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基因表达及调控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及调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核生物基因表达及调控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原核生物基因表达及调控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77页第一节第一节 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原核生物的原核生物的DNA:单个裸露的单个裸露的DNA 不编码占不编码占5%转录和翻译同一时间,地点进行转录和翻译同一时间,地点进行 转录水平调控转录水平调控(主主),兼有翻译水平调控,兼有翻译水平调控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77页根据基因表达产物可划分:根据基因表达产物可划分:组成型蛋白:基因表达不受时期、部位、环境组成型蛋白:基因表达不受时期、部位、环境 影响影响组成型表达。组成型表达。调节型蛋白调节型蛋白/适应型蛋白:基因表达受时期、部位、适应型蛋白:基因表达受时期、部位、环
2、境影响环境影响非组成型表达。非组成型表达。一一种种生生物物的的整整套套遗遗传传密密码码可可以以比比作作一一本本密密码码字字典典,该该种种生生物物的的每每个个细细胞胞中中都都有有这这本本字字典典。为为什什么么基基因因只只有有在在它它应应该该发发挥挥作作用用的的细细胞胞内内和和应应该该发发挥挥作作用用的时间才能呈现活化状态的时间才能呈现活化状态?结结论论:必必然然有有一一个个基基因因调调控控系系统统在在发发挥挥作作用用。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77页基因调控主要在三个水平上进行基因调控主要在三个水平上进行:.DNA水平水平.转录水平转录水平.翻译水平翻译水平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77页一、转录的起始
3、一、转录的起始 转录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主要调控点,主转录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主要调控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要涉及两个方面:1、RNA合成的酶系;合成的酶系;2、RNA合成起始和终止信号,即合成起始和终止信号,即DNA分子上分子上的特定序列。的特定序列。通过通过RNA聚合酶、转录因子和启动子的相聚合酶、转录因子和启动子的相互作用实现转录调控,改变细胞的表型,互作用实现转录调控,改变细胞的表型,从而实现细胞生理状态和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细胞生理状态和环境的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77页(一)(一)RNA聚合酶聚合酶(RNA polymerase):大肠大肠杆的的杆的的RNA聚合酶:由聚合酶:
4、由5个亚基组成,即个亚基组成,即2,有时还有有时还有2个个 亚基。以亚基。以2组成的酶称全酶。组成的酶称全酶。亚基与其他亚基结合较松弛,易从全酶上解离;其余亚基与其他亚基结合较松弛,易从全酶上解离;其余部分部分2称为核心酶称为核心酶(core enzyme)。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77页在大肠杆菌中还发现一种新的在大肠杆菌中还发现一种新的因子,因子,称为称为因子因子,因此将含有因此将含有亚基的全酶称为全酶亚基的全酶称为全酶I,含有,含有亚基的亚基的称为全酶称为全酶。二者的不同在于:全酶。二者的不同在于:全酶可以利用双链可以利用双链DNA为模板合成为模板合成po1yA)。亚基作用:亚基作用:参与
5、启动子的识别和结合以及转录起参与启动子的识别和结合以及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异构化。细胞内哪条始复合物的异构化。细胞内哪条DNA链被转录、链被转录、转录方向与转录起点的选择都与转录方向与转录起点的选择都与亚基有关。亚基有关。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77页离体实验表明:离体实验表明:全酶所转录的全酶所转录的RNA和细胞内所和细胞内所转录出的转录出的RNA,其起始点相同,序列相同,若,其起始点相同,序列相同,若仅用核心酶进行转录,则模扳链和起始点的选择仅用核心酶进行转录,则模扳链和起始点的选择都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往往同一段都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往往同一段DNA的两条的两条链都被转录。链都被转录。由此可见
6、:由此可见:亚基对识别亚基对识别DNA链上的转录信号是不链上的转录信号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核心酶和启动子之间的桥梁。可缺少的,它是核心酶和启动子之间的桥梁。因子因子的取代在细胞发育和对环境应答的反应中起主导作用。的取代在细胞发育和对环境应答的反应中起主导作用。如在枯草杆菌中就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如在枯草杆菌中就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因子因子(P227表表91)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7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77页 核心酶的核心酶的亚基作用:亚基作用:对对RNA聚合酶的功能至关聚合酶的功能至关重要,参与重要,参与RNA合成、终止信号的识别。由于合成、终止信号的识别。由于亚亚基与基与RNA的前体核昔
7、三磷酸具有很高亲和力,推测它的前体核昔三磷酸具有很高亲和力,推测它可能参与底物的结合,以及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可能参与底物的结合,以及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亚基作用:亚基作用:可使聚合酶结合到模板可使聚合酶结合到模板DNA上。上。亚基作用:亚基作用:游离状态,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游离状态,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参与全酶同启动子的牢固结合。参与全酶同启动子的牢固结合。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77页RNA聚合酶体积很大,横跨近聚合酶体积很大,横跨近60个碱基,而个碱基,而解旋的解旋的DNA区域可能不到区域可能不到17个碱基。当聚个碱基。当聚合酶按合酶按53方向延伸方向延伸RNA链时,解旋的链时
8、,解旋的DNA区域也随之移动。靠近区域也随之移动。靠近3端的端的DNA不不断解旋。同时在断解旋。同时在5端重新形成端重新形成DNA双链,双链,不断将不断将RNA-DNA杂合链中的杂合链中的RNA链挤出。链挤出。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77页(二)启动子(二)启动子(promoter):转录的起始是基因表达的关键阶段,启动子就是转录的起始是基因表达的关键阶段,启动子就是连接在基因连接在基因3端上游的端上游的DNA序列,其长度从序列,其长度从100 bp到到200 bp不等,是转录起始时不等,是转录起始时RNA聚合酶识别、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定部位,但其本身并不被转录。结合的特定部位,但其本身并不
9、被转录。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77页在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是一个转录单位,通常将在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是一个转录单位,通常将mRNA开始的一个核苷酸定为开始的一个核苷酸定为o点点(即即+1)由此向右由此向右常称为下游常称为下游(downstream),其核苷酸依次编为正序,其核苷酸依次编为正序号;起始点左例称为上游号;起始点左例称为上游(upstream)其核苷酸则其核苷酸则依次以负号表示紧接起始点左侧的核昔酸为依次以负号表示紧接起始点左侧的核昔酸为-1。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77页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含有同源序列。整个启动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含有同源序列。整个启动子包括两个部分:其上游部分是子包
10、括两个部分:其上游部分是CAP-cAMP结结合位点,下游部分是合位点,下游部分是RNA聚合酶的进入位点。聚合酶的进入位点。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77页二、转录的终止二、转录的终止(一)终止子及其结构:(一)终止子及其结构:1、概念:、概念:DNA上提供转录停止信号的一段序列上提供转录停止信号的一段序列称为终止子称为终止子(terminator),是一个基因的末端或是,是一个基因的末端或是一个操纵子的末端的一段特定序列。一个操纵子的末端的一段特定序列。2、类型:强终止子和弱终止子、类型:强终止子和弱终止子强终止子:强终止子:不依赖于不依赖于Rho蛋白质辅助因子而能实现终蛋白质辅助因子而能实现终
11、止作用,这类终止子属于强终止子;止作用,这类终止子属于强终止子;弱终止子:弱终止子:依赖于依赖于Rho蛋白糖助因子才能实现终蛋白糖助因子才能实现终止作用,这类终止子属于弱终止子。蛋白质辅助止作用,这类终止子属于弱终止子。蛋白质辅助因子称为释放因子,通常称为因子称为释放因子,通常称为因子。因子。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77页所有原核生物的终止子共同的序列特征:所有原核生物的终止子共同的序列特征:即在即在转录终止点之前有一段回文结构,因而所产生的转录终止点之前有一段回文结构,因而所产生的mRNA可形成茎环状的发夹结构,它可使可形成茎环状的发夹结构,它可使RNA聚聚合酶的移动停止或减缓。回文结构中富
12、含合酶的移动停止或减缓。回文结构中富含GC对,在对,在回文序列的下游常有回文序列的下游常有68个个AU对,因此这段终止子对,因此这段终止子转录后形成的转录后形成的RNA具有与具有与A相对应的寡聚相对应的寡聚U,是使,是使RNA聚合酶脱离模板的信号。聚合酶脱离模板的信号。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77页依赖子依赖子因子的终止子因子的终止子其回文序列中其回文序列中GC对含量较少,对含量较少,回文序列下方没有固定结构,其回文序列下方没有固定结构,其AU对含量也较低,对含量也较低,因而是弱终止子,必需有因而是弱终止子,必需有因子存在时才发生终止作因子存在时才发生终止作用;这也就是说依赖于用;这也就是说依
13、赖于因子的终止子由于其茎环因子的终止子由于其茎环结构常较短,在没有结构常较短,在没有因子时这种茎环结构不稳定。因子时这种茎环结构不稳定。即如果没有即如果没有因子存在因子存在RNA聚合酶会继续转录下聚合酶会继续转录下去,这就称为通读去,这就称为通读(read through),当,当因子存在时因子存在时,转录才能终止。,转录才能终止。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77页在强终止子中在强终止子中,由于其,由于其DNA模板上富含模板上富含GC而使转录而使转录出的出的RNA上富含上富含C和和G,于是,于是RNA与模板之间可以形与模板之间可以形成较强的氢键,成为成较强的氢键,成为DNARNA杂合分子,从而阻杂
14、合分子,从而阻碍碍DNA聚合酶的前进而有利于终止。聚合酶的前进而有利于终止。(二)(二)因子辅助终止作用的机理因子辅助终止作用的机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77页(三)基因表达的极性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原核基因表达时,其转录出来的mRNA随即进行翻译,这时整个mRNA都覆盖着核糖体,因子无法接近mRNA而RNA聚合酶早已越过前面的基因的依赖因子的终止子,所以转录实际上并不停止而是继续转录后续基因。如果在某一基因的依赖于的终止子之前发生无义突变,核糖体便从无义密码子上解离下来,翻译停止,核糖体不再进入到mRNA上无义密码子以后的位置上。于是就可以自由进入RNA并移动,直到赶上停留在终止子上的RNA
15、聚合酶。结果使RNA聚合酶释放,不能再转录下游基因。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7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77页概念:基因表达的极性现象:概念:基因表达的极性现象:在某些情况下同在某些情况下同一转录单位里,由于一个基因的无义突变,阻碍一转录单位里,由于一个基因的无义突变,阻碍了其后续基因表达的效应就称为基因表达的极了其后续基因表达的效应就称为基因表达的极性现象。性现象。除了无义突变可以导致极性现象外,插入序列除了无义突变可以导致极性现象外,插入序列IS1、IS2等等DNA片段插入到操纵子的基因中也会片段插入到操纵子的基因中也会发生极性现象。发生极性现象。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77页因子也可发
16、生突变,其效应的基本性质是使终止作因子也可发生突变,其效应的基本性质是使终止作用出现故障。突变常可抑制极性效应,这是因为其用出现故障。突变常可抑制极性效应,这是因为其突变很可能减弱了突变很可能减弱了对无义密码子后面的中间终止对无义密码子后面的中间终止子的作用,这样翻译的终止并不会使转录也停顿,子的作用,这样翻译的终止并不会使转录也停顿,且远离无义突变的且远离无义突变的DNA区段还可以被重新覆盖区段还可以被重新覆盖的核糖体继续翻译的核糖体继续翻译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77页(四四)抗终止作用抗终止作用 因子的作用可以被抗终止因子所抵消,这样,因子的作用可以被抗终止因子所抵消,这样,RNA聚合酶
17、便可通过终止子聚合酶便可通过终止子(依赖于依赖于因子的因子的)继续转录后面的基因。这种现象称为抗终止作继续转录后面的基因。这种现象称为抗终止作用用(anti一一termination)。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77页抗终止作用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见于抗终止作用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见于噬菌体的时序控噬菌体的时序控制。制。噬菌体基因在裂解过程中的表达分前早期、噬菌体基因在裂解过程中的表达分前早期、晚早期和晚期晚早期和晚期3个阶段进行,其早期基因与晚期基因个阶段进行,其早期基因与晚期基因以终止子相隔。以终止子相隔。噬菌体侵入敏感细胞,首先借助噬菌体侵入敏感细胞,首先借助宿主的宿主的RNA聚合酶转录前早期基因
18、,由此获得的表聚合酶转录前早期基因,由此获得的表达产物达产物N蛋白是一种抗终止因子,它与蛋白是一种抗终止因子,它与RNA聚合酶作聚合酶作用使后者越过左右两个终止子继续转录,实现晚用使后者越过左右两个终止子继续转录,实现晚早期基因表达。早期基因表达。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7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77页三、原核生物三、原核生物RNA的加工的加工四、四、SD序列与翻译效率序列与翻译效率核糖体结合保护降解法:测定核糖体结合保护降解法:测定mRNA 上核糖体起始上核糖体起始蛋白质合成的部位。在抑制多肽链伸长的条件下,蛋白质合成的部位。在抑制多肽链伸长的条件下,当翻译起始时,核糖体与当翻译起始时,
19、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位点已形的结合位点已形成稳定的复合体,于是加入核酸酶使未与核糖体成稳定的复合体,于是加入核酸酶使未与核糖体结合的结合的 mRNA的区段降解,而有核糖体结合区域的区段降解,而有核糖体结合区域则受到保护。则受到保护。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77页在细菌中受核糖体保护的起始序列约在细菌中受核糖体保护的起始序列约3540个碱基长,个碱基长,其中包含起始密码子其中包含起始密码子AUG。在起始密码子上游约。在起始密码子上游约47个核苷酸之前还有一段富含嘌吟的个核苷酸之前还有一段富含嘌吟的5AGGAGG3短小序列,它可以与短小序列,它可以与16S rRNA3端的端的 3UCCUCC5区
20、段完全互补。区段完全互补。mRNA上的这段序列称为上的这段序列称为 Shine Dalgarno 序列(简序列(简称称SD序列)。序列)。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77页SD序列与序列与16S rRNA序列互补的程度以及从起序列互补的程度以及从起始密码子始密码子AUG到嘌呤片段的距离也都强烈到嘌呤片段的距离也都强烈地影响翻译起始的效率。不同基因的地影响翻译起始的效率。不同基因的mRNA有不同的有不同的SD序列,它们与序列,它们与16S rRNA的结合的结合能力也不同,从而控制着单位时间内翻译过能力也不同,从而控制着单位时间内翻译过程中起始复合物形成的数目,最终控制着翻程中起始复合物形成的数目,最
21、终控制着翻译的速度。译的速度。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77页第二节第二节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控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控一、操纵子与操纵子模型一、操纵子与操纵子模型操纵子学说操纵子学说/操纵子模型:操纵子模型:F.Jacob J.Mond(1960)E.coli lac operon(1965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操纵子:核酸分子上调控基因转录活性的基本单操纵子:核酸分子上调控基因转录活性的基本单元,由结构基因、操作子(元,由结构基因、操作子(O)和启动子()和启动子(P)组)组成。成。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转录、翻译、合成蛋白 结合调节蛋白结合调节蛋白 结合结合RNA
22、聚合酶聚合酶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77页promoter structural genes operator启动基因启动基因 操纵基因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结构基因操纵子操纵子(operon)模型模型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77页调控(节)蛋白调控(节)蛋白 操纵子操纵子RNARPO structural genesDNAProtein 正调控(正调控(正调控(正调控(positive positive regulation)regulation)负调控负调控负调控负调控 (negative(negative regulation)regulation)调控蛋白的作用机制注:注:R:Regul
23、ator P:Promoter O:Operator 正调控系统中的正调控蛋白又被称为无辅基诱导蛋白(正调控系统中的正调控蛋白又被称为无辅基诱导蛋白(apoinducer)负调控系统中的负调控蛋白又被称为阻遏蛋白(负调控系统中的负调控蛋白又被称为阻遏蛋白(repressor)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77页二、正调控与负调控二、正调控与负调控调节基因调节基因 RNA 调节蛋白调节蛋白 正调节蛋白正调节蛋白+操作子操作子 结构基因转录、表达结构基因转录、表达 基因失活,结构基因不表达基因失活,结构基因不表达(正控制(正控制/正调节正调节)负调节蛋白负调节蛋白+操作子操作子 结构基因转录、表达结构基
24、因转录、表达 基因失活,结构基因组成型表达基因失活,结构基因组成型表达(负控制(负控制/负调节负调节)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77页根据调节蛋白基因突变失活所产生的后果,可分:根据调节蛋白基因突变失活所产生的后果,可分:隐性的组成型表达隐性的组成型表达负控制系统负控制系统 结构基因处于不可诱导状态结构基因处于不可诱导状态正控制系统正控制系统 根据辅因子(小分子)结合后调控效果,可分:根据辅因子(小分子)结合后调控效果,可分:开启调控系统中结构基因的转录活性开启调控系统中结构基因的转录活性 诱导诱导 关闭调控系统中结构基因的转录活性关闭调控系统中结构基因的转录活性 阻遏阻遏 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
25、,共77页操纵子调控系统的基本类型可诱导负控制系统可诱导正控制系统可阻遏负控制系统可阻遏正控制系统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7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77页正调控与负调控并非互相排斥的两种机制,而是正调控与负调控并非互相排斥的两种机制,而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的需要,有的系统既有正调控又生物体适应环境的需要,有的系统既有正调控又有负调控;有负调控;原核生物以负调控为主,真核生物以正调控原核生物以负调控为主,真核生物以正调控为主;为主;降解代谢途径中既有正调控又有负调控;合降解代谢途径中既有正调控又有负调控;合成代谢途径中一般以负调控来控制产物自身的合成代谢途径中一般以负调控来控制产物自身的合成。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基因 表达 调控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