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高中生物实验解题技巧(解析版)45144.pdf
《专题12高中生物实验解题技巧(解析版)4514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2高中生物实验解题技巧(解析版)45144.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专题 12 高中生物实验解题技巧 1.考纲要求(1)能独立完成所列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2.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1)明确实验目的;(2)分析实验原理;(3)选择材料用具;(4)设计实验步骤;(5)预测实验结果;(6)观察收集数据;(7)分析推理得出结论。3.
2、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 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2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 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
3、起干扰作用。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对三组实验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反应变量,或称因变量,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或结论。而其 他对反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强调: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2、对照性原则 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
4、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条件对照 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或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这种对照方法是指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作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例,“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
5、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自身对照 3 自身对照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如“植物激素与向光性向重力性实验”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
6、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3、等量原则 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具体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 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 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 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4、科学性原则 考点一、
7、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例 1、(2018 全国卷,29)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 A、B 两组后进行处理,A 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B 组的处理是_。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 4 同的适宜 条件下饲养。_。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 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 A 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B组的 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激素和_激素。【答案】(1)手术但不切除垂体切除垂体 切除垂体 每隔一定时间,测
8、定并记录两组 大鼠的体重 (2)生长 促甲状腺 例 2、(2017新课标卷.30)(9 分)将室温(25)饲养的某种体温为 37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 环境中 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 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汗液分泌会_,从而起到 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 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
9、得发抖,耗氧量会_,分 解代谢会_。【答案】(1)舒张 增加(2)增加 (3)排除 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 41 引起的 (4)增加 增强 考点二、实验目的或研究课题关键是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 5 例 1、(10 海南)(8 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 3 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 A、B、C 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下图所示),其中A 不密封,B、C 密封;B 内培养皿中盛有 Ba(OH)2 溶液,A、C 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的体积 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回答问题:(1)根据上述实
10、验设计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_ _。(2)从理论上讲,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 中的幼苗生长量比 C 中的_(大、小),原因是_;A 中的幼苗生长量比 C 中的_(大、小),原因是 _。【答案】:(1)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或生长量)的影响(2)小 缺二氧化碳,影响 暗反应的进行 大 二氧化碳较为充足 考点三、实验原理和实验思路 例 1、(08 海南)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具 2 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 赤霉素溶液、喷壶等。(1)实验步骤:将上述
11、大豆幼苗平均分成 A、B 两组,A 组为对照组,B 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 养液中培养。用喷壶分别将_和_喷洒在、两组 幼苗上。6 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_(2)预测实验结果:_。(3)上述试验中,如果 A、B 两组各选用 1 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 什么?(4)该实验原理 是:_。【答案】:(13 分)(1);蒸馏水(2)赤霉素溶液;高度 (2)A 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 B 组(实验组)植株平均高度 (3)有影响。因为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少),代表性差 (4)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
12、增高的作用。考点四、实验评价及纠错 例 1、(12 大纲卷)(8 分)某同学为了探究 pH 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在 A、B、C、D、E5 支使观众分别加入 pH5.0、6.0、7.0、8.0、9.0 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 1%的淀粉液 1ml。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 1ml,摇匀。将 5 支试管放入 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 2ml,摇匀。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 pH。上述实验步骤中有 2 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
13、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7(1)(2)【答案】更正:将 5 支试管放入 37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理由:唾液淀 粉酶的最适温度为 37,在 70时,由于高温使酶失去活性,干扰了 PH 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 的影响。更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 2mL,摇匀,将这些试管放出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 2min(分)左右。理由:斐林试剂应在沸水浴中参与反应。考点五、设计完整的实验过程 例 1、(12 分)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由于是以耗氧量和活动量为指标,则可判断其 生理作用应与新陈代谢及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
14、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 ,预测实验结果 ,并作出分析 。(1)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 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 和仪器操作不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2)方法与步骤:(3)结果预测与分析:【答案】(2)方法与步骤:将两组雄性成年大白鼠分别标号为甲组和乙组,并分别用给出 的仪器,测定与记录耗氧量和活动量实验对象的分组编号,并通过处理前的测量排除实验组 和对照组本身的差异对实验产生的干扰和影响 每天用灌胃器给予甲组鼠灌胃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予乙组鼠灌胃等量的蒸馏
15、水,饲养一定时 间。-实验变量的处理及无关变量的控制 8 测定与记录甲、乙组鼠耗氧量和活动量-测量并记录观测指标 (3)结果预测与分析:未给甲状腺激素时,甲、乙组鼠耗氧量和活动量相近。-排除了实验组 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存在的差异 给甲组鼠甲状腺激素后,其耗氧量和活动量均大于乙组鼠。结果表明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 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动物的耗氧量和活动量增 加。-分析主要是建立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与观测指标(耗氧量与活动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验设计的具体办法(1)首先确定实验目的,并对其去粗取精,提炼要点,确定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2)运用所学知识,找
16、准实验原理,并要做到对原理理解透彻-是实验设计的依据,理解实验原理对实验设计的重要作用,每一个生物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装置的确定、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的安排都不是随意的、盲目的,而是有其实验原理作为依据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预期也是依据实验原理而作出的。(3)根据实验原理,对照实验目的,通过初步分析,在头脑中搜寻教材上或曾做过的实验模型,初步形成大致方案,实验设计大多与单因子变量和对照实验有关。(4)结合实验所给的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简便性原则),开始草拟具体步骤方案,设计具体步骤后,要顺藤摸瓜,通过实验结果(现象)的判断,分析综合得出实验结论。(5)回归检验。挑战真题:1.(2019 全国
17、理综,11 分)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 9 的产量。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 ,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 ,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 。(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 NH+4和 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 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答案】.(1)蛋白质(1 分)核酸(1 分)叶绿素(2 分)(2)(2)实验思路:配制营养液(以
18、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 NH+4和 NO-3剩余量(3 分)。预期结果和结论:若营养液中 NO-3剩余量小于 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 NO-3(2 分);若营养液中 NH+4剩余量小于 NO-3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2 分)。【解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等知识,依托实验方案设计,综合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注重考查实验探究中考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1)植物细胞内的含氮有机物有蛋白质、磷脂、ATP、核酸等,其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为蛋白质,在细胞核中合成的是 DNA 和RNA,植物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
19、含氮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2)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作物甲对硝酸铵中的 NH+4和 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因变量是作物甲对二者的吸收量,因此可将生理状态相同的若干作物甲培养在适宜浓度的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的营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并测定实验后营养液中的 NH+4和 NO-3的浓度,最后进行比较,如果实验后营养液中的 NH+4的浓度低于 NO-3,可说明作物甲对硝酸铵中的 NH+4的吸收具有偏好性;反之,则说明作物甲对硝酸铵中的 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回归教材】据人教版教材必修一 P35“思考与讨论”配图可知:叶绿素是含氮的光合色素。【核心素养】本题以验证农作物对硝酸铵中的 NH
20、+4和 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为素材进行实验设计,树立合理施用氮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措施之一的生命观念,同时传达劳动实践需要科学指导的理念,有助于增强考生的科学意识和社会责任,引导考生关注农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促使考生将科学劳动的观念内化于心。10 2.(2019 江苏,8 分)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
21、提取液中,分别加入 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 (填序号)。试管 滴管 量筒 酒精灯 显微镜(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 ,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图所示),40 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请继续以下分析:设置试管 1 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 。试管 2 中应加入的 X 是 的提取液。预测试管 3 中
22、的颜色变化是 。若试管 4 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每空 1 分)(1)双缩脲 (2)碘液 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3)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 发芽前玉米 蓝色砖红色 淀粉酶已失活 11【解析】本题以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为载体,主要考查了蛋白质、淀粉和还原糖的检测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考查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1)常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存在,紫色深浅的变化可代表蛋白质(肽类)含量的变化。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时,先向含有组织样液的试管内加入双缩脲试剂 A 液 1
23、mL,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 B 液 34 滴,因此要用到试管、滴管和量筒,不需要酒精灯加热,也不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2)淀粉遇碘变蓝色,常用碘液检测生物组织中淀粉的存在。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说明玉米萌发过程中会不断消耗胚乳中储存的淀粉,使胚乳中的淀粉逐渐减少。(3)在验证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的实验设计中,要严格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设置 1 号试管的主要目的是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试管 2 中应加入发芽前玉米提取液。试管 3与试管 4 对照,预期二者的颜色变化都是蓝色砖红色,说明发芽玉米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并催化淀粉水解成还原性糖;如果试管
24、4 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最可能的原因是淀粉酶失活。3.(2019 全国理综,12 分)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 。(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 ABA 引起的。请以该种植物的 ABA 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 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答案】.(除标明外,每空
25、 1 分)(1)增强 (2)降低 气孔开度减小使供应给光合作用所需的 CO2减少(2 分)(3)取 ABA 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3 分)将上述干旱处理的 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 ABA 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 ABA 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5 12 分)【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渗透吸水、光合作用和植物激素调节等内容。(1)经干旱处理后,植物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增大,植物的吸水能力增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12 高中生物 实验 解题 技巧 解析 4514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