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理论精选PPT.ppt
《发展心理学理论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理论精选PPT.ppt(1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发展心理学理论第1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一节 早期学说:预成论,洛克和卢梭预成论:14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儿童是一个已经制造好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这个世界的。18世纪后半叶,预成论在胚胎学中的影响开始衰落了。第2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3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洛克的环境论、发展论和教育哲学出版了教育漫话、人类理解论。提出白板说,武装了启蒙运动的自由与民主的思想。认为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是通过联想而发展的。我们的行为是由重复练习而发展。我们也通过模仿而学习。此外,我们通过奖赏与惩罚而学习。第4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洛克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自制,为了达到自
2、制,首先就是要使儿童身体健康,从一开始就要坚决地提出要求。教育中最好的奖励是赞扬和夸奖,最好的惩罚是不赞成。成人给儿童的规则要给他们提出好的典范,还要让儿童实地去做,否则儿童不能理解成人给予的规则。第5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卢梭的浪漫自然论著有爱弥尔认为儿童有自己的感觉和思维形式,因为儿童是按照自然制定的计划而成长的。这个计划推动他们在不同阶段发展不同的能力与形式。我们应该允许儿童按照自然的企图去完善自己的能力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认为儿童存在四个主要发展阶段。第6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二节 格塞尔的成熟说发展了最初的婴儿智力测验。认为胎儿期发展大部分是由基因控制的,这
3、就是成熟。出生后成熟继续按照特殊的顺序指导着发展,都是按照从头到脚的方向发展。儿童在发展速度方面是不同的,但他们经历同样的顺序。这都是由成熟决定的。在成熟之前没有必要去教它。第7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三节 人种学的理论罗伦兹的印刻第8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四节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自学第9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五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精神分析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创始人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第10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认为性本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一)弗洛伊
4、德的人格理论及发展观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第11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本我”属于无意识的东西,是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结构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本我”驱使人们去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第12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自我”是意识部分。“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个体要与现实世界进行交流,就必须通过“自我”。“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本能冲动。第13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n“超我”包括两个
5、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n良心具有惩罚性的功能,当儿童有某种坏行为时,良心就会使他有犯罪感;n而自我理想则具有积极的功能,它使得儿童积极向上。n简单地说,超我代表着人类的道德标准和发展的高级方向。第14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弗洛伊德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是以“性”为划分依据的。他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下面五个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l-3岁;(3)前生殖器期,3-6岁;(4)潜伏期,6-11岁;(5)青春期,从11-13岁开始。弗洛伊德认为,在上述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分别与当时性生理的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的。第15页,讲稿共15
6、9张,创作于星期日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Erikson,1902一1994 )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了生物因素的影响,也考虑到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第16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17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他认为,个体的发展过程是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不断整合的过程。他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第一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在这个阶段中,婴儿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会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感受到安全,于是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如果婴儿自身
7、的生理需要总不能得到满足,儿童就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即怀疑感。第18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从1岁到3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儿童这时的具体发展任务是,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而且渴望到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新的环境。第19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三阶段,学前期,从3岁到6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本阶段又称为游戏期,儿童在各种游戏中体会着自我的功能,而且在游戏中实现着自我教育。第20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四阶段,学龄期,从6岁到12岁。本阶
8、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时期的儿童开始了学校生活,需要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第21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五阶段,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第22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n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23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七阶段,成年中期,从25岁至50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阶段的个体己建立了家庭,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若缺乏这种对下一代的关心,会有一种
9、停滞感。第24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八阶段,成年晚期,从50岁至死亡。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这时人生已进人了最后的阶段,如果个体对自己的一生还满意的话,就会产生完善感,否则就会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第25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六节 行为主义的发展观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Watson,18781958)。第26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行为主义的突出特点是不承认人的意识的存在,只承认人的行为。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为以下三人: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华生认为,人的心理本质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只是行为的组成因
10、素。他提出用刺激(S)反应(R)公式来描述人的行为,认为有什么样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知道什么反应,就能推想出这个反应是由于什么刺激引起的。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上的突出观点是,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第27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一)否认遗传的作用首先,他认为,行为上的反应是由刺激所引起的,刺激是来自于客观而不是来自于遗传。其次,华生承认人的生理结构来自于遗传,但他认为,在机体构造上的遗传并不能代表功能上的遗传;由遗传而来的构造,其未来的功能如何,完全取决于环境。第28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n第三,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目的,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所以遗
11、传的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则越大,华生否认遗传的作用。第29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二)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从刺激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首先,华生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个体在幼儿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第30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n其次,华生提出了教育万能论,他提出了一个以控制行为为目的的著名论断,即“请给我十几个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自己之特殊的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自己之特殊的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
12、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儿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及种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及种族是怎样,我都能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族是怎样,我都能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第31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三,华生提出学习理论。他认为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单位,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而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不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第32页,讲稿共159张,创
13、作于星期日(三)对儿童情绪的研究他进行了一个著名情绪实验:婴儿阿尔伯特(A11pon)原来并不怕兔子,但每次在阿尔伯特正与兔子一起玩的时候就突然出现足以引起恐惧的声音,若干次以后,兔子与声音在婴儿的大脑中形成了联系,以后阿尔伯特再见到兔子时就害怕起来了,甚至将这种害怕迁移到其他带毛的东西上。由此,华生认为,儿童的情绪是后天习得的。第33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虽然斯金纳(Skinner,1904-1990 )也属行为主义学派,但与华生所强调的刺激反应模式有所区别,他更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第34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是由斯金纳发展
14、起来的一种关于学习的实验程序。典型的实验方法是当老鼠一按压杠杆,就会得到一粒食丸,如此反复多次,老鼠就学会用按压杠杆的方式去取得食物。由这种通过不断强化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就叫操作性条件反射。第35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斯金纳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对行为的强化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作用。第36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一,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他认为,只要使用好强化技术,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就能塑造出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儿童偶然的行为如果得到了教育者的及时强化,这个行为以后出现的概率就会大于其他行为,
15、强化的次数越多,有关行为出现的概率就越大,所以,行为是伴随着对它的强化而发展的。第37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二,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按照斯金纳的观点来看,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是易于消退的。第38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三,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积极强化是指由一种刺激的加入而增加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消极强化指由于一个正刺激的取消而减少了某一个操作反应的概率。第39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四,斯金纳还强调及时强化,他认为只有及时强化才能有利于某种行为的巩固和发展。(二)
16、将行为主义的理论应用于实践 斯金纳重视将其理论应用于实践,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育婴箱 斯金纳最早是发明了训练老鼠按压杠杆取食物的实验箱,被称之为斯金纳箱。当斯金纳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他做了一个摇篮式的育婴箱。他描述到,光线可以直接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照射到箱内,箱内干燥,自动调温,无菌无毒隔音;里面空间很大,除尿布外无多余的衣布,婴儿可在里面睡觉、游戏;箱壁安全,挂有玩具等刺激物。第40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2行为矫正斯金纳提出的消退原理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矫正和控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儿童出现争吵、冲突或自伤行为时,教师或其他成人不予以理睬,直到儿童得到了由于自身行
17、为所引起的消极后果时,如疼痛,就会自动停止某种行为。第41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3辅助教学机斯金纳发明了最早的辅助教学机。教学机的好处是,它把要求学生所学的内容分小步子遂一呈现给学生,在学生练习以后,很快就告之结果,无论对错,学生都能很快得到反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第42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第43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班杜拉(Bandura,1925一 )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儿童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一)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
18、后果而进行的学习。第44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是直接强化,即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但也可以是替代强化,即学习者不一定自己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相反,如果看到了他人的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消弱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第45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以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来强化自己的行为,凡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得到自我肯定,凡是不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受到自我批评。儿童就是在这种观察学习和自我学习中发展起那些符合社会准则的行为。第46页,讲稿共
19、159张,创作于星期日(二)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所谓社会学习,是指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去引导它的成员按某种行为去行动。班杜拉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及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1攻击性 班杜拉认为,攻击性行为的习得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结果。第47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2性别角色的获得班杜拉认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是模仿两种性别的行为,但成人往往是根据儿童的性别对某些行为加以赞扬,而对另一些行为加以制止;儿童也观察到不同性别的其他人的行为方式及所接受的强化情况,慢慢地就发展起一套符合社会标准的性别化的行为。第48页,讲稿共159张,创
20、作于星期日3亲社会行为班杜拉认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促进儿童产生和发展亲社会行为。他认为,训练或强制命令对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都没作用,只有让儿童在观察中去学习才会有好的效果。第49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七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Vigotski 1896一1934)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一、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理论,用以解释人类那些与动物不同的心理本质。维果斯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使人们具有了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而不再像动物一样以身体的直接方式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心理发展
21、的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第50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由于物质生产工具的出现,导致人类出现了精神生产的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符号,生产工具指向客体,语言符号指向人内在的心理活动。人类就是这样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第51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二、阐明了人类心理发展的标志和原因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第52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2、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人类心理的发展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第二,语言符号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不断内化的结果。第53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三、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在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最理想的教学要求,是即要高于儿童原有的智力或知识水平,又
23、要是儿童经过努力所能够达到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儿童的发展。第54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它决定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容、表现、水平和速度。第55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思想。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作用的问题上,维果斯基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概念,他认为儿童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的问题,让儿童在最佳年龄里学习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第56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四、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维果斯基是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的最早
24、提出者之一。他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激起和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通过教学使学生将人类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的财富。言语的发展在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于言语符号,儿童心理活动的内化方得以实现。第57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八节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第58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皮亚杰理论中的基本假设一、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主动性儿童智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儿童自身中。儿童是刺激的主动寻求者、环境的主动探索者,儿童与环境之间构成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都有一套独特表征和解释世界的方法和原则,表现出思维的独特性
25、。第59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智力结构是具有内在活动性的,结构必须通过主体的不断练习,才能获得加强、巩固和发展。那些新获得的结构的活动性最强。第60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二、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其心理结构的改进与转换儿童认知的发展是通过智力结构的改进和转换而实现的。智力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第61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结构的整体性,是指在结构中的各成分之间呈有机性联系,而不是各独立成分的混合,结构中各成分和整体的变化由统一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结构的变化导致儿童智力的发展变化。第62页,讲稿共159张,创作于星期日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心理学 理论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