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培养课件.ppt





《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培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培养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培养第1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一、青少年品德的一般概述一、青少年品德的一般概述(一)品德的内涵(一)品德的内涵品德(品德(morality)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或倾向。第七讲第七讲 青少年品德的形成与培养青少年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第2页,此课件共68页哦1.1.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2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3 3
2、)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既社会的发展规律;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既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受个体的生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受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4 4)道德是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道德是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对象;品德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第3页,此课件共68页哦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品德与道德的联系1)个人品德离不开社会道德,品德是道德)个人品德离不开社会道德,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的具体化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个人品德的发展)社会道德风气影
3、响个人品德的发展3)个体的品德也会反作用于社会道德状)个体的品德也会反作用于社会道德状况况第4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不同观点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不同观点二因素说:二因素说: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两个因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两个因素。素。三因素说:除了知、行外,还包括道德情感。三因素说:除了知、行外,还包括道德情感。四因素说:认为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四因素说:认为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个方、情、意、行四个方面组成。面组成。五因素说:在四因素基础上应增加一个道德信五因素说:在四
4、因素基础上应增加一个道德信念因素,它与四因素说无本质区别。念因素,它与四因素说无本质区别。第5页,此课件共68页哦2.2.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1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 2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 3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 4 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第6页,此课件共68页哦3.3.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1 1)整体性与个体性)整体性与个体性2 2)即时性与共时性)即时性与共时性 3 3)稳定性与可变性)稳定性与可变性 4.4.认知主义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对道德品认知主义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对道德品质心理结构的不同看法质心理结构的不同看法第7页,此课件共68
5、页哦二、品德形成的理论二、品德形成的理论(一)皮亚杰的研究(一)皮亚杰的研究皮亚杰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皮亚杰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取了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采取了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发展。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渡的过程。在道德认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影在道德认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两个因素是认知能力和社会响其发展的两个因素是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关系。第8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个对偶故事: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个对偶故事:A.A.有一个小女孩叫玛丽,她想
6、使母亲高兴,于是便替有一个小女孩叫玛丽,她想使母亲高兴,于是便替母亲裁布。但是,因为她还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母亲裁布。但是,因为她还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大洞。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大洞。B.B.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女孩在她母亲外出时拿剪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女孩在她母亲外出时拿剪子玩,因为她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自己的子玩,因为她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小洞。衣服剪了一个小洞。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了两个问题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了两个问题(1 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 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
7、为什么?)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第9页,此课件共68页哦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25岁)岁)权威阶段(权威阶段(6868岁)岁)可逆阶段(可逆阶段(881010岁)岁)公正阶段(公正阶段(11111212岁)岁)第10页,此课件共68页哦理论的启示理论的启示: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儿童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要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
8、养同伴间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儿威与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儿童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发展儿童的道童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德认识第11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采用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对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他以道德判断的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他以道德判断的发展代表道德认识的发展,进而代表品德发展代表道德认识的发展,进而代表品德发展的水平。发展的水平。道
9、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内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平内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其层次不能紊乱或倒置。高的层次发展,其层次不能紊乱或倒置。第12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一位妇女的了一种特殊的癌症,濒临死亡。医生告诉他一位妇女的了一种特殊的癌症,濒临死亡。医生告诉他的丈夫汉斯,本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的丈夫汉斯,本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挽救他的妻子。这种药的成本非常昂贵,但药剂师还要挽救他的妻子。这种药的成本非常昂贵,但药剂师还要以高出成本十倍的价格出售,以高出成本十倍的价格出售,汉斯竭尽全力只借到
10、汉斯竭尽全力只借到所需所需一半,他恳求药剂师便宜一些把药卖给他,或者延期付一半,他恳求药剂师便宜一些把药卖给他,或者延期付款。但药剂师说:款。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赚钱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赚钱,汉斯在绝望中铤而走险,晚上撬开药库偷走了药。,汉斯在绝望中铤而走险,晚上撬开药库偷走了药。”“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法官应不应该判他法官应不应该判他的罪?为什么?的罪?为什么?”、“汉斯如果不爱他的妻子,他会为汉斯如果不爱他的妻子,他会为她去偷吗?为什么?她去偷吗?为什么?”、“如果病危这是一个陌生人,如果病危这是一个陌生人,汉撕会为她去偷药吗?为什么?
11、汉撕会为她去偷药吗?为什么?”、“汉斯偷要是犯法汉斯偷要是犯法的,那么他在道德上错了吗?为什么?的,那么他在道德上错了吗?为什么?”第13页,此课件共68页哦1.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认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决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决定于外在的要求。包括定于外在的要求。包括: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2)相对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第14页,此课件共68页哦2.习俗水平习俗水平该水平的
12、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包括包括:1)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第15页,此课件共68页哦3.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不止是自觉遵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不止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
13、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包括: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包括:1)社会契约得到的定向阶段)社会契约得到的定向阶段2)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第16页,此课件共68页哦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发展有以下特征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发展有以下特征1 1)阶段的出现与年龄有关。阶段的出现与年龄有关。2 2)前一阶段在本质上不同于下一阶段,每前一阶段在本质上不同于下一阶段,每一阶段代表一个新的更综合的心理组织系统。一阶段代表一个新的更综合的心理组织系统。3 3)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
14、童的思维发展有关。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4 4)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不断接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第17页,此课件共68页哦理论的启示理论的启示科尔伯格的研究告诉我们,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道科尔伯格的研究告诉我们,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道德认识的培养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的特征加以实施,同时,德认识的培养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的特征加以实施,同时,每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不能依靠后期的每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
15、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不能依靠后期的补救,因为后期的补救往往困难的多。按照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认补救,因为后期的补救往往困难的多。按照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认识或品德的发展,是随着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而发展的,当人们面对识或品德的发展,是随着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而发展的,当人们面对那些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复杂问题时,就会产生认识上的不平衡,这种那些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复杂问题时,就会产生认识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会促使一个人进入高一阶段的思维,而高一阶段的思维就会不平衡就会促使一个人进入高一阶段的思维,而高一阶段的思维就会推动自身的道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因此,为了形成道德认识,推动自身的道德水平
16、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因此,为了形成道德认识,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柯尔伯格的研究成果,而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柯尔伯格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了解道德认识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安排品德教育的内容,有对于我们了解道德认识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安排品德教育的内容,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是极为有益的。效地进行品德教育是极为有益的。第18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且他认为道德行为是通
17、过学习获得的,而且可以改变。班杜拉用模仿学习、抗拒诱惑可以改变。班杜拉用模仿学习、抗拒诱惑等实验研究儿童品德的形成,指出决定儿等实验研究儿童品德的形成,指出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童道德行为的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与强化作用等,认为通过客观条件、榜样与强化作用等,认为通过奖励儿童的适当行为,有利于良好道德行奖励儿童的适当行为,有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还认为通过榜样的影响可以抗为的发展,还认为通过榜样的影响可以抗拒外界的多种诱惑。拒外界的多种诱惑。第19页,此课件共68页哦理论的启示理论的启示社会学习理论所提出的观点和社会学习理论所提出的观点和所进行的一系
18、列实验研究,将为我们认识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将为我们认识和训练道德行为提供有益的启示。所以,和训练道德行为提供有益的启示。所以,在品德教育中,教育者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在品德教育中,教育者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良好的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榜样行为的机会,对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教育。第20页,此课件共68页哦(四)国内关于品德发展的研究(四)国内关于品德发展的研究1.品德发展阶
19、段论的跨文化研究品德发展阶段论的跨文化研究我国心理学家李伯黍教授和全国各地的同我国心理学家李伯黍教授和全国各地的同行协作,沿着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路线,行协作,沿着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路线,对我国对我国411岁岁(有的扩展到有的扩展到13岁、岁、16岁岁)儿童和青少年学生道德儿童和青少年学生道德判断发展作了判断发展作了相关研究。相关研究。第21页,此课件共68页哦研究表明: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判断确实如皮亚杰所儿童的道德判断确实如皮亚杰所说说“经历着从客观判断过渡到主观判断的发经历着从客观判断过渡到主观判断的发展过程。与国外儿童相比年龄有些提前。展过程。与国外儿童相比年龄有些提前。中国儿童中国儿童
20、4 4岁已经能够摆脱成人的影响,开岁已经能够摆脱成人的影响,开始做出较多的独立的道德判断始做出较多的独立的道德判断,7,7岁儿童的主岁儿童的主观性判断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到观性判断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到9 9岁,这岁,这种判断已基本上取代了客观性判断。在公有种判断已基本上取代了客观性判断。在公有观点的发展上,中国观点的发展上,中国5 5岁儿童已经具有了初岁儿童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分辨公私关系的能力,做出正确判断的步的分辨公私关系的能力,做出正确判断的转折年龄在转折年龄在7 79 9岁之间。在集体观念的发展岁之间。在集体观念的发展上,中国一年级小青少年学生已开始出现集上,中国一年级小青少年学生已开始
21、出现集体意识,根据以集体的动机做出判断的比例体意识,根据以集体的动机做出判断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第22页,此课件共68页哦研究表明:研究表明:不同民族血统、不同文化背景对不同民族血统、不同文化背景对儿童的道德判断和推理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儿童的道德判断和推理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德发展的某些方面,但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德发展的某些方面,而总体的发展水平大体上是一致的。而总体的发展水平大体上是一致的。正如柯尔伯格有关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跨文正如柯尔伯格有关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跨文化研究所发现的那样,所有的群体都表现出化研究所发现的那样,所有的群体都表现出
22、相同的发展模式,阶段顺序是具有普遍性的。相同的发展模式,阶段顺序是具有普遍性的。第23页,此课件共68页哦李伯黍等人李伯黍等人(1987(1987,19911991年年)曾对国内九个曾对国内九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道德判断做过跨文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道德判断做过跨文化研究,化研究,结果表明:各族儿童的道德认知发结果表明:各族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趋势是一致的,但在公正观念、惩罚展的总趋势是一致的,但在公正观念、惩罚观念、公有观念和行为责任判断的发展上各观念、公有观念和行为责任判断的发展上各族儿童又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随着年族儿童又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缩小。龄的增
23、长而逐步缩小。比如,在公正观念发比如,在公正观念发展方面,有的民族儿童较多地以服从公正判展方面,有的民族儿童较多地以服从公正判断的原则,有的民族儿童则多数以公道作为断的原则,有的民族儿童则多数以公道作为公正原则。又如,在公有观念发展方面,有公正原则。又如,在公有观念发展方面,有的民族儿童发展较早,而有的则发展较晚的民族儿童发展较早,而有的则发展较晚。第24页,此课件共68页哦2.关于品德发展的新探索关于品德发展的新探索林崇德教授林崇德教授,他采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他采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观点,对品德的论的观点,对品德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讨。1)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力
24、)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力2)教育与品德发展的关系教育与品德发展的关系3)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第25页,此课件共68页哦林崇德确定了六个方面品德发展的参数作为林崇德确定了六个方面品德发展的参数作为品德质变的依据。品德质变的依据。发展的时间发展的时间青少年品德发展是有一定程序的,青少年品德发展是有一定程序的,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发展的速度发展的速度青少年品德发展是呈波浪式的,青少年品德发展是呈波浪式的,不是直线上升的,是不等速的不是直线上升的,是不等速的 。发展的稳定程度发展的稳定程度一般地说,在一定社会和教一般地说,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青少年品德发展
25、具有稳定性育条件下,青少年品德发展具有稳定性。第26页,此课件共68页哦发展的协调性发展的协调性青少年心理是一个完整体,青少年心理是一个完整体,这种完整的结构中各成分之间既有各自发这种完整的结构中各成分之间既有各自发展的特色,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展的特色,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有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有量变也有质变。量变也有质变。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发展中的个体差异青少年品德发展在总体青少年品德发展在总体上呈现出年龄特征,而个体之间又表现出上呈现出年龄特征,而个体之间又表现出各自特点,这些特点与总体相对照,就成各自特点,这些特点与总体相对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少年 品德 形成 培养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