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含解析)完整36856.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含解析)完整3685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含解析)完整36856.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含解析)完整 1与 63101 的计算结果不相等的式子是()。A631001 B63(1001)C6310063 D71019 答案:A 解析:A【解析】【分析】计算 63101 时,可将 101 写成 1001,然后运用整数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选择。也可将 63 写成 79,然后运用整数乘法交换律的特点进行选择。【详解】6310163(1001)631006316310063;631017910171019 故答案为:A【点睛】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A B C D 答案:D 解析:D【解析】【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画出选项对称轴选择即可。【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辨别,可以用画对称轴法判断。3下列每组中的 3 条线段能围成等腰三角形的是()。A8cm、4cm、4cm B9cm、5cm、6cm C7cm、3cm、3cm D7cm、4cm、4cm 答案:D 解析:D【解析】【分析】三角形 3 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
3、差小于第三边,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此题依此计算并选择即可。【详解】A4 厘米4 厘米8 厘米,8 厘米8 厘米,因此不满足;B5 厘米6 厘米11 厘米,11 厘米9 厘米,9 厘米5 厘米4 厘米,4 厘米6 厘米,但 9 厘米6 厘米5 厘米,因此不满足;C3 厘米3 厘米6 厘米,6 厘米7 厘米,因此不满足;D4 厘米4 厘米8 厘米,8 厘米7 厘米,7 厘米4 厘米3 厘米,3 厘米4 厘米,4 厘米4 厘米,因此满足;故答案为:D【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以及等腰三角形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图从上面看到的样子是()。A B C 答案:A 解析:A【解析】【分
4、析】观察物体要仔细,先确定观察角度,再画出看到的图形和所给答案对比,找到正确答案。【详解】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5下面说法对的的是()。A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十分位 B十分位计数单位是 0.01 C0.26 和 0.260 的计数单位不同,但大小相同 答案:C 解析:C【解析】【分析】结合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详解】A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因此说法错误;B十分位计数单位是 0.1,因此说法错误;C 根
5、据小数的性质可知:0.260.260,0.26 的计数单位是 0.01,0.260 的计数单位是0.001;因此 0.26 和 0.260 的计数单位不同,但大小相同。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了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以及小数的性质,要熟练掌握。60.6 中的“6”表示 6 个()。A千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十分之一 答案:C 解析:C【解析】【分析】0.6 中的“6”在十分位上,表示 6 个十分之一。【详解】0.6 中的“6”表示 6 个十分之一。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察了小数的意义,注意区分数位和计数单位。7两个数的和是 10.4,一个加数减少 2.6,另一个加数增加 3.
6、2,那么现在的和是()。A11 B12 C13 答案:A 解析:A【解析】【分析】首先用 3.2 减去 2.6,求出现在的和比原来的和增加多少;然后用它加上这两个数原来的和,求出现在的和是多少即可。【详解】3.22.610.4 0.610.4 11 故答案为:A。【点睛】和的变化规律: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如果增加的多,则和增加,如果减少的多,则和减少了。再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8张老师带领四(1)班 45 名学生栽树,张老师栽了 5 棵,男生每人栽 3 棵,女生每人栽 2 棵,一共栽树 119 棵。四(1)班男生有()名。A16 B21 C24 D29 答案:C 解析:C【解
7、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学生一共栽树 1195114 棵。假设全是女生,则共栽树 452 棵。比 114棵少 114452 棵。每名女生比男生少栽树 32 棵。则男生共有(114452)(32)名。【详解】1195114(棵)(114452)(32)(11490)1 24(名)则四(1)班男生有 24 名。故答案为:C。【点精】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得出结论。9关于“平均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B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 C一组不同数据的平均数一定会比最小的那个数大 D不能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答案:D 解析:D【解析
8、】【分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据,易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据此解答即可。【详解】A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说法对的,不符合题意。B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说法对的,不符合题意。C一组不同数据的平均数一定会比最小的那个数大,说法对的,不符合题意。D不能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说法错误,求平均数是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求平均数的方法的理解与运用。10432 厘米()米 1 千克 50 克()千克 0.3 平方米()平方分米 5.09 吨()吨()千克 解
9、析:32 1.05 30 5 90【解析】【分析】432 厘米4321004.32 米 50 克5010000.05 千克,1 千克 50 克10.051.05 千克 0.3 平方米0.310030 平方分米 5.09 吨5 吨0.09 吨,0.09 吨0.09100090 千克【详解】432 厘米(4.32)米 1 千克 50 克(1.05)千克 0.3 平方米(30)平方分米 5.09 吨(5)吨(90)千克【点睛】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11 里面有 个 0.1,有 个 0.01,0.1 里面有 个 0.001 解析:10,
10、100,100【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 解:(1)10.1=10,1 里有 10 个 0.1;(2)10.01=100,1 里有 100 个 0.01;(3)0.10.001=100,0.1 里有 100 个 0.001 故答案为 10,100,10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 12对于这样的除法算式:1327,当余数是()时,被除数最大,这时被除数是()。解析:363【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根据除数和余数的关系:余数小于除数可得:数最大为 12 时,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即可解答。【详解】当余数最大为 12 时,被除数132712 35112 36
11、3【点睛】此题考查了除法的应用,关键是明确:余数除数。13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中国是世界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100 粒小麦的质量大约是 5 克。照这样推算,100000000 粒小麦的质量大约是()吨。解析:5【解析】【分析】先求出计数单位“百”与“亿”之间的进率是 1000000,所以 100000000 粒小麦的质量大约是5000000 克。因为:1 吨1000000 克,所以:5000000 克5 吨。【详解】1000000001005 10000005 5000000(克)5000000 克5 吨 所以,100000000 粒小麦的质量大约是 5 吨。【点睛】熟练掌握
12、各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商场开展促销活动,100 元买 3 个玻璃杯,买 6 个玻璃杯需要()元,500 元能买()个玻璃杯。解析:1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100 元买 3 个玻璃杯,但是 100 除以 3 不能整除,所以无法算出一个玻璃杯的价钱。又从题意得知需要买 6 个玻璃杯,6 是 3 的 2 倍,那么 6 个玻璃杯的价钱就是 3个玻璃杯价钱的 2 倍。500 元是 100 元的 5 倍,那么买的玻璃杯的数量就是 3 个玻璃杯的5 倍。【详解】632 2100200(元)买 6 个玻璃杯需要 200 元。5001005 5315(个)500 元能买 15 个
13、玻璃杯。故答案为:200;15。【点睛】当无法求出单个价格时,可以根据倍数关系进行解题,找到前后之间的数量关系式,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5一张三角形玻璃缺失了一块(如图),缺失的这个角等于()度;按边分这是一个()三角形。解析:等腰【解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因此用 180减去 90后,再减去 45即可,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分类即可。【详解】1809045 9045 45 4545,因此按边分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以及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应熟练掌握。16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 63 错写成了 36,结果得到的商是 18 还余 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四年级 下册 数学 期末 质量 检测 解析 完整 3685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