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4页第一节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运动功能评定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4页一、肌力评定一、肌力评定 肌力(muscle strength)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者肌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肌力评定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度和范围的一种重要手段。肌力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测定。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4页肌力评定的方法肌力评定的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4页徒手肌力评定徒手肌力评定 徒手肌力评定的基本级别均以下列三项因素为依据:(1)阻力因素(2)重力因素(3)视触觉感知现在
2、学习的是第5页,共64页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测试结果5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最大阻力4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中等阻力3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自体重力2消除重力下完成全关节活动1可见到或扪到微弱的肌肉收缩或肌腱活动,无可见的关节运动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4页 M.R.C肌力分级法肌力分级法 0级级未触及肌肉收缩未触及肌肉收缩 1级级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1*级级 可观察到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可观察到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消除重力下可活动到全关节范围的运动,消除重力下可活动到全关节范围的50%以内以内 2级级消除重力影响下能活
3、动,活动范围在消除重力影响下能活动,活动范围在50%100%2级级消除重力影响下能全范围关节活动消除重力影响下能全范围关节活动 2*级级消除重力影响下关节能活动到最大范围,消除重力影响下关节能活动到最大范围,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下以下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4页 3级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活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活动范围在动范围在50%100%3级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到最大活动范围 3*级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在运动终末可对抗轻微阻力最大活动范
4、围且在运动终末可对抗轻微阻力 4级级能对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能对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活动范围在活动范围在50%100%4级级能对抗中等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能对抗中等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围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4页 4*级级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中等阻力,但在末期充分阻力抗中等阻力,但在末期充分阻力 5级级能对抗较充分阻力稍小能对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级级能对抗充分阻力活动到能对抗充分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最大活动范围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4页n n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先向受试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步
5、骤和方法等,消除其先向受试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步骤和方法等,消除其先向受试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步骤和方法等,消除其先向受试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步骤和方法等,消除其紧张心理,取得充分理解和合作,不易在疲劳、饱餐紧张心理,取得充分理解和合作,不易在疲劳、饱餐紧张心理,取得充分理解和合作,不易在疲劳、饱餐紧张心理,取得充分理解和合作,不易在疲劳、饱餐或受试者易被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肌力测试或受试者易被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肌力测试或受试者易被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肌力测试或受试者易被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肌力测试2.2.体位情况:被测试者处于适宜的位置、防止代偿动作体位情况:被测试者处于适宜的位置、防止代偿动作体位情况:被测试
6、者处于适宜的位置、防止代偿动作体位情况:被测试者处于适宜的位置、防止代偿动作3.3.两侧对比:要充分暴露检查部位,与健侧比较,两侧对比:要充分暴露检查部位,与健侧比较,两侧对比:要充分暴露检查部位,与健侧比较,两侧对比:要充分暴露检查部位,与健侧比较,4.4.阻力情况:肌力达阻力情况:肌力达阻力情况:肌力达阻力情况:肌力达3 3级以上,阻力须与运动方向相反且要级以上,阻力须与运动方向相反且要级以上,阻力须与运动方向相反且要级以上,阻力须与运动方向相反且要连续保持同强度。避免手法粗暴造成损伤。连续保持同强度。避免手法粗暴造成损伤。连续保持同强度。避免手法粗暴造成损伤。连续保持同强度。避免手法粗暴
7、造成损伤。5.5.肌力检查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痉挛性瘫痪肌力检查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痉挛性瘫痪的病人和严重疼痛患者。的病人和严重疼痛患者。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4页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方法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4页n n 屈肘1 1级级级级:坐位,肩外展,上肢放在滑板上,试图肘屈曲时可触坐位,肩外展,上肢放在滑板上,试图肘屈曲时可触坐位,肩外展,上肢放在滑板上,试图肘屈曲时可触坐位,肩外展,上肢放在滑板上,试图肘屈曲时可触及相应肌肉收缩。及相应肌肉收缩。及相应肌肉收缩。及相应肌肉收缩。2 2级级级级:坐位,肩外展,上肢放在滑板上,肘可主动屈曲。坐位,肩外
8、展,上肢放在滑板上,肘可主动屈曲。坐位,肩外展,上肢放在滑板上,肘可主动屈曲。坐位,肩外展,上肢放在滑板上,肘可主动屈曲。3 3级级级级:受试者取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可克服重力屈肘受试者取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可克服重力屈肘受试者取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可克服重力屈肘受试者取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可克服重力屈肘 4 4级:受试者取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阻力加于前臂级:受试者取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阻力加于前臂级:受试者取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阻力加于前臂级:受试者取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阻力加于前臂远端能抗中等阻力远端能抗中等阻力远端能抗中等阻力远端能抗中等阻
9、力5级:受试者取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阻力加级:受试者取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阻力加于前臂远端能抗较大阻力于前臂远端能抗较大阻力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4页器械肌力测定器械肌力测定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4页 等长肌力评定等长肌力评定 1 1)握力)握力 握力(握力(kgkg)握力指数握力指数=100%=100%体重(体重(kgkg)2 2)捏力)捏力3 3)背肌力)背肌力 拉力(拉力(kgkg)拉力指数拉力指数=100%=100%体重(体重(KgKg)4 4)四肢各组肌力评定)四肢各组肌力评定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4页等速肌力评定等速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是用等速运动测力训
10、练仪来进行肌力测试的。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方式。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4页二、肌张力评定二、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紧张度。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4页肌张力分类肌张力分类1.正常张力2.肌张力增高3.肌张力降低4.张力障碍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4页肌张力临床分级肌张力临床分级等级 肌张力 标准0 0级级 软瘫软瘫 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1级级 低张力低张力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被动活动肢体
11、反应减弱2级级 正常正常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3 3级 轻中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4 4级级 重度增高重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4页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0级肌张力不增加1肌张力轻微增加1+肌张力轻度增加2肌张力增加较明显3肌张力严重增高4僵直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4页三、关节活动范围测量三、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4页关节活动范围 又称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1.主动关节活动度(act
12、ive range of motion,AROM)2.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4页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目的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目的1.确定关节活动是否受限,并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2.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也就是障碍的程度。3.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的依据。4.判定效果,指导进一步康复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4页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4页1关节活动度测量工具通用量角器电子角度计指关节量角器脊柱活动量角器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4页2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n n0肢位n
13、 n轴心n n固定轴n n移动轴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4页人体常见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略)(略)关节运动测量姿位测角器放置标志正常值轴心固定臂移动臂肩屈、伸解剖位站立肩峰与 腋 中线平行与 肱骨 纵轴 平行屈 180 o,伸50o外展同上同上与 身 体中 线 平行同上180o内、外旋仰卧、肩外展肘屈90o鹰嘴与 腋 中线平行与前臂纵轴平行各90o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4页人体常见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略)(略)关节运动测量姿位测角器放置标志正常值轴心固定臂移动臂肘关节屈、伸仰卧或坐或立位,臂取解剖位肱 骨外 上髁与 肱 骨纵 轴 平行与 桡骨 纵轴 平行0-150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
14、64页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 1由专人进行。2宜作左右对比评定。3不宜剧烈活动后评定。4关节的主动与被动活动范围应分别记录。5记录时,主动关节活动度应该书写在括号中以示区别,如左肘屈60(45)。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4页四、四、平衡平衡与与协调协调功能评定功能评定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4页平衡平衡评评定定平衡是指身体所处在的一种姿势状态,或是指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稳定性的一种能力。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4页n n平衡的维持机制平衡的维持机制 1 1:感觉输入:感觉输入 包括视觉包括视觉 、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2 2:中
15、枢整合:中枢整合 三种感觉信息在脊髓三种感觉信息在脊髓、前庭核、小脑及大脑皮质等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前庭核、小脑及大脑皮质等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前庭核、小脑及大脑皮质等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前庭核、小脑及大脑皮质等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并形成运动的方案。加工,并形成运动的方案。加工,并形成运动的方案。加工,并形成运动的方案。3 3 3 3:运动控制:运动控制:运动控制:运动控制 包括踝调节机制、髋调节机制和跨步调包括踝调节机制、髋调节机制和跨步调包括踝调节机制、髋调节机制和跨步调包括踝调节机制、髋调节机制和跨步调节机制节机制节机制节机制n n 平衡反应平衡反应
16、 平衡反应受大脑皮质和中脑的控制,属于高级水平衡反应受大脑皮质和中脑的控制,属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人体可以通过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以提高平的发育性反应。人体可以通过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以提高或改善平衡能力。或改善平衡能力。31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64页 静态平衡: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在无外力作用下处于某静态平衡: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在无外力作用下处于某静态平衡: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在无外力作用下处于某静态平衡: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在无外力作用下处于某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的状态。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的状态。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等姿势
17、时保持稳定的状态。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的状态。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1 1 1 1)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或各种姿)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或各种姿)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或各种姿)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或各种姿势转换的过程中,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的转换运动势转换的过程中,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的转换运动势转换的过程中,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的转换运动势转换的过程中,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的转换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
18、的能力。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2 2 2 2)他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力作用下,例如推、拉等)他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力作用下,例如推、拉等)他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力作用下,例如推、拉等)他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力作用下,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32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64页各种体位下的平衡反应33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64页1 1:观察法:观察坐、站和行走等过程中的平:观察法:观察坐、站和行走等过程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 评定 运动 功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