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1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教案任教班级 : 教师姓名 : 2023年春季学期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单元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二、 单元重难点1.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2.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三、 知识框架 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四 则 运 算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可以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验算减法和减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乘
2、、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可以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乘法和除法 含有括号的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四则混合运算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多租租金便宜的,少租租金贵的,且 租船问题 尽量把船做满,没有空位四、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五、教学时数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课时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3课时3. 括号3课时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2页和第3页上面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
3、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口算2.笔算3.导入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教学加法的意义 出示2页例题(1)课件。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讨论回答: (1)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
4、m,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是多少千米,怎样计算。(3)请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出示线段图,找出数量关系。(课件出示西宁到拉萨的线段图) (4)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西宁到拉萨的距离用加法计算,列式为:814+1142=1956(km)提问:为什么用加法呢?怎样得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5)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明确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减法的意义我们已经知道和完成“求西宁到拉萨的全长”用加法计算,那么老师把例题(1)的已知和问题做一个调换,又应该怎么计算呢?(课件出示例题(2)、(3) (1)小组讨论:比较
5、(1)和(2)(3)题的不同: 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出第(2)、(3)题的减法算式。 (2)1956 - 814 = 1142km (3)1956 - 1142 = 814km(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3)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4)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三、 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和 = 加数 + 加数 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2
6、)减法各部分问的关系。出示: 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3)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根据加减法的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课件出示): 1234 验算: 2079 2079 845 845 1234 2079 1234 845(2)减法的验算。(课件出示):1234 验算: 247 1234 987 987 247 247 1234 987三、巩固练习1.做第3页下的“做一做”。 三、 小结 第2课时 练习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7、教科书第4页练习一的第1-5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2.难点: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巩固旧知,引入练习1.复习旧知。(1)出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5 + 16 = 41 321 - 100 = 221( ) ( ) ( ) ( ) ( ) ( )(2) 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在下列算式的里填上适当的数。105 + 56 = 161 400- 175
8、= 225 161 - = 56 225 + = 400 - 56 = 105 -225 = 175 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练习一。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完成教材第4页第1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4页第2题。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这么写。3. 完成教材第4页第3题。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小组内交流。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并说明理由。总结后,让学生在同桌内互相出题,
9、玩猜数游戏。 4.完成教材第4页第4题。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填表。反馈时重点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1.师:我们学过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小结后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2.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题。加法的验算。出示前两道算式,让学生计算,并思考可以如何验算。3.减法的验算。出示后两道题算式,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验算方法。 三、巩固拓展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验算方法。1. 巩固知识。(1) 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2)运用加、减法各
10、部分的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第3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5页和第6页例1和例2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2.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2.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授课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
11、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二、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1乘法的意义出示例1(1) 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师:为什么用乘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出示例2(2)(3)(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12、?求什么?怎样算?列式计算:123=4 124=3(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第、与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 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
13、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4做一做 三、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4课时 0的运算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8页的例3。教学目标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课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100+0= 0+568= 078= 023=128-128= 076= 235+0=029=99-0= 49-
14、49=0+319=二、探究新知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0不能作除数。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四、课堂测评1.计算 (1)36+0= (2)0+68=(3)068= (4)54-0=(5)028= (6)1
15、28-0= (7)036= (8)25+0=(9)99-0= (10)49-49=(11)0+39= (12)09=五、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第5课时 练习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7页和第8页练习二的第1-10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2. 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2.难点: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型一、 师生谈话,引入练习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师生交流
16、后明确: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师: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二”的习题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板书课题:练习二。二、 师生互动 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7题。 1.完成教材第7页第1题。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列式计算,然后交流反馈。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的。2.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并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7页第3题。创设情境:有一只调皮的小猫弄脏了作业本。你有什么办法求出被猫爪踩过的数吗?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4.完成教材第7页第4题。出示题目
17、后,由学生独立填写。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来填的。5.完成教材第7页第5题。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办法能证明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利用乘、除法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6.完成教材第8页第6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求,然后独立解答。师生交流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三、 巩固拓展出示“练习二”第7-9题。1. 完成教材第8页第7题。题目出示后,学生直接口算,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2. 完成教材第8页第8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解
18、题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 完成教材第8页第9题。出示题目,让学生明确图形表示的是什么数,再独立思考,作出正误判断。组织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和依据。4. 完成教材第8页第10题。 先让学生读题目要求,理解题意,再自己在写一写后,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完成了很多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的相应练习。通过这节练习课,大家有哪些收获?2.师生共同小结。第6课时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9页例4。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带中
19、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难点:计算正确率的提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1. 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二、新知探究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出示例4:9612+421说说运算顺序。2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96(12+4)2=96162=62=125. 如果在96(12
20、+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96(12+4)2=96162=9632=34阅读“你知道吗?”5总结: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2选择题:(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 47+3336-16 B(47+33)(36-16)C(36-16)(4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集体 备课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