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自评报告模板237.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自评报告模板23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自评报告模板237.pdf(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注:xx 省 xx 州 xx 县 xx 煤矿 安全质量标准化自评报告 xx 县 xx 煤矿 二一三年十月十七日 注:xx 省 xx 州 xx 县 xx 煤矿 安全质量标准化自评报告 法定代表人:总工程师:xx 县 xx 煤矿 2013 年 10 月 17 日 注: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11 第一节 考评对象、依据.11 第二节 煤矿基本情况.11 第二章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各部分考评情况.44 第一节 通风.44 第二节 地测防治水.77 第三节 采煤.99 第四节 掘进.1111 第五节 机电.1212 第六节 运输.1313 第七节 安全管理.1515 第八节 职业卫生.1717 第九节
2、 应急救援.1919 第十节 调度.2020 第十一节 地面设施.2121 第三章 考评结论.2222 第四章 存在问题及建议.2424 附表 1 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2525 附表 2-1 煤矿地测防治水(含防冲)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3333 附表 2-2 煤矿地质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3333 附表 2-3 煤矿测量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3434 附表 2-4 煤矿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3636 附表 2-5 煤矿防治冲击地压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3838 附表 3 煤矿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4040 注:附表 4 煤矿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4444 附表
3、 5 煤矿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4646 附表 6 煤矿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5454 附表 7 煤矿安全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5858 附表 8 煤矿职业卫生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6262 附表 9 煤矿应急救援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6666 附表 10 煤矿调度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6969 附表 11 煤矿地面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7272 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安全生产许可证 煤矿生产许可证 营业执照 矿长“两证”注: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考评对象、依据 一、考评对象 xx 县 xx 煤矿。二、考评依据 本次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工作的依据为 xx 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
4、核评级管理办法(xx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 36 号公告)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131 号)。第二节 煤矿基本情况 一、企业基本情况 1、矿井位置:xx 县 xx 煤矿位于 xx 州 xx 县 xx 自 xxx 委会,地理坐标:东经 xxxx,北纬 xxxx。2、交通运输情况:矿区距 xx 县城 70 公里,距祥香公路 1.5 公里,交通方便。详见矿区交通位置图 1。本煤矿属于私营企业,法人代表兼矿长 xx;矿井 2008 年生产能力核定为3 万 t/a。全矿从业人员 80 人,均为达到用工年龄的从业人员。注:交通位置图 1 二、自然条件 矿区地处云贵
5、高原西部米甸-禾甸山间盆地的北东部边缘山区,金沙江槽谷地带,地形切割剧烈,沟谷发育,海拔标高一般在2073-2330m,最高点位于矿区西端拐点7 之北,海拔2330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端拐点2 之西,标高2073m,相对高差257m。山体走向受地质构造影响,多呈近 南北向。地形为陡坡。一般地形坡度在25以上。区内地表水体不发育,仅为季节性箐沟(雨季流量较大,旱季干枯),由北北西向流入楚埸河,最终流入金沙江。属金沙江流域水系。本区属北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年平均气 温14.7,最高气温31.2,最低气温-6,6-8 月较热,一月较冷。雨季5-10 月,多集中在6-8 月。年
6、平均降雨量970mm,最大1352mm,最少713mm,相对湿度年平均64-70%。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6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2623.9 小时。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最大风速达17m/s,年均风速1.3m/s。xx 县地处中甸xx 地震带南部边缘,同时又邻近云龙-太平地震带南部边缘,地震频率较高,强度较大,属 8地震区,小地震常有发生。矿区处于 xx地震带内,主要发震断裂为 NNW 向的 xx程海深大断裂构造带,近期活动明显,对本区影响较大。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xx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属设计地震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三、企业生产经营合法
7、性 该矿生产经营合法性证照见表 1-1 所示。注:表 1-1 矿井生产经营有关“证照”一览表 证件名称 证件号码 有效日期 发证机关 备注 采矿许可证 xx 省国土资源厅 煤炭生产许可证 xx 省煤炭工业局 安全生产许可证 xx 煤矿安全监察局 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 xx 州 xx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煤矿矿长资格证书 xx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煤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书 xx 煤矿安全监察局 四、井田境界及储量 xx 煤矿矿区范围参数表 保有资源储量(122b+332+333 类)271 万吨,其中122b 类量16万吨,332 类量162 万吨,333 类量93 万吨。煤种:无
8、烟煤。拐点编号 X 坐标 Y 坐标 1 2 3 4 5 6 开采深度由+xxm 至+xxm,矿区面积 xxx 平方公里 注:第二章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各部分考评情况 第一节 通风 一、通风基本情况 1.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通风网络为独立、全负压通风网络。矿井有一个主斜井,一个回风井,回风井安装了两台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型号:FBCZ-9.0/11,功率为 11Kw,风量为 650450m3/min,风压为 980Pa1000Pa,水柱计:损坏。两台主扇每 10 天交替运行一次,矿井实测总进风量 524.4m3/min,总回风量 567.5m3/min,
9、能满足矿井的通风安全需要。2 台主要通风机于 2013 年 8 月 8 日经 xx 煤矿安全技术中心检测,检测结论“合格”;主要通风机配备了反风装置,采用反转反风,控制设备有换相功能;回风井有引风道、防爆门和人行安全出口,人行出口安装了正反向风门组二组,有风门连锁及开关传感器装置。矿井每季度按规定检查了一次反风装置和设施,有检查记录;矿井按规定进行通风能力核定工作。2.局部通风 矿井局部通风地点为一个南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型号:YBT-5.5,电机功率为 5.5Kw,风量为 15080m3/min,风压为 260Pa1600Pa。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距回风口的距离大于 15m,风筒出风口距掘
10、进工作面迎头为 4.5m,供风距离为 18m,采用400mm 风筒供风,风筒有煤安标志,吊挂基本平直,无破口,符合规定要求。掘进工作面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采用专用开关、专用电缆供电。掘进工作面的机电设备未实现“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矿井局部通风机使用符合规定,有专人管理,有制度管理。3.通风设施 注:井下通风系统中,在 k3运输巷中设有正反两组风门,在运输大巷与回风上山联络巷中设有两道风门。矿井通风设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4.瓦斯防治(1)煤矿成立了防治瓦斯领导机构和瓦斯防治专业队伍;(2)煤矿每年按规定进行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工作;(3)该矿为瓦斯矿井,按规定不需要
11、做瓦斯地质图;(4)煤矿持证瓦斯检查工共有 4 人。5.安全监控(1)煤矿成立安全监控管理机构,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并配备 4 名人员专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2)安全监控系统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等的要求;(3)各类安全监控设备、仪器仪表按规定进行调校、检定或试验。6.防灭火(1)煤矿成立了防灭火管理机构,配备 3 名专业人员,并拟定了齐全的防灭火相关规章制度;(2)防灭火系统直通井上、下各个生产环节,矿井建设一个井上消防材料库,未在井下建设消防材料库;(3)矿井未建设防灭火监测系统,从未开展过火灾预测预报工作,未制定专门的防治自燃发火
12、措施。7.防治粉尘(1)矿井建立有较全面的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并配备有 2 人作为防尘专业技术人员;(2)矿井制定了较完整的综合防尘措施,防尘供水系统已安装到矿井各生产现场,各转载点、各装载点及井下各采掘工作面防尘设施都已安装到位;注:(3)煤矿严格按 煤矿安全规程 和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的规定测定粉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及分散度等;(4)煤矿测尘仪器、仪表齐全、可靠,定期进行校正、检定。8.井下爆破(1)煤矿设有专门的爆炸材料库以贮存爆炸材料,爆炸材料由专人管理,专人运输;(2)电雷管编号制度、爆炸材料防止丢失及销毁制度、爆炸材料领退制度、“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爆破等制度建立得
13、比较完善,并严格执行;(3)矿井配备爆破专业人员 3 人;(4)矿井未编制爆破说明书;8.管理制度(1)矿井建立专业的通风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 3 人,并建立建全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2)矿井每月进行一次通风隐患排查和通风工作例会;(3)各类人员按规定参加培训、并持证上岗;(4)矿井通风措施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审批,并严格落实。二、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结果 煤矿通风部分 11 大项考核情况见下表 2-1。其中 xx 煤矿为瓦斯矿井,不对突出防治和瓦斯抽采两项进行考核。表 2-1 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情况汇总表 序号 名称 标准分值 考核得分 备注 1 通风系统 100 78 注:
14、2 局部通风 100 78 3 通风设施 100 78.57 4 瓦斯防治 100 75 5 突出防治 100 该项不考核 6 瓦斯抽采 100 该项不考核 7 安全监控 100 76 8 防灭火 100 77 9 防治粉尘 100 76 10 井下爆破 100 76 11 管理制度 100 77 按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要求,取上述 11 项中的最低分作为通风得分,xx 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得分为 75 分。第二节 地测防治水 一、地测防治水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2)矿井无冲击地压危险;(3)矿井的地测防治水部门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矿井储量管理、矿井
15、测量、井下钻探、物探、制图绘图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不能满足矿井工作需要。2.煤矿地质(1)在不同生产阶段,报告修编、提交、审批等工作作了较粗糙的处理,矿井未作采后总结等基础工作;注:(2)成果资料、原始记录、地质图纸等基础资料不齐全,内容不规范;(3)地质预报内容不完整,档案管理不规范。3.煤矿测量(1)矿井建立了测量控制系统,未对测量工作执行通知单制度,贯通精度、中腰线标定基本符合要求,无齐全规范的原始记录;(2)基本矿图种类、内容、填绘、存档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规定;(3)矿井未采取沉陷治理手段,无沉陷治理台账;4.煤矿防治水(1)矿井无井上、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及防治水基
16、础台账、数据,水文地质图纸内容较齐全,未进行水害预报;(2)矿井建立了较完善的防排水系统,未做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5.防治冲击地压(1)矿井经多年生产实践未发现冲击地压现象,故未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2)未建立监测系统。二、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结果 煤矿地测防治水部分按附表 2-1 至附表 2-5 进行考核,各项得分情况见下表 2-2。表 2-2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情况汇总表 序号 名称 标准分值 考核得分 备注 1 地测防治水(含防冲)技术管理(J)100 77 2 煤矿地质安全(D)100 76 3 测量安全(C)100 78 注:4 防治水安全(F1)100 78 5
17、防治冲击地压安全(F2)100 100 无冲击地压 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采用下列公式计算:0020010000001025252515FFCDJP 式中 P-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J-煤矿地测防治水(含防冲)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D-煤矿地质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C-煤矿测量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F1-煤矿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F2-煤矿防治冲击地压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无冲击地压矿井F2分值为100)。根据上式计算要求,xx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得分为79.55分。第三节 采煤 一、采煤基本情况 1.基础管理 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
18、测制度及地质和水文地质分析、预报制度的建立情况、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作业规程和措施制定情况、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贯彻、考核和签字记录是否齐全,作业规程复审情况,是否有复审意见;是否有支护材料管理台账。注:2.岗位规范 岗位人员培训情况,其能力是否符合相应岗位要求;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专业技术掌握情况,作业人员对本岗位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熟知情况;作业前是否进行隐患排查,并实行闭合管理。3.质量与安全 工作面的支护形式:木支护;支护参数:排距 1 米,柱距 1 米,四、三排控顶,放顶步距 1 米;工作面出口畅通,回风巷和运输巷断面满
19、足通风、运输、行人、设备安装、检修的需要;设备完好,保护齐全,使用规范;工作面通信、监测监控设备运行正常;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措施。4.机电设备 无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5.文明生产 作业场所卫生整洁,但未安装照明系统;工具、材料等放置整齐,管线吊挂规范,图牌板内容是否准确、清晰;作业范围内支护完好,无失修巷道。二、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结果 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总分为 100 分,经现场考评 xx 县 xx 煤矿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得分为 75.21 分。注:第四节 掘进 一、掘进基本情况(1)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不能满足规定要求;(2)使用的设备为:风钻;工艺为:
20、炮掘,人工装碴,无明令禁止使用的或者淘汰的设备。1.生产组织 采掘关系不合理;掘进工作面的生产运输系统:人工装碴,轨道运输,人力推车。2.设备配置 无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运输系统设备配置简单无制约因素,材料未采用机械运输;未具备使用综合机械化掘进条件。3.技术保障 矿井已建立技术管理体系,但不健全,无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按规定组建了掘进机构和配足了人员,配备了掘进所需的仪器、仪表;编制了作业规程和措施,审批手续完备,贯彻、考核和签字记录齐全,对作业规程进行复审,有复审意见;作业场所无规范的施工图牌板;4.岗位规范 对岗位人员进行了全员培训,其能力符合相应岗位要求;
21、操作规范,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专业技术掌握熟练,作业人员对本岗位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熟知;作业前进行隐患排查,并实行闭合管理。5.工程质量 注:制定了临时支护措施,安全设施到位;无不合格工程;规格质量、内在质量、附属工程质量、工程观感质量按 GB 50213 中对应的支护方式或施工形式验收,未明确规定的支护方式或施工形式参照执行。6.文明生产 作业范围内支护完好,无失修巷道。二、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结果 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总分为 100 分,经现场考评,xx 县 xx 煤矿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得分为 76.5 分。第五节 机电 一、机电基本情况(1)
22、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 3 万 t/a,无双回路供电系统;(2)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 3 万 t/a,煤矿采用单回路供电,有备用电源;(3)主要通风机由低压电源供电,主要通风机装置有可靠的双电源供电;(4)矿井未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1.设备与指标 产品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等证标齐全、合格;设备综合完好率、防爆率、电缆吊挂合格率、小型电器合格率、矿灯完好率、设备待修率和事故率等达到规定要求。2.煤矿机械 注:机械设备完好,各类保护、保险装置齐全可靠。3.煤矿电气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 3 万 t/a,无双回路电源线路;防爆电气设备经 xx 煤矿安全技术中心对井下的防爆电
23、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测,防爆性能符合要求,电气无失爆,并取得了“xx 省煤矿安全检测合格证”;矿井主要通风机、提升绞车等主要设备房,以及主排水泵房的供电线路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矿井电气设备完好率 91%,继电保护设置齐全可靠;矿井未执行电气工作票、操作票。4.机电基础管理 矿井建立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制定齐全的管理制度;机电设备选型论证、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检修、更新改造、报废等综合管理程序规范,设备台账、技术图纸等资料齐全;矿井严格按规定进行设备技术性能测试,在用设备性能可靠;矿井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岗位工人每年培训、并持证上岗。5.文明生产 矿井现场设备摆放规范、标识齐全,机房
24、、硐室卫生较清洁;作业规范,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二、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结果 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总分为 100 分,经现场考评,xx 县 xx 煤矿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得分为 76.06 分。第六节 运输 一、运输基本情况 注:1.运输巷道与硐室 规定了运输巷道断面规格、连接方式、运输方式;建立了斜巷信号硐室、躲避硐、车场、车房、调度站、矿车装、卸载站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要求。2.运输线路 线路轨型、回流线、轨道绝缘、分区开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道岔轨型不低于线路轨型,有非标准道岔;轨道等线路质量达到合格及以上要求,主要运输线路的轨道线路质量达到优良;道路路面
25、合格;3.运输设备 运输设备符合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检验规范要求,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安全保护装置齐全、有效;无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在用运输设备完好率达标,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小型电器无失爆;矿井垂深超过 50 米,未采用机械运送人员。4.运输安全设施 挡车装置可靠,跑车防护装置不齐全;运输系统及装备的控制系统、专用通信信号齐全可靠;运输场所、设施的警示信号和安全标志使用规范;斜巷保险链及矿车的连接环、链和插销等连接装置经 xx 煤矿安全技术中心 2013 年 5 月 13 日检验合格;5.运输管理 建立了运输管理机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及运输技术资料齐全、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安全 质量 标准化 报告 模板 23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