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创造力的影响因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创造力的影响因素.ppt(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教育心理学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2页社会心理学视角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的创造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需要也对创造活动有着不同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创造力发展。这些教育环境来自三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2页认知心理学视角智能特征和创造才能特征之间显示了一种低水平的相关或完全不相关。创造力与个体知识结构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创造发明也就是问题解决过程,只不过它不是一般问题解决,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超乎寻常的问题解决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组织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2页影响创造力发展
2、的因素周鹏冉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2页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生理因素年龄和性别知识和智力学校、家庭和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2页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创造力本身是智力高速发展的结果。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影响个体对问题情景的感知、表征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过程,即影响信息的输入、转译、加工和输出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2页1869年英国的高尔顿利用家谱调查法研究得出:遗传在创造能力中起决定作用,此外,他还利用双生子研究来支持他的观点。近年来心理学的研究
3、还表明:神经系统的特性对于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现代心理学揭示:遗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决定着创新能力发展的潜力,离开了这个前提就谈不到创新能力的发展。遗传因素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2页智力因素任何创造活动都是左右脑密切配合、协同活动的结果。左右脑虽然在功能上有主次之分,但这种区分只是相对而言的,两者的使用是相互补充的、协同工作的。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2页中小学生进行创造性测验,然后把两个测验的得分按代数原理找出它们的坐标点,发现这些点汇集在一个三角形地带上。如图所示。它说明:从整体上看,智力与创造力有正相关的趋势,但智力高的不一定有高创造力。创造性和
4、智商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对智商在70140的中小学生进行创造性测验,然后把两个测验的得分按代数原理找出它们的坐标点,发现这些点汇集在一个三角形地带上。如图所示。它说明:从整体上看,智力与创造力有正相关的趋势,但智力高的不一定有高创造力。创造性和智商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相关的非线性关系。智力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2页J.P.Guilford:吉尔福特(1897-1987),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心理测量方法、吉尔福特人格和智力等方面的研究。他因应用心理测量方法和因素分析法进行人格特质的研究,特别是对智力的分类而驰名世界。1950年当选为美国心
5、理学会主席,1954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在对创造力进行详尽的因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上述三维结构中处于第二维度的“发散思维”。于是他和他的助手们(托伦斯等人)着重对发散思维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发散思维的四个主要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致性。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2页智力因素高智商者不一定高创造力 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力 高创造力者的智商必须在中等以上的水平(120以上)低创造力者智商水平不定智力与创造
6、力的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2页知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知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识即有关的经验体验、知识结构,它给创造性思维提供加工的信息,帮助创造者了解其在某个领域中所处的位置,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知识技能是创造力的基础。新颖独特的产品和观念的产生,从内容上说是制约于知识的。知识是创造的原料,创造是知识的重新组合。没有前人知识经验的继承,个体知识经验不广不深,就难以发现新的观念和关系的,创造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知识的准确有据、层次系统、概括全面,都有利于创造。日本有一个调查表明:学过三个专业的创造性居首位,具有两个专业的居其次,只有一个专业的居末
7、位。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告诉学生,学习偏科不利于创造,文理渗透,多科综合有利于创造。没有相应的知识技能,某一领域的创造便不可能产生。但是有了知识技能也不一定能创造。经验主义者和教条主义者的知识经验可能不少,但都不可能有创造性。有研究表明:创造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不大,影响创造力的关键是意识意识。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2页意识意识最终是由性格决定的,因此创造成功的非智力因素,最主要的还表现在个性的性格特征上。根据科学家发明家的自述和事迹调查表明,创造性与性格的关系是密切的。1955年,卡特尔等人挑选了一些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要求他们完成16种人格因素测验。他们发现,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科学
8、家与普同人相比,更加内向、聪明、刚强、自律、多愁善感和勇于创新。1958年,德列夫代尔和卡特尔研究了艺术家艺术家和作家作家的人格特征,发现他们的人格特征和科学家差不多,只是更加多愁善感,内心世界也更加紧张些。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22页年龄和性别创造力的最佳年龄:31-39岁男性的创造力高于女性.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22页环境可以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如果把创新比作种子,那么环境就是土壤。研究表明,环境不仅能够为个体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条件,也能够影响个体的创新意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即使先天遗传相同的人,如果生活在不同的后天环境中,能力会千
9、差万别。学前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都会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早期环境和小环境,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环境因素环境的重要性环境的重要性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22页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22页家庭因素家庭因素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对子女期望适度,并结合子女特点施教。对子女期望适度,并结合子女特点施教。家庭教养方式:压制法、溺爱法、压制法、溺爱法、民主法民主法家庭环境的好坏以及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尤为重要。研究表明:我国创造型学生的家庭大多是知识分子家庭。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本对一些科学界精英进
10、行调查,结果发现:一些比较有创造性的人往往来自不幸的家庭,其中有些人儿童时期缺少家庭和谐和父母的爱抚。此外,最富有创造精神的一般是兄弟姐妹中的老大。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22页1961年盖兹尔斯和杰克逊(&Jackson)的研究发现高创造力被试组的家庭生活自由,孩子有大量解决问题的机会,家长鼓励多样性、接受风险。可见教学中民主、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很重要。1964年,尼科尔斯(Nichols)的研究发现:母亲的专断性抚养态度与孩子的独创性和创造力呈负相关。1973年,迪温(Dewing)的研究发现;创造力高的孩子,其父母兴趣、爱好广泛,更能平等待人,少专断、更多样而少教
11、条。研究发现,压制型和溺爱型的家庭,易使孩子养成懒惰、顺从的习惯,思维懒惰,缺乏创新性。民主型的家庭教育,则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庭中的各种事务,参与家庭事务有益于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培养孩子的创造动机。家庭因素家庭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22页学校因素课堂气氛:开放课堂开放课堂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水平教师的领导方式:民主型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专制型、放任型)教师的期望: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比家庭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22页罗森塔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968年是他到一所学校里做了一个实验:从新生花名册里随便挑几个学生,和老师说他们十分聪明,这话很快传到了这几个学生的耳朵里。学期末时,这几个学生都成为了优等生。实验表明,如果一个人有自信心,对自己怀着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种现象在心理学家中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它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22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22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22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