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断层精选PPT.ppt
《头部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断层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部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断层精选PPT.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体断层解剖学人体断层解剖学Human sectional anatomy大理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制作大理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制作第1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 一、颅脑连续横断层切面的基线一、颅脑连续横断层切面的基线 常以眶耳线(眦耳线)为常以眶耳线(眦耳线)为基线,向上连续锯切;基线,向上连续锯切;锯切的层厚为锯切的层厚为10mm;层面分颅顶、颅底、颅腔层面分颅顶、颅底、颅腔及其内结构(脑及其被膜、及其内结构(脑及其被膜、脑池、脑血管等)。脑池、脑血管等)。第2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 横断层面分为上、横断层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中、下三部分。上部为胼胝体干和尾上部为胼胝体干和尾状核体
2、出现以上的层状核体出现以上的层面,大脑半球被大脑面,大脑半球被大脑镰分隔为左、右两部镰分隔为左、右两部分,以中央沟和顶枕分,以中央沟和顶枕沟将端脑断面分为额沟将端脑断面分为额叶、顶叶和枕叶;叶、顶叶和枕叶;124537891011121316141517186第3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中部为基底核区和脑室等中部为基底核区和脑室等所在的层面,由胼胝体等所在的层面,由胼胝体等连合纤维将左、右侧大脑连合纤维将左、右侧大脑半球连成一整体,不同层半球连成一整体,不同层面的中央区之间的差异主面的中央区之间的差异主要为基底核区、侧脑室和要为基底核区、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等的位置、形态第三脑室等的位置、形
3、态的变化,层面周边以中央的变化,层面周边以中央沟和外侧沟将端脑分为额沟和外侧沟将端脑分为额叶、顶叶和颞叶;叶、顶叶和颞叶;第4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下部是自鞍上池以下下部是自鞍上池以下的层面,脑组织被大的层面,脑组织被大脑外侧窝池和小脑幕脑外侧窝池和小脑幕等分为数块,随层面等分为数块,随层面下移则脑组织逐渐缩下移则脑组织逐渐缩少,不同层面的中央少,不同层面的中央区之间的差异主要为区之间的差异主要为脑池、脑干和第四脑脑池、脑干和第四脑室等的位置、形态的室等的位置、形态的变化。变化。第5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 二、颅脑连续横断层的切面二、颅脑连续横断层的切面 中央旁小叶上份层面;中
4、央旁小叶上份层面;中央旁小叶中份层面;中央旁小叶中份层面;顶枕沟上份层面;顶枕沟上份层面;顶枕沟中份层面;顶枕沟中份层面;半卵圆中心层面;半卵圆中心层面;胼胝体干层面;胼胝体干层面;胼胝体压部层面;胼胝体压部层面;上丘层面;上丘层面;下丘层面;下丘层面;小脑上脚层面;小脑上脚层面;小脑中脚层面;小脑中脚层面;小脑半球下缘层面。小脑半球下缘层面。第6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 中央旁小叶上份层面1、板障2、硬脑膜3、板障静脉4、中央沟5、中央后回6、中央后沟7、顶上小叶8、上矢状窦9、大脑镰10、中央前回11、中央旁小叶12345678891011第7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1.经中央
5、旁小叶上份的颅脑横断层解剖特点 首现断面:首现断面:中央沟、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等;中央沟、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等;中线及内侧面结构:中线及内侧面结构:上矢状窦、大脑镰、中央旁小叶;上矢状窦、大脑镰、中央旁小叶;外外侧侧面面结结构构:额额上上回回、中中央央前前沟沟、中中央央前前回回、中中央央沟沟、中中央央后回、顶上小叶等;后回、顶上小叶等;影像解剖学特征:影像解剖学特征:大脑镰前、后端可见三角大脑镰前、后端可见三角形的上矢状窦;形的上矢状窦;当当上矢状窦内血栓形成时,时,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不能达到此增强扫描时造影剂不能达到此部位,三角形的上矢状窦出现不部位,三角形的上矢状
6、窦出现不强化区,即呈强化区,即呈“空三角”征。第8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 中央旁小叶中份层面 1、额骨2、顶骨3、额上回4、中央前沟5、中央沟6、中央后沟7、顶上小叶8、楔前叶9、上矢状窦10、额内侧回11、中央前回12、中央后回13、中央旁小叶14、扣带沟缘支15、顶内沟16、顶下小叶17、大脑纵裂池18、大脑镰123456789911121013141515161718冠状逢冠状逢枕骨及人字缝枕骨及人字缝第9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2.经中央旁小叶中份的颅脑横断层解剖特点 首现断面:首现断面:额内侧回、楔前叶、顶内沟、顶下小叶等;额内侧回、楔前叶、顶内沟、顶下小叶等;中线及内
7、侧面结构:中线及内侧面结构:上矢状窦、大脑镰、大脑纵裂池、额内上矢状窦、大脑镰、大脑纵裂池、额内侧回、中央旁沟、中央旁小叶、扣带沟缘支、楔前叶等;侧回、中央旁沟、中央旁小叶、扣带沟缘支、楔前叶等;外侧面结构:外侧面结构:额上回、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额上回、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顶上小叶等;后回、顶上小叶等;影像解剖学特征:影像解剖学特征:大脑镰和半球内侧面之间为大脑镰和半球内侧面之间为大脑纵裂池;中央旁小叶位于内侧面的中央旁沟和扣带沟缘支之间,位于内侧面的中央旁沟和扣带沟缘支之间,以以中央沟的延长线为标志,分为前部的额叶(躯中央沟的延长线为标志,分为前部的额叶(躯
8、体运体运动中枢部分)和后部的顶叶(躯体感觉中动中枢部分)和后部的顶叶(躯体感觉中 枢部分)枢部分);中央沟上端位于大脑半球上缘上端位于大脑半球上缘 中点后中点后1.5cm处,下端多未达外侧沟,与正中矢处,下端多未达外侧沟,与正中矢 状线约呈状线约呈70角;角;中央沟全程分为中央沟全程分为2个膝状弯曲,上,上 膝位于中、上膝位于中、上1/3交界处,凸向后方;下膝位于中、下交界处,凸向后方;下膝位于中、下1/3 交界处,凸交界处,凸向前方。中央沟深约向前方。中央沟深约2cm,大部分人的沟壁上可见壁间回。,大部分人的沟壁上可见壁间回。第10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 顶枕沟上份层面 1、额上回2
9、、额内侧回3、额中回4、中央前回5、中央后回6、扣带沟及扣带回7、顶下沟8、楔前叶9、楔叶10、大脑纵裂池11、额上沟12、中央前沟13、中央沟14、中央后沟15、顶内沟16、中央旁小叶17、顶下小叶18、顶枕沟124537891011121316141517186第11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3.经顶枕沟上份的颅脑横断层解剖特点 首现断面:首现断面:额上沟、额中回、扣带沟和回、顶下沟、楔叶;额上沟、额中回、扣带沟和回、顶下沟、楔叶;中线及内侧面结构:中线及内侧面结构:上矢状窦、大脑镰及大脑纵裂池、额内上矢状窦、大脑镰及大脑纵裂池、额内侧回、中央旁小叶、扣带沟、扣带回、顶下沟、楔前叶、顶
10、枕侧回、中央旁小叶、扣带沟、扣带回、顶下沟、楔前叶、顶枕沟和楔叶;沟和楔叶;外侧面结构:外侧面结构:额上回、额上沟、额额上回、额上沟、额 中回、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回、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中央后沟、顶下小叶;中央后回、中央后沟、顶下小叶;影像解剖学特征:影像解剖学特征:顶内沟的变化较的变化较 大,大,但多起自中央后沟;顶内沟与大但多起自中央后沟;顶内沟与大 脑半球脑半球上缘平行且弯向后方;顶内沟上缘平行且弯向后方;顶内沟 将顶叶分将顶叶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也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也 是语言区是语言区即即Wernicke区的上界。区的上界。第12页,讲稿共32张,
11、创作于星期日 顶枕沟中份层面 1、额上回2、额上沟3、额中回4、中央前沟5、中央前回6、中央沟7、中央后回8、中央后沟9、顶下小叶10、楔叶11、顶枕沟12、楔前叶13、顶下沟14、扣带回15、顶内沟16、扣带沟17、颞肌18、上矢状窦及大脑镰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8第13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4.经顶枕沟中份的颅脑横断层解剖特点 断面变化:断面变化:中央旁小叶消失,颞肌断面出现;中央旁小叶消失,颞肌断面出现;中线及内侧面结构:中线及内侧面结构:额内侧回、扣带沟、扣带回、顶下沟、额内侧回、扣带沟、扣带回、顶下沟、楔前叶、顶枕沟和楔叶;楔前叶、顶枕沟和楔叶;
12、外侧面结构:外侧面结构:额上回、额上沟、额中回、中央前沟、中央前额上回、额上沟、额中回、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中央后沟、顶下小叶;回、中央沟、中央后回、中央后沟、顶下小叶;影像解剖学特征:影像解剖学特征:髓质连成片状,髓质连成片状,脑脑沟移向四周且缩短;沟移向四周且缩短;中央旁小叶中央旁小叶 消失,消失,尚可见起自中央后沟的顶内沟;尚可见起自中央后沟的顶内沟;顶枕顶枕沟呈直线或沟呈直线或S形走行,多于距形走行,多于距 状沟前、状沟前、中中1/3交界处与距状沟汇合,交界处与距状沟汇合,如两沟分如两沟分离则期间常有一过渡脑回存离则期间常有一过渡脑回存 在。在。第14页,讲稿共32张
13、,创作于星期日 半卵圆中心层面 1、额上回2、额上沟3、额中回4、额下沟5、中央前沟6、中央沟7、中央后沟8、缘上回9、顶下小叶10、楔叶11、楔前叶12、顶枕沟13、顶下沟14、扣带回15、中央后回16、中央前回17、扣带沟18、额内侧回123689457101211131415161718第15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5.经半卵圆中心的颅脑横断层解剖特点 首现断面:首现断面:顶内沟消失,半卵圆中心及缘上回断面出现;顶内沟消失,半卵圆中心及缘上回断面出现;中线及内侧面结构:中线及内侧面结构:额内侧回、扣带沟、扣带回、顶下沟、额内侧回、扣带沟、扣带回、顶下沟、楔前叶、顶枕沟和楔叶;楔前叶
14、、顶枕沟和楔叶;外侧面结构:外侧面结构:额上回、额上沟、额中回、中央前沟、中央前额上回、额上沟、额中回、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中央后沟、缘上回和顶下小叶;回、中央沟、中央后回、中央后沟、缘上回和顶下小叶;影像解剖学特征:影像解剖学特征:大脑髓质增至最大脑髓质增至最 大,大致呈卵圆形;大,大致呈卵圆形;半卵圆中心在半卵圆中心在CT 图像上呈低密度暗区,图像上呈低密度暗区,MRI T1加权像上加权像上 呈高信号亮区;呈高信号亮区;脑内脱髓鞘病变,如脑内脱髓鞘病变,如 多发性硬化、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和多发性硬化、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和 脑结节硬化症等,常在该区出现单发或脑结节硬化症
15、等,常在该区出现单发或 多发病灶。多发病灶。第16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 胼胝体干层面 1、额下回2、中央沟3、缘上回4、角回5、扣带回峡6、距状沟前部7、舌回8、距状沟后部9、枕外侧回10、视辐射11、大脑大静脉池12、胼胝体枕钳13、侧脑室三角区14、外侧沟15、胼胝体干16、胼胝体额钳17、扣带沟和回18、额上回123456789101112131516171418第17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6.经胼胝体干部的颅脑横断层解剖特点 首现断面:首现断面:半卵圆中心及顶下沟消失,额下回、胼胝体、侧脑室、半卵圆中心及顶下沟消失,额下回、胼胝体、侧脑室、角回、外侧沟断面出现;角回、
16、外侧沟断面出现;中线及内侧面结构:中线及内侧面结构:额内侧回、扣带沟及回(胼胝体干额钳之前);额内侧回、扣带沟及回(胼胝体干额钳之前);扣带回峡、距状沟前部、舌回、距状沟后部和楔叶(胼胝体枕钳之后);扣带回峡、距状沟前部、舌回、距状沟后部和楔叶(胼胝体枕钳之后);外侧面结构:外侧面结构:额上回、额上沟、额中回、额下沟、额下回、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额上回、额上沟、额中回、额下沟、额下回、中央前沟、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外侧沟、缘上回、角回和枕外侧回;央沟、中央后回、外侧沟、缘上回、角回和枕外侧回;影像解剖学特征:影像解剖学特征:胼胝体干出现于层面中央,呈胼胝体干出现于层面中央,呈X形,并
17、向前外、后外分别形,并向前外、后外分别延伸形成额钳和枕钳;延伸形成额钳和枕钳;侧脑室位于胼胝体干外侧,其前外侧的灰质团块为尾状核;侧脑室位于胼胝体干外侧,其前外侧的灰质团块为尾状核;中线上的大脑镰被分为前后两部分,近颅骨处有上矢状窦,后部大脑镰的前方有大脑大中线上的大脑镰被分为前后两部分,近颅骨处有上矢状窦,后部大脑镰的前方有大脑大静脉池及其后的下矢状窦;静脉池及其后的下矢状窦;一般情况下,外侧沟后支与侧脑室在横断层面上同时出现,一般情况下,外侧沟后支与侧脑室在横断层面上同时出现,故故侧脑室的出现是识别外侧沟后支的标志;缘上回包绕外侧沟后支末端,角回包缘上回包绕外侧沟后支末端,角回包绕于颞上沟
18、末端,故绕于颞上沟末端,故外侧沟后支是识别缘上回和角回的解剖标志。第18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 胼胝体压部层面 1、额上沟2、额下沟3、尾状核头4、岛叶皮质5、颞上回6、颞中回及听辐射7、禽距8、距状沟前部9、舌回及直窦10、大脑大静脉池11、帆间池12、背侧丘脑13、尾状核尾14、颞横回15、第三脑室及室间孔16、内囊17、屏状核18、侧脑室前角19、胼胝体膝部20、扣带沟及扣带回1812345678109111213141516171920第19页,讲稿共32张,创作于星期日7.经胼胝体压部的颅脑横断层解剖特点 首现断面:首现断面:缘上回和楔叶消失,内囊、第三脑室、透明腔、穹缘上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头部 颅脑 连续 横断 解剖 断层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