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pdf(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 10 月 目录 一、铁塔基础工程.-1-(一)JCGY01 安全技术交底.-1-(二)JCGY02 测量放线定位.-1-(三)JCGY03 基坑(或桩)开挖.-2-(四)JCGY04 基坑(或桩孔)检查.-3-(五)JCGY05 进场材料检测.-5-(六)JCGY06 垫层浇筑.-7-(七)JCGY07 钢筋笼制作.-7-(八)JCGY08 混凝土浇筑.-10-(九)JCGY09 筏板基础浇筑.-11-(十)JCGY10 三管塔基桩连系梁设置与模板制作.-13-(十一)JCGY11 预埋件检查与校正.-14-(十二)JCGY12 新建地网
2、.-15-(十三)JCGY13 基础养护.-16-(十四)JCGY14 模板拆除、回弹测试、塔基检测.-16-(十五)JCGY15 钢管桩工艺要求.-17-二、土建机房工程.-18-(一)JFGY01 安全技术交底.-18-(二)JFGY02 测量放线.-18-(三)JFGY03 场地平整与机房基础开挖.-19-(四)JFGY04 进场材料检测.-20-(五)JFGY05 新建地网.-22-(六)JFGY06 基础垫层与砌筑.-23-(七)JFGY07 基础梁钢筋笼制作与室内外接地扁铁预埋.-23-(八)JFGY08 基础梁制模与浇灌.-25-(九)JFGY09 蓄电池井制作.-26-(十)J
3、FGY10 墙体砌筑(砖混机房).-27-(十一)JFGY11 机房框架工程(框架机房).-29-(十二)JFGY12 屋面工程(砖混机房).-30-(十三)JFGY13 混凝土保养.-32-(十四)JFGY14 模板拆除.-32-(十五)JFGY15 墙体砌筑(框架机房).-33-(十六)JFGY16 室外散水坡制作.-34-(十七)JFGY17 防盗门、空调防盗网、馈线窗安装.-35-(十八)JFGY18 屋面防水处理.-36-(十九)JFGY19 屋面彩钢板安装.-36-(二十)JFGY20 机房室内外墙面抹灰与装修、室内地面铺砖.-37-(二十一)JFGY21 电气照明安装.-37-(
4、二十二)JFGY22 外观涂装.-39-(二十三)JFGY23 板房、一体化机房类安装.-39-三、铁塔安装工程.-41-(一)TTGY01 四方交接(铁塔基础验收交接).-41-(二)TTGY02 安全技术交底.-42-(三)TTGY03 塔材到货检查.-43-(四)TTGY04 设置安全圈围、隔离带、警示标志与安全器材检查.-43-(五)TTGY05 塔身主体安装.-44-(六)TTGY06 平台、避雷带及铁塔警示标识牌安装.-46-(七)TTGY07 塔身缺件检查与塔体防盗螺帽紧固.-47-(八)TTGY08 塔身垂直度校正.-48-(九)TTGY09 铁塔接地焊接.-48-(十)TTG
5、Y10 塔脚包封.-48-(十一)TTGY11 地锚与拉线紧固.-49-(十二)TTGY12 屋面塔桅安装.-50-四、动力配套工程.-50-(一)PTGY01 设计、安全技术交底.-51-(二)PTGY02 走线架安装.-51-(三)PTGY03 机柜安装.-52-(四)PTGY04 配电箱安装.-53-(五)PTGY05 空调安装.-53-(六)PTGY06 电池组安装.-54-(七)PTGY07 电池电压值检测.-56-(八)PTGY08 线缆布放.-56-(九)PTGY09 标识标签.-57-(十)PTGY10 孔洞封堵.-59-(十一)PTGY11 工作地、保护地设置与防雷接地.-5
6、9-五、外电引入工程.-60-(一)WDGY01 设计、安全技术交底.-60-(二)WDGY02 杆路架设.-61-(三)WDGY03 线缆布放.-63-(四)WDGY04 供电情况检查.-64-六、客户设备安装.-64-(一)YYSGY01 平台占用.-64-(二)YYSGY02 线缆布放.-64-(三)YYSGY03 孔进线处理.-65-(四)YYSGY04 室内接地.-65-一、铁塔基础工程(一)JCGY01 安全技术交底 1.由设计人员到施工现场对参与施工的监理和施工人员进行工程技术交底,对现场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案进行解析,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现场重点
7、工序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由施工班组长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重申安全施工操作规程、安全施工流程及关键危险工序施工注意事项等。2.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及作业证件。(二)JCGY02 测量放线定位 1.开工前的检查及定位放线:应在开工前到现场检查地勘部门有无现场查勘痕迹、确认基站位置有无变化;现场核实施工场地是否已平整,是否具备开工放线条件等;施工区域用围挡进行了圈围并挂警示标识 施 工 区 域未 设 置 围挡 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按设计要求、地勘资料,复核正负零基准,复核铁塔基础放线位置,用钢尺或卷尺检查复核放线是否与图纸一致,确保定位正确。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同时需征得设计单
8、位认可地勘报告的有效性;3.现场检查要观察地形地势,查看基础外缘的边坡距离是否满足设计图纸要求,不满足时,应及时请建设单位联系设计院,通过设计院进行确认或设计变更。(三)JCGY03 基坑(或桩)开挖 1.施工前,应按照设计位置与有关部门办理挖掘手续,做好施工现场周边的安全宣传。2.开挖基坑时,应熟悉设计图纸上标注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具体位置并做好标识,同时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档,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现场。3.挖掘土石方,应从上而下进行,不得采用掏挖的方法。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水、排水、降水措施。4.桩孔开挖时,先开挖桩孔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边扩挖,控制好桩孔截面尺寸,根据土质的不同,确定开挖节
9、段高度,在土质好的情况下,约为 1m 为宜;当土层松软如细沙土或含水量大的粘土时,开挖节段高度可减小至 0.40.8m 为一施工节段。挖孔直径为:上口直径较桩径大 10 cm,下口直径较桩径大 17 cm,成圆台形。每开挖一节,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筋混凝土护壁或钢护筒等。5.人工挖孔桩同一基坑内禁止 2 人同时下井开挖;开挖土方应及时使用垂直运输设施 工 测量放线 现场采集施工经纬度。提交设计院后台审核,审核合格即可放线 备提升到井外,堆放于距离井口大于 1 米的指定范围,开挖深度超过 10m 时应配置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6.设计要求使用机械开挖的,严禁私自改为人工开挖;机械开挖必须设专人
10、统一指挥,机械臂操作范围内不得有人;机械开挖的土石方堆放距离坑口应大于 1 米;机械开挖的坑底应用人工找平。7.流砂、疏松土质的沟深超过 1 米或硬土质沟的侧壁与底面夹角小于 115且沟深超过 1.5 米时,应安装挡土板;在房基土或是废土地段开挖的沟坑,必须安装挡土板。8.从沟底向地面掀土,应注意上边是否有人。沟坑深在 1.5m 以上者,应有人在地面清土,堆土要在基坑边缘 1m 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 1.5m,同时组织清运交通道路上的土方、石方。9.钻孔灌注桩护筒用 48mm 厚钢板制成,内径比钻头直径大 100200mm,顶面高出地面 040.6m,上部开 1-2 个溢浆孔。(四)JCGY
11、04 基坑(或桩孔)检查 1.按设计要求检查开挖质量,确保基坑基槽的长、宽、高、直径、垂直度等达到设计要求;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 1 标高-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0-50 经纬仪,用钢尺量 机械开挖基坑 采取人工清理基坑内余土,并进行整平 人工挖孔桩:井底单人操作、及时提升土方、每米制作护壁 3 直径 50 用钢尺量 4 表面平整度 20 用 2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5 桩中心位移 桩身直径/20 经纬仪,用钢尺量 6 垂直度 深度的 1/200 线垂测量 2.钻孔桩验坑:钻孔桩成孔的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孔径允许偏差:(+100,40),
12、孔垂直度允许偏差:小于桩长的 1/200,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符合(GB50202-2002);3.扩孔:在基坑的底部,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扩孔处理(以单站的设计图纸为准)。扩孔与否对基础的抗拔力有着直接的影响;4.护壁的检查:1、根据设计要求检查是否做护壁;2、基础开挖时,要按照设计分层做好护壁,每层高度约为 1000mm,完工后,用钢尺测量检查护壁尺寸及桩坑内径,要符合设计要求。5.机械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桩泥浆配合比应控制在 1.101.15 之间,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情况选择适当的泥浆比重。机械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桩在清孔过程中,要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砼时
13、才能停止置换以保证已清好符合沉渣厚度要求的孔底沉渣不应由于泥浆静止渣土下沉而导致实际沉渣厚度超厚。沉渣厚度如设计现场测量桩深 分层制作护壁 现场测量基坑开挖直径。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桩、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五)JCGY05 进场材料检测 1.检查项目:对进场的材料(沙石、水泥、钢材、砖、焊条、焊剂、拌合用水等)进行查验;核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需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如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文件、出厂检验(测试)记录和相关检验报告等必须完整清晰、手续齐全,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2.检查内容:材料种类、数量、规格、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查
14、看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和相关检验报告;3.砂料:要求为中粗砂,沙子要干净,含泥量应2%(按重量计%),如砂料中含泥和它杂质过多,需重新进行筛选;现场砂料必须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011标准;4.石料:要求为碎石,粒径均匀,2-4cm 级配,粒径过大或过小,要重新筛选,石子要干净,含泥量应1%,不干净要进行冲洗;所用石料必须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11标准;5.水泥:建设方指定品牌,严禁使用过期的水泥和受潮发硬结块的水泥;现场检查时要清点数量,核对品牌、标号和出厂时间,检查出厂质量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必须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标准;水泥
15、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出厂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根据复验结果使用;6.钢材:建设方指定厂家品牌,检查时要核对吊牌或钢号,检查出厂质量合格证、材质证明书和理化实验报告;检查是否生锈,根据设计要求检查钢筋材料直径是否达标,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钢材表面锈蚀、麻点或划痕的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 负偏差值的一半;严禁采用改制钢材;所用的钢筋、钢丝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2007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在监理现场见证下取样、送检;7.砖砌体:按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砖砌体,需要时可检查砖的出厂报告,砖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应符合烧结普通砖 GB5101-2003标准;普通烧结砖尺寸为 24
16、0mm115mm53mm,尺寸允许偏差:240mm2mm;115mm1.5mm;53mm1.5mm;8.水:混凝土拌合用水一般要求用清洁水,不得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不应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PH 值4.5;应符合混凝土用水 JGJ63-2006标准;9.焊条焊剂:采用 E43 焊条,要检查质量证明书,质量应符合 碳钢焊条 B5117-2012、低合金钢焊条 GB5118-2012 标准;严禁使用药皮脱层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或已熔烧过的焊剂;10.外加剂:使用外加剂要检查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和说明书,同时使用外加剂前需进行试配;如需使用新材料,要检查鉴定证明、使用说明和检验报告。现场检查水泥
17、(均为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需要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选用砂石过细 水 泥 必 须 做好防潮处理 材料选用中、粗砂 石子不能使用鹅卵石,且所选石子应大小均匀 石 子 符 合 规范要求 (六)JCGY06 垫层浇筑 1.检查基坑基槽土质是否经夯实平整,按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垫层,垫层的厚度一般为 80100mm;2.垫层的混凝土标号(一般为 C15)应符合设计要求;(七)JCGY07 钢筋笼制作 1.钢筋安装的检查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灌注桩钢筋笼 直
18、径 10 钢尺检查 长 100 钢尺检查 整板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 钢筋尺寸不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严重锈蚀,需更换材料 钢筋型号符合规范要求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量三档,取最大值 排距 5 钢尺检查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三档,取最大值 加密区间距及非加密区应符合设计要求 10 钢尺检查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2.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净尺寸 10 用钢尺量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用钢尺量 箍筋内净尺寸 5 用钢尺量 3.钢筋焊
19、接要求:基桩竖筋应焊接连接,焊接位置应错开,以提高钢筋笼整体强度;加强筋和竖筋交叉点逐点进行焊接,并除掉焊接杂质;4.焊接工艺:单面焊搭接长度为竖筋直径 10 倍,双面焊搭接长度为竖筋直径 5 倍,整板基础钢筋网绑扎检查 整 板 基 础 钢筋 网 绑 扎 检整板基础钢筋网绑扎检查 现场检查钢筋笼施工工艺及质量 现场测量钢筋笼长度 钢筋笼工艺质量不合格 焊缝高度不小于 0.3d 且不小于 4mm、焊缝宽度不小于 0.7d 且不小于 10mm,不得有夹渣、凹陷、焊瘤、咬肉等缺陷;焊接时宜采取大功率三相交流焊机,禁止使用小功率交流焊机或二相焊机;5.钢筋笼定位检查:按设计要求检查根开尺寸(用钢尺量)
20、,检查水平高差(用水平仪、水平管测),笼体顶端伸出地面的高度达到设计要求,确保保护层厚度;钢筋笼吊装 钢筋笼吊装完成 预 埋 件 安装 预埋件水平检查 现 场 检 查钢筋焊接 主 筋 焊 接有缝隙 (八)JCGY08 混凝土浇筑 1.检查混凝土配比: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配合比一览表(JGJT 98-2010)单位:1m混凝土 序 号 项目 单位 混凝土标号 10 15 20 25 30 35 水泥标号 325 325 425 325 425 325 425 325 425 425 525 1 水泥 kg 255 282 255 338 273 390 318 432 365 406 350
21、 2 中(粗)砂 m 0.52 0.51 0.52 0.49 0.52 0.47 0.5 0.46 0.49 0.48 0.5 3 碎(砾)石 m 0.91 0.89 0.91 0.85 0.9 0.82 0.87 0.81 0.85 0.83 0.87 2.搅拌:检查是否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是否均匀,严禁人工搅拌;3.振捣:检查浇灌过程中是否按要求及时用振动棒分层进行振实;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的 1.25 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 5cm 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的次
22、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 3040cm;振动器使用时,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0.5 倍,且不宜紧靠模板振动,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每一插点振捣时间以 2030 秒为宜,一般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均匀的水泥浆和不再冒气泡为止,不显著下沉,表示已振实,即可停止振捣;4.试块制作:现场取样制作试块,要求一次浇灌及二次浇灌各做一组(3 块)试块,试块上应标注制作时间。所用石料粒径4cm 的混凝土试块尺寸 150mm150mm150mm,标准条件养护送检;5.混凝土浇灌时自由落体不
23、得超过 2 米,落差超过 2 米必须使用溜槽、串筒等;(九)JCGY09 筏板基础浇筑 1.筏板基础浇筑之前,底板筋与垫层之间应采用支点的方式垫高 24 公分;2.基础浇筑施工时,对于一次性浇筑工序,应一次完成,不能留下施工缝,对于筏板基础等二次浇筑工序,应严格控制浇筑时间间隔,不宜超过 24 小时;3.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的 1.25 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 5cm 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4.振捣棒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单 管 塔 基 础混凝土浇灌 采 用
24、振 动 棒对 混 凝 土 捣单管塔基础及机柜承台混凝土浇灌完成 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 3040cm;5.振捣棒使用时,振捣棒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0.5 倍,且不宜紧靠模板振动,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6.每一插点振捣时间以 2030 秒为宜,一般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均匀的水泥浆和不再冒气泡为止,不显著下沉,表示已振实,即可停止振捣。7.当钢筋笼下沉固定后,再次复检孔深和沉渣厚度等,端承型桩沉渣厚度不应大于50mm;摩擦型桩不应大于 100mm。8.二次清孔结束后 30 分钟内立即进行混凝土浇灌,浇灌
25、必须连续进行。9.试块留置要求:每浇筑 50 立方混凝土要有一组试件,每根桩必须留 1 组试件。10.水下浇筑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塌落度宜为 180220mm,水泥用量不少于 360kg/m3,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浇注,根据单桩浇注的时间控制砼缓凝时间。1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初灌量:用以储存混凝土的初灌斗的容量必须满足第一斗混凝土灌下后能使导管一次埋入砼面以下 0.8m 以上。12.水下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导管在砼埋深宜为 26m。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灌注水下砼时应由专人测量管内外砼面标高,填写水下混凝土浇注记录。采用振动棒对混凝土捣实 混凝土浇筑未使用导流槽 按规范使用导流槽浇筑 13.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质量 标准化 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