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人工驯养繁殖技术报告_334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鲵人工驯养繁殖技术报告_3346.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陕西湑水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大鲵人工驯养繁殖技术报告 一、概况 陕西湑水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2 年,是集科技、工、贸于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科技型企业,设有食用菌研究、大鲵研究,石英沙开发等项目。公司现有从业人员 60 人,其中技术人员 12 人,生产工人 30 人,管理人员 18 人。公司占地 30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6000 平方米,扶持大鲵养殖专业(农)户 1300 多户。公司资信度高,科技实力雄厚,经六年的市场运营,资本积累已达 1600 多万元,拥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交通工具,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和对外联络的信息网络。2005 年公司总销售收入 2061.08 万
2、元,利润 160.37 万元;2006年公司总销售收入 2101.65 万元,利润 98.78 万元;2007 年公司总销售收入 2571.12 万元,利润 130.01 万元。至 2007 年度公司共有总资产 1491.65 万元。自 1998 年以来,陕西湑水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及前身)累计共繁育大鲵约 46327 尾(见附表),基本掌握了大鲵驯养和繁殖技术。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二、人工驯养繁殖技术(措施与方法)1.生态环境与基本条件 场地选择: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属两栖纲(Amphidia)有尾目(Vrodtle)隐鳃鲵科(Cryprorahida),大鲵属,俗称
3、娃娃鱼,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鲵一般栖习于海拔 200 至 1500 米、水流急促、清澈、底质多砂石、周边具洞穴的山溪中。因此,以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的江河附近建造养殖场为宜。该公司养殖场位于城固县双溪镇朝天沟溪流旁中(湑水河一级支流、汉江二级支流),河长 15 公里,最大流量 15.6 m3,枯水期流量 0.2 m3,平均 0.5-0.8 m3。水质清新,pH6.5-7.5.该地处秦岭南麓,植被覆盖率 95%。养殖条件:野生大鲵喜栖居于阴暗、潮湿环境中,在弱光下活动频繁。该公司养殖场利用山洞修建鲵池;以天然河流作为水源,在溪流旁建有蓄水池及引流设施;水温一般不超过 20;山洞为“U”型,两
4、端开口。总长约 570 米,洞内气温均衡,光线暗弱,不需池内加盖。鲵池排灌系统齐全,可以控制。清污、洗池操作方便,便于管理。池水一般水深控制在 35 厘米左右,既利于大鲵捕食与清污洗地,又便于观察。必须加强水源管理,严防污染水流入池内。鲵池修建:大部分鲵池建于山洞内,进水管沿洞壁敷设,排水沟沿池基修建,鲵池与进、排水管并联相接。用砖、石砌成 2、4、10、25 平方米等规格的饲养地(底及四壁用水泥粉刷),池高 1 米。部分室内养鲵设施正在建设中。公司现有山洞 12000m3、办公楼(砖混结构)460、科技馆 560、亲体池 500、成体池 800、幼体池 1000、孵化池 500 、饵料池 5
5、00 m3、蓄水池 600m3、实验室、研究所 1000、管道及沟槽设施、检测设备一套,水电设施,生产工具等。2.生产流程 大鲵驯养与繁殖生产流程如图 1 所示。随着技术的提高,目前亲鲵个体主要源于子代,繁殖方式主要采用人工培育催产。工艺流程图如下:培育 培育 自然产卵 成熟亲鲵 人工受精 人工孵化 引种 后备亲鲵 孵化池 放流天然河流 幼鲵 成鲵养殖 市场 稚鲵培育 增加大鲵种群 扩大繁育 图 1.大鲵驯养与繁殖生产流程 3.人工繁殖 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鲵自然增殖率较低,加之近数十年来过度捕食,大鲵自然种群濒危。在养殖早期,公司进行过原生态繁殖试验,即在天然河流某处人为设置原
6、生态产卵场,放流亲鲵产卵繁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目前尚未发现大鲵自然交配产卵的情况。因此,人工繁殖主要是通过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的。亲鲵选择:大鲵一般在 8 月中旬前后成熟产卵。亲鲵性成熟年龄一般为 4 年以上。养殖条件下,4 龄亲鲵一般可达 3-4kg/尾,体长约 70-80cm。选择雌雄亲鲵均应健壮无伤病;成熟雌鲵腹部膨大、松软,触摸有卵粒凸凹感;成熟雄鲵,其泄殖孔周围不但有突起的乳白色小点,而且泄殖孔周围桔瓣状肌肉凸起,周边明显红肿,催产后能挤出精液。人工催产:催产鲵池光线暗弱,水深为 3040 厘米,水质清洁透明,池底放置洗净的小卵石。催产激素采用
7、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类似物(LRH-A)其用量是 HCG 为 12001600 单位公斤,LRH-A 为 20180 微克公斤。两种激素可以混用或单用,雄鱼注射剂量减半。注射激素水溶液的量以 051 毫升公斤计算,注射部位在后背侧肋沟间进针,进针深度以穿过肌肉层进入腹腔为宜。人工采卵和受精:注射催产剂的大鲵,约在 49 天内产卵(排精),以 45 天内产的卵质量为好。当雌鲵开始产出卵带时,随即 用布蒙上雌鲵的眼睛并轻轻放入布架内,然后用左手将其尾部向上稍稍提起,右手轻托卵带,让卵带徐徐排入盆中。当盆中有一定的卵带后,即要抓紧时间,轻压雄鲵腹部挤取精液,略加 35 毫升
8、水稀释后与卵带混合,轻轻摇动使其精卵充分结合。510 分钟后,再加少量清水,过七分钟后连续换水两次,即可分盆孵化。采用此法,卵的受精率可达 4391.8。人工孵化:将受精卵分置孵化盆内,静水孵化,每盆装 50100 粒(孵化盆 65 厘米)。水质要清新而无泥沙,每天换水 34 次,换水时动作要轻,不宜振动,以避免卵粒浮动易使卵子破裂,造成胚胎夭亡。此外,分阶段采用 1530 万分之一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卵胚 35 分钟,防止水霉病的发生。根据大鲵的畏光习性,孵化盆宜放在阴凉、光线暗弱的地方。在水温 1425.5的条件下,历经 3340 天孵化。其孵化率可达 56.5。刚孵出幼体的全长 2.9 厘
9、米,体重约 03 克,口部未开,不能进食,幼体发育的营养仍靠吸收卵黄,从孵化至卵黄耗尽大约需时 30 天左右,此期内不必投放饵料。从孵化出膜至约 30 天的大鲵称为稚鲵。这一阶段为稚鲵饲养。管理要点是每天换水两次,保持水质清新是提高稚鲵成活率的关键。4.幼鲵培育 当稚鲵培育一个月左右后,其卵黄囊完全消失之后,消化系统基本形成,可开口摄食,即“开口”阶段。此时的鲵苗卵黄囊消失,体 长可达 4548 厘米,体重 0508 克,称为幼鲵。此时可将 期转入幼鲵培育池饲养。幼鲵饲喂 幼鲵的开口饵料,(红虫)、蚊蝇,水蚯蚓等均可,但实践证明体长 1cm 以下的水丝蚓最佳,如果丝蚓个体太长则可将其切断饲喂,
10、投喂前最好用 23%的食盐水浸泡 23 分钟。水丝蚓可人工培育。经过 56 天左右的饲养,幼鲵全长可达 4957 厘米,体重 132 克,这时可加喂小虾、水生昆虫、蚯蚓等饵料。随着幼鲵的长大,可投喂小虾、去头中虾,或纤细的小鱼。1 龄幼鲵全长达1217 厘米,体重 31 克,其成活率可达 90左右。投喂量与投喂频率 最初一个月之内每隔 1 天投喂一次,以每尾幼鲵能吃到饵料为宜。由于此时的幼鲵处于肠胃发育初期,消化能力较弱,所以要控制投食,不可性急。第二个月开始,可投喂长 1cm的水丝蚓,每天一次,投喂时间以每天下午 56 点为宜。幼鲵培育到第四个月时即可投喂去壳、切碎的小虾或基围虾,每天投喂
11、12次,也可根据其摄食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有人工培养的蚯蚓也是上佳饵料。蚯蚓清洗干净后再用 35%的食盐水浸泡 23 分钟,适当切小,即可投喂。幼鲵培育到 6 个月以后,即可投喂小虾或去头中虾,也可投喂纤细的小鱼,但最好去除鱼肠胃内污物再用食盐水浸泡处理,以免病虫感染危害。体重约 20 克以上的幼鲵除投放鲜活饵料动物外,也可在傍晚饲喂牛羊肉碎片 放养密度 稚鲵池,一般 0.5 平方米,每平方米饲养 150 尾,幼鲵的培育池要求比稚鲵池要大一些,水的深度 35cm,每平方米饲养 100 尾,当幼鲵全长达 10 厘米、体重约 20 克以上时即可转入 2 平方米左右的池内饲养,每池可放养 50
12、尾,水深 2030 厘米。日常管理 幼体孵出后已近冬季,气温和水温逐渐下降,为了提高成活率,需在水温 1020的室内饲养。并要求有过滤、增氧和微流水等条件。温度最好仍控制在 20左右。幼鲵饲养时,每天换水 12 次,保持水质清新是幼鲵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在野外饲养中发现,大鲵有吃卵、大吃小现象,为避免相互咬伤或残食,必须根据大鲵的大小和体质强弱分池饲养。5.成鲵(与亲鲵)养殖 据观察:15 厘米后的大鲵外鳃逐渐退化消失,由腮呼吸转为以肺呼吸为主,皮肤也具有辅助呼吸作用,此时即进入成鲵阶段。成鲵的生长 8 月份孵化-年底(1 龄)幼鲵约长 5 厘米;生长1216 个月左右的幼鲵,一般长度为 20
13、30cm,体重 30100 克;2龄大鲵可达 50-250 克/尾;3 龄可达 750-1750 克/尾;4 龄可达 2250-5000 克/尾。3-4 龄每年体重可增加 3-4 倍,4 龄后增长率减慢,一般为原体重的 2 倍。放养密度 成鲵池一般为 35,水深一般为 810cm。每平方米可放养 10 尾左右;随着成鲵的生长应逐渐调整密度。成鲵饲喂 大鲵为肉食动物,野生大鲵主要捕食虾、蟹、螺、蛙、小鱼及水生昆虫等。人工驯养大鲵的常规饲料为鱼、虾、蛙等。投喂鲢鱼等较为经济。成鲵的饲料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动物性饵料均可,但必须新鲜。各种大小鱼类、贝类(螺)、虾、蟹、蚯蚓、无毒昆虫,青蛙、蛇、猪、牛、
14、羊等肉类及下脚料,甚至老鼠、鸡鸭胚等均可。投喂鲜活动物的优点是利用率高,可避免剩余饲料的浪费和腐败,可防止池水污染。大鲵以夏秋两季捕食量较大。大鲵在 1424之间均摄食,以 200.5温度摄食最旺盛,生长速度也较快。每天投喂一次,定点定时,投饵时间一般傍晚(下午 6 时左右)较宜。大鲵取食方式为吞食,牙齿无嚼碎功能。饲料应切成黄豆粒大小(约 5mm),随着个体长大可相应大些,关键是注意饲料安全,腐败变质、农药毒死、内脏有污染物的均不能投喂。如:蚯蚓必须翻剔洗净后投喂;可能有寄生虫的要加温杀灭后才可投喂;虾蟹最好去掉坚硬的鳌钳等。投喂较大的饵料,应去除鱼骨、鱼刺,投喂时可用铁丝将鱼块串掉在大鲵头
15、前摆动诱食,也可在每日傍晚直接将饲料投喂入池中。如果次日还未吞食,则将剩饵捡出,以防残饵腐烂变质,污染水质。投喂量与频率 大鲵的摄食量一般相当于体重的 3-5%,其摄食频率,冬季一般为 3-7 天摄食一次(水温在 10-18),春季为 2 -5 天摄食一次(水温在 14-19),夏季每 2-3 天摄食一次(水温在18-23),少数每天一次。应建立大鲵摄食纪录,酌情调节投饵量。亲鲵培育要注意不可投喂过多,使大鲵过肥,以免影响繁殖。日常管理 春季至夏季是大鲵性腺逐渐发育成熟的季节,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在保证常规投喂的同时,还要在饵料中加入适量的复合维生素,尤其是 VC 和 VE,每个月可加投维生素
16、 4-6 次,每次一片即可。要避免饲料单一性,适当投喂鳌虾、螺、蚌,青蛙等饵料,投喂次数以每月 4-6 次为宜,投喂量相当于体重的 5%左右。雄性亲鲵还应增加钙的有效摄入,以增强精子的活力,可考虑投喂骨粉、钙片,鲜活饵料可考虑螺、蚌、动物软骨等。三、现有技术力量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中层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基层人员有本行业的专长和技能。为公司服务的博士生导师 4 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公司科研人员 2 人。公司管理层平均年龄 35 岁,有很好的管理能力和开拓能力。现任陕西湑水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法定代表人戴铭恒,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7 年生于城固县人,
17、从事大鲵养殖已 19 年。在大鲵养殖方面,主要成果及工艺技术由该公司的科研机构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公司基地采用生态、生理、物理变化相结合的形式,解决了大鲵性腺发育不同步的世界级难题,先后开展的“中国大鲵人工授精和繁育技术”等两个项目均已被省、市列入科研 攻关项目。“秦岭山区大鲵生境及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于 2007 年 4月被确认为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该科学技术成果同时被陕西省水利厅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 年 3 月 11 日 湑水公司大鲵产业吸引央视前来采访,4 月 8 日 22:02 以“进山挖洞,靠娃娃鱼赚钱”在 CCTV-7致富经栏目进行报道。附表:陕西湑水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历年人工繁殖大鲵数量 单位:尾 年份 野生亲体 子一代 子二代 子代合计 1998 年 36 293 293 1999 年 41 430 430 2000 年 43 510 510 2001 年 46 560 560 2002 年 46 949 600 1549 2003 年 48 2342 480 2822 2004 年 46 3995 360 4355 2005 年 45 5809 680 6489 2006 年 45 7753 5844 13597 2007 年 45 8667 7055 15722 共计 31308 15019 463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