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9页走进心灵的两条路:走进心灵的两条路:1 1、极端的路:虐待狂、极端的路:虐待狂 2 2、真正的路:、真正的路:“爱满天下爱满天下”弗洛姆爱的艺术弗洛姆爱的艺术讨论:老师究竟为什么要体罚学生?讨论:老师究竟为什么要体罚学生?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9页理解是对学生作为一个人,发展中的人理解是对学生作为一个人,发展中的人的本质性认识!的本质性认识!1 1、没有孩子认为自己是差的或者不可救药的、没有孩子认为自己是差的或者不可救药的2 2、每个孩子都想更出色,都有良好的发展愿望、每个孩子都想更出色,都有良好的发展愿望3 3、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已经很
2、努力了、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4 4、每个孩子都想获得尊重和肯定、每个孩子都想获得尊重和肯定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9页一、时代发展的需要呼唤心理健康教育一、时代发展的需要呼唤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9页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人类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危机可能带给人们更加深刻而持久的苦痛。-WHO专家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9页全球观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全球观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据调查,全球许多国家的中小学生不据调查,全球许多国家的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欺负同学、逃学、离家出同程度地存在着欺负同学、逃学、离家出走现象,抢劫、杀人、放火等犯罪行为也走现象,抢劫、杀人、
3、放火等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令社会各界为之忧虑。时有发生,令社会各界为之忧虑。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9页对对16472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小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16.4%;初中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14.2%;高中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14.8%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9页当前小学生面临的当前小学生面临的三大心理问题三大心理问题学习适应不良,缺乏学习兴趣学习适应不良,缺乏学习兴趣情绪不稳定,时有焦虑自卑情绪不稳定,时有焦虑自卑孤独冷漠,缺乏积极的交往意识孤独冷漠,缺乏积极的交往意识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9页一、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当前学生心理健康
4、问题 的主要表现与原因的主要表现与原因(一)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一)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焦虑(二)(二)人际交往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三)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三)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 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四)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引起的困(四)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引起的困惑与不安心理惑与不安心理(五)个性发展不完善导致的心理问题(五)个性发展不完善导致的心理问题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9页学生不良心理行为的成因学生不良心理行为的成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校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9页社会因素社会
5、因素1.1.社会评价导向的偏离社会评价导向的偏离2.2.社会不良环境助长了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社会不良环境助长了学生不健康的心理3.3.物质丰裕导致刺激阈的变化物质丰裕导致刺激阈的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9页家庭因素家庭因素1.1.独生子女的特点独生子女的特点2.2.隔代抚养的负面效益隔代抚养的负面效益3.3.家庭不恰当的教育家庭不恰当的教育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9页学校教育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和和老师素质老师素质存在问题的存在问题的负面影响负面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9页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满足合理需要满足合理需要及时调治及时调治提供指导提供指导现在学习的
6、是第14页,共39页二、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当好学生的二、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当好学生的 心理保健医生心理保健医生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9页(一一)、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是心理状态的平衡与和谐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9页(五)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五)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教育部关
7、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必须:1、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2、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9页二、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二、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其他教师身份的区别与联系1、与班主任相同:面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9页区别:班主任更多是管理者身份,强调纪律与秩序。心理教师则主要承担对学生的辅导任务,更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集两种身份于一身时候,容易发生角色冲突。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9页2、与心理咨询师相同:都是做人(学生)的心理、精神的工作。区别
8、:服务对象不一样。(全体与个别,正常与异常)服务的要求不一样。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不一样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9页心理教育、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区别心理教育、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区别教育 辅导 咨询 心理治疗 常态的 对象 异常的 预防的 功能 治疗的 认知的 内容 情感的 团体的 重点 个别的 结构的 方法 非结构的 终身的 时间 定时的三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截然分开,有部分重叠与交叉。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9页(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德育活动的区别与联(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德育活动的区别与联系系相同:1.工作对象均为学生。2.目的、职能均是育人。现在学习的
9、是第22页,共39页区别:1.学生观不同。(评价性、移情性学生观)2.内容除共同交叉部分外有些不同。(各有独立的部分)3.目的总的一致,具体目标上有差异。4.方法上有所不同。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9页1.学生观不同。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都是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学生当作塑造对象,把自己视为“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辅导人员则把学生视为有着自身需要的“当事人”,把自己看作从旁提 供帮助的服务者、协助者。在师生关系上,德育工作中的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权威;辅导教师则更像是学生的“参谋”、朋友,甚至是他的“同伙”。德育工作者更多地持“评价性学生观”;辅导教师则更多地持“移情性学生观”,强调要给予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心理 问题 心理健康 教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