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 汪曾祺的小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曾经引起了广泛而热情的探讨。下面就是学习啦我给大家整理的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希望大家喜爱。 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一:炒米和焦屑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挚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像。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悟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许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
2、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高兴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也许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
3、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挚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成天在家探讨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
4、一找,果真。我小时就不大信任,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白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便利。用开水一泡,立刻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挚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洁。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md
5、ash;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邻居就会有争论的。 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肯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
6、了便利,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这很有点像古代行军用的;糒;。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许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平安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殊关照,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爱好。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惊慌,也觉得好玩。许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
7、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其次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困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 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二:端午的鸭蛋 家乡的端午,许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
8、。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稀里糊涂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许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
9、出了。或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肯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肯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闻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擅长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殊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殊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异不已。我对
10、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兴奋的,似乎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的确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爱,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行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
11、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方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态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
12、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兴奋,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当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也许是不行的。 汪曾祺短篇散文精
13、选三:咸菜茨菇汤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也许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望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日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珍贵。一般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始终吃到其次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
14、。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简单引起食欲的。 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那就是咸菜茨菇汤。或者叫茨菇咸菜汤,都可以。 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许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 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凹凸,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
15、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菇、土豆。 因为久违,我对茨菇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全部的茨菇,都由我一个人;包圆儿;了。 北方人不识茨菇。我买茨菇,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茨菇。;——茨菇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 北京的茨菇卖得很贵,价钱和;洞子货;(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我惦念家乡的雪。 看过;汪曾祺短篇散文精选;的人还看了: 1.散文大家汪曾祺散文举荐 2.散文大家汪曾祺经典散文举荐 3.散文大家汪曾祺经典散文 4.汪曾祺散文的好段赏析 5.汪曾祺经典散文选读后感3篇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