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3689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3689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36899.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1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 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年代进化来的 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人类和黑猩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血肉相连,血脉相通”是用来形容母子关系的赞美之词,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是由母体提供的他们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A胎盘 B子宫 C输卵管 D与子宫相连的血管 3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使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四种食物
2、中含能量最多的是()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g)2 2 2 2 水(ml)50 50 50 50 温度上升()52.5 35.8 64.5 21.2 A花生仁 B黄豆 C核桃仁 D大米 4下表列出了甲、乙、丙、丁四种食物(各 100 克)中的部分成分。据表分析,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食物 糖类(克)脂肪(克)蛋白质(克)维生素 A(毫克)维生素 C(毫克)维生素 D(毫克)甲 50 7 13 40 0 0 乙 45 3 10 0 5 45 丙 18 3 6 3 230 0 丁 5 45 8 10 1 6 A夜盲症患者宜多食用甲 B儿童佝偻病患者宜多食用乙 C坏血病患者宜多食
3、用丙 D青少年正在长身体的阶段,宜多食用丁 5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份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判断: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A口腔 B食道 C小肠 D大肠 6下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 37温水中 10 分钟后各加入唾液加入清水了加入唾液滴入 2 滴碘液,以下说法对的的是()A3 支试管均变为蓝色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B3 支试管均不变为蓝色馒头碎屑 I 馒头碎屑、馒头块 C号试管不变蓝色,号试管变蓝色,号试管变浅蓝色 D号试管和号试管不变蓝色,号试管变蓝色 7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这粒西瓜籽的“旅行路线”?A口腔咽
4、食通胃大肠小肠肛门 B口腔咽胃食道大肠小肠肛门 C口腔咽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8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D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9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A1 模拟的结构对到达 2 的气体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B3 模拟的是膈肌,图 A 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减小 C图 A 中表示呼气,此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 D图 B 中表示吸气,此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 10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选项有()声带
5、 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 会厌软骨 鼻毛嗅细胞 A B C D 11哮喘是由下列哪部分被感染而引起的()A支气管 B肺 C咽 D喉 12在一次车祸中有四名伤员需要紧急输血,他们的血型分别是 A、B、AB、O 型,下列可以用于给这四名伤员少量输血的血型是()AA 型 BB 型 CAB 型 DO 型 13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 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若乙位于小肠,血液流经乙后营养物质含量下降 B图中体循环为:左心室4毛细血管乙3右心房 C空气中的 PM2.5 等有毒物质易通过肺部毛细血管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6、D血管 2、4 都是动脉,所以其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14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图甲中只能通过 a 调节亮度 B图乙中的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丙中的 b 为毛细血管 D图丙中为使 b 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 15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下图是小明检查时的化验单和血涂片,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3.81012 个/L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6.8109个/L (4.010)109个/L Hb
7、(血红蛋白)85g/L (120160)g/L PLT(血小板)210109个/L (1003 00)109个/L A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血液由上图中的组成 C上图中的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D上图中的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16如图为人体肾脏的部分血管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 a 为入球小动脉,则在 b 处进行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B若 a 为出球小动脉,则在 b 处进行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若 b 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 a、c 内都为动脉血 D若 b 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 a 为出球小动脉,
8、c 内为含尿素较多的静脉血 17泌尿系统的组成是()A肾单位、肾脏、输尿管、尿道 B肾脏、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肾动脉、肾静脉、肾脏、肾单位 18如果尿液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肾脏内部形成沉淀,就有可能形成肾结石(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B能形成肾结石的物质在处比处浓度高 C结石的形成与肾小管的过滤作用有关 D较小的肾结石可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19下面是人体四种生理过程的流程表达式,其中错误的是 A人在平静时吸气: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气压肺内气压气体入肺 B人体的肺循环路线:右心室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左心房
9、C尿素排出体外经历的结构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 D受精卵在人体内生长发育经历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 20学习完生物圈中的人后,林峰同学做了如下生物知识点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A近视眼的病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 B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C听小骨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 D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21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应用小锤敲击 5 所示的部位 B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54321 C膝跳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D膝跳反射的完成,需要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参与 22如图是神经
10、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神经元可以完成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B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C图中是轴突,能将信息传递出去 D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23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是 A耳蜗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半规管 24下表中的选项,不能用如图表示的是()1 2 3 A 血液 血细胞 血小板 B 消化系统 消化道 胃 C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管 D 内分泌腺 性腺 卵巢 AA BB CC DD 25修建青藏铁路时,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11、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A B C D 26人体的肝脏位于右上腹,呈红褐色,质地柔软,在消化、解毒、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关注肝脏的健康。(1)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可以分泌_(消化液的名称),对脂肪起乳化作用。(2)近年来,我国由酒精所致肝损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性肝炎后导致肝损伤的第二大病因。为研究酒精对肝脏的损伤情况,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取 100 只健康状况一致的同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编号 A 和 B。.A 组小鼠每天灌胃 2 次 54 度白酒,第 1-3 周按 8mL/kg 灌胃,第 4-7 周按 10mL/kg 灌胃,第 8
12、-16 周按 12 mL/kg 灌胃,同时以 10%的白酒为唯一“饮用水”。B 组小鼠每天灌胃 2次等量蒸馏水,饮用水为自来水。.在第 4、8、12、16 周随机取样观察小鼠肝脏以及肝细胞的形态、结构,检测小鼠血清中反映肝功能的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实验中 B 组起_作用。对肝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需要借助_。通过观察发现,实验早期肝细胞以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细胞中出现脂滴)为主,而实验末期肝细胞出现肿胀,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该结果说明随着饮酒时间的延长和饮酒浓度的增高,酒精对肝脏的损伤程度_。酒精对小鼠血清中 ALT 和 AST 的影响结果如下图。由图可
13、知,酒精处理后,小鼠血清中_的含量增多更加明显。ALT 和 AST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肝细胞的_结构受到损伤后,通透性增加,会导致二者释放进入血液,因此可作为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的指标。27下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和肺的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呼吸时,空气进入人体的顺序是鼻、2_、3_、4_、5_,这五个器官组成呼吸道,呼吸道使吸入的气体变得_,减少对6_的刺激。(2)人体组织细胞时刻进行_ 作用,消耗氧气,分解_,释放能量,同时产生_气体。(3)如下图所示,在人体肺内,从外界吸入的氧气通过_壁和其外的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这两层壁均由_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液则变成含氧丰富的_血。
14、(4)人在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_,胸廓的容积扩大,肺内气压_(小于/大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5)PM2.5 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它会随雾霾随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危害人体健康,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你应该做些什么?_。28如图甲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心脏主要由_组织构成,有一道厚厚的肌肉壁将心脏分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2)心脏分为四个腔,据图甲回答问题。其中与 B 相连的血管是 _,与 C 相连的血管是 _。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特殊结构是_,它能保证血液只能从_流向_。(3)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图中表示血管,请回答以下问题。a.乙图中流动脉血的血
15、管包括_(用序号表示)。b.血液流经时,由_血变为_血。(4)若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肺炎,则药物通过心脏各腔的途径依次是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9下面左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 毫升),图为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甲、乙表示过程,15 表示结构)。据图、表回答问题:物质 样本 A 样本 B 样本 C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9 0.9 1.1 蛋白质 微量 7.5 0 尿素 0.03 0.03 1.8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样品 A_,它位于图中的 _中。(2)据图分析,肾单位由_组成。(填图中序号)(3)若图中的 5 发生病变
16、,流出 3 内的液体比正常人多出的成分有_。(4)冬季,某些同学为了少上厕所就少喝水,这种做法_(填“对”或“不对”),理由是_。30乒乓球被称作是我们的“国球”,运动健身效果好,也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结合此项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乒乓球运动员能精准的接球,是因为乒乓球能在运动员眼球内的_上成像,经_将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_中枢,形成视觉。(2)乒乓球运动员在赛场上以精湛的技术演绎搓、托、拉、吊等接球法,时刻维持身体的平衡。这主要体现了(_)的功能。A大脑 B小脑 C脑干(3)乒乓球运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为练习乒乓球不仅能锻炼身体,同时也能提高人的反应能力。运动员在迎接不同角度的
17、球时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也能够根据裁判员的哨声与手势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是人特有的一种_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_神经中枢传出神经_等 5 部分。(4)乒乓球运动的竞技性与观赏性都很强,是旋转与速度的完美结合。要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不仅需要_系统的调节支配,也需要_和_(至少写出 2 个)等系统的参与,可见人体是个统一的整体。1C 解析:C【分析】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人类和黑猩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详解】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它们是与人类血缘最近的动物,黑猩
18、猩和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是除人类之外智力水平最高的动物。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 96%以上,可以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有共同的祖先,但无法证明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来的以及人类是黑猩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分支等观点,也无法说明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也跟人类和黑猩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的说法无关,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从基因水平上分析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2A 解析:A【详解】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继续发育成胚胎,8 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将代
19、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各种养料和氧气:母体胎盘脐带胎儿;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胎儿脐带胎盘母体。胎盘是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3C 解析:C【分析】(1)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2)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能量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相同质量的种子,水温升高的越多,其还有的能量越多。【详解】同样的水(50 毫升),温度上升()越高,表明含能量越多;而温度上升最高的是核桃仁 3(),因此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
20、量最多的是核桃仁,C 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4D 解析:D【解析】食物甲中含有的维生素 A 最丰富,有利于防治夜盲症,A 正确;佝偻病患者应多吃含钙和维生素 D 丰富的食物,维生素 D 促进对钙的吸收,佝偻病患者应多吃食物乙生物,B 正确;食物丙中含有的维生素 C 最丰富,有利于防治坏血病,C 正确;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食物甲含蛋白质较多,因此食物甲更有助于青少年的身体成长,D 错误。5A 解析: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三种物质的消化过程,
21、结合消化示意图进行解答。【详解】口腔中有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消化蛋白质,转化成多肽,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可以消化多种食物,如脂肪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口腔处,只有淀粉的量减少了,说明口腔能消化淀粉。故选 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三种大分子物质的消化。6C 解析:C【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
22、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详解】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浅蓝。所以滴加碘液后,号试管内液体不变蓝色,号试管变蓝色,号试管变浅蓝色,故选项 C 正确。故选 C。7D 解析:D【分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23、。【详解】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选 D。【点睛】理解掌握消化道的组成。8D 解析:D【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如图所示:【详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在此处,由于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
24、液里,与此相适应,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故选 D。【点睛】该题考查了肺泡适于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9B 解析:B【分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中 1
25、 模拟的是气管,2 模拟的是肺,3 模拟的是膈肌。【详解】A1 模拟的是气管,能使到达 2 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A 正确。B3 模拟的是膈肌,图 A 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出肺,表示呼气,B 错误。CA 图中膈肌顶部上升,膈肌舒张,肺回缩,表示呼气,C 正确。DB 图中膈肌顶部下降,膈肌收缩,肺扩张,表示吸气,D 正确。故选 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10C 解析:C【分析】呼吸系统包括肺和呼吸道,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不但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对空气还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减少了对肺的刺激。【详解】声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生物 下册 期中 测试 答案 3689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