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要主讲稿全册.pdf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要主讲稿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要主讲稿全册.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要主讲稿全册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2020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要主讲稿 全册 五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 主备人:参与人: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单元内 容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走进西部”这一专题进行编写的。这一组教材共选编了4 篇课文,其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西部的神奇,西部的开发与建设,西部的昨天和今天。比如老舍的草原就描绘了内蒙古的草原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丝绸之路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那一幕
2、,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中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白杨则通过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父与子两代人的交谈,借白杨,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记叙了在艰苦的条件下,西部建设者们攻克难关创造奇迹的经过。为了更好的使学生走进西部,课后安排了阅读连接,此外教材还安排了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训练项目,再回顾与拓展中设置了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为同学们的知识拓展搭制了平台。学习整组教材,学生既要把具体的景、人、事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还要借助一些课外资料认识西部,了解西部,加深对西部的自然风光及建设者热爱之情
3、。所以在整组的教材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多方位、多渠道的了解西部,还要联系上下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句式及语言的优美,提高理解语言及写作的能力。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了解西部,培养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4、以在整组的教材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多方位、多渠道的了解西部,还要联系上下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句式及语言的优美,提高理解语言及写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4、通过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西部,走进西部,去亲近西部。突破重难点预案 在本组的导语中,提出了“走进西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更多地了解西部,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可将搜集到的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课文教学中作相应安排。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篇课文草原 的切入点 作者是怎样介绍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白杨 画出文中课文中体现
5、白杨特点的句子,并体会含义。把铁路修道拉萨去 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预设的每篇课文的主要问题 草原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2.哪些自然段描写的是自然风光哪些自然段描写的是民族风情 3.课文中哪些句子生动,体会含义。4.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丝绸之路 1.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为什么说它是条伟大的路?白杨 1.爸爸介绍的白杨有哪些特点?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戈壁?把铁路修道拉萨去 1.题目在文中出现几次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文中有许多感叹句,表达了建设者怎样的情感
6、?你的教学建议 高邑七小学语文“单元预案问题 教研”主讲稿 五 年级下册 二 单元 主备人:庞君秋刘丽 参与人: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单元内 容分析 本组教材都是以童年为主题编排的教学内容,第5 课古诗词三首向我们了古代儿童的生活画面,牧童描写的是牧童的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描写的是渔童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的是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第 6 课冬阳。平乐。村居和第 7 课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第8 课童年的发现写的是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当代儿童的丰富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总之,每一篇课文向我们展示的
7、都是纯真的美丽的故事,这些都是令人留恋和难忘的。教学目标 1、熟悉本单元的生字、生词。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指定的课文。3、通过学习,体会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4、领悟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教学重 难点 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义。2、感受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3、丰富语言积累。4、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5、通过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展示”等栏目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者的思想感情。把理解、体会、积累、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的最完美。突破重难点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2、扎实进行语
8、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
9、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每篇课文的切入点 古诗词三首 古诗三首给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冬阳 童年 骆驼队 围绕童年生活,作者写了几个生活片段?祖父的园子 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童年的发现 说说“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儿童诗两首 这两首诗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预设每篇课文的主要问题 古诗词三首
10、1.体会三首诗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2.从整体对诗词内容有大概的了解,理解每句诗词的意思,再到整首诗词的意思。3.读了三首诗,你眼前浮现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2.在作者写的几个生活片段只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3.说说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祖父的园子 1.“我”在园子的心情怎样,你是怎样体会到的?2.找出你认为语句优美的句子,说说感受。童年的发现 1.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2.“我”童年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3.老师为什么误解“我”儿童诗两首 1.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2.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你的教
11、学建议 高邑七小学语文“单元预案问题教研”主讲稿 五 年级下册 三 单元 主备人:冯小玲 参与人: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单元内 容分析 本组共有四篇课文和一个“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本组的教材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而组合课文的,杨氏父子写九岁孩童与客人巧妙的对答;晏子使楚写晏子针对楚王侮辱机智应答,维护祖国尊严,有力的回击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写了母亲与两个孩子为保护秘密与德国军官机智周旋,在为动声色中充满了胆略与智慧;相声打电话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打电话要简炼。教学目标 1.按要求掌握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发现、搜集、积累、运用有特色的语言,体会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12、;3.学会积累代表的语言,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的精美和表达欲望。教学重 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特点,从而理解故事中人物反驳的巧妙。突破重难 点预案 杨氏父子让学生在读通课文基础上参照注释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文中人物对话的语句,弄清人物的身份和说话意图,从中体会语言的巧妙。晏子使楚通过具体事例进行分析,从语言中概括人物形象,联系当时具体情况进行体会。半截蜡烛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理解内容,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口品析,体会人物的精神面貌;打电话快速读文,把握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啰嗦和语言伦次的表达方法弊端,从中得到效益,并对相声这种文体进行说明、概括。每篇课文的切入点 杨氏父子 1.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
13、还有谁他们谈了写什么 2.你从那句中知道的?晏子使楚 1.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2.你是从哪些地方到的?半截蜡烛 蜡烛里的秘密是怎样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的?打电话 想想说得是见什么是,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有什么特点?预设每篇课文的主要问题 杨氏父子 1.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2.理解氏的意思。晏子使楚 1.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应对的 2.把晏子的话多读几遍,体会他每次说得话妙在哪里?半截蜡烛 1.想想剧本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说说你最欣赏谁的语言。2.了解剧本,比较剧本和一般写人写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打电话 1.查阅资料,了解相声这种语言表演艺术的特点。2.说说相声对
14、自己有什么启发?3.这个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你的教学建议 高邑七小学语文“单元预案问题教研”主讲稿 五 年级 四 单元 主备人:宋长英、刘学霞 参与人: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单元内 容分析 本组教材共四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再见了,亲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难以忘怀: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红军战士忠于党,关心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情操催人泪下:桥中老支部书记再生死关头,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壮举使人心潮难平:梦想的力量中那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的美好梦想让人感受到善良与同情心会凝聚和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这四篇课文又散文,又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
15、文再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再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炼、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所学的 32 个生字,会写 26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所学的词语。2.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教育。3.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4.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标人教版 小学语文 年级 下册 单元 备课 主讲 稿全册
限制150内