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 (2).ppt
《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 (2).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2)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8页 一、概述一、概述 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射血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中止,是临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功能的突然中止,是临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全身组织器官尤其是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全身组织器官尤其是脑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基础生命支持脑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的核心包括人工呼的核心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早期电除颤。吸、胸外按压和早期电除颤。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8页生存链1、历史回顾:现代复苏学在近40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发
2、展。50年代的现代呼吸复苏,即口对口呼吸与体外电击除颤法,加上60年代出现的人工胸外按压,构成了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从而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术(CPR)。1967年将心肺复苏分为三期:基础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LS),持续生命支持(PLS)2、生存链,既四个早期观念:早期通道: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系统 早期心肺复苏:早期由旁观者进行CPR可使VF患者的生存率提高2-3倍 早期除颤:CPR加3-5分钟内的电击除颤可使生存率增加49%-75%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8页【猝死的时间定义猝死的时间定义】60年代,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年代,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提出猝死定提
3、出猝死定义:突然未能预期的死亡义:突然未能预期的死亡(即刻死亡即刻死亡),或从急性症状,或从急性症状及体征发生后及体征发生后24小时内的死亡小时内的死亡.70年代,年代,WHO猝死定义:看来健康人,或病情猝死定义:看来健康人,或病情平稳或正在好转患者,在平稳或正在好转患者,在6小时内意想不到地发生非小时内意想不到地发生非暴力性死亡暴力性死亡.80年代,年代,Goldstein建议,在症状起始后建议,在症状起始后1小时小时内的死亡称为猝死内的死亡称为猝死.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8页 目前,我国多采用目前,我国多采用WHO 6小时的诊断标准,但小时的诊断标准,但从猝死的突发和意外性而言,多数心脏
4、病专家将从猝死的突发和意外性而言,多数心脏病专家将1小时作为心脏性猝死的时间标准小时作为心脏性猝死的时间标准.成人中最多见的心脏骤停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脏病,其成人中最多见的心脏骤停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脏病,其次是非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次是非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8页 二、【诊断要点】1.突然意识丧失、昏迷,面色由苍白迅速变发绀。2.颈动脉搏动消失。3.心音消失。4.血压测不出。5.呼吸骤停或呼吸开始抽泣样逐渐缓慢继而停止(濒死性呼吸)。6.双侧瞳孔散大。7.四肢抽搐。8.大小便失禁。
5、9.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脉性心电活动、心室静止。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8页三、三、【治疗方案及原则治疗方案及原则】总的基本原则是:总的基本原则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在事发现场对心搏骤停患者进施和技术,在事发现场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要求行心肺复苏,要求CPR操作方法正确,并连操作方法正确,并连续抢救不停顿,即使在运送途中也不中断,为续抢救不停顿,即使在运送途中也不中断,为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抢救打好基础,创造条件,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抢救打好基础,创造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率,减少死
6、亡率。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8页(一一)心肺复苏术的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叫叫 叫叫 C-A-B 检查患者的反应,一旦急救人员确定急救场所的安全性后(评估环境安全,保护自己),应该立刻检查患者的反应性。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8页 判断心跳呼吸骤停的方法:判断心跳呼吸骤停的方法:1、双膝跪在患者的右侧,膝部离患者一拳头远,病人双、双膝跪在患者的右侧,膝部离患者一拳头远,病人双 乳连线乳连线对准操作者中线。对准操作者中线。2、首先呼叫病人,双手拍打病人双肩,判断患者神志情况。、首先呼叫病人,双手拍打病人双肩,判断患者神志情况。接着掀开患者上衣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情况,并数接着掀开
7、患者上衣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情况,并数1千零千零1,1千千零零2,1千零千零3,1千零千零4,1千零千零5,1千零千零 6,1千零千零7.判断判断是否有自主呼吸。是否有自主呼吸。3、接着呼叫旁人帮忙呼叫接着呼叫旁人帮忙呼叫120 拿拿AED 吩咐旁人回来帮忙吩咐旁人回来帮忙4、评估脉搏:左手放在病人前额,右手食指、中指压在甲评估脉搏:左手放在病人前额,右手食指、中指压在甲状软骨滑向同侧凹陷处(甲状软骨旁两横指),数状软骨滑向同侧凹陷处(甲状软骨旁两横指),数1千零千零1,1千零千零2,1千零千零3,1千零千零4,1千零千零5,1千零千零 6,1千零千零7.检查脉搏,研究表明检查脉搏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8、低,假如在检查脉搏,研究表明检查脉搏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低,假如在10秒内急救人员不能明确触摸到脉搏,立即开始胸外按压。秒内急救人员不能明确触摸到脉搏,立即开始胸外按压。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8页C-A-B (先胸外按压,后进行人工呼吸)1、胸外按压(1)按压位置:胸骨下半部,即是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2)按压手法;确保放置患者仰卧位平躺于坚实平面上,急救人员跪于患者胸旁(双膝跪在患者的右侧,膝部离患者一拳头远,病人双双膝跪在患者的右侧,膝部离患者一拳头远,病人双 乳连线对准操作者乳连线对准操作者中线)。中线)。一个手掌根部置于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另一手掌根部平行放于第一手掌之上,双手紧扣进
9、行按压,按压深度为大于5CM。(3)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目前推荐人工气道建立前使用按压通气为30:2;双人CPR时,一旦人工气道(如气管内导管、食管气管联合气道、喉罩气道)建立,则胸外按压不应被人工呼吸所中断,应该做的是:一名急救人员进行连续的、频率大于100次分的胸外按压,另一名急救人员给予8-10次分的人工通气,注意避免通气频率过高。每隔两分钟,负责胸外按压和负责人工通气的急救人员应当交替轮换位置以避免胸外按压者疲劳以及按压的质量和频率下降。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8页2、人工呼吸、人工呼吸(1)不管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气囊面罩辅助呼吸、还是建立人工气不管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气囊面罩辅助
10、呼吸、还是建立人工气道后的辅助呼吸,急救者每次人工通气时应持续道后的辅助呼吸,急救者每次人工通气时应持续1秒,并且应该秒,并且应该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理想的潮气量大约为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理想的潮气量大约为500一一600ml(6-7ml/kg)。(2)在人工气道建立前的人工呼吸,呼吸频率为在人工气道建立前的人工呼吸,呼吸频率为10一一12次分,次分,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的比例为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的比例为30:2;在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在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频率为频率为8一一10次分,胸外按压保持在大约次分,胸外按压保持在大约100次分水平,这次分水平,这时候不要求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步进行。时候
11、不要求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步进行。(3)对于还有自主循环对于还有自主循环(可触摸到脉搏可触摸到脉搏)的患者,人工呼吸保持在的患者,人工呼吸保持在10一一12次分,也就是每次分,也就是每5一一6秒给予一次人工呼吸。秒给予一次人工呼吸。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8页3、电击除颤电击除颤 (1)当院外心搏骤停事件被目击或者发生院内心搏骤停事件,)当院外心搏骤停事件被目击或者发生院内心搏骤停事件,假如假如AED或人工除颤器在现场可以立刻获得的话,急救人员或人工除颤器在现场可以立刻获得的话,急救人员应当立刻进行应当立刻进行CPR和尽早使用除颤器。和尽早使用除颤器。(2)当院外心搏骤停事件发生时未被急救人
12、员目击时,尤其是当院外心搏骤停事件发生时未被急救人员目击时,尤其是从呼叫至到达现场的时间超过从呼叫至到达现场的时间超过5分钟时,先进行分钟时,先进行5轮的轮的CPR(大大约约2分钟分钟),每轮,每轮CPR包括包括30次胸外按压和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次人工呼吸。(3)当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时,急救人员应当电击除当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时,急救人员应当电击除颤一次,然后立刻进行颤一次,然后立刻进行5轮的轮的CPR(大约大约2分钟分钟),之后再进行检查,之后再进行检查心律和脉搏,需要的话再进行另外一次的电击除颤。心律和脉搏,需要的话再进行另外一次的电击除颤。(4)已经证明
13、双向波除颤器的除颤效能和安全性比单向波除颤器好。已经证明双向波除颤器的除颤效能和安全性比单向波除颤器好。推荐双向方波首次除颤能量推荐双向方波首次除颤能量200J.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8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应该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应该“用力按压、快速按压用力按压、快速按压”,并保证,并保证按压间期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因分析心律、检查脉搏和按压间期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因分析心律、检查脉搏和进行其他治疗措施引起的胸外按压中断,在给予干预措施诸进行其他治疗措施引起的胸外按压中断,在给予干预措施诸如气管插管、除颤时候,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不应超过如气管插管、除颤时候,中断胸外按
14、压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秒。2.急救人员可判断心搏骤停最可能的原发病因决定急救的程序。急救人员可判断心搏骤停最可能的原发病因决定急救的程序。当可能的病因是心源性时,应该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取得当可能的病因是心源性时,应该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取得AED,然后立刻回到患者身边进行然后立刻回到患者身边进行CPR和使用和使用AED;当单个急救人;当单个急救人员急救溺水或其他可能窒息引起的紧急事件时,应该先进行员急救溺水或其他可能窒息引起的紧急事件时,应该先进行5轮的轮的CPR(大约大约2分钟分钟),然后再离开患者去拨打电话。,然后再离开患者去拨打电话。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8页3、需要注意的是心搏骤停
15、的早期叹息样呼吸(濒死呼吸)不是有效的呼吸。当没有发现呼吸,或仅有叹息样呼吸时,立即识别并启动急救系统,如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有的话)。4、CPR过程,急救人员应该避免过度通气(包括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过度通气不仅没必要,而且由于增加胸腔内压,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减少心输出量,导致生存率下降。5、避免急速、太大潮气量的人工呼吸,以免引起胃胀气导致隔肌上抬引起肺顺应性下降。所有经过基础生命支持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转送到急救室或ICU进一步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和复苏后管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8页所有经过基础生命支持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转送到急救室或ICU
16、进一步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和复苏后管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8页(二)二)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hfesuPport,ALS)通常通常由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急救现场或在医院由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急救现场或在医院内进行,是在内进行,是在BLS基础上利用辅助设备、基础上利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和药物等进行更为有效的呼吸、特殊技术和药物等进行更为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以恢复患者自主心跳和呼吸,循环支持以恢复患者自主心跳和呼吸,重建患者心肺功能。重建患者心肺功能。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8页【治疗方案及原则治疗方案及原则】1.辅助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辅助设备和技术的应用(l)气道控制和通气:急
17、救人员应重新对患者气道进行评估,根据情气道控制和通气:急救人员应重新对患者气道进行评估,根据情况建立高级人工气道,多采用气管内插管,也可通过置入喉罩、气况建立高级人工气道,多采用气管内插管,也可通过置入喉罩、气管食管联合导管等方式建立,必要时还可进行气管切开置管。高级管食管联合导管等方式建立,必要时还可进行气管切开置管。高级人工气道建立后根据患者自主呼吸情况选择氧疗或呼吸机辅助呼吸。人工气道建立后根据患者自主呼吸情况选择氧疗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脏骤停的病人应尽快给氧,氧流量应大于min,给纯氧时间不能大于小时(2)循环辅助设备:胸外按压器、心肺复苏机以及主动脉球囊反搏等。循环辅助设备:胸外按压
18、器、心肺复苏机以及主动脉球囊反搏等。2.输液途径选择及输液治疗:复苏过程中应尽快建立输液途输液途径选择及输液治疗:复苏过程中应尽快建立输液途径,根据情况使用复苏药物,存在血容量不足时应迅速补充径,根据情况使用复苏药物,存在血容量不足时应迅速补充血容量。以静脉输液方式为主,心肺复苏开始后应尽快建立血容量。以静脉输液方式为主,心肺复苏开始后应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为使药物迅速分布,多采用肘以上的上腔静脉系静脉通路。为使药物迅速分布,多采用肘以上的上腔静脉系统内静脉给药。如果短时间内静脉通路不能建立,而气管内统内静脉给药。如果短时间内静脉通路不能建立,而气管内插管已成功时,可将复苏药物加等渗盐水稀释至插
19、管已成功时,可将复苏药物加等渗盐水稀释至10ml左右,左右,经气管内导管注人。碳酸氢钠不能由气管内给药。经气管内导管注人。碳酸氢钠不能由气管内给药。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8页【主要复苏药物主要复苏药物】(l)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天然的儿茶酚胺和肾上腺能受肾上腺素是天然的儿茶酚胺和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对体激动剂,对a、肾上腺能受体均有较强激动作用,是主要的肾上腺能受体均有较强激动作用,是主要的复苏药物。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主要的效应是:增加全复苏药物。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主要的效应是:增加全身循环阻力、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强心肌肌电活动、增加冠身循环阻力、升高收缩压和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 2 心脏 心肺脑 复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