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二首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词二首1.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宋词派别宋词派别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等。婉约派婉约派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姜夔、吴文英、李煜、欧阳修等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豪放派豪放派代表人物代
2、表人物 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张孝祥、张元干、刘过等。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雨霖铃雨霖铃(1)、了解词牌和写作背景“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
3、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作者柳永,北宋中期婉约派大词人,少年时热衷功名,但仕途坎坷,官场失意,饱受白眼和打击。于是满腹怨恨,沉沦飘泊,花前月下,生活放荡,结局悲惨。相传他死时穷困潦倒,家无余财,由一群妓女集资葬埋。他的词多写都市生活和与歌妓的交往,风格哀怨缠绵,婉转含蓄。他仕途失意后,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情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以忍受,于是就写下了这首凄楚哀婉的雨霖铃。婉约词共同的特点:哀婉、无奈、凄清。柳柳永永,北北宋宋婉婉约约派派代代表表词词人人。原原名名三三变变,字字耆耆卿卿,官官屯屯田田员员外外郎
4、郎,世世称称柳柳七七、柳柳屯屯田田。屡屡试试不不第第,为为人人放放荡荡不不羁羁,终终身身潦潦倒倒。其其词词 多多描描绘绘城城市市风风光光和和歌歌伎伎生生活活,尤尤其其长长于于抒抒写写羁羁旅旅行行役役之之情情。在在当当时时流流传传很很广广,“凡凡有有井井水水饮饮处处,皆皆能能歌歌柳柳词词”。寒蝉、长亭、骤雨、兰舟上阕上阕:别时心情别时心情 虚 实 相 济(伤伤离别离别)实写实写下阕下阕:别后设想别后设想(苦苦相思)相思)夹岸杨柳、晓风残月虚写虚写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苏轼(1036-1101),
5、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21岁时与其弟苏辙同榜进士,历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1079年6月被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审讯,史称“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做黄州团练副使。这官位只是个虚名,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元丰五年,45岁的他在游赤壁时,吊古抒怀,写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之情和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上片:咏赤壁,重在写景13,笼罩全篇411,面对江山先总写江山,再总提人物。下片:1-6,回忆历史7-9,抒写己怀1011,自我排遣(一)上阕:1、描绘了赤壁怎样的画面呢?呈现了什么特点?明确:绘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6、起千堆雪“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波涛力量之浩大2、这样的景物时在什么样的大背景下?明确:大江东去浪淘尽(壮阔的景色)空间千古风流人物时间3、赤壁是不是古战场“赤壁之战”的赤壁?明确:不是,注释解释。同时还有“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们说”,不是“我以为”。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结论,也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人物又是一时俊杰。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二)下阕:1、
7、从哪几个角度写周瑜?学生读然后找原句。明确:羽扇纶巾(外貌)儒雅、风流倜傥的儒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泰然自若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能否将“初嫁”换为“初嫁”?学生讨论,教师提示:赤壁之战当年小乔嫁给周瑜已有十年。明确:为了说明周瑜年轻。“小乔初嫁了”,静静的语言传出喧闹的喜悦,英雄美人,年轻有为。3、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独怀念周瑜?明确:通过下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周瑜苏轼建功年龄二十多岁四十多岁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虚职)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婚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苏轼对周瑜的“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3、“故
8、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如何理解?明确:“故国神游”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同样也是倒装句,应为“应笑我多情”。“情”,指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笑”,自嘲,自己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早生华发”感慨光阴虚度。4、讨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明确: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
9、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本词哪些地方体现了豪放的特
10、征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1,背景壮阔,气势磅礴,纵横开合。,背景壮阔,气势磅礴,纵横开合。大江赤壁千古三国人物周郎我们可以想见在滚滚长江之上一位昂然独立,思接千载,俯首沉思,聚焦周郎的诗人形象。2,江山如画,充满阳冈之美。,江山如画,充满阳冈之美。(1)富有特色,是赤壁之景“乱石”两句对偶,一仰视一俯视,一写山一写江。写山突出其奇峭高峻,写江突出其汹涌澎湃,给人不同寻常的雄奇之感。“卷”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大江东去的宏伟气势,展现了赤壁江山的生动画面,可从而想见当年赤壁大战的壮观激烈。(2)富有动感,切怀古之情“乱、穿、卷”写形,“惊、拍”写声,“雪”写色。这些景物写得有形有声有色,雄壮奇伟;
11、更重要的是,这种写景与咏史、怀古与抒情之间,映衬烘托,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十分壮美的意境。这壮丽辉煌的历史,叱咤风云的英雄(周瑜),悲壮激愤的情怀(诗人自己壮志难酬),只有配上这雄壮奇伟的景致才相得益彰,人事与环境才显得和谐统一。3,人物奋发有为,人物奋发有为“小乔”句写婚姻,更显年少英俊,奋发有为。“羽扇”句写服饰,显其风度闲雅,从容不迫。“谈笑”句写神态,显其韬略和战功,胸有成竹,指挥若定4,抒情化悲愤为旷达,抒情化悲愤为旷达生读后五句,评述大意。注意理解苏轼的旷达之情。“多情”: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对壮志难酬的感叹。“人生如梦”虽不免消极,也只是一闪而过(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精神),下面的转语“一尊还酹江月”便冲破这种情绪,表现了一种豁达的胸襟和对于生活的热爱。正如前赤壁赋所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对人生宇宙的朴素辨证思想,使作者得以自我排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