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36972.pdf
《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3697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36972.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作为新型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去听课或者参加某些教研活动时,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整个课堂熙熙攘攘,热闹非常,各个小组在热烈地讨论问题,有的时候甚至会见到一节 40分钟的找规律的数学课,老师就组织了 5 次小组合作学习,整节课基本上都是在小组活动中度过。其实这种现象在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理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我个人认为应注重从三方面着手:一、基础环节: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的研究结果表明,小组的组成对合作学习的效果影响较
2、大。我们应该尽量找出有效的分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1.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甚至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 6 至 8 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2.分工到位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让不同的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决议并编写小组报告;检查员,负责保证小组所有成员都能清楚地说出小组得出的结论或答案;纠错员,负责纠正小组成员在解释或总结中的任何错误;总结报告员,负责重述小组的主要结论和答案;联络员,负
3、责小组与教师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和协调。这样,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共同实现小组目标。3.改革学生座位形式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改革面对背的观众式座位排列,很多班级一般是采用前面的同学转身面对后面的同学这样的座位形式,但是这样不便于全部学生面对老师,所以最好是采用“矩形式”或“马蹄式”的座位形式。这样,学生面对的除了老师,还有同学,方便师生、生生交流与协作。二、中心环节:在课堂中开展实在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一节课不长,只有 40 分钟,对于数学来说更不够用,如何合理地运用这 40 分钟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新的数学知识,让他们能充分地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呢?我觉得利用好小组合作
4、活动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1.抓住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需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为了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并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我认为以下几种情况下适合使用。(1)在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适合组织合作。(2)在重点、难点处或重、难点得不到突破时适合引导合作。(3)在实验探究规律时适合组织合作。数学不同于其他的科目,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能发现其奥妙,如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别定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数学 课堂 如何 有效地 开展 小组 合作 学习 3697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