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讲稿.ppt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讲稿.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一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第三章第三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3.3 流网流网第二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一、地下水在复杂的多孔介质中运动一、地下水在复杂的多孔介质中运动 1.渗透: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水质点运动途渗透: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水质点运动途径多变;流速多变。径多变;流速多变。2.渗流:对实际的地下水进行概化,概化后的地下渗流:对实际的地下水进行概化,概化后的地下水流称为渗流,所占据的空间区域称为渗流区水流称为渗流,所占据的空间区域称为渗流区(渗流场)。(渗流场)。
2、3.概化方法:不考虑含水层中固体颗粒的存在,认为概化方法:不考虑含水层中固体颗粒的存在,认为含水层完全被水所充满;不考虑实际流向的多变性,含水层完全被水所充满;不考虑实际流向的多变性,只考虑单向流。只考虑单向流。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第三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实际和理想的水流对比实际和理想的水流对比实际和理想的水流对比实际和理想的水流对比 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第四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二、地下水流形态类型二、地下水流形态类型 根据流速大小,渗流分两种流态:层流、紊流根据流速大小,渗流分两种流态:层
3、流、紊流 l 层流层流在岩石空隙中渗流时,水质点作有秩序的、在岩石空隙中渗流时,水质点作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流速小,一般岩石空隙;互不混杂的流动。流速小,一般岩石空隙;l 紊流紊流水质点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水质点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 。流速大,。流速大,岩石大空隙(砾石层、溶洞)。岩石大空隙(砾石层、溶洞)。第五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 雷诺数雷诺数是判别流态的重要参数(是判别流态的重要参数(Re)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无因次。比值,无因次。Re=Lu/式中:式中:L流体流束中的物体任意有代表性的长度;流体流束中
4、的物体任意有代表性的长度;u流体流速;流体流速;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流体密度。流体密度。l l 雷诺数小,意味着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雷诺数小,意味着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雷诺数小,意味着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雷诺数小,意味着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平行于管路内壁有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状态。平行于管路内壁有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状态。平行于管路内壁有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状态。平行于管路内壁有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状态。雷诺数大,雷诺数大,雷诺数大,雷诺数大,意味着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呈紊
5、流流动状态。意味着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呈紊流流动状态。意味着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呈紊流流动状态。意味着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呈紊流流动状态。l l 判断标准:判断标准:判断标准:判断标准:管道雷诺数管道雷诺数管道雷诺数管道雷诺数ReRe20002000为层流状态,为层流状态,为层流状态,为层流状态,管道雷诺数管道雷诺数管道雷诺数管道雷诺数ReRe40004000为紊流状态,为紊流状态,为紊流状态,为紊流状态,管道雷诺数管道雷诺数管道雷诺数管道雷诺数ReRe2000200040004000为过渡状态。为过渡状态。为过渡状态。为过渡状态。第六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
6、水运动的基本特点三、稳定流与非稳定流三、稳定流与非稳定流l 稳定流稳定流地下水的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等)不随时地下水的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等)不随时间间 改变。改变。l 非稳定流非稳定流地下水的各运动要素随流程、时间等不断发生变地下水的各运动要素随流程、时间等不断发生变化的水流。化的水流。第七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3.1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特点注意:注意:1.自然界中地下水都属于非稳定流。自然界中地下水都属于非稳定流。补给水源受水文、气象因素影响大,呈季节性变化;补给水源受水文、气象因素影响大,呈季节性变化;排泄方式具有不稳定性;排泄方式具有不稳定性;径流过
7、程中存在不稳定性。径流过程中存在不稳定性。2.为了便于计算,常将某些运动要素变化微小的渗流,近似地看作为了便于计算,常将某些运动要素变化微小的渗流,近似地看作稳定流。稳定流。第八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一、实验条件一、实验条件 H.Darcy法国水力学家,法国水力学家,1856年(以实年(以实验为基础研究时期)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得验为基础研究时期)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得出了达西定律出了达西定律。1)等径圆筒装入均匀砂样,断面为)等径圆筒装入均匀砂样,断面为 2)上(下各)置一个稳定的溢水装置)上(下各)置一个稳定的溢水装置保持保持稳定水流稳定水流 3)实验时上端进水,下端出水
8、)实验时上端进水,下端出水示意流线示意流线 4)砂筒中安装了)砂筒中安装了2个测压管个测压管,相距相距L 5)下端测出水量()下端测出水量(outflow)Q第九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二、达西定律二、达西定律 根据根据试验结果,得到关系式:试验结果,得到关系式:Q=Kh/l 其中:其中:根据根据 I=h/l 可以推出:可以推出:Q=K I 其中:Q-渗透流量(L3T-1);w-过水断面(L2);h-水头损失(水头差,L);l-渗透途径(L);K-渗透系数(LT-1);I-水力梯度(无量纲)。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第十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三、三、渗透流速渗透流速o根据水力学流速与流量的关系:Q=
9、V则Q=KI可简化为V=KI,称为渗透流速渗透流速。o公式V=KI,为单位面积上的流量,称比流量比流量。o渗透流速与水力梯度是一次方成正比,故达西定律又称为线性渗透定律线性渗透定律。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第十一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四、四、达西定律讨论达西定律讨论1.渗透流速(渗透流速(V)与过水断面()与过水断面()Q=K I=Vo过水断面,假想的断面;实际孔隙断面n;实际过水断面ne。思考:n、ne、大小关系o地下水的实际渗流速度u=Q/=KI/ne,地下水渗透流速 V=u ne,渗透流速等于平均实渗透流速等于平均实际流速与有效空隙度的乘积。际流速与有效空隙度的乘积。o实际流动速度要大于渗
10、透速度:实际流动速度要大于渗透速度:Q=une o渗透流速V:是假设水流通过整个岩层断面(骨架+空隙)时所具有的虚拟的平均流速。o意义:研究水量时,只考虑水流通过的总量与平均流速,而不去追踪实际水质点的运移轨迹简化的研究。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第十二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过水断面与实际过水断面: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第十三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2.水力坡度(水力坡度(I)()(hydraulic gradient)水力学中水力梯度(J):单位距离上的水头损失 是沿渗流途径上的水头损失与相应的渗流长度之比o水在空隙中运动时,必须克服水与隙壁以及流动快慢不同的质点之间的摩擦阻力(这种摩擦阻力随地下
11、水流速增加而增大),从而消耗机械能,造成水头损失。o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将水力梯度理解为驱动力,即克服摩擦阻力使水以一定速度流动的力量。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第十四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水力梯度(I)从达西公式:V=KI 来看:o当I 增大时,V 也愈大;o即流速V 愈大,单位渗流途径上损失的能量也愈大;反过来,水力梯度I愈大时,驱动水流运动与速度也愈大注意:水头损失一定要与渗流途径相对应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第十五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3.渗透系数K-水力传导率4.定义:水力梯度为I=1 时的渗透流速(V=KI)具有速度
12、量纲L2 T-1。由公式V=K I 分析:当I一定时,岩层的K 愈大,则V 也愈大,Q 大因此,渗透系数K 是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第十六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渗透系数Ko影响因素:以松散岩石等径孔隙为例来分析 水的重率;动力粘滞系数 因素包括:孔隙大小多少;颗粒大小;分选程度;o从公式即得出:K与岩石性质有关K(d02,ne)与流体物理性质有关K(/)o用途: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用于地下水资源评价。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第十七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4.适用范围:o层流:雷诺数层流:雷诺数Re2000-3000 o达西定律适用范围:达西定律适用范围:Re1-10之间某一
13、数值的层流运动之间某一数值的层流运动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第十八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五、五、达西定律达西定律应用应用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 1.1.已知某均质含水层,含水层渗透系数为已知某均质含水层,含水层渗透系数为已知某均质含水层,含水层渗透系数为已知某均质含水层,含水层渗透系数为KK,沿径流方向有两个水位观测,沿径流方向有两个水位观测,沿径流方向有两个水位观测,沿径流方向有两个水位观测孔,孔间距为孔,孔间距为孔,孔间距为孔,孔间距为L L,两观测孔观测水位分别为,两观测孔观测水位分别为,两观测孔观测水位分别为,两观测孔观测水位分别为HaHa和和和和HbHb,求:沿地下水流方向的单,求:
14、沿地下水流方向的单,求:沿地下水流方向的单,求:沿地下水流方向的单宽流量。宽流量。宽流量。宽流量。解:解:解:解:第十九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3.2 达西定律达西定律 2.2.求水平等厚承压含水层流量和承压水头线。求水平等厚承压含水层流量和承压水头线。求水平等厚承压含水层流量和承压水头线。求水平等厚承压含水层流量和承压水头线。承压含水层由均质等厚的砂组成,隔水底板水平,地下水做水平稳定运动。承压含水层由均质等厚的砂组成,隔水底板水平,地下水做水平稳定运动。承压含水层由均质等厚的砂组成,隔水底板水平,地下水做水平稳定运动。承压含水层由均质等厚的砂组成,隔水底板水平,地下水做水平稳定运动。砂层中的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水 运动 基本 规律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