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课程考核要求13625.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结构课程考核要求1362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课程考核要求13625.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可修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专科)建筑结构课程考核要求 一、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开放教育试点的学生。2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总成绩为 100分,及格为 60 分。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 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80%。形成性考核以按时完成 形成性考核册 及网课形考作业为主。形成性考核册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编写;网课形考作业由任课老师布置(具体容详见课程网页“形考作业”一栏)。任课老师按完成的质量评分,每次形成性考核以百分计。学员形成性考核完成情况由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分阶段检查。
2、形成性考核册 提交的最后截止日期是:教学周第十六周(6 月 21 日之前),超过期限未提交形成性考核作业,则不能取得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网课形考作业在每次网络课堂提交。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3命题依据 本考核说明是依据是 2005 年 5 月审定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为罗尧治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的建筑结构教材。本考核说明及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是课程命题的依据。4考试要求-.-.可修编.本课程考试重点是考核学员对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构造作法和结构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本考核说明对各章容规定
3、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试按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学生应达到的考核标准。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了解的容,要求对它们的概念,理论及计算方法有基本的认识。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理解的容,要求对它们的涵、原理及应用条件有一定的认识,能运用这一部分容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说明。掌握是最高层次的要求。凡是需要掌握的容,要求对它们重点学习,熟练应用,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5命题原则(1)命题围:在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所规定的容和要求围命题,不得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围。(2)试题的组成与覆盖面:命题应基本覆盖教材容,同时要突出重点。试题的题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其难易度分为容
4、易、中等和较难三个层次,它们的组成比例约为 30:50:20。(3)试题中各种能力层次的试题题量比例为:了解10%,理解 2030%,掌握6070%。(4)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课程特点与成人的认知规律,选择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容、题型;使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成相辅相成的关系。6试题类型和结构(1)形成性考核:试题类型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2)终结性考核:试题类型分为两类:第一类判断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占 70%;-.-.可修编.第二类计算题,占 30%。7终结性考核的要求(1)终结性考核为闭卷考试。(2)答题时间:终结性考核时间为 90 分钟。(3)其它:学
5、员考核时可带钢笔,铅笔,尺子,橡皮和计算器。二、课程考核的容和要求(注:“”标注只在形成性考核中考核的容)0 绪论 不在考核围之。1 钢筋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钢筋与混凝土两大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掌握程度:重点是两大材料的强度的应用及各自的应力应变曲线。检验学生对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的了解,要求学生了解粘结强度的来源。考核知识点:.钢筋的品种、级别。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钢筋的强度、变形和弹性模量。钢筋的冷加工。2.混凝土的强度:强度等级,抗压强度(立方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及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混凝土的变形: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6、,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收缩和徐变。-.-.可修编.3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原理。考核要求:1理解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应力应变曲线的特性,掌握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了解其相应的应变值,了解屈强比的含义,了解常用的钢筋强度等级。2掌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与强度等级的概念,掌握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的相对大小关系,理解混凝土的破坏机理是由于裂缝的发展,因此限制裂缝的发展就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了解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了解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性质及其对混凝土结构构件性能的影响。3了解粘结强度的三大来源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光面钢筋和带肋钢筋粘结强度的主要来源。2 结构设计方法
7、 考核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的了解,检验学生对实用设计表达式的应用情况。考核知识点:作用,恒载,活载,荷载效应,结构抗力及其随机性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失效概率、可靠度、可靠指标、安全等级。分项系数,结构重要性系数。荷载效应设计值,标准效应组合,准永久组合。考核要求:-.-.可修编.1了解结构上的作用的含义,了解荷载的分类,恒载、活载的概念,了解结构效应、结构抗力的含义及其随机的原因。2掌握结构的功能要求,理解两种极限状态的含义,能判断何种破坏属于超出了何种极限状态。掌握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可靠的概率称为可靠度。了解失效概率及可靠
8、指标等基本概念,理解荷载及材料强度的标准值、设计值及分项系数的意义,掌握恒载、活载的分项系数取值依据,掌握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取值。3掌握两种极限状态实用表达式的应用。3 受弯构件 考核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受弯构件截面设计和截面复核的掌握程度:以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为重点,以一般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为重点,检验学生对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理论、计算步骤、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梁的构造要求、受弯构件裂缝验算和挠度验算的了解程度。考核知识点:混凝土构件的分类和适用。2纯弯构件的试验研究。3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形截面的正截面截面设计。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
9、、形截面的正截面承载力的复核。4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和构造要求 5受弯构件的裂缝及变形验算简介。-.-.可修编.考核要求:1了解混凝土构件的分类:受弯、受剪、受压、受拉和受扭,理解构件属于哪类受力构件。2掌握适筋梁从加荷开始到破坏的三个受力阶段,了解各阶段截面应变和应力的分布,掌握适筋梁的破坏特征,掌握随着配筋率的变化,破坏形式的变化,及其对应的破坏特征。3理解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及其意义。了解等效矩形应力图形所作的假定,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两个条件。掌握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截面设计,熟练掌握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复
10、核。掌握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基本条件、计算和承载力复核;掌握 T 形截面的分类,配筋计算方法、适用条件。掌握梁的构造要求。4了解无腹筋梁的破坏形态的变化、影响抗剪能力的因素。了解腹筋的作用,理解其对破坏形态的影响,理解三种破坏形式分别通过何种途径来防止。掌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能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设计和复核,了解充分利用点、理论断点的概念。了解钢筋的截断和弯起要求,5了解受弯构件的变形特点及刚度的概念,了解最小刚度原则,了解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宽度的验算方法;掌握减少构件变形和裂缝宽度的措施。4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考核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核
11、,旨在检验学生对受压构件(轴压、偏压构件)截面设计和截面-.-.可修编.复核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轴压构件的截面复核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核对称配筋大偏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和复核,检验学生对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考核知识点:1轴心受压构件 2偏心受压构件的两种破坏形态及形成条件,大、小偏心受压的界限。3矩形截面不对称配筋、复核;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复核。4构造要求,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考核要求:1理解轴心受压构件受力全过程及其破坏特征。掌握钢筋抗压强度的取值原则,理解构件长细比对轴压构件的承载力影响系数,即稳定系数的含义,掌握轴压构件承载力计算。2了解偏心受压构件的分类、破坏特点,会进行附加偏心距、初始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结构 课程 考核 要求 1362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