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山杨家河沟煤矿(完成).pdf





《1-大山杨家河沟煤矿(完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大山杨家河沟煤矿(完成).pdf(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盘县大山杨家河沟煤矿 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二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盘县大山杨家河沟煤矿 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核定资质单位负责人:核定资质单位项目负责人: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二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及报告编制人员 姓 名 专 业 职 称 签 字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11 第一节 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11 第二节 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33 第三节 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44 第四节 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55 第二章 煤矿基本概况.66 第一节 自然属性.66 第二节 矿井建设情况.1414 第三节 煤矿生产现状.1515 第三章
2、 煤矿生产能力核查计算.1919 第一节 资源储量核查.1919 第二节 主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2121 第三节 副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2424 第四节 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2828 第五节 供电系统能力核定.2929 第六节 井下运输系统能力核定.3434 第七节 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3636 第八节 通风系统能力核定.4040 第九节 地面生产系统能力核定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节 压风、灭尘、瓦斯排放、通讯等系统核查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节 安全程度、监测监控等核查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 错误!未定义
3、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各环节能力核定结果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各生产系统(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建议采取的整改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一、附 表 1、核井 01 表 井工矿生产能力核定人员登记表 2、核井 02 表 煤矿基本情况表 3、核井 03 表 上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核井 04 表 煤矿前 3 年实际产
4、量和后 3 年预安排产量表 5、核井 05-1 表 上年底煤炭资源储量表 6、核井 05-3 表 上年底可采储量表 7、核井 06-2 表 主井提升带式输送机能力核定表 8、核井 06-3 表 副井提升能力核定表 9、核井 06-4 表 混合井提升能力核定表 10、核井 07 表 排水能力核定表 11、核井 08 表 供电能力核定表 12、核井 09-1 表 井下运输能力核定表 13、核井 10 表 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表 14、核井 11-1 表 通风能力核定表 15、核井 11-2 表 采煤工作面通风参数表 16、核井 11-3 表 掘进工作面通风参数表 17、核井 12-1 表 地面生产系
5、统能力核定表 18、核井 12-2 表 汽车运输能力核定表 二、附 件 1、核定生产能力协议书 2、矿井提供资料承诺书 3、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批复文件 4、2005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批复文件 5、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三、附 图 1、井上下对照图 2、采掘工程平面图 3、矿井通风系统图 4、矿井运输系统图 5、矿井排水系统图 6、矿井供电系统图 7、矿井井上下供电图 8、地面生产系统图 9、避灾路线图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 我院与杨家河沟煤矿签订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协议书后,于 2006 年 8 月至9 月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该矿进行实地核查,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下井核查。
6、对矿井的提升系统、井下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和地面生产系统等各系统(环节)生产能力分别进行核定,所用参数,均为已公布或上报的生产技术指标、现场实测和合法检测机构的测试数据,经统计、分析、整理、修正,并进行现场验证确定,最终取各生产系统(环节)最低能力并按就近下靠的原则,初步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为30 万吨/年。但由于矿井煤炭生产许可证能力 6 万 t/a,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煤规字(2005)244 号”文件,关于对盘县大山镇杨家河沟煤矿技改方案设计的批复,同意该矿由 6 万 t/a 技改为 15 万 t/a 能力。目前该矿已完成技术改造,但尚未组织验收。根据本次生
7、产能力核定的有关精神,本次矿井核定的生产能力不能越级,最终确定杨家河沟煤矿的核定生产能力为 8 万 t/a。根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 2 条的要求,对本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必备条件进行核查,核查结果见表:杨家河沟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必备条件核查表。杨家河沟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必备条件核查表 序号 核查内容 核查结果 备注 1 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 和 营 业 执照;采矿许可证 合法 有效 安全生产许可证 合法 有效 煤炭生产许可证 合法 有效 营业执照 合法 有效 2 有无健全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机构及必备的专业技术人员;生产管理机构 有 较健全 技术管理机构 有 较健
8、全 安全管理机构 有 较健全 必备的专业技术人员 有 较健全 3 有无完善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 有 较完善 技术管理制度 有 较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 有 较完善 4 各生产系统及安全监控系统运转情况。生产系统 主井提升系统 基本运转正常 副井提升系统 基本运转正常 混合井提升系统 井下排水系统 基本运转正常 供电系统 基本运转正常 井下运输系统 基本运转正常 采掘工作面 基本运转正常 通风系统 基本运转正常 地面生产系统 基本运转正常 安全监控系统 基本运转正常 第二节 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本次矿井生产能力核定严格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9、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819 号)和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认真开展全省煤矿生产能力复核工作的紧急通知(黔煤办字2006123 号)文件要求进行,该矿核定能力的主要依据为:一、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1、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2、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法规、政策;3、煤矿安全规程(2004 版);4、关于开展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复核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
10、20061019号);5、关于规范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和严格控制超核定能力生产的紧急通知(发改运行2005819 号);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819 号文);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42 号文);8、国家发展改革委员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2544 号文);9、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11、;10、原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工业计划与统计常用指标计算方法;11、采用或参考了在煤炭生产建设的实践中经实测、统计、分析、和总结,并已取得合法依据的有关技术参数;12、其它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二、矿方提供的主要资料 1、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协议书;2、矿方提供资料承诺书;3、杨家河沟煤矿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4、杨家河沟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批准文件;5、杨家河沟煤矿安全程度评估报告;6、杨家河沟煤矿 2005 年度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报告;7、杨家河沟煤矿技改方案设计说明书;8、杨家河沟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及批准文件、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9、杨家河沟煤矿日
12、常生产用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运输和排水系统图、供电系统图、矿井井上下对照图等)10、相关证照: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11、杨家河沟煤矿其它有关的经济技术参数及各种实测记录。第三节 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 我院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收集有关技术经济资料、下井查看各个生产系统,并进行各系统(环节)有关参数测定或验证,认真分析矿井实际情况,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819 号文)文件精
13、神,对矿井的主井提升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系统、通风系统、地面生产系统以及灭尘、监测、监控等系统的能力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核定。核定程序严格,理由充分,所提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议矿方对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予以高度重视并结合矿井实际实施。经过技术专家会审,认定该煤矿各系统(环节)核定结果见下表:表 131 各系统(环节)核定结果表 生产系统(环节)实际计算能力(万 t/a)核定能力(万 t/a)备 注 主井运输提升能力 135.5 135 副井提升系统 33.26 33 排水系统能力 自然排水 供电系统能力 30.7 30 井下运输系统能力 44 44 采掘工作面能力 30
14、.15 30 通风系统能力 41.7 41 地面生产系统能力 31.68 31 第四节 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 通过分析、计算,矿井生产系统最大能力为主井运输提升能力 135 万t/a,最小能力为采掘工作面能力 30 万 t/a,确定杨家河沟煤矿的核定生产能力为 30 万 t/a,但由于矿井煤炭生产许可证能力 6 万 t/a,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煤规字(2005)244 号”文件,关于对盘县大山镇杨家河沟煤矿技改方案设计的批复,同意该矿由 6 万 t/a 技改为 15 万 t/a 能力。目前该矿已完成技术改造,但尚未组织验收。根据本次生产能力核定的有关精神,本矿井核定的生产能力不能越级,最
15、终确定杨家河沟煤矿的核定生产能力为 8 万 t/a,相应矿井剩余服务年限为 27a。第二章 煤矿基本概况 第一节 自然属性 一、地理位置、企业属性、隶属关系、地形地貌、交通情况(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杨家河沟煤矿位于盘县南部大山镇小雨谷村境内,直距盘县城关镇 52km,红果镇 78km,大山镇 9km,盘县至兴义公路从井田外围大山镇经过,盘县经水塘至响水公路从井田东北边缘经过,南昆铁路从煤矿外围南部经过(煤矿直距小雨谷站 2km),交通十分方便。(二)企业属性 贵州省盘县大山镇杨家河沟煤矿属私营企业。(三)隶属关系 贵州省水盘县大山镇杨家河沟煤矿隶属盘县煤炭管理局管理。(四)地形地貌、气候及
16、地震 矿区内为侵蚀切割地形,区内沟谷纵横,地形起伏较大,属山区丘陵地带。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据水城县气象局统计资料,年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5.5,年平均气温 15.7。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无河流经过,区内岩溶作用强烈,构成地下水系,水文条件简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井田范围内地震烈度为VI 度。二、井田位置、边界范围、拐点坐标、井田面积、相邻矿井边界关系(一)井田位置 杨家河沟煤矿位于贵州省大山镇河沟村内。(二)边界范围 矿界是一个不规则的五边形,走向长 1.21.5km,倾斜宽 0.85km。(三)拐点坐标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2001 年 12 月颁发
17、的盘县大山镇杨家河沟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矿区范围由以下 5 个拐点圈定:其拐点坐标为:拐 点 X Y 1 2820643 35461309 2 2820574 35462080 3 2820138 35462434 4 2819404 35461012 (四)井田面积 矿区面积约 1.1483 平方公里。(五)相邻矿井边界关系 该矿井的东翼为大田边煤矿,井田边界相距约 4000m,东面 3000m 是大地河坝煤矿。三、井田地层情况、含煤地层、构造情况(一)井田地层 杨家河沟煤矿矿区出露地层有:矿区内及其周边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1m)至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从老到新分述如下:1、二叠
18、系(P)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1m)出露于井田西北部外围。主要为浅灰色、灰色厚层灰岩,含白云质团块,具缝合线构造,产腕足类、蜓等动物化石。顶部厚约 3m 左右的红褐色硅质灰岩(硅质蚀变岩),角砾构造,坚硬。厚度为 400500m。与上覆峨眉山玄武岩组呈假整合接触。峨眉山玄武岩组(P2)出露于井田西北部外围。厚度 211334m,平均 230m。岩性上部主要为灰绿色拉斑玄武岩及玄武岩,致密块状,坚硬,具大量紫红色铁质浑圈,具5 2823877 2819774 35460735 小气孔构造,厚度 4262m,平均 45m;中部为浅灰色、绿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凝灰岩,产植物化石。含煤 13
19、层,均不可采,厚度 2838m,平均 35m;下部为深灰色、紫色、暗绿色火山角砾角岩,偶夹玄武岩。顶部20m 左右为含砾凝灰岩,厚度 106185m,平均 150m。与上覆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上统龙潭组(P2L)为本区含煤地层,出露全。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煤层为主,夹泥质灰岩菱铁矿薄层。其中砂岩成分以岩屑为主。含腕足类、瓣鳃类、腹足类、头足类等动物化石及大羽羊齿、栉羊齿、瓣轮叶等植物化石。2、三叠系 下统飞仙关组(T1f)出露于本井田东南部,以砂岩为主,夹泥岩。上部为红紫色、暗紫及紫色泥岩、粉砂岩,含白色蠕虫状方解石。夹多层细砂岩,常夹粉砂质泥岩。具波状层理、交错层理
20、,含腕足类及瓣鳃类动物化石,厚度 430640m,平均525m。3、第四系(Q)主要为残坡积物、冲积物、岩石风化形成的粘土等,厚 015m 不等。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二)井田含煤地层情况 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含煤层 2040 层,一般 28 层,煤层总厚度 2245m,平均 34m。含可采煤层 58 层,可采煤层总厚度 1336m 平均 22m。设计开采为 C3、C5、C17 和 C19 号 C4 层煤。C3 号煤层:顶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较坚固、稳定不易垮落。见煤后局部支护。底板岩性为泥岩或粉砂岩,无膨胀、底鼓现象。C5 号煤层:顶板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为主,较坚固,较稳定
21、,不易垮落。见煤后大部支护。底板岩性为泥岩或粉砂岩,无膨胀或底鼓现象。C17 号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坚固、稳定性差,易垮落。见煤后基本全部支护。底板岩性为泥岩或粉砂岩,无膨胀、底鼓现象。C19 号煤层:顶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较坚固、较稳定,不易垮落。见煤后大部支护。底板岩性为泥岩或粉砂岩,无膨胀、底鼓现象。区内岩石可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岩组:松散岩组:由第四系残坡积物及表层土,含碎石粘土、亚粘土、粘土,一般具可塑状,厚度较薄,主要分布在矿区低洼地段,对坑道工程施工影响不大。软弱岩组:由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炭质粘土岩、粘土岩及煤层构成,该岩组厚度、岩性变化大,抗压强度低,工
22、程适宜性差,坑道掘进卸荷后,易产生底鼓现象,需用坑木及条石支护。硬质岩组:由泥灰岩、灰岩组成、该岩组呈层状,结构完整,岩石致密坚硬,抗压强度高,稳固性较好,节理裂隙不发育,适宜坑道施工。(三)井田构造情况 杨家河沟煤矿矿区位于盘南背斜西段,地层总体走向呈 NE,倾向 SE,倾角 1025,一般 15。井田内滑坡断杨家层发育,井田西部见大滑坡杨家河沟滑坡。区内有断层 3 条,构造复杂趁度中等。井田北东部见 F11-1、F11-4、F12断层分述如下:F11-1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走向近东西,倾角南,倾角 61左右,向北延伸出井田外,落差 30100m。F11-4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走向近东西
23、,倾向南,倾角 61左右,向北延伸出井田外,落差 30100m。F12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走向近东西,倾向近北,倾角一般为 65左右,落差 30140m,两端小、中间大。四、主要可采煤层赋存条件、层数、厚度、资源储量、煤质、煤种(一)主要可采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层数、厚度 该矿区共 22 层煤,总厚度 22m。其中 C3、C5、C17、C19 号煤层发育良好。C3、C5、C17、C19 号煤层情况如下:C3 号煤层:属中厚煤层,平均厚度 1.83m,煤层稳定。属中灰、中低硫、中高发热量、高灰熔点,煤类为瘦煤。C5 号煤层:属中厚煤层,平均厚度 1.21m,煤层稳定。属中灰、低硫、中高发热量、高
24、灰熔点、煤类为瘦煤。C17 号煤层:属中厚煤层,平均厚度 3.89m,煤层层位稳定,厚度不稳定。属中灰、中低硫、中高发热量,高质熔点,煤类为贫煤。C19 号煤层:属中厚煤层,平均厚度 2.81m,煤层层位稳定,厚度较稳定。高中灰、中低硫、中高发热量、高质熔点、煤类为贫煤。详见煤层特征表 2-1-1。表 2-1-1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m)夹矸 层数 煤层 倾角()顶底板岩性 最大 最小 平均 顶 板 底 板 C3 3.15 1.23 2.19 12 1825 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较 坚 固、稳定、不易垮落。泥岩或粉砂岩 C5 1.59 0.94 1.26 02 1825 泥质
25、粉砂岩为主,较坚固。泥岩或粉砂岩 C17 6.72 0.87 3.8 13 1825 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泥岩,坚固、稳定性差,易垮落 泥岩或粉砂岩 C19 4.3 1.32 2.81 13 2825 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较坚固、较稳定,不易垮落。泥岩或粉砂岩 (二)资源储量 根据贵州省地矿局 105 地质大队提交的贵州省盘县大山镇杨家河沟煤矿储量核实报告、六盘水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函200518 号文),关于印发盘县石桥镇长田煤矿等 74 对矿井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的函及“盘县大山镇杨家河沟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审查意见书”,核实截止于 2005 年 12 月止,杨家河沟煤矿矿区范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杨 河沟 煤矿 完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