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与时间系统讲稿.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坐标与时间系统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坐标与时间系统讲稿.ppt(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坐标与时间系统关于坐标与时间系统第一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预备知识预备知识l天球的基本概念天球的基本概念 所谓天球,是指以地球质心所谓天球,是指以地球质心O为中心,半径为中心,半径 r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的球体。在天文学中,通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的球体。在天文学中,通常均把天体投影到天球的球面上,并利用球面坐标常均把天体投影到天球的球面上,并利用球面坐标来表达或研究天体的位置及天体之间的关系。来表达或研究天体的位置及天体之间的关系。建立球面坐标系统,如图建立球面坐标系统,如图21所示所示.参考点、线、面和圈参考点、线、面和圈第二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第三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天球的概念天球的概念
2、第四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 天轴与天极天轴与天极 地球自转轴的延伸直线为地球自转轴的延伸直线为天轴天轴,天轴与天球的交点,天轴与天球的交点 PN 和和 PS 称为称为天极天极,其中,其中 PN 称为北天极,称为北天极,PS 为南天极。为南天极。天球赤道面与天球赤道天球赤道面与天球赤道 通过地球质心通过地球质心 O 与天轴垂直的平面称为天球赤道面。天球赤道与天轴垂直的平面称为天球赤道面。天球赤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相重合。该赤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面与地球赤道面相重合。该赤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天球赤天球赤道道。天球子午面与子午圈天球子午面与子午圈 含天轴并通过任一点的平面,称为含天轴并通过任一点的
3、平面,称为天球子午面天球子午面.天球子午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天球子午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天球子午圈天球子午圈。第五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 时圈时圈 通过天轴的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均称为时圈。通过天轴的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均称为时圈。黄道黄道 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黄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黄道黄道。黄道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约为,约为23.5度。度。黄极黄极 通过天球中心,且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称为通过天球中心,且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称为黄极黄极。其中靠近北天极的交点称为其中靠近北天极的交
4、点称为北黄极北黄极,靠近南天极的交点称为,靠近南天极的交点称为南南黄极黄极。第六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春分点与秋分点春分点与秋分点 黄道与赤道的两个交点称为黄道与赤道的两个交点称为春分点春分点和和秋分点秋分点。视太阳。视太阳在黄道上从南半球向北半球运动时,黄道与天球赤道在黄道上从南半球向北半球运动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称为春分点,用的交点称为春分点,用 表示。表示。在天文学中和研究卫星运动时,在天文学中和研究卫星运动时,春分点春分点和和天球赤道面天球赤道面,是建立参考系的重要是建立参考系的重要基准点基准点和和基准面基准面 赤经与赤纬赤经与赤纬 地球的中心至天体的连线与天球赤道面的夹角称为地球的
5、中心至天体的连线与天球赤道面的夹角称为赤纬赤纬,春春分点的天球子午面与过天体的天球子午面的夹角为分点的天球子午面与过天体的天球子午面的夹角为赤赤经经。第七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 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开普勒三大运动定律开普勒三大运动定律:运动的轨迹是椭圆,太阳位于其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运动的轨迹是椭圆,太阳位于其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的长半轴的立方的比为常数。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的长半轴的立方的比为常数。第八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 的特征:的特征:(1)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变化(岁差和章动)地轴方向相
6、对于空间的变化(岁差和章动)岁差: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变化,是日月引力的共岁差: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变化,是日月引力的共同结果。假设月球的引力及其运行轨道是固定不变的同结果。假设月球的引力及其运行轨道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由于日、月等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极发生日、月等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极发生缓慢旋转,形成一个倒圆锥体(见下图),其锥角等于黄缓慢旋转,形成一个倒圆锥体(见下图),其锥角等于黄赤交角赤交角=23.5 ,旋转周期为,旋转周期为26000年,这种运动称为年,这种运动称为岁差岁差,是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是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长周期运动长周期运动。岁差使春分点每年
7、。岁差使春分点每年向西移动向西移动50.3第九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第十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考虑岁差和章动的共同影响:考虑岁差和章动的共同影响:真旋转轴、瞬时真天极、真天球赤道、真旋转轴、瞬时真天极、真天球赤道、瞬时真春分点。瞬时真春分点。考虑岁差的影响:考虑岁差的影响:瞬时平天极、瞬时平天球赤道、瞬时平春分点。瞬时平天极、瞬时平天球赤道、瞬时平春分点。北天极在天球上绕黄极旋转的轨道不是平滑的小园,而北天极在天球上绕黄极旋转的轨道不是平滑的小园,而是类似圆的波浪曲线运动,即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是类似圆的波浪曲线运动,即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周期为周期为18.6年,且振幅为年,且振幅
8、为9.21的的短周期运动短周期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这种现象称为章动。章动。真赤道真赤道:某一时刻的赤道某一时刻的赤道。(由于岁差和章动的影响由于岁差和章动的影响,每一时刻赤道的每一时刻赤道的位置不同位置不同)平赤道平赤道:只有岁差影响时的赤道。只有岁差影响时的赤道。黄经章动黄经章动:章动引起的黄经变化章动引起的黄经变化。即平春分点与真春点的角距。即平春分点与真春点的角距。交角章动交角章动:章动引起的黄赤交角的变化。章动引起的黄赤交角的变化。第十一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章动影响章动影响第十二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 (2)地轴相对于地球本身相对位置变化(极移)地轴相对于地球本身相对位置变化(极移)地球自
9、转轴存在相对于地球体自身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地球自转轴存在相对于地球体自身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导致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化,从而导致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象称为极移极移。某一观测瞬间地球极所在的位置称为某一观测瞬间地球极所在的位置称为瞬时极瞬时极,某段时间内,某段时间内地极的平均位置称为地极的平均位置称为平极平极。地球极点的变化,导致地面点。地球极点的变化,导致地面点的纬度发生变化。的纬度发生变化。天文联合会天文联合会(IAU)和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和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建议建议采用国际上采用国际上5个纬度服务个纬度服务
10、(ILS)站以站以19001905年的平均纬度所年的平均纬度所确定的平极作为基准点,通常称为确定的平极作为基准点,通常称为国际协议原点国际协议原点CIO(Conventional International Origin)。也称协议地球极。也称协议地球极CTP。第十三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国际极移服务国际极移服务(IPMS)和国际时间局和国际时间局(BIH)等机构分别等机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地极原点。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地极原点。国际时间局国际时间局BIHBIH的的CIOCIO有:有:BIH1968.0BIH1968.0,BIH1979.0BIH1979.0,BIH1984.0BIH1984.0与
11、与CIOCIO相应的地球赤道面称为相应的地球赤道面称为平赤道面或协议赤道面平赤道面或协议赤道面 。地极坐标系地极坐标系:以:以CIO为原点,为原点,零子午线方向为零子午线方向为X轴,以零子午轴,以零子午线以西为了描述线以西为了描述90子午线为子午线为y y轴。轴。用来描述极移规律。用来描述极移规律。第十四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第十五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第十六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地球自转不但不均匀,而且还有季节性和短期性的变化。现已地球自转不但不均匀,而且还有季节性和短期性的变化。现已弄清的有以下几种原因:弄清的有以下几种原因: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现象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现象引起长期减慢的原因,一般认
12、为是受潮汐磨擦力的影响。日长大引起长期减慢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受潮汐磨擦力的影响。日长大约在约在100100年内增长年内增长0 0s s.0016.0016。地球自转不规则的变化地球自转不规则的变化地球自转有时快有时慢。在快慢交替的时候,变化相当显著,地球自转有时快有时慢。在快慢交替的时候,变化相当显著,变化量将超过地球自转在变化量将超过地球自转在100100年内长期减慢所积累起的数值。年内长期减慢所积累起的数值。原因:多方面,原因:多方面,内部物质的移动;内部物质的移动;太阳光斑喷射的微粒子流太阳光斑喷射的微粒子流与地球磁场耦合而产生得阻尼影响。与地球磁场耦合而产生得阻尼影响。(3)(3)地球
13、自转速度变化(日长变化)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日长变化)第十七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 地球自转的季节性变化地球自转的季节性变化周期较短,变化周期为一年和半年,变化振幅最大可达周期较短,变化周期为一年和半年,变化振幅最大可达0 0s s.03.03左右。左右。原因:科学家们认为是由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变化造成的。原因:科学家们认为是由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变化造成的。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换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换周期为一个月和半个月,振幅在周期为一个月和半个月,振幅在1 1毫秒以下,全部积累起来的影响毫秒以下,全部积累起来的影响在最大时也不超过在最大时也不超过3 3毫秒。毫秒。极移极移地球除自转速度不均匀外,地极在地
14、球表面上地球除自转速度不均匀外,地极在地球表面上2424米米2424米范围米范围之内作反时针近似圆形螺旋曲线的周期运动,这种现象称为之内作反时针近似圆形螺旋曲线的周期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极极移移”。周期约为一年。由于。周期约为一年。由于“极移极移”导致各地的经、纬度不同,导致各地的经、纬度不同,从而各地天文台所测的世界时稍有差异。从而各地天文台所测的世界时稍有差异。第十八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 描述上述三种地球自转运动规律的参数称为描述上述三种地球自转运动规律的参数称为地球定向参数地球定向参数(EOP),描述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参数和描述极移的参数称为,描述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参数和描述极移的参数称
15、为地球自转参数地球自转参数(ERP),EOP 即为即为 ERP 加上岁差和章动加上岁差和章动,其数,其数值可以在国际地球旋转服务值可以在国际地球旋转服务(IERS)网站网站(www.iers.org)上得到。上得到。第十九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v时间的描述包括时间时间的描述包括时间原点、单位(尺度)两大要素原点、单位(尺度)两大要素。时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连续的表现,选择测量时间单位的基本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连续的表现,选择测量时间单位的基本原则是选取一种物质的运动。时间的特点是连续、均匀,故原则是选取一种物质的运动。时间的特点是连续、均匀,故一种物质的运动也应该连续、均匀。一种物质的运动也应该连
16、续、均匀。v周期运动满足如下三项要求,可以作为计量时间的方法。周期运动满足如下三项要求,可以作为计量时间的方法。运动是连续的;运动是连续的;运动的周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运动的周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运动是可观测的。运动是可观测的。v 选取的物理对象不同,时间的定义不同选取的物理对象不同,时间的定义不同: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公转、物质的振动等。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公转、物质的振动等。2.2 2.2 时间系统时间系统第二十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恒星时恒星时(ST)v以春分点作为基本参考点,由春分点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以春分点作为基本参考点,由春分点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间,称为恒星时恒星时。v春
17、分点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上中天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一个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恒星日,分为,分为24个恒星时,某一地点的地方恒星时,在数值上等个恒星时,某一地点的地方恒星时,在数值上等于春分点相对于这一地方子午圈的时角。于春分点相对于这一地方子午圈的时角。v地方真恒星时地方真恒星时、平恒星时平恒星时、格林尼治真恒星时格林尼治真恒星时、格林尼治平恒格林尼治平恒星时星时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平太阳时平太阳时MTv以真太阳作为基本参考点,由其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以真太阳作为基本参考点,由其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为真太阳时真太阳时。一个。
18、一个真太阳日真太阳日就是真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某就是真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某地的上中天(上子午圈)所经历的时间。地的上中天(上子午圈)所经历的时间。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不均匀。近日点快、远日点慢。真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不均匀。近日点快、远日点慢。真太阳日在近日点最长、远日点最短太阳日在近日点最长、远日点最短。v假设以平太阳作为参考点,其速度等于真太阳周年运动的平假设以平太阳作为参考点,其速度等于真太阳周年运动的平均速度。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的时间间隔,称为均速度。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一个平太阳日平太阳日平太阳日是以平子夜的瞬时作为时间的起算零点,如果平太阳日是以平子
19、夜的瞬时作为时间的起算零点,如果LAMT LAMT 表示平太阳时角,则某地的平太阳时表示平太阳时角,则某地的平太阳时 MT=LAMT+12 (MT=LAMT+12 (平子夜与平正午差平子夜与平正午差1212小时)小时)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世界时世界时UT:以格林尼治平子夜为零时起算的平太阳时称为以格林尼治平子夜为零时起算的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世界时。UT=GAMT+12 GAMT 代表格林尼治平太阳时角。代表格林尼治平太阳时角。世界时世界时世界时世界时UTUT可分为以下三类:可分为以下三类:UT0UT0:直接由天文观测得到的世界时。由于极移的影响使各地:直接由天文观测得到的世界时。由于极
20、移的影响使各地测得的测得的UT0UT0有微小的差别,所以不宜作统一的时间。有微小的差别,所以不宜作统一的时间。UT1UT1:是由:是由UT0UT0经过极移改正后得出的时间,称为世界时。经过极移改正后得出的时间,称为世界时。这是真正反映地球自转的统一时间。也是天文航海所用的这是真正反映地球自转的统一时间。也是天文航海所用的时间。时间。UT1=UT0+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UT2UT2:是由:是由UT1UT1经过季节性改正后得出的世界时间。这是经过季节性改正后得出的世界时间。这是19721972年以年以前国际公认的时间标准。但是,由于它仍旧存在着无法预测前国际公认的时间标准。但是,由于它仍旧
21、存在着无法预测的长期减慢和不规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时间精度的长期减慢和不规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时间精度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下,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下,UT2UT2也就不能作为均匀的时间标准了。也就不能作为均匀的时间标准了。UT2=UT1+TUT2=UT1+T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历书时历书时ET与力学时与力学时 DTv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导致用其测得的时间不均匀。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导致用其测得的时间不均匀。1958年第年第10届届IAU决定,自决定,自1960年起开始年起开始以地球公转运动为基准以地球公转运动为基准的历书时来量度时间,用历书时系统代替世界时。的历书时
22、来量度时间,用历书时系统代替世界时。v 历书时的秒长规定为历书时的秒长规定为1900年年1月月1日日12时整回归年长度的时整回归年长度的131556925.9747v在天文学中,天体的星历是根据天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的运动在天文学中,天体的星历是根据天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的运动方程而编写的,其中采用的独立变量是时间参数方程而编写的,其中采用的独立变量是时间参数T,T,其变量被定其变量被定义为力学时,力学时是均匀的。义为力学时,力学时是均匀的。参考点不同,力学时分为两种:参考点不同,力学时分为两种:1)1)太阳系质心力学时太阳系质心力学时TDBTDB 2)2)地球质心力学时地球质心力学时TDTTDT第二
23、十五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vTDT和和TDB可以看作是可以看作是ET分别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实现,分别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实现,TDT代替了过去的代替了过去的ETv地球质心力学时的基本单位国际秒制,与原子时的尺度相同。地球质心力学时的基本单位国际秒制,与原子时的尺度相同。IGU规定:规定:1977年年1月月1日原子时(日原子时(TAI)0时与地球力学时严格时与地球力学时严格对应为:对应为:TDT=TAI+32.184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原子时原子时(AT)原子时是一种以原子谐振信号周期为标准。原子时的基本单原子时是一种以原子谐振信号周期为标准。原子时的基本单位是原子时秒,定义为:在零磁场下,位
24、于海平面的铯原子位是原子时秒,定义为:在零磁场下,位于海平面的铯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周所持续的时间为原子时秒,规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时间单位。为原子时秒,规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时间单位。原子时的原点定义:原子时的原点定义:1958年年1月月1日日UT2的的0时。时。AT=UT20.0039(s)地球自转的不均性,原子时与世界时的误差逐年积累。地球自转的不均性,原子时与世界时的误差逐年积累。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七十八页哦 协调世界时协调世界时(UTC)v原子时与地球自转没有直接联系,由于地球自转速度长期原子时与地球自转没有直接联
25、系,由于地球自转速度长期变慢的趋势,原子时与世界时的差异将逐渐变大,秒长不变慢的趋势,原子时与世界时的差异将逐渐变大,秒长不等,大约每年相差等,大约每年相差1秒,便于日常使用,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秒,便于日常使用,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建立以原子时秒长为计量单位、在时刻上与平太阳时之差小于建立以原子时秒长为计量单位、在时刻上与平太阳时之差小于0.9秒的时间系统,秒的时间系统,称之为世界协调时称之为世界协调时(UTC)。v当大于当大于0.9秒,采用秒,采用12月月31日或日或6月月30日调秒。调秒由国际日调秒。调秒由国际计量局来确定公布。计量局来确定公布。v世界各国发布的时号均以世界各国发布的时号均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坐标 时间 系统 讲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