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之人际关系.ppt





《心理学之人际关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之人际关系.ppt(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学课件之人际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4页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o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o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互间的心理关系。o具有几方面特征:具有几方面特征:o个体性个体性o直接性、可感性直接性、可感性o情感性情感性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54页第一节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人际关系概述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一)亲和需要(一)亲和需要 o奥特金森等人认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动机奥特金森等人认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亲和需求,
2、是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有两种:一种是亲和需求,是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即人们有需要和他人相伴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即人们有需要和他人相伴的倾向;另一种是亲密需求,是人们追求温暖、亲的倾向;另一种是亲密需求,是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密关系的愿望。o 社会心理学家对影响亲和需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社会心理学家对影响亲和需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与恐惧、焦虑等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其与恐惧、焦虑等密切相关。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54页第一节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人际关系概述(二)人际关系的报酬 o 人们从关系中获得的好处是人际人们从关系中获得的好处是人际关系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
3、原因,魏斯关系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魏斯确定了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的确定了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的6 6种重要种重要报酬。报酬。o 依恋依恋o 社会融合社会融合o 价值确定价值确定o 可靠的同盟感可靠的同盟感o 得到指导得到指导o 照顾他人的机会照顾他人的机会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54页(三)摆脱寂寞o寂寞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寂寞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o寂寞与孤独不同。孤独是一种与他寂寞与孤独不同。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可以是愉快的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或不愉快的。o魏斯根据个体所欠缺的特定社
4、会内魏斯根据个体所欠缺的特定社会内容,将寂寞分为情绪性寂寞和社会容,将寂寞分为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性寂寞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54页三、人际关系的建立发展 o(一)人际关系的状态(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o莱文格和斯诺克提出相互依赖模型。莱文格和斯诺克提出相互依赖模型。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54页(二)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 o1.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o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要经过定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个阶段。现在学
5、习的是第7页,共54页2.自我暴露的概念o自我暴露是一种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的真实情自我暴露是一种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它途径获得的。从其它途径获得的。自我暴露是自愿的自我暴露是自愿的 自我暴露是有意的自我暴露是有意的 自我暴露是真实的自我暴露是真实的o 自我暴露分两种:一是低危险性暴露;另一种自我暴露分两种:一是低危险性暴露;另一种是高危险性的。是高危险性的。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54页3.自我暴露的作用 对自己进一步了解与认可:在向别人叙述自己或自对自己进一步了解与认可:在向别人叙
6、述自己或自己的观点时,通过别人的反应进一步加深了对自己的了己的观点时,通过别人的反应进一步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同时,当我们分析了自己的复杂的个性和观点后,解,同时,当我们分析了自己的复杂的个性和观点后,有助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如暴露成功的一面时,别人的有助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如暴露成功的一面时,别人的赞扬会增加乐观情绪,鼓舞自己奋进。赞扬会增加乐观情绪,鼓舞自己奋进。加强对别人的了解:别人的自我暴露,也使你能进一加强对别人的了解:别人的自我暴露,也使你能进一步了解别人,对别人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步了解别人,对别人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加深和丰富人际关系:如果在交往中不与人相互深入了解,加深和丰富人际
7、关系:如果在交往中不与人相互深入了解,则不可能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暴露正是相互间加深则不可能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暴露正是相互间加深了解的重要方法。自我暴露可使人在短时间内建立人际关系。了解的重要方法。自我暴露可使人在短时间内建立人际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54页4.自我暴露的评价尺度 o暴露的量:自我暴露可以从暴露的总暴露的量:自我暴露可以从暴露的总数来加以考虑数来加以考虑 o暴露的性质:积极的自我暴露是指暴暴露的性质:积极的自我暴露是指暴露自己的优点露自己的优点 o暴露的深度:自己独特的而易成为别暴露的深度:自己独特的而易成为别人话柄的事情人话柄的事情 o时间的选择时间的选择
8、o暴露的对象暴露的对象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54页5.自我暴露的方法 o自我暴露的言语的掌握自我暴露的言语的掌握 使用第一人称:自我暴露的最基本的使用第一人称:自我暴露的最基本的原则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自己的感觉、原则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自己的感觉、需要、态需要、态 度、信仰和思想。度、信仰和思想。使用明确具体的语言:不要把感情藏使用明确具体的语言:不要把感情藏在模棱两可的语言中,不要用含糊的话在模棱两可的语言中,不要用含糊的话或空洞的话来叙述,或空洞的话来叙述,要坦率地叙述:不要拐弯抹角地逃避要坦率地叙述:不要拐弯抹角地逃避暴露,暴露,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完整的思想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完整的思想.
9、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54页自我暴露的非言语控制 采取正面、开放的姿势采取正面、开放的姿势保持不断的正面眼光接触保持不断的正面眼光接触积极的面部表情积极的面部表情靠近对方或保持原来的位置靠近对方或保持原来的位置音量控制音量控制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54页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理论o一、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一、人际关系三维理论o(舒茨)提出,又称基本人际取向(舒茨)提出,又称基本人际取向(FIROFIRO)理论,以人际关系为主线,认为)理论,以人际关系为主线,认为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情感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
10、、情感需要(爱人或被人爱需要(爱人或被人爱)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54页二、社会交换理论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54页三、公平理论o 由由美国美国社会社会心理学家心理学家J.S.J.S.亚当斯亚当斯等等人提出。它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人提出。它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人们认为人们认为的公平的公平分配分配办法是什么;办法是什么;如果分配不公平如果分配不公平,人们的人们的反应反应如何。例如如何。例如,X,X与与Y Y两人从事一项共两人从事一项共同事业同事业,他们都要投入他们都要投入成本成本(I),(I),也都会有一定也都会有一定收益收益(O)(O)。如果。如果X X所得收益与投入之比与所得收益与投入之比与
11、Y Y所所得收益与投入之比相等,就形成公平状态得收益与投入之比相等,就形成公平状态:OX:IX=OY:IY OX:IX=OY:IY。如果这两个比不等。如果这两个比不等,就就是不公平状态。其中,如果是不公平状态。其中,如果 OX:IX OY OX:IX OY:IY,:IY,那么这种不公平对那么这种不公平对X X有利;如果有利;如果 OX:OX:IX OY:IY IX OY:IY,那么这种不公平对,那么这种不公平对X X不利。不利。如果如果个体个体感到对自己不公平感到对自己不公平,就会不愉快,就会不愉快,而想要纠正而想要纠正.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54页第三节 人际吸引o一、人际吸引的含义:一、
12、人际吸引的含义:o 个体之间主观感受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个体之间主观感受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象。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4页二、人际吸引的过程二、人际吸引的过程注意注意认同认同接纳接纳交往交往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4页三、人际吸引的规律三、人际吸引的规律接近吸引接近吸引时间、空间接近时间、空间接近观点、态度接近观点、态度接近职业、背景接近职业、背景接近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4页o互惠吸引: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互惠吸引: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感情互慰感情互慰人格互尊人格互尊目标互促目标互促困境互助困境互助过失互谅过失
13、互谅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4页o互补吸引:双方的个性或满足需要的途互补吸引:双方的个性或满足需要的途径正好互补。径正好互补。o对等吸引:喜欢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人。对等吸引:喜欢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人。o光环吸引:主要体现在能力、品质、性光环吸引:主要体现在能力、品质、性格和名望上。格和名望上。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4页o诱发吸引:由自然或人为环境的某一因素诱发吸引:由自然或人为环境的某一因素而引发的吸引力。而引发的吸引力。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4页1.1.自然诱发:有人的外贸、气质和语言等自然诱发:有人的外贸、气质和语言等自然因素产生的吸引力自然因素产生的吸引力2.2.蓄意诱发:有意
14、识的设置某些刺激因素引起蓄意诱发:有意识的设置某些刺激因素引起对方的注意对方的注意3.3.情感诱发情感诱发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4页第三节 竞争合作 o一、竞争、合作与利益的关系一、竞争、合作与利益的关系 o 竞争竞争是互动的各方为了获得一是互动的各方为了获得一个物质的或精神的目标而争夺的过程,个物质的或精神的目标而争夺的过程,争夺的结果是区分出优劣胜败的名次。争夺的结果是区分出优劣胜败的名次。o 合作合作是互动的各方联合起来,是互动的各方联合起来,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地活动,活动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地活动,活动的结果不仅有利于本人,也人利于对的结果不仅有利于本人,也人利于对方。方。现在学
15、习的是第23页,共54页第三节第三节 竞争合作竞争合作二、利益协调 利益协调利益协调是指相互作用的各方行为是指相互作用的各方行为配合得当,使各自取得可能得到的配合得当,使各自取得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在协调过程中,各方逐最大利益。在协调过程中,各方逐渐发现和扩大一致利益的成份,更渐发现和扩大一致利益的成份,更大程度地采用大程度地采用“手段合作手段合作”。手段合作手段合作是指某人接近目标,实际是指某人接近目标,实际上也帮助了他人接近目标,两个人上也帮助了他人接近目标,两个人不必重复对方的活动。不必重复对方的活动。手段竞争手段竞争是指某人接近目标,实际是指某人接近目标,实际上会使他人更难接近目标。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人际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