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23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2023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习2023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我是一名准医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请战!” 离开武汉,还是留下?2023年初,面对这个问题,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23级博士讨论生赵东没有迟疑。 留守武汉,参加临床一线诊治,连续奋战120天,累计参加接诊并胜利治愈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0余例;轮休期间加班加点,进展临床讨论;工作之余参加线上志愿效劳,为200余名居家隔离患者供应在线医疗询问和帮忙赵东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我将连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让自己的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赵东坚决地说。 赵东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光谷院区劳碌时,南京医科大学2023级博
2、士讨论生倪杰也在武汉第一医院重症病区奋战。2023年春节期间,看到所在培育单位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消息后,她放弃与家人团聚,第一时间主动向医院党委报名。 到达湖北后,倪杰在武汉第一医院重症病区工作,与同事们制定、执行和相互监视院感流程的实施,查看病人、开医嘱、调呼吸机很多个夜班里,面对重症患者的突发状况,她一边劝慰患者,一边带着值班护士进展抢救,评估病患状况,主动担当动脉抽血、血气分析、插管治疗等任务。 穿着防护装备,头晕胸闷,汗湿衣襟,双手脱皮,护目镜压得眼眶四周伤痕累累倪杰却毫无怨言。“青春就是要经得起磨练,救死扶伤,义不容辞!”这是倪杰送给自己的格言,也是她行动的见证。 疫情防控中,许多
3、大学生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本科生余汉明也是其中之一。“00后”的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疫情期间报名成为武汉中山社区防疫志愿者,为100多户家庭供应买菜、上门送药等效劳。 每当电话响起,余汉明就拿起笔,一一登记居民的信息和需求。其次天,完毕门岗值守,身穿红马甲的他提着辗转购置的生活用品送到居民楼下。“我们青年学生,就是要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44天,每天10个小时的志愿效劳,余汉明用自己的热忱和力气为武汉疫情防控做出了奉献。 “看到广阔党员冲锋在一线,我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余汉明在志愿效劳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北京市委组织部批准,2023年4月1日
4、,他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位“火线入党”的大学生。 2023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01、齐晓景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政府干部 毕业后,齐晓景回到家乡国家级贫困旗自主创业,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她先后创办展翼合作社、电商销售、家庭农场等,进展观光农业、土地认领、农家自助大锅灶等,带动就业40余人,帮忙100多户农夫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她还依托合作社平台,创新扶贫模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成为当地农夫眼里的“财神”。 02、宗立冬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区委常委 东塔寺乡党委书记 宗立冬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选择投身西北大地,创新思路推动乡村振兴。他先后组织实施2
5、0余个重点工程,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促进农夫增收。他还心系群众,扶危济困,扎实补齐民生短板,聚焦民生难题,组织实施妇女儿童关爱工程和大型帮扶助学慈善工程,让群众更好地共享进展成果。 03、文竹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镇 人大主席 怀揣着建立家乡的幻想,文竹毕业后把红色的党旗插在祖国最北疆的黑土地上。在北极镇工作期间,她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创立工作,开展“党建进景区”活动,筹划并参加建立北极流淌党员驿站。她用青春和热忱去暖和整个北极镇,传递着用美妙青春驻守北疆的赤子情怀。 04、杨媚 共青团重庆市荣昌区吴家镇委员会书记 吴家镇双流村党总支书记 杨媚毕业后坚守“让乡亲们富起来”的
6、初心和幻想,扎根农村,进展产业,带着群众增收致富。她带着全村100余户村民建成蔬菜大棚600余亩,年增收500余万元;带着菜农组建农夫专业合作社,每年为菜农节省本钱、增加收入近30万元,在田野间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幻想。 05、金彩虹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治理局局长 到海拔3000米以上、偏远贫困的两河口镇工作后,金彩虹就努力为藏区人民架起社会保障的彩虹桥。面对1035平方公里辖区内散居的1400余户5000余名群众,她主动学习民族语言和风俗,用群众易于理解的大白话宣讲国家的好政策,说服群众参与社会保险,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一家家核实参保信息,让两河口镇参保率到达
7、了100%。 2023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抱负、有本事、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盼望。盼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效劳中健壮成长、在艰难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事,连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阔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广阔青年特殊是青年党员,自当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引,争做志存高远、铁肩担当、越.战越勇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争做“志存高远”的新时
8、代好青年。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呈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局部还是“95后”甚至“00后”。纵使“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青年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知了世人,什么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志存高远”。作为新时代青年特殊是青年党员,当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34名“90后”党员为典范,树立正确的个人成长认知、本职工作认知和价值理念追求,主动结合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进展需要,为自己定好长远规划,设好短期目标,不断朝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方向而努力奋斗。
9、 争做“铁肩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勇敢奋战的广阔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气,交出了合格答卷。不行否认,同中老年人相比,青年人干事创业总是少了些许顾虑顾忌,多了那么一股闯劲拼劲。在这些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抗疫一线青年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气、“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气、凡事敢为人先的士气。“畏难苟安则难,知难而上则易。”青年党员要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担当奉献,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对待党和人民给予的重
10、大使命任务,广阔青年要始终保持“做好份内事,多做份外事”的自觉,用“铁肩担当”交出合格答卷。 争做“越.战越勇”的新时代好青年。不行否认,现实生活中,个别青年人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难免急功近利、心生焦虑,甚至滋生惰性心理、颓废消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90后”为代表的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阔青年,有的刚从学校毕业工作不久,可以说社会阅历尚浅、实践经受较少。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们敢于挺身而出、担当奉献,朝气蓬勃、越.战越勇,在抗疫一线成长成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青年党员要敢于挺身担当,始终保持“越.战越勇”的干事创业精气神,主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练意志
11、、增加本事、建功立业。 2023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心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力量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打算。基层治理作为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力量提升的“重要一公里”,是构成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根基。“根底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基层党的执政根基需要一支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毕业生赴基层,用坚决信念阐释了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用改革创新推动了基层事业进展,用辛勤汗水换来了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美”的定义有许多,可以是自然美、社会美、形象美、模糊美,而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放弃城市优越环境,选择到基层一线工作,
12、在为民效劳中实现个人价值,这无疑是人格魅与心灵美的交 汇。作为莘莘学子,既要学习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的事迹,更要付诸行动,在不惑之年的年纪诠释“最美”的内涵。 用“美”的学问浸润基层。高校毕业生在校园通过高等教育收获了学问,来到基层或许被认为大材小用?事实上,在学校更多的是学习理论学问,唯有将人文社科等专业学问严密联系实践,在社会中加以磨炼,方能学以致用、学以成材。就像表彰的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他们有的在海岛从事支医效劳十几年,悄悄守护海岛居民;有的坚守乡村讲台,初心不改,教书育人;有的投身脱贫攻坚,创办企业带着群众增收致富正是他们用“美”的学问浸润着基层,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等系列国家政策方针方
13、能有序推动,成色更足。 用“美”的行动积存富矿。空有一身理想,不付诸行动都是“嘴巴子戏”。基层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为基层奉献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基层工作不是为混个工作阅历,更不是解决就业的无奈之举,而是需要一代代有思想、有学问、有本事的年轻大学生愿到基层,并将心沉在基层,走村入户,体察民情,做到“进村狗不叫,问题问不倒”;在基层的“三尺讲台”传道授惑,促进基层教育进 步;在村级卫生院,守护群众的身体安康这才是“美”的行动,并且,“美”的行动通过不断积存,必将成为基层进展的富矿。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与厚度,高校学子们在基层一线“投之以桃”,祖国的富
14、强兴盛必将“报之以李”。 2023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值春耕季节,走进位于上黄路沿线的嵩县黄庄乡王村村,老远就观察村民们正在翻地、除草、施肥,春耕播种作业正有序开展。嵩县司法局派驻黄庄乡驻村第一书记_在田间喊道:“大爷大娘们,疫情期间更要加倍当心留意防护,翻地期间也不要遗忘戴口罩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爆发以来,_主动放弃休假返回村里,带着全村党员群众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近日又提早行动忙着进展产业,保障王村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 王村距离县城25公里,沟深坡陡路险。疫情当前,村民出行受到了严格管控。作为第一书记,他主动担当起
15、为村民购置春耕物资的任务,通过电话逐一联系生产队长,由他们收集村民对化肥、种子等春耕物资的需求,并根据种类和数量列出具体清单,组织车辆到县、乡农业物资市场统一选购,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化肥、种子到了,_又担忧起了香菇种植技术以及疫情期间春耕作业的相关问题。今年以来,王村先后平坦土地近百亩,用于集中连片建立高标准香菇大棚,建成后村集体再招标承包出去,有劳动力量的贫困户优先吸纳,工程估计年产生扶贫收益30万元,一方面能够壮大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也将为本村及周边村的贫困户供应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大家伙一起脱贫致富。 今日,_还通过电话联系到嵩县源达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优秀共产党员、乡土人才王小黑:“王大哥,疫情期间比拟特别,麻烦您多在微信群里共享一些香菇的种植阅历,我把您的电话留给村民了,遇到技术层面的问题向您询问,还请您多多指导啊!” 他在工作日志中这样写到:“作为第一书记,危险关头就应当凡事当“第一”,不能忘了来时的路,更不能忘了职责和使命,而我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帮忙群众脱贫致富”。 面对记者,_信念满怀的说:“在建立香菇产业基地的同时,王村还将依托前坪水库推动乡村旅游,进展“农家乐”,让这方秀美山水吸引更多的城里人.” 春天来了,田野里一切都是新的!在通往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这位年轻的第一书记正带着王村村民,满怀盼望地向前奔着. 学习2023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