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1).pdf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1).pdf(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on Engineering Design for 900/1800MHZ 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2004 年 11 月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on Engineering Design for 900/1800MHZ 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2、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2004 年 11 月 目 次 1 总 则.2 2 名词术语.3 3 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5 4 交换网路设计.7 4.1 网路结构划分.7 4.2 各种节点的设置.7 4.3 话路网网路组织.9 4.4信令网.12 5 GPRS核心网络设计.17 5.1 GPRS核心网络结构.17 5.2 网络节点的设置.17 5.3 网络组织方式.18 6 无线网络设计.20 6.1 无线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20 6.2 无线覆盖区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6.3 无线网网络扩容.错误!未定义书签。6.4 双频网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6.5 频道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6.6 引入GPRS时的无线网络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6.7 系统间干扰协调.错误!未定义书签。7 局、站址选择.27 7.1 交换节点局址选择.27 7.2 GPRS网节点局址的选择.27 7.2 基站站址选择.28 8 移动电话网的服务质量指标.29 9 中继线路、信令方式及接口要求.31 9.1 中继线路.31 9.2 局间信令方式.32 9.3 接口要求.33 10 编号、拨号方式与计费.34 10.1 编号方式.34 10.2 IP地址分配方式.35 10.3 拨号方式.36 10.4 计费.37 11 同步要求.38 12 设备配置要求.39 13 接地与防雷.40 附录A 规
4、范用词说明.42 附加说明.43 目 次.45 1 总 则.46 4 交换网路设计.46 5 无线网路设计.48 1 5.1 无线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48 5.2 无线覆盖区设计.48 5.3 无线网网络扩容.51 5.4 双频网建设.52 5.5 频道配置.53 5.6 引入GPRS时的无线网络设计.54 5.7 系统间干扰协调.56 6 局、站址选择.57 7 移动电话网的服务质量指标.57 8 中继线路、信令方式及接口要求.58 9 编号、拨号与计费.58 1 1 总 则 1.0.1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工程的安装设计,其他移动通信网的工程
5、设计可参照执行,其网路组织、使用频段、编号等按相关规定执行。1.0.2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工程设计必须贯彻“中国技术政策”中的通信技术政策要点和信息产业部的相关技术政策、技术体制,以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0.3 设计必须密切结合我国通信发展的实际,合理利用频率资源,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1.0.4 设计应在充分调查和预测用户需求及运营维护需要的基础上,做好网路设计,解决数字移动通信设计中遇到的新问题,适应用户不断增长和自动漫游通信的需要。1.0.5 在设计 GSM 900/1800 双频网时,要充分考虑到 1800MHz 频段上的空间传播特性,研究 GSM 900/1
6、800 系统的组网结构。一般情况下,GSM 1800 系统应以承载市区高话务量为主要目标。1.0.6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数据业务对网络结构、容量及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并建立数据业务模型。1.0.7 在设计中,宜利用现有的市政、电信设施,努力降低工程造价。1.0.8 设计中选用的主要设备,其性能必须符合信息产业部相关规范和进网许可要求。1.0.9 设计应有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精心设计,提高经济效益。1.0.10 本设计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办理。1.0.11 在特殊条件下,执行本设计规范中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计中应充分论述理由,提出采取措施的报告,呈主管
7、部门审批。3 2 名词术语 APN:Access Point Name 接入点名 AUC:Authorization Center 鉴权中心 BFH:Baseband Frequency Hopping 基带跳频 BG:Border Gateway 边界网关 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 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收/发信台 CDR:Call Detail Record 呼叫详细记录 CG:Charging Gateway 计费网关 CS-i:Coding Scheme(GPRS)(GPRS)编码方案 Concentri
8、c Cell 同心圆 DNS:abbr.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 DPC:Dynamic Power Control 动态功率控制 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不连续发射 EIR: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 设备识别寄存器 FH:Frequency Hopping 跳频 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网关GPRS支持节点 GMSC: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关口局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
9、无线分组业务 HDSL: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 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寄存器 HSTP:High level Signaling Transfer Point 高级信令转接点 IP:Intelligent Peripheral 智能外设 LSTP:Low level Signaling Transfer Point 低级信令转接点 MRP:Multiple Frequency Reuse Pattern 多重频率复用 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交换中
10、心 MTP:Message Transfer Part 消息传递部分 NTP:Network Time Protocol 网络时间协议 4 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re 操作维护中心 PCU:Packet Control Unit(GPRS)(GPRS)分组控制单元 SCCP: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oint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SFH:Synthesiser Frequency Hopping 合成跳频 SGSN:Switch GPRS Support Node 服务GPRS支持节点 SMSC:Short Mess
11、age Service Center 短消息中心 SSP:Service Switching Point 业务交换点 STP:Signaling Transfer Point 信令转接点 TMSC:Tandem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汇接中心 VLR:Visit Location Register 拜访位置寄存器 2B1Q:2 Binary 4 Quaternary 两个二元一个四元线路码 5 3 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 3.1.1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以下简称GSM 900/1800移动网)采用GSM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组网,由移
12、动交换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操作维护中心(OMC)、移动用户设备、中继线路及其传输设备组成。移动交换子系统(NSS)由移动关口局(G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用户鉴权中心(AUC)和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等组成。另外为了业务和组网的需求,在 GSM900、1800 移动网中还增加了短消息业务中心(SMSC)、移动业务汇接中心(TMSC)及信令转接点(STP)。基站子系统(BSS)由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组成。通常一个 BSC 可控制多个 BTS,具体数量依 BSC 的处理能力及 BTS
13、配置的载频数决定。3.1.2 GSM 1800 系统的引入主要是为了解决 900MHz 频段频率紧张,不能满足高话务密度城市和地区业务发展的需要。从其系统组成来看,可有与 GSM 900 系统混合组网或独立成网两种方式,但为了减少移动用户的移动性引起的越区或越局切换对系统资源的过多占用,宜采用混合组网方式。3.1.3 GSM 900 与 GSM1800 独立组网时,分别由独立的交换子系统和基站子系统组成。3.1.4 GSM 900 与 GSM1800 混合组网有以下四种,在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采用第 3 种和第 2 种。1 共用 HLR/AUC、EIR、OMC 和 SMSC;2 共用交换子系统;
14、3 共用交换子系统和基站控制器;4 共用整个网络系统。3.1.5 网络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 要适应我国地域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用户密度不均匀的特点;2 要适应各运营商业务发展的需求和发展策略;3 既要考虑局部地区的容量要求,又要尽可能地扩大无线覆盖范围;4 应便于完成越局频道切换和自动漫游通信;5 建网要经济合理。6 3.1.6 网络设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话路网、GPRS 网及信令网组网方案 2 移动网内各种节点设置方案 3 话路路由、GPRS 路由及信令路由选择原则 4 无线覆盖区及业务密度设计 5 双频网建设方案(存在双频网时)6 频道配置方案 7 编号计划和拨号方式 8 信令
15、点编码方案 9 IP 地址分配方案 10 中继、信令链路配置方案,数据电路带宽配置方案 11 计费话单的采集方式 12 时钟同步与时间同步的提取方式 13 与网管中心的连接方式 14 局、站址选择 7 4 交换网路设计 4.1 网路结构划分 4.1.1 GSM数字移动通信网应划分为移动业务本地网、省内网及全国网三级。4.1.2移动业务本地网的范围原则上与扩大后的C3以上固定本地电话网的范围一致,长途区号为二、三位的地区都可建本地网。4.1.3 省内网由省内多个移动业务本地网组成,全国网则由各省网组成。4.2 各种节点的设置 4.2.1 根据 GSM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组网的需求,移动网内
16、应设置以下节点:GMSC、MSC、VLR、HLR、AUC、SMSC、EIR、TMSC(移动汇接交换中心)、STP(信令转接点)。4.2.2 MSC、VLR 的设置 1 在一个本地网内,根据用户发展情况可设一个或若干个 MSC,也可以几个本地网合设一个实体 MSC。2 MSC 应与 VLR 综合设置,即每个 MSC 必须设一个 VLR。3 MSC 应具备智能网业务交换点(SSP)和智能外设(IP)的功能。4 MSC、VLR 应选用大容量、高处理能力的交换设备,其容量应能满足本地用户和漫游用户话务处理和数据存储的需求,并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4.2.3 GMSC 的设置 GMSC 负责转接 GSM
17、 移动网与同一运营商或不同运营商其它通信网间的话务,以及其它运营商通信网内的长途话务。1 当一个本地网内用户数量较少且端局数量少于等于 3 个时,GMSC 宜与 MSC 合设。2 当本地网内用户数量较多且端局数量大于 3 个时,宜设置独立的 GMSC。独立设置的 GMSC 根据其转接话务流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一种是既转接来话也转接去话的 GMSC;一种是只负责转接来话的 GMSC;一种是只负责去话的 GMSC。3 一般情况下,当本地网内只需设一对 GMSC 时,这对 GMSC 应采用来去话汇接的方式;当本地网内出现多对 GMSC 时,应根据移动网与其它网间话务流向及流量的大小,8 可采用多对
18、GMSC 均为来去话汇接的方式,或某些 GMSC 只负责去话而其它 GMSC 只负责来话的方式。4 GMSC 应具备智能网业务交换点(SSP)和智能外设(IP)的功能,但对于只负责去话汇接的 GMSC 不需具备 SSP 功能。5 GMSC 宜成对设置,且设在不同的局址。应选用高处理能力、中继端口容量大的交换设备。4.2.4 HLR、AUC 的设置 1 HLR 应与 AUC 综合设置。2 若干个 MSC 可共用一个 HLR,由 HLR 的容量是否经济及 MSCHLR 间的中继线路是否经济决定。3 应选用大容量的 HLR/AUC 设备,并应有容灾备份机制。4.2.5 SMSC 的设置 1 SMSC
19、 宜设在省内用户数量较多的本地网内,应相对集中设置,以便于管理。2 应选用大容量的 SMSC 设备,并应有容灾备份机制。4.2.6 EIR 的设置 根据我国 GSM 移动通信网建设的实际情况,暂不考虑在移动网中设置 EIR。4.2.7 TMSC 的设置 1 TMSC 应成对设置。省内可根据话务流量、流向分等级设置汇接中心,分为一级汇接中心(TMSC1)和二级汇接中心(TMSC2),一级汇接中心负责转接省际话务,二级汇接中心负责转接省内不同本地网间的话务(也可转接所在本地网内移动用户间的话务)。一般一个省内可设一对 TMSC1,话务量较小的一些省可以合设一对 TMSC1,该 TMSC1 对应尽量
20、设置在大区中心。2 TMSC1 应独立设置,且选用大容量交换设备。TMSC1 应设在能提供优质可靠数字传输电路的传输节点上,一般情况下宜设在省会城市,以便于传输电路特别是省际电路的调度,且成对的 TMSC1 应设在有相当距离的两个建筑物内。3 TMSC2 可以与 TMSC1 合设,也可独立设置。在未设独立 TMSC1 的省,TMSC2 也可以与移动端局或移动关口局合设,工程中根据需转接业务量、技术经济条件确定。4 TMSC2 应设置在话务量比较集中、传输条件良好的本地网内。成对 TMSC2 可设在不同城市或同城市有相当距离的建筑物内。4.2.8 STP 的设置 9 STP 应成对设置。省内可根
21、据信令业务量分等级设置信令转接点,分为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和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高级信令转接点负责转接省际信令业务,低级信令转接点负责转接本地及省内不同本地网间信令业务。1 HSTP 的设置原则 1)一般一个省内只设一对 HSTP,信令业务量较小的一些省可以合设一对 HSTP,该 HSTP 对应尽量设置在大区中心。2)HSTP 宜设置在省会城市,且在一个省内尽可能只设一对 HSTP。成对 HSTP 应设在有相当距离的两个建筑物内,且应设在能提供优质可靠数字传输电路、具有相互独立多传输路由的传输节点上。3)HSTP 应采用大容量独立式信令转接设备。2 LSTP 的设置原则 1)在设
22、有 HSTP 的省,LSTP 可以与 HSTP 合设,当一对 HSTP 兼 LSTP 不能满足本省需求时,可将 LSTP 功能移出,设置独立 LSTP,工程中应根据省内信令业务转接量、传输网状况、投资效益等确定设置一对还是多对 LSTP。2)在未设 HSTP 的省,建网初期 LSTP 可与 TMSC 合设,另外在一些信令业务量大且设有独立 GMSC 的本地网内,根据 GMSC 的实际情况,也可采用由 GMSC 兼 LSTP 的方式,但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应尽量设置独立 LSTP。3)初期 LSTP 应设置在信令业务量比较集中,能提供优质可靠数字传输电路、具有相互独立多传输路由的本地网内。成对
23、LSTP 可设在不同城市或同城市有相当距离的建筑物内。4.3 话路网网路组织 4.3.1 从物理实体设置角度,我国GSM 数字移动网话路网结构为二级和三级混合结构:采用三级结构时的话路网结构为:第一级:一级移动业务汇接中心(TMSC1)_独立设置;第二级:二级移动业务汇接中心(TMSC2)_独立设置或与移动端局合设;第三级:移动端局和移动关口局(MSC 和 GMSC)GMSC可独立设置或与MSC 合设。采用二级结构时的话路网结构为:第一级:一级兼二级移动业务汇接中心(TMSC1/TMSC2)独立设置或与移动端局合设;10 第二级:移动端局和移动关口局(MSC 和 GMSC)GMSC 可独立设置
24、或与移动端局合设。4.3.2 话路网网路组织 1 移动业务本地网内网路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个本地网内设有多个 MSC/VLR 且当 MSC/VLR 数量较少时,MSC 间可采用网状相连的方式;当 MSC/VLR 数量较多时,可在部分话务量较大的局间以及所辖无线覆盖区重叠的局间(即有越局切换的局间)设置直达中继,其它局间则可采用经 GMSC 或 TMSC2汇接的方式。2)移动本地网内 MSC 应与独立设置的 GMSC 或综合设置的 GMSC 相连。当同一本地网内设置多对独立 GMSC 时,可采用多对 GMSC 均负责来去话转接的方式;也可采用某些GMSC 对只负责转接至其它通信网的去话
25、话务(这些 GMSC 称为去话 GMSC),而其它 GMSC对只负责转接由其它通信网的来话话务(这些 GMSC 称为来话 GMSC)。2 省内网的网路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于网络规模较小的省宜采用三级网结构,且在本省暂不设置独立 TMSC1,利用所属大区中心的 TMSC1 来转接本省的省际话务,并且根据省内实际情况设置独立TMSC2 或与端局综合设置的TMSC2;对于中等网络规模的省宜采用二级结构,在省内设置独立一级兼二级汇接中心,转接本省的省内及省际话务;对于网络规模大的省宜采用三级结构,且在本省设置独立 TMSC1 和独立 TMSC2。2)省内采用三级结构且未设 TMSC1 或设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 蜂窝 移动 通信网 工程设计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