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36153.pdf
《人教版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3615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36153.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1科学家经过不断探索,直到 18 世纪才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 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C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与森林大量消失没有直接关系 D语言的产生使得人类之间可以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怀孕期间,即使生病,也不轻易服药,唯恐药物影响胎儿发育。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A胎盘 B子宫内膜 C胚盘 D输卵管 3油脂:取小麦籽粒用火烘烤干后,切下胚,放在纸上挤压,纸上出现透明的油迹。因此将花生种
2、子在白纸上挤压,可以看到纸上留下油迹,这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种子成分的验证实验。4一般地说,每百克蔬菜或水果中营养物质比肉、蛋、鱼多的一项是()A脂肪 B蛋自质 C维生素和无机盐 D糖类 5如图的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蛋白质、糖类、脂肪三种物质的含量及其在人体消化道中各部分消化的情况,请根据图回答:B 代表的是哪种物质的消化曲线?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6为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小组将甲、乙两支试管均置于 37的温水中,丙置于 100的沸水中,丁置于 0的冰箱里,均为 10 分钟后取出,各滴加等量的碘液,不会出现蓝色的现象是()A试管甲 B试管
3、乙 C试管丙 D试管丁 7下列有关消化系统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B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D所有的消化腺都分泌消化液 8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变化如下列哪一图所示()A B C D 9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 ab 表示人正在呼气,膈肌、肋间肌收缩 B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 bc 过程受到了影响 C图 cd 时,气体出肺,肺收缩,胸廓扩大 D图中,a、c 两点的气压高于大气压,b、d 低于大气压 10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组成及相关功能的叙
4、述中,错误的是()A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内的共同通道是咽 B肝脏能够分泌消化液,但是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 C食物经消化吸收后的残渣经肛门排出体外 D吸收是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过程 11边说笑边吃东西容易呛到,原因是()A气流冲击 B喉腔扩大 C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 D环状软骨扩大 12下列关于输血及血型的描述准确的是 A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 200-300 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B不同血型的人,绝对不能相互输血 C成年人体内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17%18%D人类只有 ABO 血型系统 13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A甲处血液鲜红,乙处血液暗红 B乙处血液将汇集到肺静脉
5、C乙处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右心房 D心脏与甲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14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最广的是,其次是,最少是 B管壁最厚的是,其次是,最薄 C内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D一般情况下,血管内有瓣膜,血管内无瓣膜 15研究人员比较了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鼢鼠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大鼠的红细胞,红细胞数量是平原大鼠的 1.19 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有利于红细胞运输氧气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有利于运输更多氧气 C鼢鼠红细胞数量较多,有利于适应高原低氧环境 D鼢鼠红细胞数量多,所以鼢鼠比大鼠的耗氧量高 16下表为取自如图
6、(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不同部位的液体成分说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成分 液体甲(克/100 毫升)液体乙(克/100 毫升)液体丙(克/100 毫升)蛋白质 7.2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40 尿素 0.03 0.03 1.80 A内的液体成分是静脉血 B液体乙是原尿,取自 C液体丙是尿液,取自 D重吸收过程是把全部的水、无机盐、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 17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尿素在甲处形成的 B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乙处滤过并形成尿液 D尿液中的大部分
7、水分,在丁处会被重吸收 18下列有关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心脏中有动脉瓣、静脉瓣和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以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19我们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食物,同时产生一些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有尿素、二氧化碳等 B代谢废物经肾脏、皮肤、肺等器官排出体外 C排出尿液有利于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尿液比原尿少是因为原尿中大量废物被重吸收 20下列对甲、乙、丙、丁四
8、幅曲线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或无机盐 B乙图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 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的情况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 C如丙图,若 A 为吸入气体,B 为呼出气体,则 X 可表示二氧化碳 D如丁图,若 A 为动脉,C 为静脉,则曲线 a 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2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 B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先感觉到烫,然后迅速缩手 C人体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 D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
9、触奶头会有吮吸动作,这是简单反射 22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 C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 D若 b 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23我们的脑由很多图所示的细胞构成。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叫神经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 B该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该细胞生有许多突起,数量多而短的叫轴突 D该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 24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B近视眼患者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到视网膜
10、前方 C内耳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D由远眺转为看书,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 25修建青藏铁路时,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A B C D 26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 (2)应将 2 只试管同时放到_的温水中,其目的是模拟人体的口腔温度,在此温度时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强 (3)5 到 10 分钟后取出 2 只试管,各滴加两滴碘液,摇匀,其中不变蓝的试管是号
11、,原因是_ 27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以及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表示_状态,此时膈肌_,膈的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2)乙图表示_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_。(3)丙图表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气体交换,交换后,_血就变为含氧丰富的_血。28识图作答:心脏就像一台水泵,它的搏动使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所代表的血管是_。(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_,其中流动的血液是_血。(3)血液从出发到达的循环途径称为_。(4)图中心腔与之间、与之间有_,能控制血液向一个
12、方向流动。(5)血液从出发,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发生的变化是由原来的_血变为_血。29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其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是肾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由于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管径粗,故可以推测血液在流经肾小球的过程中流速会变_,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_作用,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2)_是一条细长的,有单层上皮细胞围成的小管,其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分支多、表面积大,上述结构特点都有利于_作用的实现,当原尿流入后,全部的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会被重新吸收回血管中,剩下的尿酸、尿素等物质最终形成尿液。(3)下表是某人在医院的血常规和尿常规化验单:检查项
13、目 检查报告 参考值(正常值)血常规 红细胞(RBC)3.5 4.35.81012 白细胞(WBC)9.4 3.59.5109 血小板(PLT)150 125350109 尿常规 尿蛋白(PRO)+阴性 尿潜血(BLD)+阴性 注:“+”表示检出,“+”越多含量越多,“阴性”表示未检出。根据血常规,推测此人可能患_,医生建议他补充含_和铁多的食物。根据尿常规,医生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出现了病变,建议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4)尿液的生成是连续的,尿液的排出却是间歇的,其原因是泌尿系统中的_具有_的功能。30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地震造成一定伤亡及产损失。某次地震后,王某在废墟中被发现,一
14、根木梁压在他的腰部,动弹不得,下肢有创伤,头邮、面部未见明显外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搬走他身上的木梁,然后对其进行诊断、救治和护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医生用棉棒刺激王某的足底皮肤,王某的足立即缩回,说明他的脊髓反射功能正常,根据图 1 所示,写出缩足反射的途径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2)医生在检查其脑部是否受伤时,要求其在闭眼状态下用食指触摸自己的鼻尖,他始终不能准确触摸,由此判断受伤部位是_。(3)医生给他静脉注射 5%的葡萄糖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这些液体最先流入心脏的_。注射 5%的葡萄糖溶液后,王某的血糖浓度出现如图 2 所示的变化,那么 BC 段变化的原因是_调节葡萄糖的吸收
15、、利用和转化等。31为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多地借助共享单车开展了绿色骑行活动。人在骑车时,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骑车时看到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能形成清晰物像的是图中的_;遇到红灯时停车等候,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2)骑行中,听见鸣笛声会避开让路,接受声音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中的_ (3)由于骑行不稳,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同时神经冲动沿着图中的传到 A,产生痛觉,说明脊髓具有_的功能。(4)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骑行者加快速度,呼吸、心跳随之加快,血压升高,这一系列的反应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_ 1C 解析:C【分析】人类进化的历程通常可分为
16、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详解】A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它经过长期的进化和劳动,终于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人类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出现在非洲南方,故 A 正确。B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 B 正确。C在距今 1200 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
17、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与森林大量消失有直接的关系,故 C 错误。D在劳动过程中大脑的语言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故 D 正确。故选 C。2A 解析:A【分析】在怀孕时,母亲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的途径:母体胎盘脐带胎儿。【详解】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胚胎植入子宫壁后,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胚胎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各种养料和氧气:母体胎盘脐带胎儿;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胎儿脐带胎盘母体排出。因此母亲与胎儿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胎盘。【点睛】胚胎发育最初的营养
18、物质来自卵黄,着床后来自母体。此时胎盘只是交换的场所。3无 4C 解析:C【分析】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根据营养素的存在解题。【详解】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肉、蛋、鱼富含蛋白质,因此每 100 克蔬菜或水果中营养物质比等量的肉、蛋、鱼多的物质是维生素和无机盐。故选 C。5B 解析:B【分析】食物中含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 A 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 B 被消化,最后是 C 被
19、消化,可以判断A 代表糖类的消化、曲线 B 是蛋白质的消化,曲线 C 是脂肪的消化。【点睛】此题考查了三大营养物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6B 解析:B【分析】在探究实验中要设计对照实验,原则是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只有一个因素不相同,其它条件要全部一样,这样实验结果才科学合理。同时,要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当结论与假设不一致时进一步分析原因。【详解】本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图中的甲试管和乙试管,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另一组是图中乙、丙、丁,变量是温度,目的是探究温度在淀粉消化中的作用。乙试管内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
20、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甲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滴加碘液变蓝;丙、丁温度不适宜,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不能够将淀粉分解,滴加碘液变蓝。故选 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注意找出实验设置中的变量和对照实验。知道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碘液遇到淀粉变蓝色。7B 解析: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详解】A、在消化道内,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 6 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的吸收
21、;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可以对多种物质进行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A 不符合题意。B、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只是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比较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B 符合题意。C、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C 不符合题意。D、消化腺分为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腺和唾液腺,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唾液腺分泌唾液;小腺体有肠腺和胃腺,肠腺能分泌肠液,胃腺能分泌胃液,D 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消化器官的特点,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掌握。8D 解析:D【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
22、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详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即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故选项 D 图示正确。故选 D。【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肺泡内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解答时结合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图是解题的关键。9B 解析:B【分析】(1)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
23、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2)图示中表示的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曲线 ab 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导致外界气压气管气压肺内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曲线 bc 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
24、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导致外界气压气管气压肺内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详解】A曲线图中,曲线 a-b 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呼气时,膈肌、肋间肌舒张,A 错误。B曲线图中,曲线 bc 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 bc 表示的吸气过程受到了影响,B 正确。C图 cd 时和图曲线 a-b 段表示的相似,都是呼气状态。呼气时,膈肌、肋间肌舒张,胸廓缩小,C 错误。D图中,a、c 两点的气压低高于大气压,b、d 高于大气压,D 错误。故选:B。【点睛】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常以曲线图的形式出现,涉及到的
25、考查角度有:(1)吸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2)呼吸运动中胸廓、肺内气压的相应变化。10D 解析:D【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必须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即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详解】A.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进入消化道要依次经过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空气入人体依次要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由此可见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同的通道,A 正确。B.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有消化酶,乳化脂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中学 年级 生物 下册 期末 质量 检测 答案 3615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