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管理与监督讲稿.ppt
《传染病防治管理与监督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管理与监督讲稿.ppt(20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传染病防治管理与监督1第一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2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n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是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是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控制传染病的首要环节首要环节。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卫。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是否按照国务院或者卫生部规定的生机构是否按照国务院或者卫生部规定的内容内容、程序程序、方式方式和和时限时限报告传染病疫情进行监督检查,报告传染病疫情进行监督检查,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工作的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工作的核心核心。对疾病预防。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还要根据国家赋予其疾病预防控制的控制机构还要根据国家赋予其疾病预防控制的特特殊职
2、责殊职责,对其,对其主动收集主动收集。及时。及时分析分析、调查调查和和核核实实传染病疫情信息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情信息工作进行监督检查。n关键词:关键词:首要环节首要环节、工作核心工作核心、特殊职责特殊职责第二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3一、监督依据(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二)(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三)(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息报告管理办法(四)卫生部关于修改(四)卫生部关于修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染病疫情
3、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五)(五)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六)(六)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理工作规范(试行)第三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4n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是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控制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是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控制传染病的传染病的首要环节首要环节。n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n对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是否按照国务院或者卫生部规定是否按照国务院或者卫生部规定的的内容内容、程序程序、方式和时限方式和时限报告传染病疫情进行报告传染病疫情进行监督检查,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工作的核心。监督检查,是传
4、染病疫情报告监督工作的核心。n对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还要根据国家赋予其疾病还要根据国家赋予其疾病预防控制的特殊职责,对其主动预防控制的特殊职责,对其主动收集收集。及时。及时分析分析、调查调查和和核实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情信息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第四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5关键检查点:关键检查点:管理组织与制度管理组织与制度疫情报告疫情报告 报告病种要求报告病种要求 报告程序与方式要求报告程序与方式要求 报告时限要求报告时限要求填报要求填报要求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要求要求登记要求登记要求培训要求培训要求自查工作自查工作第五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6二、监督检查内
5、容与方法(一)管理组织与制度(一)管理组织与制度1管理组织及职责管理组织及职责专门的部门或人员统一填报、收发和核对传染病疫情报专门的部门或人员统一填报、收发和核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登记簿和报表。告卡、传染病报告登记簿和报表。2.管理制度管理制度a.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工作制度);报、核对、自查、奖惩工作制度);b.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机构组成与分工、专门部门或者人员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机构组成与分工、专门部门或者人员工作职责、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工作流程和要求、人员工作职责、年度工作计
6、划和总结、工作流程和要求、人员培训计划和教材、奖惩文件或记录等。培训计划和教材、奖惩文件或记录等。第六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7(二)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二)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1报告病种要求报告病种要求(1)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2)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第七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8n2报告程序与方式要求报告程序
7、与方式要求n(1)传染病报告实行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属地化管理;管理;n(2)报告法定传染病及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报告法定传染病及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均需填写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均需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由由首诊医生首诊医生或其他或其他执执行职务行职务的人员填写;的人员填写;n(3)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规定时限按要求将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构在规定时限按要
8、求将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机构;n(4)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和报告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和报告责任范责任范围内围内的传染病信息;的传染病信息;n(5)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应按照本规定向应按照本规定向属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属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报告:n(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管理按卫生部有关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管理按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定执行。第八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9n3.3.报告时限要求报告时限要
9、求nA.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n 甲类和乙类传染病中的甲类和乙类传染病中的SARSSARS、高致病性、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病禽流感、肺炭疽病(含病人、病原携带者、含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疑似病人),城市,城市6 6小时内,乡村小时内,乡村1212小时内小时内(实施办法第实施办法第3535条条1 1款款)。第九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10n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n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城镇于传染病病人,城镇于1212小时内,农村小时内,农村于于24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
10、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出传染病报告卡(实施办法第实施办法第3535条条2 2款款)。第十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11n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n 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在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在2424小时内向发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实施办法第实施办法第3535条条3 3款款)。第十一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1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n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修改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修改后,其实施性规定未被明文废止的,
11、人民法院在适其实施性规定未被明文废止的,人民法院在适用时应当区分下列情形:用时应当区分下列情形:n实施性规定与修改后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实施性规定与修改后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不予适用;方性法规相抵触的,不予适用;n因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的修改,相因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的修改,相应的实施性规定丧失依据而不能单独施行的,应的实施性规定丧失依据而不能单独施行的,不予适用;不予适用;n实施性规定与修改后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实施性规定与修改后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不相抵触的,可以适用。方性法规不相抵触的,可以适用。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12、仍合法有郊仍合法有郊、可以适用可以适用第十二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13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卫生部第(卫生部第3737号令号令20032003年年1111月月7 7日)日)n第十九条第十九条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13、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第十三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14n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检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病疫情检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第十四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15n对丙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应当在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检测信息系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检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统进行报告。第十五页,讲稿共二百
14、零四页哦16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n第第十十九九条条国国家家建建立立突突发发事事件件应应急急报报告告制制度度n 国国务务院院卫卫生生行行政政主主管管部部门门制制定定突突发发事事件件应应急急报报告告规规范范,建建立立重重大大、紧紧急急疫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情信息报告系统。第十六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17n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当在接到报告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告:n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
15、暴发、流行的;n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n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n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n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第十七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18n第二十条第二十条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
16、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之一的,应当在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小时内向本级人民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n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小时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17、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告后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府报告。第十八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19D D.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卫办疾控发卫办疾控发200692200692号号 2006-5-19 2006-5-19 n发现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小
18、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n关键词:关键词:发现发现第十九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20n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19、;未实行网络直报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染病报告卡。nn关键词:关键词:诊断诊断第二十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21n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n其他符合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要求报告。第二十一页,
20、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22E.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规范(试行)2006 年年1 月月1 日起实行日起实行n五、报告内容五、报告内容n(一)事件信息(一)事件信息n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具体内容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具体内容见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突发公共
21、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n(二)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二)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n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报告。n1、初次报告、初次报告n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23
22、n2、进程报告、进程报告n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进行补充和进行补充和修正。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修正。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报告。n3、结案报告、结案报告n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达到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公
23、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分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24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范(试行)2006 年年1 月月1 日起实行日起实行 n六、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六、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n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4、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应当在2小时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
25、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二百零四页哦25n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不如确认为实际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防治 管理 监督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