因频率为 1/15,则甲病患者是杂合子的概率=(21/1514/15)(21/1514/15+1/151/15)=28/29,因此 III-7 与一甲病男性结婚,后代正常的概率=(28/291/2)(1-1/21/4)=49/116,D 正确。故选 D。2、C【答案解析】1.
13、甲装置若有酒精生成的话,也应该在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中,不在中。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试管的设置是为了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3.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因素,导致酵母菌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号试管内玻璃管口的气泡释放速率先增加后下降。【题目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酒精不存在于号试管中,酒精应该在应该在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中,A 错误;B、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试管的设置是为了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B错误;C、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因素,导致酵母菌的数
14、量先增加后减少,号试管内玻璃管口的气泡释放速率先增加后下降,曲线 b 符合该变化,C 正确;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因素,导致酵母菌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曲线 a 不符合该变化,D 错误。故选 C。3、D【答案解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分析图示可知,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了同源区段,进行了联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题目详解】A、细胞中有 24 条染色体,MI 前期正常
15、情况可以形成 12 个四分体,而一个四射体涉及 4 条染色体,故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该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 10 个四分体,A 正确;B、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 s-s、w-w、t-t、v-v 均为同源区段,所以发生联会,B 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射体的四条染色体随机两两分离,共有 6 种分离方式,故若不考虑致死,从染色体的组合(、)来看,该动物能产生 6 种精子,C 正确;D、通过 C 可知,总共有六种精子,其中,、都会致死,所以有 2/3 会致死,D 错误。故选 D。4、C【答案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永春县 一中 2023 学年 高考 生物 试卷 解析 3570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